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到海上去

“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踏破田間小道的靜謐,因爲剛下過雨的關係,遠處的山間霧茫茫的,全如仙境一般。在這田間小道走來一支馬隊。共十人十乘,騎行於這田間皆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瞧着像是一色清國商客打扮,可其中幾人腰間似乎彆着“傢伙”。他們胯下騎的是慄紅馬,這馬雖遠不及洋馬高大,可於這田間小路上奔馳倒也算是健蹄若飛。

爲首的是位二十幾歲的青年,山風輕拂他的衣襬,他的視線所及的範圍內,卻是一片位於山腳下的水田,水田中依稀可見朝鮮農民正在烈日下忙碌着,偶爾的他會把視線投向路邊那些破舊的村落。

“先生,當真是不入朝鮮腹地,不知朝鮮之貧瘠……”

雖說深知國內百姓的貧困,但韓徹還是驚訝於朝鮮民衆的貧瘠,雖說隨先生統監朝鮮已有數月,這還是他第一次深入朝鮮腹地,

“沿途城池荒陋至極,民苦可知,且民情太惰,種地只求敷食,不思積蓄。遇事尤泥古法,不敢變通,讀書幾成廢物。”

感嘆着朝鮮百姓的貧苦,李涵朝着遠處的山嶺看去,此次前往華陽洞書院的路上,他觀察到此時朝鮮的農業水平非常落後,沿途州縣河川堤防普遍失修,霖雨連綿之時,就必然會暴發洪災。由於百姓砍伐樹木當燃料,沿途幾乎所有的山丘全都變得光禿禿的,水旱災頻頻繁,此外田地裡大多沒有引水灌溉的工程,農民面對旱災手足無措。面對暴雨時,亦只能任由雨水浸食田野。

“朝鮮貧瘠如此,可兩班官員卻依然是極盡掠奪、榨取之能事,長久以往,大人……”

李涵手指着田間的朝鮮百姓。語氣凝重的說道。

“非激起民變不可,大人,以學生之見,如欲穩定朝鮮,非得推行新政不可,否則……”

兩人的建議。讓唐浩然只是略點下頭,現在的朝鮮半島幾乎可以用赤貧來形容,若是想以朝鮮爲匡復中華的基地,不推行新政實施內政改革,朝鮮之事必將難爲。但是……想到四年後導致甲午戰爭爆發的東學黨起義,唐浩然的心思一沉。

“朝鮮之境況,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改,如欲推行新政,必須推行內政改革,可這朝鮮既得利益階層,又豈會容我等於朝鮮實行任何方式的內政改革,若是我等冒然於朝鮮全面推行改革。勢必倒置朝鮮兩班和政府官僚反對,到時朝鮮大局必將崩盤……”

正是這種矛盾使得除去確保朝鮮“親華”之外,唐浩然無意過多插手朝鮮內政。一方面是不推行改革朝鮮必將發生民亂,而另一方面卻又是,若推行新政,亦將引發朝鮮政府反彈,而只擁有數千警察的統監府又不可能彈壓其不滿。

兩權相害取其輕,現在唐浩然唯只能寄希望於特區的發展上。儘可能的擴充自身的實力,只有實力才能保證四年後“東學黨起義”時。能夠迅速鎮壓起義,並借起義之機。完全掌握朝鮮國政,推行全面的內外改革。

“所以現在時機尚不成熟,至少在未擁有彈壓變亂的實力之前,還需要再等等!”

等等,儘管有些無奈,但這卻又是唯一的選擇。

先生的話讓韓徹不無徹同的點點頭,朝着田間的朝鮮百姓,韓徹又說道。

“大人,以朝鮮之赤貧,現在從警察、學校都需地方接濟方能維持,而朝鮮地方官廳更是藉此增加“府分”,長久以往,必將激起朝鮮百姓之不滿,如若朝鮮官府盡將此責推於統監府,我等豈不是代人受罪?再者其每月解交府中府分不過值銀數千兩,如此豈不有因小失大之嫌……”

唐浩然聽得眉頭微鎖,臉色亦時陰時晴,確實正像他說的那樣,朝鮮官府若此壓榨百姓一事盡推於統監府,統監府他日又談何地位超然?

之所以不願過多壓榨朝鮮百姓,除去其百姓確實赤貧非常之外,更重要的是唐浩然希望在四年後的那場起義中,統監府能以超然的地位,居中平定起義,進而借民亂推行改革,而百姓又是府中必須爭取的對象,但是在另一方面,隨着特區人員的增加,糧食尚可以解決,朝鮮米便宜,卻不及越南米、暹羅米廉價,未來人口增加後,還可以進口更廉價的越南米、暹羅米,而且還能順便推行航運業的發展,這是發展的必然。

但在另一方面,肉類如何保證?按照警察部制定的標準,“警察”每日需要保證2兩肉食,還有學校,想到“中華學校”中那些身材瘦弱的孩子,如果取消“府分”,如何保證肉食的供應,用銀子買?現在能買得起,可若是等到將來警察以及警察部隊發展到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學生亦增加到十數萬人的時候……到那時,這些人又豈是朝鮮能養得起的?

想到朝鮮赤貧的現狀,唐浩然心底對那老孃們的恨意又加重了幾分,若是在臺灣,臺灣可是被日本稱之爲“帝國的奶牛”,而反觀朝鮮……根本就是帝國的綴累。

“大米容易解決,大不了從南洋進口便是,只是如肉食之類的副食……”

大人的自言自語聽在李涵的耳中,卻讓他的眼前一亮,他連忙策馬到大人身邊,輕聲說道。

“大人,其實,這肉食倒也好解決!” Www ●T Tκan ●c o

“嗯?一林,你有辦法?”

唐浩然詫異的看着李涵詢問道。

“那說來聽聽!”

“大人,仁川靠海,爲何不從海上想些辦法?”

生於海邊的李涵自然會想到海,畢竟千百年來都有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俗話。

“你的意思是捕魚?”

捕魚!

李涵的話讓唐浩然的眼前一亮,可不是嘛,捕魚,從海上取得肉食,就如同……就在唐浩然浮想聯翩時,卻聽李涵繼續說道。

“大人,這捕魚與捕魚有其之不同,學生想的是,既然大人意欲操練新式海軍,現在卻又困於經費等問題,欲辦而不能,那爲何不能建船隊,以漁養軍?”

以漁養軍?

他的意思是說養一羣漁民?

“繼續說!”

“大人,學生說的漁倒不是如山東、仁川等地操持小木船之漁民,而是指遠洋船上的船員,這捕魚,捕的也不是小魚,而是鯨魚!”

“你是說捕鯨!”

詫異的看着李涵,唐浩然倒是沒想到他會提出這麼一個建議。

“正是捕鯨,在煤油之前,歐美各國皆以鯨油爲用,亦以其作機械潤滑油,但二十年前,美國以及其它國家的捕鯨業就迅速開始衰亡,油井的發現提供了一種新的廉價燃料,新出現的煤油更便宜,煤油燈也更亮。”

之所以會提及捕鯨,卻是因爲李涵於水師學堂時,受其教員的影響,多少了解了一些歐美捕鯨知識,於其看來,沒有比捕鯨更適合訓練水兵,而更爲重要的是,李涵希望能夠儘快馳騁大洋,而不是終日困於陸地。

“在各國捕鯨業因煤油等開採石油衰退前,如美國等國捕鯨船長年累月航行於太平洋、大西洋等深海,每次出航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相比於普通商船的定點航線,捕鯨船卻時常航行於陌生海區,如海軍一般,且其水兵長年航行於海上,其紀律亦近於海軍,非普通船員所能相比,現在各國捕鯨業早已衰落,上千艘捕鯨船存於港內,價格之廉近乎於白送,雖其鯨油無用,但一條鯨魚輕則數千斤重則數萬斤,如若取其肉,非但可供應軍警學校食用,且又能操練海軍,豈不收以漁養軍之用?”

雖說研究過《海權論》可並不意味着韓徹瞭解大海,聽李涵說捕鯨的時候,他不無疑惑的低聲問道:

“一林,這煉油倒還好說,可若是取鯨魚之肉的話,於船上又如何保存?難不成只有冬日船隻方纔出海?若是盛夏,這船上的魚肉又如何保存,總不能盡用鹹肉吧!”

“我們可以先在如對馬一帶的近海去捕,等到了冬天的時候,再往深海去捕!”

就地屠宰,當天販賣、食用新鮮肉食,這是數千年來的肉食消費的形勢,長時間保存只限於醃肉,對此唐浩然又豈會不知,在李涵向韓徹解釋着的時候,唐浩然想到了後世漁船——冰!

在這個時代,或許工業製冰的規模遠不能同後世相比,但畢竟已經發展了十數年,如果建立現代製冰工廠的話,再對捕鯨船加以改造,又何需擔心肉類保鮮的問題。

“不需要,夏天也可以往遠洋捕鯨,冰!可以在船上造保溫室,存放冰塊,有冰塊保持低溫,鯨肉自然能保持新鮮,即便是冰化了,在鯨魚出沒的北半球和南極一帶海上,也有大量的冰塊,有了冰自然不用擔心保鮮。”

說罷,唐浩然朝着李涵看了一眼,瞧着這個臉龐黝黑的青年,笑着問道。

“怎麼,一林,在陸地上呆夠了?”

雖說他只是提了個建議,可唐浩然又豈會不能覺察他的話中之意。

“難道大人就不想盡快建立一支現代的海軍嗎?”

李涵的反問讓唐浩然哈哈一笑,笑聲落下時,他用馬鞭猛抽馬身,在馬速加快時,大聲說道。

“好,咱們現在就回仁川,一林,既然你想到海上去,那咱們回到仁川就辦這件事。”

第155章 雷動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172章 兵敗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73章 義務第30章 皇夢第103章 軍艦第38章 路憂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7章 一人爾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227章 鴻章第27章 投機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105章 我是誰?第112章 公士第88章 何人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8章 潛伏第154章 陽謀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70章 離別第118章 潛伏第95章 謀劃第26章 亞洲病患第160章 新玩意第365章 決裂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79章 小玩意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324章 金陵事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2章 朝鮮之困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11章 四策(上)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206章 興亡苦第20章 督府夜話第291章 決戰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48章 引進第131章 浮想第7章 在海上第135章 成軍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73章 飛艇第86章 見聞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161章 忠犬第114章 外流第49章 湖廣之別第45章 無奈之局第40章 面聖(上)第4章 禍害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33章 風雲微動第7章 在海上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77章 不下第135章 成軍第339章 無憂宮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5章 工地第299章 陰謀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98章 恰同學少年第163章 白晝第327章 去向第32章 翁府話(下)第196章 手腕第8章 私心第139章 失望第238章 空談第100章 乘機第303章 末日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8章 壓迫第98章 新一代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51章 “行家”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39章 南望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88章 不可避免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第10章 大連第361章 失敗第96章 革命者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76章 心生異
第155章 雷動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172章 兵敗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73章 義務第30章 皇夢第103章 軍艦第38章 路憂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7章 一人爾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227章 鴻章第27章 投機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105章 我是誰?第112章 公士第88章 何人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8章 潛伏第154章 陽謀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70章 離別第118章 潛伏第95章 謀劃第26章 亞洲病患第160章 新玩意第365章 決裂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79章 小玩意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324章 金陵事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2章 朝鮮之困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11章 四策(上)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206章 興亡苦第20章 督府夜話第291章 決戰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48章 引進第131章 浮想第7章 在海上第135章 成軍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73章 飛艇第86章 見聞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161章 忠犬第114章 外流第49章 湖廣之別第45章 無奈之局第40章 面聖(上)第4章 禍害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33章 風雲微動第7章 在海上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77章 不下第135章 成軍第339章 無憂宮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5章 工地第299章 陰謀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98章 恰同學少年第163章 白晝第327章 去向第32章 翁府話(下)第196章 手腕第8章 私心第139章 失望第238章 空談第100章 乘機第303章 末日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8章 壓迫第98章 新一代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51章 “行家”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39章 南望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88章 不可避免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第10章 大連第361章 失敗第96章 革命者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76章 心生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