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遠慮近憂

夕陽西下,向北方綿伸的鐵路線上,機車、煙霧和大地被染成一片金黃。那沖天的煙霧呈一種美麗的金黃色,在天地間展示一片唯美畫面的同時,也盡顯蒸汽機車這個時代主宰陸上運輸的霸主所特有的霸氣。

蒸汽機車轟鳴着噴吐着煙霧向着北方行駛着的,在這通往濱江的鐵路行駛着,此時火車早已駛過了長春,駛入了真正的吉北荒蕪之地——這裡的絕大多數土地都是一望無際的,了無人煙的荒地,大片的荒原千百年都未曾有人類耕種的痕跡,只有是那一歲一枯的野草化成的肥躍的黑土,這黑土地在召喚着人們的到來。

雖說那長滿野草的荒原一眼望不到盡頭,仍然保持着其原始地貌,可在鐵路兩側卻不時可以看到些許村落的房屋以及耕地,人類的文明正是一點點的改變着這個地方。在一年前,也許這裡還只是一片草地,而現在卻變成了漢人移民的農田,移民正在改變着東北,改變着吉北的荒原。

在夕陽中,那村落中的房屋隱約冒出些許炊煙,在這一片荒蕪之中,村莊與炊煙的出現,總是讓人安心的,甚至是充滿希望的,尤其是對於政治人物來說,村莊與炊煙,就是這片土地未來的希望。

“移民實邊!”

將視線從窗外收回同時,唐浩然輕聲吐出這四個字來。

“如若我東北人口能達三千萬,又何愁東北不興,何憂俄人染指!”

這一聲感嘆是發自於內心的,或許,對於百年後的人們來說,他們根本不可能從文字上體諒到邊防空虛的壓力,那種邊防空虛並不是軍隊的空虛,而是人口的空虛,吉北上千裡的縱深之中,既沒有多少居民,更沒有多少城市,有的只是一片荒蕪,就如同後世的西伯利亞荒原一般,甚至比那裡更爲空虛——在長春以前的吉北,也就是後世黑龍江省的大多數地區,人口甚至不到百萬,如此稀少的人口,廣闊而又肥沃的土地,一直以來都是唐浩然的心病。

只有身處這個時代,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來自北鄰的壓力,儘管那位來自北方的鄰居的精力此時依然爲所謂的“尼古拉總督區”所牽絆,但並不意味着其會放棄對東北的虎視之心。

或許,正如最初意料的一般,人口近4000萬的“尼古拉總督區”對於俄羅斯而言,或許就如觀音土一般,只能臨時充飢,吃了沒法消化,吃多會出人命。但並不意味着,俄國人會因此忽視東北,就像眼下,幾乎是在尼古拉總督區稍加穩定的第一時間,其便立即對東北展示了其野心。

也正因如此,對於唐浩然來說,每一天都是寶貴的,他希望能夠在俄國人反應過來之前,把東北變成一處繁榮之地——遍地的城市、鄉村,數以千百萬計的人口,就是抵抗俄國人染指的根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在特定的情況下,人口的優勢,甚至不是軍隊所能解決的,現在的吉北儘管駐紮着近五萬軍隊,但是又有什麼意義呢?沒有任何意義,並不能改變實力薄弱的現實,用五萬人保護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如何防禦?如何保護?防線上有太多的漏洞了,只有充足的人口才能帶來鞏固的邊防。

所以,隨着鐵路的築通,移民署將會加大對吉林、黑龍江的移民力度,儘可能的將更多的移民安置於兩省,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兩地人煙稀少的原因,以達到鞏固邊防的目的。

“……俄羅斯方面提出希望能夠合資修建綏芬河至滿洲里的鐵路,並採用俄製1524毫米軌距……”

作爲東北鐵路公司的總工程師,詹天佑自然知道大帥這次爲什麼來濱江,

之所以來濱江,倒不是因爲其它原因,而是因爲俄國人對東北橫線鐵路的窺視之心,這也難怪,畢竟現在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是俄國人的國策,而相比於環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西伯利亞鐵路,如裡綏芬河至滿洲里東北橫線鐵路能夠與其西伯利亞鐵路相連,其里程可減少近千公里,俄國人焉能不看重此事。

也正因如此,俄國人才會提出合辦鐵路的要求,正是俄國人的要求促成了大帥的此次濱江之行。

“那然帥的意思是……”

聽着大帥話中的憂意,詹天佑試探着問了一句。現在鐵路公司內部正在對此事進行討論着,甚至已經做好的最壞的打算。

“哼,只要我在一天,就絕不會讓俄國人把手伸到東北!伸到中國!合資,笑話,且不說咱們不差那個錢,便是差那個錢,也不能讓步,眷誠,咱們爲什麼要修這條橫線鐵路?”

出言表述自己的決心時,唐浩然又看着詹天佑反問道。

“然帥當初堅持修橫線鐵路,自然是爲加強東三省東西兩線邊防,有了這條橫線鐵路,自然有利於未來往東西兩線調兵,而再配以伸入黑龍江畔支線鐵路,既可構成散佈全東北的鐵路網,進可威脅遠東,退可固守於三省,盡用鐵路之利,無懼俄人之威!”

作爲鐵路總工程師的詹天佑自然參加了鐵路規劃會議,當然深知鐵路規劃背後的國防意義。如此重要的鐵路,自然不可能容忍俄國人控制,更不可能採用俄製軌距。

“有然帥這句話,職下也就放心了……”

詹天佑嘴上這麼說着,可心底卻顯得有些沒底,畢竟既然這條鐵路無論是於中國亦或是俄國都是這麼重要,那俄國人又豈會能接受其採用準軌,而準軌的橫線鐵路意味着既便是與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連線,其又怎麼可能會坐視大帥寸步不讓?

“可……”

話聲稍稍一頓,望着窗外夕陽中的原野,望着那一塊塊今年剛剛墾殖的農田,望着那一座座定居點,唐浩然的話聲又是一沉。

“可如果俄國人染指不成,進而惱羞成怒,改以武力相迫,以東北當前之實力,又如何能擋?即便是擋住了……”

即便是擋住了,最好的結果恐怕也是東北打爛了,雖說無論是黑龍江也好,吉林也罷,實際上大都還是一片荒蕪,但如果打仗的話,現在好不容易於吉林、黑龍江建立起來的幾千個定居點都有可能毀於戰火,非但幾十萬移民將會淪爲難民,縱是將來停戰了,沒有三五年的時間,兩省都不會恢復元氣,更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幾年的時間,關內的百姓又怎麼會放心的移民東北?

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着實不假,唐浩然當然不願意在鐵路問題上作出任何“讓步”,但是他卻又不得不得考慮到整個東北的大局,不得不考慮到東北的未來。

“按移民署的計算,從今年7月份以來,每日移民第一次突破萬人之後,便一直呈遞增趨勢,9月份,關內移民超過37萬人,如果再加上企業僱工,估計超過40萬人,這37萬移民中的八成都是家庭移民,移民署預計,明年東北將吸納超過400萬移民,東北人口將突破1300萬,我們只用三年的時間,就做到了這一切……”

原本按唐浩然的估計,在東三省建省十年後,其人口將超過3000萬人,這是借鑑歷史上的數字,當然,這也於政府行爲的鼓勵移民有很大的關係,但自己顯然忽視了在自己的重視下,東北對移民的渴求,使得政府移民機構以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吸納關內各省移民。

而政府墊付船票、車票以及安家費,更是進一步刺激着移民的涌入,在政府的鼓勵下,源源不斷的移民涌入東三省,非其速度遠超過另一個時空,甚至就連同遠至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百姓都加入到闖關東的行列之中,那些南方移民甚至給東北帶來了大米種植業。

而按移民署的樂觀估計,在“一四計劃”完成時,東北人口將突破2000萬人,在“二四計劃”期間,東北人口將會突破3500萬大關,甚至可能接受4000萬。屆時多年來制約東北的人力資源不足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換句話來說,到時候,東北非但在工業上、經濟上具備入關的前提條件,同樣在人口上,也將具備進關的條件,8年的時間,足夠東北培養出數百萬接受小學教育的青年,更重要的數十萬接受中學教育的青年以及大量的大學生,相比于軍隊他們纔是統一中國的關鍵。

就像後世的那句話一樣,沒有八年時間培養的十幾萬幹部,談什麼打天下。而現在,東北需要的就是這個八年,這個旨在積聚力量、培養幹部的八年。而不是憑着一時武勇,奪取天下後卻不知如何治理,最終功虧一簣的“匹夫之勇”。

可現在的問題在於,且不說關內,就是俄國人,也沒打算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這次俄國人對鐵路提出的要求,讓唐浩然的心中頓時生出了警惕之意,如果說相比於這個時代的政治人物,唐浩然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能夠把目光看得更遠,在他看來,中俄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勢必導致戰爭,也正因如此,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俄國人只是在試探自己,可試探之後呢?

一年後,兩年後,俄國人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他們會不會因對日本的吞併,導致其野心急劇膨脹,進而選擇武力?如果選擇武力的話,那麼東北又將如何抵擋俄國人的入侵?

僅只是依靠二十二個混成旅以及三個獨立團,能夠完阻擋俄國人的腳步嗎?

陸軍混成旅,這是東北建省後朝鮮新軍改變爲東北軍後,最大的一個變化,這是鑑於“壬辰之戰”期間,軍隊師團級作戰表現欠佳的局面,在對部隊進行的適當的整編。在這個時空中混成旅無疑是一個新鮮的編制,其是由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兵混合編成的獨立旅。一個混成旅通常約有4500多人,與團相比其因是步、騎、炮、工等各種兵混合單位,從而使得他的獨立戰鬥力大於團,但與師相比,因其人數只有步兵師的三分之一,進而更容易指揮。

當然,相比於步兵團,混成旅最大的好處就是易於擴編,在戰爭時期,通過對各單的擴充,可以很輕易的擴編爲師級單位,從而達到擴軍的目的。

計劃看似美好,甚至在唐浩然的這個方案,更是得到德國教官團的一至稱讚,可現實問題在於,即便是對二十二個混成旅整編,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軍官,沒有足夠全格而又稱職的旅長,甚至就連團長都是勉強堪用。

試問,一支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夠抵擋幾十萬俄國軍隊的進攻?除非……想到那個殺手鐗。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皺,在戰爭中,自己絕不會吝惜對其的使用,只要能夠保證戰爭的勝利。但是問題在於……戰爭又豈只是靠幾件新式武器就能取得勝利的?

“眷誠,你看過徐鐵珊的那本《遠東紀行》嗎?”

收回心中那些雜亂思緒的唐浩然突然又把話題一轉,提到了徐鐵珊著寫的遊記,去年也曾在東北賣得洛陽紙貴。

“回然帥,那本書確實也曾看過!”

詹天佑顯然有些不甚明白大帥話裡的意思,那本書去年那般火熱,他又焉能不看,更何況這徐鐵珊現在可還是東北鼎鼎大名大商人,非但開闢了赴蒙商路,更於東北商界鼓吹修建進蒙鐵路,甚至還吸納了不少山西土財主的投資。

對於此人和他寫的書,詹天佑又焉能不看?但那本書有什麼不同之處?也不過就是一篇遊記,如此而已。

“眷誠,你可知道,那本書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反問之餘,唐浩然從雪茄煙內取出了一根雪茄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往往意味着他的心情發生了變化,他需要用雪茄煙來緩解內心的沉重。

“嗯?這……”

雙目微睜,詹天佑有些不解的看着大帥,同時又試探着說道。

“是西伯利亞鐵路?”

第323章 南下第116章 命運第80章 牧場第298章 車站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8章 不簡單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361章 失敗第11章 碧蹄館第30章 認親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49章 日官第291章 決戰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50章 革命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28章 投機者(下)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29章 困局第353章 豐年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20章 濱江第288章 破滅(上)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89章 起風了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18章 公使館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8章 不簡單第20章 誰上門第24章 對牛彈琴第42章 恭王第358章 陰謀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奇第329章 故友第17章 心病第28章 外放之地第22章 馬前卒第266章 分歧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284章 尾聲(二)第71章 試驗室第10章 虛張聲勢第65章 夏威夷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8章 朝鮮王第204章 拿回來第76章 道路第16章 總督府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83章 謀變第64章 變革第349章 總演習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83章 東洋第173章 義務第146章 抵達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0章 朝議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164章 底線第12章 鴻門第292章 代價第36章 恩自於上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349章 總演習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86章 見聞第57章 湖南才第10章 虛張聲勢第45章 天津衛第6章 將欲行第33章 風雲微動第115章 鐵廠第197章 潛入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35章 信唐某第11章 四策(上)第376章 鐵釘第44章 根本第103章 軍艦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310章 浪潮第55章 華陽洞第11章 行憂第79章 演習第26章 日子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10章 虛張聲勢第7章 訪客第19章 在北洋
第323章 南下第116章 命運第80章 牧場第298章 車站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8章 不簡單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361章 失敗第11章 碧蹄館第30章 認親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49章 日官第291章 決戰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50章 革命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28章 投機者(下)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29章 困局第353章 豐年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20章 濱江第288章 破滅(上)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89章 起風了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18章 公使館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8章 不簡單第20章 誰上門第24章 對牛彈琴第42章 恭王第358章 陰謀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奇第329章 故友第17章 心病第28章 外放之地第22章 馬前卒第266章 分歧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284章 尾聲(二)第71章 試驗室第10章 虛張聲勢第65章 夏威夷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8章 朝鮮王第204章 拿回來第76章 道路第16章 總督府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83章 謀變第64章 變革第349章 總演習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83章 東洋第173章 義務第146章 抵達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0章 朝議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164章 底線第12章 鴻門第292章 代價第36章 恩自於上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349章 總演習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86章 見聞第57章 湖南才第10章 虛張聲勢第45章 天津衛第6章 將欲行第33章 風雲微動第115章 鐵廠第197章 潛入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35章 信唐某第11章 四策(上)第376章 鐵釘第44章 根本第103章 軍艦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310章 浪潮第55章 華陽洞第11章 行憂第79章 演習第26章 日子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10章 虛張聲勢第7章 訪客第19章 在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