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

紅俄戰敗,最受影響的當然是美國與英國。

收到消息後,羅斯福立即跟丘吉爾通了緊急電話,兩人商討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各自去召開緊急會議。

顯然,當時兩人都沒有想到紅俄會在這個時候戰敗。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紅俄戰敗前兩天,紅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還給羅斯福發了一封電報,宣稱俄軍還能堅持半年以上,只要進入冬季,就有望堅持到一九四四年。有趣的是,斯大林還明確提出,美英必須在冬季爲紅俄提供更有力的援助,甚至得考慮直接出兵。

受此影響,羅斯福與丘吉爾都抱有一絲幻想。

當然,兩人都知道,紅俄堅持到冬季到來的希望極爲渺茫。

別忘了,當時美英都派了軍事顧問團前往紅俄,因此對戰局有較爲清楚的瞭解,並不會完全相信紅俄領導人的話。

根據美國當局的記錄,導致紅俄戰敗的是內因。

當時,斯大林確實下達了死守梁贊的命令,並且授權各級部隊的政委,有權槍決作戰不力的官兵。此外,斯大林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督戰部隊,四處巡查前線部隊的狀況,並且有極大的權力,甚至可以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逮捕與槍決前線指揮官。這種高壓政策,根本沒有起到正面效果。

要知道,梁贊已經被德軍包圍,方圓數百公里內根本沒有援軍,離得最近的一支俄軍遠在烏拉爾山西面的彼爾姆。在斯大林下令死守的時候,梁贊的俄軍幾乎彈盡糧絕,很多部隊好幾天都沒有分配到糧食。

更要命的是,在七月二十日,斯大林派人把他的親人送出了梁贊。

爲此,還導致一個團的俄軍官兵傷亡大半。

當時,德軍還加強了策反宣傳,即早在一九四二年,斯大林就把他的女兒送往美國,其大部分直系親人都出國了。

這些加在一起,對俄軍的士氣產生了毀滅性打擊。

更重要的是,俄軍已經無法戰鬥,而斯大林下達的死守命令,無疑是讓俄軍官兵去做無畏的犧牲。

也就是說,當時梁贊守軍中已經出現了兵變的徵兆。

根據被俘的俄軍軍官交代,在七月初,就有人策劃發起兵變,通過軍事政變讓斯大林下臺,然後由臨時政府與德軍進行停戰談判,爭取達成一個對俄國較爲有利的停戰條件,從而體面的退出這場戰爭。到七月二十六日的時候,參與策劃兵變的軍官已經超過一千人,控制了梁贊的大部分守軍。只是,當時直接護衛斯大林的元首衛隊還沒有被策反,因此兵變一直沒有發起。

雖然在投降的時候,斯大林就已自殺身亡,他身邊的親近人物也多死於非命,因此並不清楚在決定投降之前,斯大林是否知道梁贊守軍已經策劃發起軍事政變,但是有足夠多的理由相信,促使斯大林在二十七日做出投降決定的,正是這起還沒有爆發的軍事政變,即在得知主要部隊已經準備發起兵變之後,斯大林的最後一絲幻想破滅了,結果就做出了向德軍投降的決定。

當然,關於斯大林的死,有很多種說法。

有的人認爲,他是在逃出梁贊途中被德軍的轟炸機炸死的,即斯大林並沒有打算成爲德軍的戰俘,因爲他知道,如果他落入德軍手中,不但會因爲戰爭罪被判處死刑,而且在此之前還將遭到公開審判。顯然,對於這位統治了紅俄二十多年的獨裁者來說,被送上審判臺是最大的恥辱。

還有的人認爲,斯大林是在去向德軍投降的時候,被一夥兵變的俄軍打死的。這種說法也有依據,即斯大林非常清楚,在他下達了投降命令之後,那些策劃兵變的軍人肯定不會放過他,而且主張死戰到底的軍人也不會放過他,因此他的人生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證,只有去德軍陣營,他纔有活命的希望。

最離奇的一種傳聞是斯大林沒有死,也沒有在逃亡路上自殺,當時找到的屍體只是他的一個替身。在德軍開進梁贊之前,斯大林就逃了出去,而且僞裝成普通人逃離了俄國,在阿爾漢格爾斯克搭上了一艘美軍潛艇,最終逃到美國,隨後又設法逃到了拉丁美洲,在戰後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對於這種傳聞,最大的依據就是,紅俄在戰前的鉅額海外資產中,有很大一部分不翼而飛,而所有疑點都指向了一個叫約瑟夫-彼得諾維奇的俄國人,而在紅俄的所有資料中,都查不到這個人。也就是說,這很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的化名,而對紅俄海外資產瞭如指掌的只有斯大林。更重要的是,紅俄的海外資產大多集中在美國,主要就是在戰前,西方陣營只有美國與紅俄的關係較爲密切,英法等國都對紅俄抱敵視態度,因此紅俄的海外投資基本上都在美國。

顯然只有斯大林逃到了美國,才能夠用化名拿走紅俄的海外資產。

當然,斯大林死沒死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紅俄已經徹底戰敗了。

雖然戰鬥並沒有因爲布爾什維克中央政權倒塌而結束,直到一九四四年初,最後一股俄軍纔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被德軍殲滅,而俄軍的零星抵抗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的時候,但是主要戰鬥已經結束,中德軍隊都可以鬆口氣了。

八月一日,德皇到達莫斯科。

當天,威廉二世就授權德軍總參謀長曼斯坦因元帥接受了俄軍投降,並且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投降簽字儀式。

顯然,德皇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俄國正式投降。

這也可以理解,因爲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把俄國當成頭號勁敵,而俄國也是唯一能夠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的歐洲大陸國家,一度還騎在德意志第二帝國頭上,更是唯一攻擊過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的國家。

可以說,在歐洲大陸上,只容得下一個強國。

在戰勝了法國、擊敗了俄國、馴服了意大利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歐洲大陸上已經沒有勁敵了。

當然,麻煩事還沒有到來呢。

在俄國戰敗之後,第一個問題就是中德是否要瓜分俄國。

嚴格說來,這不是問題,因爲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沒有能力侵吞俄國,也就談不上瓜分俄國。

早在一九四二年,中德就在戰後處置俄國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即中德都不會謀求侵吞除了在過去一百年間被俄國霸佔的土地之外的領土,也不謀求肢解俄國,而應該讓俄國保持完整狀態。

道理也很簡單,俄國是中德的緩衝區。

如果沒有這塊緩衝區,那麼中德就將成爲鄰國,也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矛盾與糾紛,對維持中德的友好關係極爲不利。

問題是,俄國能夠保持完整嗎?

當時,中德間就有一個較爲突出的矛盾,即德皇主張在俄國恢復帝制,而中國則認爲應該在俄國建立一個共和政權。

顯然,雙方各有盤算。

要知道,沙皇皇室已經滅門,早就沒有直系繼承人了,而末代沙皇的皇后是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室,因此按照歐洲的皇室繼承原則,最有資格繼承沙皇皇位的,就是德皇威廉二世。

也就是說,如果俄國恢復帝制,威廉二世就將成爲新的沙皇。

當然,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俄國人不會接受德皇當他們的皇帝。只是,德皇完全可以安排一個代言人,比如從他的子女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去當俄國沙皇,從而把德俄皇室整合到一起。

對中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在中國國內,共和制已經深入民心,而且現在的中華民主共和國就是在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之後建立的共和制民主國家。可以說,在民衆層面上,就沒有人認爲戰後的俄國應該是一個帝國。

更重要的是,中國當局絕對無法容忍德俄聯姻。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夠強大的了,如果加上俄國的人口、資源與領土,將毫無疑問的成爲世界級強國,在除了工業實力之外的所有領域都超越中國,從而成爲戰後的世界霸主。

在俄國推行共和制的話,就可以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然,在俄國也有推行共和制的基礎。這就是,在布爾什維克政權出現之前,俄國人就試圖建立一個民主國家,只是努力並沒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布爾什維克通知了二十多年之後,俄國上下對恢復帝制都持反對態度,特別是廣大民衆都不想看到沙皇復辟,也就不會支持建立帝國。

只是,俄國的未來,根本就不由俄國人做主。

中德在俄國戰後政治體制問題上的矛盾,直接影響到了未來數十年間俄國的命運,甚至影響了戰後的世界秩序。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在戰後建立一個完整俄國的夢想落空,這個世界上幅員最爲遼闊的國家被一分爲二,在戰後出現了兩個俄國,即烏拉爾山以東的“俄羅斯帝國”與烏拉爾山以西的“俄羅斯共和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第87章 不戰而勝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541章 大潰退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54章 叔侄情第443章 大裁軍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61章 中興干將第584章 死衚衕第81章 內訌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492章 多用途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01章 將才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46章 核裁軍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79章 將計就計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09章 守將第80章 相互算計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44章 大老闆第3章 帝國之路第343章 惡仗第73章 東線開打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25章 死有其所第82章 拷問訓練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62章 機會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1章 斷裂第395章 爭取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498章 僵持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451章 登陸前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26章 得手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章 帝國之路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72章 警戒艦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139章 轉折點第55章 虛與委蛇第86章 圍攻第182章 最大化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216章 根源第162章 機會第161章 超級戰巡
第87章 不戰而勝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541章 大潰退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54章 叔侄情第443章 大裁軍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61章 中興干將第584章 死衚衕第81章 內訌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492章 多用途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01章 將才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46章 核裁軍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79章 將計就計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09章 守將第80章 相互算計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44章 大老闆第3章 帝國之路第343章 惡仗第73章 東線開打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25章 死有其所第82章 拷問訓練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62章 機會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1章 斷裂第395章 爭取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498章 僵持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451章 登陸前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26章 得手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章 帝國之路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72章 警戒艦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139章 轉折點第55章 虛與委蛇第86章 圍攻第182章 最大化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216章 根源第162章 機會第161章 超級戰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