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反擊

美軍的攻擊在七點三十五分左右結束,“光武帝”號已被大火吞沒,負責掩護的兩艘防空巡洋艦架起了高壓水槍,正在盡全力幫航母滅火。“光武帝”號的艦長沒有下令棄艦,只是用交通艇送走了傷員。

李向龍沒有關注“光武帝”號,而是在耐心的等待消息。

美軍機羣是從西北方向進入的,而且肯定在偵察機的搜索範圍之內,因此遲早能夠找到美軍艦隊。

關鍵就是,在什麼時候才能收到偵察機的報告。

“顧祝同。”

顧祝同正在安排驅逐艦去幫助“光武帝”號,一下沒有反應過來,李向龍喊了兩聲,他才聽到。

“讓攻擊機羣做好準備。”

“現在!?”

“對,就是現在。”

顧祝同愣了一下,才把負責航空作戰的參謀叫了過來。

“你親自去部署攻擊行動,搶救‘光武帝’號的事交給其他人去處理。”

顧祝同沒多說什麼,他已經明白了李向龍的意思。

雖然“光武帝”號遭到重創,甚至有可能沉沒,但是這場攻擊,爲李向龍提供了一條極爲寶貴的信息,即美軍艦隊也在艦載機的打擊半徑之內,不然美軍機羣不可能攻擊西南太平洋艦隊。

更重要的是,西南太平洋艦隊的偵察機已經出發了一個小時。

也就是說,只要不出意外,偵察機很快就會找到美軍艦隊。

此外,美軍在發動了第一波攻擊之後,不見得會立即發動第二波攻擊,即便斯普魯恩斯派出了第二支攻擊機羣,也有一個小時左右的延遲時間。主要就是,要在第一波攻擊機羣出發之後,第二波攻擊機羣才能做出發準備。即便在機庫內完成掛彈裝油等工作,把所有戰機送上飛行甲板,並且排好隊列,也需要半個小時,然後戰機依次出發,需要半個小時,總共也就得花上一個小時左右。

顯然,李向龍看重的就是這個機會。

如果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之內,偵察機發回報告,而且參與攻擊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已經在飛行甲板上待命,那麼西南太平洋艦隊的攻擊機羣就能趕在美軍的第二波攻擊到來之前出發。

要是偵察機能早一點發回消息,甚至還能增派一批防空戰鬥機。

七點五十分,李向龍終於等到了偵察機的報告。

編號七的偵察機在艦隊西北方向上,發現了由四艘航母爲核心的美軍艦隊,並且看到了正在升空的艦載機。

問題是,攻擊機羣還沒有做好出發準備。

顧祝同沒有管那麼多,而是讓已經送到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提前升空。

這次,所有戰鬥機都裝滿了燃油,在執行護航任務時,作戰半徑超過了七百公里,並且還有十五分鐘的餘油。

當時,西南太平洋艦隊總共出動了六十架戰鬥機,也就是每艘航母出動十二架。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這些戰鬥機分成了兩個編隊。首先起飛的四十架“海鷹”並不參與護航行動,而是執行攻勢防空任務。

顯然,這也是中國海軍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戰術。

傳統的防空戰術都極爲被動,即防空戰鬥機只能在艦隊附近活動,在戰艦的引導下去攔截來襲敵機。雖然在與日本艦隊作戰的時候,這套戰術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是被動的防禦作戰,很難把戰鬥機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爲此,中國海軍開始摸索新的防空戰術,而最重要的就是攻勢防空。

說簡單一些,攻勢防空就是把防空圈擴大到艦隊之外。

當然,要想採用攻勢防空戰術,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要讓配備了對空警戒與搜索雷達的戰艦前出到防空作戰方向上,指揮戰鬥機作戰。如果僅憑飛行員的肉眼來搜索敵機,那麼攻勢防空作戰就沒有任何意義。道理也很簡單,飛行員的目視距離不會太遠,即便知道敵機到來的大致方向,也很難找到敵機。爲了找到敵機,防空戰鬥機就得分散活動,也就無法在敵機突擊方向上集中全部力量。只有在雷達的引導下,防空戰鬥機才能準確知道敵機的來襲方向。

也正說如此,中國海軍才爲輕巡洋艦配備了雷達。

如果不是驅逐艦的噸位太小,而且沒有安裝雷達的多餘空間,恐怕中國海軍還會爲驅逐艦安裝雷達。

也正是有了足夠多的戰艦配備了雷達,所以中國艦隊才能採用攻勢防空戰術。

按照顧祝同的判斷,美軍艦隊會全力以赴的發動第二次攻擊,而且肯定會派遣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

這樣一來,攻勢防空就顯得很有意義了。

要知道,在防空作戰的時候,攔截敵機的距離越遠,攔截效果就越好,艦隊受到的威脅就越低。

實戰早就證明,單獨進入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很難對戰艦構成威脅。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防空巡洋艦,能同時攔截某個方向上來襲的兩批機羣,在近距離防空中則能同時攔截四架敵機,而且擊落概率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得到防空戰鬥機協助,攔截效率還能提高不少。

後起飛的二十架“海鷹”就是護航戰鬥機。

只是,顧祝同給這批戰鬥機的領隊飛行員下了一道命令,即在飛往美軍艦隊途中與美軍機羣遭遇的話,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參與攔截作戰,即首先攻擊美軍的轟炸機與攻擊機,然後纔是爲友機護航。

雖然顧祝同有理由相信,在全力以赴的發起第二波攻擊的情況下,美軍艦隊不會剩下多少防空戰鬥機,但是他更加相信,保住自己的實力,纔是擊敗美軍的關鍵,因爲西南太平洋艦隊還能再發動一次攻擊。

因爲在第一波攻擊中,美軍機羣的損失極爲慘重,當時統計到的數據,至少有七十架美軍戰機被擊落,還有近二十架被擊傷,所以美軍艦隊在發動第二波攻擊之後,肯定沒有能力發動第三波攻擊。

即便有第三波攻擊,規模也不會大到哪裡去,而且肯定是幾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在此期間,西南太平洋艦隊有足夠的時間加強艦隊防空。

顯然,只要頂住了美軍的第二波攻擊,勝利就肯定屬於西南太平洋艦隊。

戰鬥機全部起飛後,輪到俯衝轟炸機。

當時,五艘航母上亂成一團,主要就是並非所有戰機都已在飛行甲板上待命,還有很多戰機在機庫裡面做起飛準備。

這下,問題就出來了。

“秦始皇”級是標準的直通甲板航母,兩座升降機位於艦首與艦尾。正常情況下,艦尾的升降機負責把戰機送上飛行甲板,艦首的升降機則負責把戰機送進機庫。關鍵是,這兩部升降機都在飛行甲板的中線上。也就是說,在戰機起降的時候,升降機不能工作,或者是在升降機工作的時候,戰機不能起降。

當時,航母上的勤務人員只能安排戰機在後部升降機前方起飛。

爲此,就得想方設法的降低戰機,特別是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的起飛重量,因爲在正常情況下,這兩種戰機都應該在後部升降機後方起飛,纔有足夠的滑行距離,也才能在離開飛行甲板上達到升空速度。

當時,連飛行員都放棄了求生包與自衛武器。

爲了減輕起飛重量,勤務人員甚至把自衛武器的彈藥都取了下來,把一切多餘的裝備都拆了下來。

顯然,這增大了勤務人員的工作量。

直到八點過十分,第一架俯衝轟炸機才從“秦始皇”號上起飛。

當時,場面非常驚險,戰機飛離飛行甲板之後,並沒開始爬升,而是下降了好幾米,在幾乎快要撞到海面上的時候才升了起來。

第一架俯衝轟炸機順利升空後,後面的戰機就好辦了。

用了十分鐘,俯衝轟炸機才全部升空。

輪到魚雷攻擊機升空的時候,就不能這麼辦了。道理很簡單,不管怎麼減重,魚雷攻擊機都不可能在後部升降機前方起飛,必須在後部升降機後方。航母的飛行甲板上一般會有三條橫線,分別是三種艦載機的起始滑跑線,只有在這條線的後方開始滑行,戰機才能安全升空,而代表魚雷攻擊機的那條黃線在後部升降機後面十二米處,即便減重,也就最多減少幾米的滑行距離。

這樣一來,就得把所有魚雷攻擊機都送上飛行甲板,才能讓其依次升空。

結果就是,第一架魚雷攻擊機在八點半才離開了“秦始皇”號航母。

從接到偵察機的報告到最後一架魚雷攻擊機升空,前後花了一個小時,只是美軍的攻擊機羣並沒在這個時候到來。

顯然,顧祝同的作戰部署,起到了關鍵作用。

八點半左右,率先出發的四十架“海鷹”就在艦隊西北方向大約兩百公里處,遭遇了美軍機羣。

在此之前,已有一艘擔任防空警戒任務的輕巡洋艦以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

當時,這艘輕巡洋艦就在防空戰鬥機後方大約五十公里處,而其提供的信息,爲防空戰鬥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對美軍機羣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第562章 頑抗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416章 解脫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5章 租借第387章 預備隊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0章 擴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2章 追蹤第64章 無力迴天第70章 戰火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94章 決戰在即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14章 營救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82章 最大化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97章 秘密潛入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71章 下基層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588章 核技術第70章 目標出現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67章 前奏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4章 總統第312章 撤軍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33章 停戰條件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2章 航母保鏢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5章 八國侵俄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8章 叔侄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74章 僥倖第81章 遭遇戰第240章 下坡路第221章 新賽場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51章 登陸前第117章 算計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160章 覺悟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621章 核時代第230章 嘗試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180章 分歧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40章 擴軍第160章 餘熱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9章 逃亡之路第66章 滅頂之災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29章 驟起波瀾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413章 出征第200章 以小搏大
第562章 頑抗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416章 解脫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5章 租借第387章 預備隊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0章 擴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2章 追蹤第64章 無力迴天第70章 戰火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94章 決戰在即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14章 營救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82章 最大化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97章 秘密潛入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71章 下基層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588章 核技術第70章 目標出現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67章 前奏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4章 總統第312章 撤軍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33章 停戰條件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2章 航母保鏢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5章 八國侵俄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8章 叔侄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74章 僥倖第81章 遭遇戰第240章 下坡路第221章 新賽場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51章 登陸前第117章 算計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160章 覺悟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621章 核時代第230章 嘗試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180章 分歧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40章 擴軍第160章 餘熱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9章 逃亡之路第66章 滅頂之災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29章 驟起波瀾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413章 出征第200章 以小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