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1)

十六 劈波斬浪

“鄭兄,你又見過小師妹了?”

宣鳴雷說着,臉上帶着點驚愕。鄭司楚此番北渡大江,雖然裘一鳴折在東陽城中,但情報還是順利帶了回來,亦算是克盡全功。他一回來,馬上就向餘成功繳令。餘成功本來見一直沒有回覆,覺得此計只怕難以得售,沒想到鄭司楚居然將北軍佈防圖帶回來了,不禁欣喜若狂,馬上就召集衆將商議下一步決策。宣鳴雷來得倒是甚快,鄭司楚想和他說說那些刺客的事,哪知剛約略說了一遍,宣鳴雷第一句居然是說這沒要緊的話。他道:“是啊,怎麼了?”

宣鳴雷搔了搔頭,慢慢道:“奇怪,真是奇怪。你這一次沒和她正式照面吧?”

“什麼奇怪?”

宣鳴雷擡起頭,小聲道:“小師妹的記性極好,見過你,肯定會記得你的,所以你臨走時我讓你千萬要回避她。”

鄭司楚出發時,宣鳴雷確是說過這話,但那時鄭司楚只覺那多半是宣鳴雷的私心。宣鳴雷自己說過,鄧帥夫婦是有意撮合他與鄧小姐,宣鳴雷嘴上沒說,看得出自己也很有這意思,但鄧小姐並不喜歡宣鳴雷,所以他亦死了心。當時聽了,只道宣鳴雷有點妒忌,沒想到竟是這個原因。他笑了笑道:“大概因爲我姨父的面具做得極是高明,她未能看出吧。這一次,我一句話也沒和她說過。”

宣鳴雷道:“多半如此,萬幸你這趟裝個啞巴。若是一開口,定然會穿幫,我就得強攻東陽,去那邊牢房救你了。”

鄭司楚苦笑了一下。如果真的穿幫了,宣鳴雷未必還會有機會救自己,自己的人頭可能就已經懸在東陽城頭了。他正待說一句,年景順也已進了帥府,一見鄭司楚和宣鳴雷坐在一處,他走過來坐到鄭司楚邊上道:“司楚,恭喜你成功歸來。”

鄭司楚道:“可惜,裘一鳴未能生還。”

宣鳴雷臉上也有點黯然,小聲道:“代價在所難免,一鳴也早有準備。”裘一鳴是他親手選拔出來的,他與裘一鳴亦有點交情,這一次裘一鳴殉職,他亦有些傷懷。宣鳴雷在一邊道:“是啊,血灑疆場,乃是英雄本色。”

血灑疆場,也許在旁人嘴裡自是英雄本色,可是對於當事人來說,一條活生生的性命就此消失,怎麼看來都不是件好事。鄭司楚默默地想着。

此時有資格列席的衆將已陸續進入帥府。待衆將落座,餘成功身後的一個親兵高聲道:“肅靜!”餘成功現在已然拜帥,排場也比以前更大了。南軍軍銜最高的,本來就是他與喬員朗兩個。他兩人以前都是下將軍,兩人都是一個軍區的長官,現在南軍自成一軍,喬員朗和他都越級成爲大帥,但喬員朗名列十一長老之一,餘成功自然比喬員朗的地位要差了一籌,所以大帥的架子只怕比喬員朗更足。衆將全都站立起來,向餘成功行了一禮,齊聲道:“末將聽令。”

餘成功也站了起來,還了一禮道:“諸位將軍,今日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鄭司楚將軍日前北渡大江,帶回了北軍的佈防圖。這等臨危不懼,爲再造共和大業披肝瀝膽的精神,值得我等學習。”

這些其實都是軍中學習的套話,鄭司楚當初在昌都軍區便聽過了很多遍。現在南方已和北方勢成水火,但這些套話倒是一字未改。不過鄭司楚的名聲在南方已是響亮無比,衆將聽得他竟然冒險去東陽城取得情報,倒是大感佩服。

說是商議,其實餘成功已經定下了決策。從北軍佈防圖上來看,北軍現在採取的乃是聲東擊西之策,主力已調向西邊,準備攻打天水省。上一回北軍猛攻符敦,最終在喬員朗的全力抵抗下無功而返,卻也在江南岸建了個灘頭堡,直到現在仍在對峙,這一次北軍大舉增兵,看來勢在必得,餘成功就決定將計就計,派一支偏師赴援天水,卻聲稱要從天水省北渡大江,進行左右夾擊。如此一來,北軍越發會把重心西移,而駐守在東平的主力則集中優勢北上,一舉攻取東陽城。這在兵法上是攻敵之必救的妙計,關鍵在於諸軍的調度上,要讓北軍以爲東平的攻擊只是虛張聲勢。

聽餘成功說完了他的計策,鄭司楚見宣鳴雷低頭不語,小聲道:“宣兄,你覺得如何?”

宣鳴雷擡起頭,也小聲道:“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倒也是好計,不過鄧帥會上當麼?”

他剛說完,卻見談晚同舉起了手,餘成功示意他說話,談晚同站起來道:“餘帥,此計確是絕妙,但這情報若是北軍放出的假消息,那豈不正中他們下懷?”

餘成功哼了一聲道:“談將軍,你過慮了。本帥派出的細作也從各處傳來消息,北軍確在向天水省調集重兵,東平城裡聚集的大軍亦有許多抽調出去,他們定然也是在東陽虛張聲勢,想要在此處牽制我軍主力,以期打開局面。”

北軍在東陽城虛張聲勢,主力卻撲向天水省,的確很有可能。與北軍相比,南軍的主力也僅是五羊軍和天水軍兩支。因爲五羊軍實力比天水軍強勁,北軍避強擊弱,先破天水,確是深合兵法。一旦天水省被奪下,五羊軍便孤掌難鳴,到時北軍就形成左右夾擊之勢了。所以餘成功的計策其實就是北軍的策略,就看誰能得手了。鄭司楚看過了裘一鳴得來的佈防圖後,已覺得餘成功的對策是上上之計,不過聽談晚同這般一說,亦不能不防。他也舉起了手,待餘成功示意,他站起來道:“談將軍所言亦不無道理。餘帥,北軍實力在我軍之上,若他們合兵一處,我軍實難抵敵,請餘帥三思。”

餘成功見鄭司楚站起來,本以爲他會說出一番道理駁斥談晚同,誰知他竟然贊同談晚同,皺了皺眉道:“依鄭將軍之見,該當如何?”

鄭司楚猶豫了一下。從東平城發起攻擊,確實比繞道天水再渡江北上要順手得多。南軍奪取了東平城時日未久,三軍士氣正盛,但鄧帥肯定也防備這一點。畢竟在東平城外與士氣正盛的五羊軍血戰,就算北軍調集重兵,亦難討得好去。可是既然他在防備這一點,東陽城絕非會是一座空城。雖然得到了北軍佈防圖,可從佈防圖上看,北軍向天水調集的都是陸軍,而攻打符敦,水軍卻又必不可少。他道:“冒進不可取,奇計不可恃,先細觀情形,見機行事。”

餘成功聽他這般說,不由大失望,心想:“這鄭司楚怎麼持重得過了份?先前在五羊城可不是這樣。”上一回鄧滄瀾領兵來犯,餘成功覺得五羊城自保有餘,只要堅守城池,能保無虞,但鄭司楚卻堅持要出奇兵先破之江水軍。那一次鄭司楚有申士圖竭力支持,這次奇襲也大獲全勝,連餘成功亦覺得自己以往未免過於保守了。只是大軍北上,一舉奪取東平城後,這個屢出奇計的鄭司楚卻又顯得保守起來,說什麼奇計不可恃。在餘成功看來,“冒進不可取,奇計不可恃”簡直就是在斥責自己一樣。他心裡有點不快,哼了一聲道:“鄭將軍,你覺得這佈防圖是假的麼?”

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5)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4)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一)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4)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
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5)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4)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一)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4)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