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隔空過招

對於皇帝來說,帝皇心術是必修課,從小就接觸這東西。小皇帝跟陳燮隔空過了一招,順便看陳燮跟京師那幫大佬過了一招。御前會議,那是內閣建議,皇帝纔會考慮是否找來的大殺器。把總督設爲常設職務這個事情,說穿了就是要分陳燮的地盤。問題是朱慈烺沒有立刻否決,而是讓韓贊周來傳旨,這玩意跟年紀沒關係,跟屁股有關係。沒有哪個皇帝不在乎權力,什麼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首先的建立在他的權利穩固之上。

這其實也無可厚非,陳燮沒有任何不悅,甚至還很高興,這小子終於成熟了一些。高興之餘,陳燮就狠狠的給了京師那幫以爲自己不在就撒歡的同仁們當頭一棒。讓我選是吧,我選遼東,然後人在江南推廣義務教育,你派人來當總督好了。

有陳燮在江南,誰敢來當這個兩江總督?山東可以讓出來,遼東和江南,呵呵!

遼東的重工業基地和江南的財富,陳燮就沒打算撒手。辛辛苦苦在江南搞出這麼大的局面,一個什麼狗屁總督常設,你就想來摘桃子?美不死你!

說穿了這就是一次試探,陳燮毫不猶豫的一巴掌扇了回去,奉送一句話,別惹事。

眼下大明最肥的地方在哪?不是什麼直隸、山東,也不是什麼閩浙,而是江南和遼東。辛辛苦苦的把大明的收入從年入四百萬提升到年入兩千萬。而且還在往上漲,按照這個速度,兩年之內就能過三千萬。這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江南。工商稅收和船舶司收入加起來就是八百萬,遼東那邊兩者加起來是四百萬。這就佔了大明總收入的一半還有富裕了。

多少人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自然要動心眼咯。問題是朱慈烺心裡很明白,換個人來南直隸,國庫收入就得銳減,但是他又不肯在這個問題上表明態度,乾脆跟陳燮玩一下心眼。讓陳燮去跟那些內閣大佬六部尚書和百官去鬥。沒想到陳燮到了江南,根本就不跟那羣混蛋玩文的。直接一巴掌拍過去。行啊,我要遼東,你們來拿江南吧。

看上去有便宜可佔,問題是誰敢啊?真要來個不怕死的到了江南。估計陳燮能有一萬種辦法讓他生不如死。在江南經營這麼多年,真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那麼問題又來了,陳燮孜孜不倦的在完善大明的制度和法律的做大,難道說是自欺欺人麼?答案是否定!陳燮其實在內心深處是希望這些大臣裡面,出來一個人,敢於用制度和法律來挑戰陳燮的威脅,而不是一門心思的去琢磨陳燮的心思和什麼潛規則。真要有這麼一個大臣,敢於站出來跟陳燮打擂臺,目的是爲了維護國家利益。陳燮二話不說,讓賢!

可惜啊,大明沒有這樣的大臣!現有的京師大佬們。熱衷於跟陳燮隔空較量,他們很喜歡這種感覺。陳燮在京師的時候,真的沒人敢叫板,他一走都活躍了,似乎陳燮不回去一樣。其實本質還在於隔空較量,留了餘地。不至於跟陳燮撕破臉。真的這些大臣能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而不是私人利益的角度來跟陳燮叫板,陳燮真是拍手叫好。大明說到底還是一個人治的社會。而陳燮追求的是法治和制度對國家的有效管理。

被韓贊周打斷歡迎儀式繼續,陳燮上前來一干官員拱手致意,人羣中看見馬士英,這位是鳳陽巡撫。這傢伙朝中無人,周延儒提拔他無非是因爲阮大鋮出錢幫助復起的緣故,報答之後就算了。上面沒人照應,鳳陽巡撫這個位子看着不錯,實際上沒啥大權力,管的就是一箇中都鳳陽,還有幾千官兵。聽說南直隸要取消,馬士英覺得機會來了,他這個巡撫乾的沒啥滋味,據說還要取消。這不找到阮大鋮,乾脆往陳燮這邊靠吧。

馬士英還是有節操的,不像阮大鋮,在拜帖和書信上的落款就是門下走狗。有節操的馬士英,現在混的很不得意,來求沒節操的阮大鋮,兩人是好友。“閹黨”出身的阮大鋮,在江南很不受民間士林待見,可是照樣升官。兩人一見面,阮大鋮自然就知道他的來意,拍着胸部表示,保證讓他有機會私下裡跟陳燮見一面。

“阮大人,搞這麼大的陣仗,你啥意思?”陳燮看見迎上前來的阮大鋮,臉色可不那麼好看。當是給阮大鋮嚇壞了,陳閣部殺人跟殺雞差不多的主,拿下他的位子不過是反掌之間,趕緊解釋道:“陳閣部,這些官員都是不請自來的,卑職可沒倒出宣傳啊。”

陳燮其實心裡清楚,阮大鋮這傢伙沒這個膽子泄露自己的行蹤,都是韓贊周給招來的。當即陰沉着臉道:“本閣部不喜繁文縟節,不講排場,讓大家都散了吧。”說完就鑽進馬車,下令衛隊開路走人。這一下把這些官員都給晾了,大家來這裡,不就是想混個臉熟麼?眼瞅這南直隸要取消了,來這裡不求巡撫三司,但求官位坐穩就行了。江南的府縣官員,哪個不是撈的口袋撲滿的。

一干人等心理暗自腹誹陳燮不通情理,悻悻的目送陳燮的馬車遠去。也沒人敢就這麼走了,都在打聽陳燮住在哪,回頭趕緊去送禮拜見。說的不好聽一點,誰去拜見了,陳燮未必知道,誰要是沒去,陳燮肯定知道。大明官員只出了一個海瑞,其他的,呵呵呵。

盛夏的江南,園內樹蔭下蟬鳴不絕於耳,一張竹躺椅,一張茶几,擺着瓜果冰飲,一派午後納涼的架勢。再看園子門口,排隊等候接見的官員幾十號人,沒見着陳燮不敢走啊。大明文貴武賤,到了陳燮這裡正好反過來了。

陳燮的對面坐着的不是什麼文臣,而是從興海城回來的蘇皓宸。這次回來就一個事情,戶部給興海城發了一份文書,要求南洋各地交稅。具體多少也不說,就是有這麼一個事情。誰發的文書呢?戶部尚書楊廷麟。爲啥啊?這事情陳燮在京師的時候,怎麼都不提一句呢?

這事情不難查清楚,蘇皓宸委託影子去查了之後,付出水面的居然是東林黨。這些年東林黨聲勢大不如前了,主要是沒有了江南士紳財力上的支持,他們鬧騰不出太大的動靜。輿論方面,陳燮的《明報》在江南沒有敵手,民間對東林黨的漸漸的不信任了。尤其是在江南經濟飛速發展之後,這個現象更爲明顯。大批在海貿中得力的士紳,倒向了陳燮。

內閣裡頭要說出身東林的,有三個人。周延儒算一個,張溥出錢幫忙復起之後,直接給張溥弄死了。只能說張溥在政治上過於幼稚,以爲拿住了周延儒的把柄,就可以做一個在野的內閣首輔,聰明過頭的人往往死的快,張溥就是個典型代表。史可法也算東林出身,但是他崇禎年那次起落再起的經歷中,目睹河南老家的慘狀後,對東林復社那一套理論產生了懷疑,並且漸漸的疏離了這個羣體。轉向了實幹興邦的道路,而不是什麼個人心性。

剩下一個就是楊廷麟了,他是正兒八經的復社底子,因爲特殊的經歷,個人也沒那麼極端,在朱由檢時代得到了重用。由於受到了陳燮的影響,朱由檢乃至朱慈烺,對東林一脈都沒太多好感,認爲這幫人就是一羣不幹正經事的攪屎棍。

毫無疑問,這個認識還是比較偏激的,東林還是有一些做事實的人的。或者這麼說吧,繼承東林遺志的復社,其實是一個投機者扎堆的羣體。難得的出了幾個在歷史上能算是正人的人物,不過這些正人中的一些人,現在都在跟着陳燮混。

恩科之前舉人在京匯聚,不少復社分子找到楊廷麟,希望他站出來重新挑起復社的大旗。楊廷麟倒是沒太大的意見,問題是在提到陳燮的時候,一羣復社分子口口聲聲陳賊。楊廷麟自然要問他們,你們有證據麼?今非昔比了,在野的文人固然可以批評朝政,但是把一個內閣大臣打成賊,你好歹有點證據吧?不然怎麼說的過去?

有人就出主意,要證據還不容易麼?陳燮不是自詡忠心耿耿的,那就讓他把南洋交出來。楊廷麟當是一口茶就噴地上,隨即冷笑道:“你知道南洋在哪麼?你憑啥讓人交出來?”

又有說立刻說楊廷麟你什麼立場啊?怎麼跟陳燮穿一條褲子?楊廷麟當是就發作道:“自先帝之初,東林何等聲勢,結果大明落到什麼地步?東林又落到什麼地步?該反省了,不要總盯着別人的不是,要看看自己都有幾斤幾兩。這國家不是這會呈口舌之利的人能治理的好的。別說什麼陳賊了,沒他你還能在這裡說話?”

總之當是鬧的很不愉快,最後還是黃宗羲出來說了一句:“不妨由戶部發一個文,讓南洋各地交稅,看看反應再說?”這話就有點意思了,沒有說陳賊了,就是試探一下。

楊廷麟一聽這個主意,覺得不錯,可以試一試。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文,就是想看看陳燮的態度如何。順便給東林這幫人一個交代,免得再吵下去。

第630章 接着忽悠第505章 操之過急第381章 壞透了第300章 驚濤拍岸(上)第388章 逼上絕路第860章 長期買賣第265章 軍心民心第257章 不能錯過的暴利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186章 熱熱鬧鬧第475章 不講規矩第53章 神醫變惡魔第807章 風雪來臨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734章 葡奸第81章 新式野炮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630章 接着忽悠第8章 現代美食……第770章 最後的武士第52章 崇禎元年來臨第898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十一)第663章 “胸襟如海”第31章 米尼燧發槍第624章 強力變革第863章 總是要往前走的第121章 惡客登門第7章 禮物第601章 順手的事情第827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二)第330章 曹文昭第171章 解決之道第821章 誰搶誰?(續二)第10章 腸癰第827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二)第416章 慢慢的折磨第858章 新熱點第432章 各種心思第181章 手工定製逼格高第791章 曾經的嚮往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455章 沒追上?那就去端老窩第2章 這裡就是明朝?第607章 矛盾第607章 矛盾第631章 宰凱子第666章 彷徨第395章 溫體仁的末路第838章 蘇伊士第264章 不懷好意的援助第735章 連條狗都不如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381章 壞透了第461章 殺殺殺第7章 禮物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841章 埋骨之地第221章 銀圓開路第743章 東瀛局面第733章 最高貴的民族第111章 遇刺第612章 日本變局的禍根第685章 怎麼會這樣?第798章 兩大帝國之間的接觸第513章 短命的鬧餉(下)第896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九)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703章 我們的事業第708章 選擇不多第845章 執念與迷茫第787章 不歡而散第78章 銷、魂滋味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250章 新兵第九百一十章第241章 投其所好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九百零六章第693章 有恃無恐第125章 要不要再打一場第163章 範永鬥第285章 算計第55章 與初衷相悖第254章 登州新鮮事第5章 神醫第174章 造船是必須的第407章 準備玩一把大的第861章 狼狽爲奸第651章 緣由第521章 羞刀難收第556章 科舉改革的嘗試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285章 算計第665章 軍隊國家化第26章 辦學,一定要辦學第一百五十 出乎意外的恩賞第337章 “朝鮮保護者”第602章 滅族第540章 要少了!第467章 絕境
第630章 接着忽悠第505章 操之過急第381章 壞透了第300章 驚濤拍岸(上)第388章 逼上絕路第860章 長期買賣第265章 軍心民心第257章 不能錯過的暴利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186章 熱熱鬧鬧第475章 不講規矩第53章 神醫變惡魔第807章 風雪來臨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734章 葡奸第81章 新式野炮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630章 接着忽悠第8章 現代美食……第770章 最後的武士第52章 崇禎元年來臨第898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十一)第663章 “胸襟如海”第31章 米尼燧發槍第624章 強力變革第863章 總是要往前走的第121章 惡客登門第7章 禮物第601章 順手的事情第827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二)第330章 曹文昭第171章 解決之道第821章 誰搶誰?(續二)第10章 腸癰第827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二)第416章 慢慢的折磨第858章 新熱點第432章 各種心思第181章 手工定製逼格高第791章 曾經的嚮往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455章 沒追上?那就去端老窩第2章 這裡就是明朝?第607章 矛盾第607章 矛盾第631章 宰凱子第666章 彷徨第395章 溫體仁的末路第838章 蘇伊士第264章 不懷好意的援助第735章 連條狗都不如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381章 壞透了第461章 殺殺殺第7章 禮物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841章 埋骨之地第221章 銀圓開路第743章 東瀛局面第733章 最高貴的民族第111章 遇刺第612章 日本變局的禍根第685章 怎麼會這樣?第798章 兩大帝國之間的接觸第513章 短命的鬧餉(下)第896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九)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703章 我們的事業第708章 選擇不多第845章 執念與迷茫第787章 不歡而散第78章 銷、魂滋味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250章 新兵第九百一十章第241章 投其所好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九百零六章第693章 有恃無恐第125章 要不要再打一場第163章 範永鬥第285章 算計第55章 與初衷相悖第254章 登州新鮮事第5章 神醫第174章 造船是必須的第407章 準備玩一把大的第861章 狼狽爲奸第651章 緣由第521章 羞刀難收第556章 科舉改革的嘗試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285章 算計第665章 軍隊國家化第26章 辦學,一定要辦學第一百五十 出乎意外的恩賞第337章 “朝鮮保護者”第602章 滅族第540章 要少了!第467章 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