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應對

平盧正在被朱溫攻打,而且朱溫有道門扶持,所以平盧處境並不好,一旦丟了平盧,李曄勢力大損不說,威望也會大跌。畢竟,李曄自出道以來,可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失敗。

而如果朱溫起勢,跟着李曄的這些人,就得考慮退路。

不過那是日後的事,眼下康承乾等人,並沒有辦法拒絕李曄。況且,如果朱溫果真取代李曄,成爲中原和北方的霸主,那他們還不是得俯首稱臣?

投靠朱溫跟投靠李曄,能有什麼區別。

其實康承乾等人都清楚,李曄就算丟了平盧,也還有河東、魏博兩鎮,勢力依舊龐大,再加上個人修爲實力,至少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亂世有許多機會,大家都有成事的可能,但通往終點的路並不止一條。有的人趁勢而起自立旗幟,但也有的人需要跟着別人征戰。建功立業,榮華富貴,不一定非得自己創業。

至於隨着局面變化,臣會不會成爲君,那不得等時機到了再說嗎?

平盧正在經歷大戰,李曄現在考量的,卻是趁熱打鐵,通過威服成德、義武、盧龍的事情,來將昭義、天平、橫海徹底掌控在手中。這也就意味着,他恐怕不得不兩線作戰。

好在他修爲不錯,身邊的修士也不乏高階戰力,可以今天帶着修士團,去青州主持一下局勢,明天再回河東看看情況,只要兩地都有能夠統帥三軍、獨當一面的大才就行。

李曄發展這麼多年,麾下不說人才濟濟,但的確不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

這樣一來雖然頗爲勞累,但地盤大了,就有這點不好。

李曄感受到了幸福的煩惱。

李曄打算讓河東的四鎮兵馬先休養一段時間,養精蓄銳後再出發。

成德、義武、盧龍等鎮到底是個什麼局勢,李曄需要先去看看,總不能二話不說直接發兵開打。

最近有一件讓李曄頗爲不解的事,自從上次張忌被殺之後,何敬成就再沒來找他的麻煩,這讓李曄爲應對刺殺做下的安排遲遲不能用上。

好像何敬成已經一門心思,跟在朱溫身邊當護衛了,這個趨勢讓李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雖然不懼何敬成,但在成就仙人境前,並沒有勝對方的把握。

而且何敬成帶來的修士團,力量比七十二地煞更強,按理說他們應該雷霆出擊,不給李曄消化河東的機會纔對。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曄覺得這件事不能掉以輕心。

送走康承乾等人沒多久,宋嬌帶來了青州戰報。

因爲是青衣衙門的情報,所以當日崔克禮在城頭與張仲生的對話,情報上也有基本記載。

李曄手持情報看了半響,沉默許久。

之前他懷疑過崔克禮的立場,之所以沒有讓紅孩兒等人,直接回去把他軟禁起來,也是因爲這個懷疑並不十分濃厚,而且他還想借此看看儒家的佈局。

現在看來,儒家的確沒有選擇他的意思,但崔克禮的忠心卻可以基本確認。

這當然是正常現象,亂世大爭,同門各爲其主的事情並不少見。儒家門人弟子何止千萬,就算以王載豐等四賢爲代表的主體和權威,選擇了一方諸侯,其他弟子也未必全都跟隨。

非止儒家,兵家、道門同樣如此。現在李曄麾下就有多名兵家戰將,衛小莊建立的全真觀也在日益壯大。

說到底,個人際遇的不同,決定了選擇不一樣。

李曄不自覺細細咀嚼崔克禮的話,心中感觸不小:此生不求證得大道,唯求向道而死。

古往今來,總有許多士子,在讀書遊學之際,在白髮蒼蒼寓居陋室的時候,懷揣着各種不同的心情,發出一個亙古不變的追問:我輩讀書人,讀聖賢書,受聖人教誨,所爲何事?

崔克禮這句話,似乎就是答案。

“宣武軍已經開始攻城,青州戰事激烈,你要不要回去一趟?”宋嬌見李曄沉眉不語,便主動問道。

李曄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上官傾城到了何處?”

宋嬌答道:“不日就能抵達青州。”

李曄稍稍鬆了口氣:“有上官傾城和崔克禮在青州,配合妖族修士,要扛住宣武軍一段時間並不難。”

宋嬌蹙眉:“你當真不回去?”

李曄笑了笑:“如今我掌控三鎮,有數面之敵,以後面對的情況只會更加複雜,若是麾下再無能夠獨擋一面大才,每場戰鬥都需要我親力親爲,這天下也沒法爭了。青州有崔克禮可以凝聚民心,有上官傾城可以戰於沙場,局面已經很好。而且他們倆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時候磨練他們一番,讓他們成長起來了。”

宋嬌寒聲道:“若是他們敗了呢?”

李曄將情報摺疊收起,眼底掠過一抹厲芒,

他的聲音,也在這一刻變得極爲冷酷:“我需要清楚分辨麾下將官的潛能。青州之戰是他們的挑戰,也是他們的機會。如果他們把握住了,日後就堪當大任,若是不能,我也能確定他們不堪大用。”

宋嬌微微張了張櫻桃小嘴,一時無言。

她當然知道,若是青州戰況不利,崔克禮和上官傾城都有可能會死。

這兩人,一個是李曄的親舅舅,一個是他最親近的心腹,現在他竟然能放任他們去經受生死考驗。

然而,這難道不是人主必須做出的選擇?

片刻後,宋嬌幽幽問道:“你又在賭?”

李曄失笑:“我又不是賭徒,哪那麼喜歡賭。上回賭崔克禮的忠心,也是因爲我有些把握。這回青州之戰,事關平盧歸屬,也關係大局,不容有失。若是戰況果真不利,我再回去不遲。”

宋嬌露出招牌式的嫵媚笑意:“就知道你滑頭!”

面對這般嬌嗔指控,李曄只能表示無力。

他忽然想起一事:“你也是白鹿洞弟子,亂世中本應該大展宏圖,如今只管着一個青衣衙門,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宋嬌瞥了他一眼:“你想讓我做什麼?”

李曄試探着道:“要不先治理一個藩鎮看看?”

宋嬌呵呵笑了一聲,乾淨利落轉過身,扭着性感腰肢邁着慵懶的步伐走了:“想折騰我?門兒都沒有。老孃懶得很。”

李曄無言以對。

能在說自己懶惰的時候,還這麼理直氣壯、倍感驕傲,也是沒誰了。

......

成德鎮州境內,一條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幾名男女正攀援而上。

這一行人看着很是怪異,倒不是奇裝異服,而是氣質很不常見。

走在最前面的男子身着襦衫,明明不過三十出頭,但眉宇間卻盡是老成刻板之氣,哪怕走在山道上,每回邁動的步伐間距都一樣,穩得像是朝堂大員。

跟在她身後的女子很年輕,容貌雖然一般,但低眉順目,溫婉嫺靜,哪怕錦衣玉裳,姿態卻好似奴僕。

“李曄發兵河東的時候,你們都以爲這場戰事會持續很久,所以想趁對方抽不開身,無法替朝廷節制山東軍政的這段時間,在天下攪動風浪,扶持諸侯成勢。卻沒想到,不過旬月之間,河東十一州就盡數落入他手,連李克用都被他斬了。這下可好,諸位的謀劃都沒來得及實現,現在他騰出手來,你們還不都嚇得瑟瑟發抖?”

說話的是走在最後面的一名精壯男子,他的身材雖然不甚魁梧,但卻一身彪悍之氣,好似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悍將,殺伐之氣濃得讓人無法直視他的雙眼。

他說這話的時候,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諷之色。當一個彪悍的男人,言行舉止都直來直往的時候,並不會讓人感到親和,反而會讓人覺得他盛氣逼人。

他這話說完,年輕女子微微蹙眉,面露不快之色。但她並沒有說話,只是把目光投向面前的儒生,希望對方反擊對方的嘲諷。

儒生沒有回頭,聲音不鹹不淡傳出:“大唐君王失德,陷天下於水火,所以烽火連綿,內亂不休,邊患頻仍。當此之際,扶持明君問鼎天下,廓清宇內,保境安民,是衆望所歸,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並不會因爲某一個人,一時攪亂風雲而改變。”

相比之精壯男子,儒生這番話說得大義凜然,而且充滿理所應當、不容置疑的意味。

精壯男子嗤笑道:“都是要奪取大唐社稷的人,你們這幫儒生,卻能張口閉口仁義道德,把自己說得跟聖人一樣,好像做什麼都是替天行道。真要那麼仁德,這回跑到成德來做什麼?”

儒生輕笑一聲,並不回答,好像是不屑跟對方爭論。

走在中間的人,一身道袍,鶴髮童顔,懷抱拂塵,氣質出塵,面對儒生與兵家男子的爭論,他一直是置身事外的模樣。

此刻他面帶微笑的開口:“都說河北三鎮,素來兵強馬壯,如今魏博已經不在,希望成德、盧龍兩鎮的景象,不會讓我們太過失望。”

兵家男子輕蔑道:“沒有兵家戰將的軍隊,也有亂世爭雄的資本?”

說着,他竟然又開始嘲諷道人:“你們道門向來自視甚高,自覺擁着仙廷高人一等,還不是被李曄揍得跟豬頭一樣?現在名義上扶持朱溫,卻連中原藩鎮都沒有平定,明面上攻打平盧,卻要暗地裡跑到成都來使壞。你們這幫傲慢陰險的賊道人,跟滿嘴道德文章的腐儒有什麼兩樣?”

跟在老道身後的,是一名年輕道人,聞言他立即轉頭對兵家男子怒目而向,右手更是放在了劍柄上。

兵家男子卻懶得看他,直接將其無視。

老道呵呵笑道:“旬月之內,中原就要盡歸宣武,你等着看便是。至於你們兵家,說到底,也就敢在關中,在一個即將崩塌的朝廷面前耀武揚威。你們敢到中原來,跟我道門正面對抗嗎?”

面對老道說兵家欺軟怕硬、投機取巧的嘲諷,兵家男子冷笑道:“兵家倒是想跟你們交手,就怕沒這個機會。如果最後佔據中原的是李曄,還有你們道門什麼事?”

衆人是誰看誰都不順眼,一路相互嘲諷着來到山巔,沒有半途打起來倒也頗爲難得。

山巔有一座道觀。

道觀前有人相迎。

爲首之人,成德節度使王景崇。

第一百零三章 屬於朕(中)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馬海戰(1)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十一章 好學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十八章 攻城(1)第四十二章 無量天尊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七章 水妖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五十章 戰第五十章 戰第五十章 殺破(4)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六十章 驚蟄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三十七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4)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八十七章 王來了(4)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五十三章 危機與勝利(1)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五章 禍害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十章 得定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雲蜃樓 火海天書第四十九章 奔波天子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章 練氣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
第一百零三章 屬於朕(中)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馬海戰(1)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十一章 好學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十八章 攻城(1)第四十二章 無量天尊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七章 水妖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五十章 戰第五十章 戰第五十章 殺破(4)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六十章 驚蟄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三十七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4)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八十七章 王來了(4)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五十三章 危機與勝利(1)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五章 禍害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十章 得定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雲蜃樓 火海天書第四十九章 奔波天子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章 練氣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