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上

自長安東出,沿黃河北上,經河中府,便至綏州。

定難軍節度使,下轄夏、綏、銀、宥、靜等五州,北連荒漠,長城從轄境穿過,南俯關中,有大片適合放牧的草場。

一支七萬人的精騎大軍,以一人雙馬的配置,僅僅用了二十來日,就從長安疾馳到了綏州南境,行程千餘里。

這支大軍的領兵主將,便是上官傾城。

天方佛曉,旭日未出,上官傾城只領數騎,跟岐王立馬高坡,向北方綏州方向眺望。

“現如今,定難軍節度使爲党項人李思諫。

“李思諫,其兄李思恭,又名拓跋思恭,乃北魏拓拔氏後人。党項人,原屬北方遊牧名族,漢朝時,遷居隴右、關中一帶,漸而形成著名的党項八部——呵,這倒是跟契丹八部有些相似。

“其中最爲強盛的,便是拓跋氏。五胡亂華時期,拓跋氏建立北魏,雄踞北方。”

李茂貞說到這,發出一聲不鹹不淡的哂笑。

她繼續道:“本朝以來,党項人聚居在夏州及其周邊,高宗對其甚有優待。黃巢之亂時,天下藩鎮勤王,拓跋思恭也領兵前來,不料卻被黃巢擊敗。

“而後,陛下憐其奮戰有功,改夏綏爲定難,任用拓跋思恭爲節度使,賜國姓,可謂恩重如山。”

若是尋常將領,對這等往事不會有多大興趣。

畢竟,狼牙軍接到的命令,是擊破党項,他們只需要考慮如何完成任務。

全身披掛的上官傾城,雪膚紅脣愈發顯得英姿颯爽,因爲沒有拉下面甲,所以可以看到她那張沒有表情的臉,“皇朝對党項人這般恩重,他們爲何還要跟契丹沆瀣一氣?”

李茂貞輕蔑的撇撇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或許不準確,但放在拓跋氏身上,卻是再合適不過。

“五胡亂華時期,他們的先人曾經在北方建立了莫大基業,雖說後來終是飛灰湮滅。但北魏孝文帝的雄才大略,終究還是沒人能夠忽視。我們大唐想要重現盛世,將祖先創造的輝煌再現一遍,党項人拓跋氏何嘗不是?

“當年黃巢作亂時期,拓跋思恭之所以帶領党項人勤王,無非是想要建立功勳,以求獲得更多賞賜罷了。昔日安史之亂時,他們就這麼幹過。

“彼時他們北撤的時候,帶走的可不只是朝廷獎賞的財物、官職,還有無數關中百姓。積蓄力量,然後謀求東山再起,這就是党項人的野心。”

說到這,李茂貞奇怪的看了上官傾城一眼,“李曄難道沒跟你說過這些事?”

上官傾城永遠一成不變的臉上,註定看不到絲毫情緒,“殿下跟我說過很多事,一時之間未必都想得起來。”

李茂貞再度撇撇嘴。

她怎麼可能不理解對方的心思。

上官傾城這是不想說一些李曄跟她說過,而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這倒不是上官傾城小氣,是不想讓自己認爲李曄待自己不誠,凡事都有所保留。

李茂貞也不戳破,她也是藏不住話的性子,便接着道:“李曄曾經說,如果放任党項人不管,總有一日,他們會背叛朝廷。而要是亂世降臨,他們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再度去建立自己的國度。”

說到這,李茂貞神色有些怪異,“李曄酒喝多的時候,還說党項人日後或許會出個豪傑,如果是名叫李繼遷的話,那麼他就會擊敗朝廷軍隊,再向西用兵,佔據河西之地。

“如果李繼遷有個孫子叫李元昊,他就會稱帝,建立西魏或者是西夏。”

見上官傾城看過來,李茂貞不負責任的聳聳肩,“這些話李曄真的說過。不過你也應該知道他的酒量,一般他喝多了的時候,我肯定醉得更加厲害。所以我不能保證這些話的真實性。”

上官傾城回過頭,正值旭日東昇,橘紅色的陽光灑落山坡。

她臉上雖然沒有表情,嘴角卻微微上揚,這讓剛剛灑落來的陽光,正好淪陷在她的酒窩裡,“有時候殿下總會自說自話,多半還是些旁人聽不懂的胡話。”

李茂貞豎起大拇指,以表自己對這話的堅決認同和擁護,“他這人輕易不迷糊,一旦迷糊起來就神神叨叨的。道門不是有個說法嗎?說他是三世亡國之君,估計是覺醒前世記憶了,思緒有些混亂。”

上官傾城沒再說話。

李茂貞手搭額頭看了看太陽,半響後對上官傾城道:“時辰差不多了,該下令全軍進發。今日若是行動快些,就能在日暮之前奇襲綏,拿下這道通往定難軍腹地的門戶!”

上官傾城卻搖搖頭,篤定地說道:“我們不打綏州。”

李茂貞怔了怔:“不打綏州?那打哪兒?”

上官傾城眼神銳利:“繞過綏州城,直取夏州!”

夏州是定難軍治州所在,也是党項人在這一帶的大本營。可想而知,党項人的軍力和修士,多半都集中在彼處。

李茂貞擾擾頭:“奇襲夏州?你這個大膽的建議我雖然很欣賞,但危險卻是大了些。後面的軍隊還未跟上,我們冒然孤軍深入敵境,怕是不太符合兵法精義。”

上官傾城調轉馬頭,從高坡上緩緩行下,頭也不回的說道:“兵法是什麼?我只清楚眼前這一戰,該如何取得勝利。”

李茂貞啞口無言。

堂堂兵家名將,竟然口口聲聲說自己不知道兵法是什麼,天下恐怕沒有比這更滑稽的事了。然而上官傾城後面那句話,卻讓李茂貞無法反駁。

能夠清楚知道眼前戰鬥該如何取勝的將領,又如何能不是名將?

李茂貞沒有跟上官傾城爭個清楚明白的心思,對方是兵家名將,她又不是。在大軍指揮這件事上,李茂貞還真沒有跟對方扳手腕的意思,也沒必要。

更何況,來之前,李曄就明確點出了她倆的配合之道:軍隊指揮交給上官傾城,衝鋒陷陣交給她。

李茂貞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上官傾城心裡,關注的並不只是如何戰勝党項人。

她接到的軍令,是一個月內攻破党項、沙陀兩部。但在這個軍令之上,還有一個李曄沒有明說,那在上官傾城看來,是完全不需要多想的問題。

擊潰党項、沙陀後,保證狼牙軍的周全。

因爲屆時,很可能要面對契丹大軍的進擊。

雖說直到目前爲止,上官傾城都沒有接到,契丹大軍會突然過來消息,但對一個胸中有全局的將領來說,這只是需要考慮的最基本的東西。

無論如何,上官傾城不會允許狼牙軍吃敗仗。無論是被誰擊敗,在什麼情況下擊敗,都不行。

......

夏州。

李思諫正在教導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李思恭的兒子李彝昌讀書。

“如今我們雖然被唐朝皇帝賜姓爲李,但你要記住,我們是英雄的拓跋氏後人。李姓不過是我們爲了得到朝廷優待,暫時擁有的姓氏罷了——當然,若是日後需要,我們也可以一直姓李。

“可你要明白,我們身體裡流淌的,是拓跋氏的高貴血液!當年,我們拓跋氏的先祖建立大魏皇朝,雄踞草原與中原,連長安洛陽都握在手裡的時候,彼建立唐朝的李氏還不知道在哪裡!”

李彝昌尚且年少,要不然李思恭死後,也不會是李思諫做節度使,因爲年紀輕,沒有自己的閱歷見識,所以他對李思諫的話深信不疑。

李彝昌激動地接話道:“我們拓跋氏有這樣英雄的祖先,有這樣榮耀的時刻,現在爲何會偏居一隅,對李唐皇朝卑躬屈膝?”

“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

李思諫摸着李彝昌的腦袋,眼中露出追憶、懊悔之色,“當年,文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興文教,讓咱們的族人都去學習漢文化,甚至不讓我們用自己的姓氏!他以爲這樣我們就能控制漢人,但他錯了!

“党項人勇武善戰,江山是馬上得來的,憑的就是手中刀斧,讓我們去吟詩作賦,讓我們去穿戴廣袖長袍,讓我們失去了血性,我們豈能不衰亡?

“你要記住,大魏之所以建立,靠得是党項人的勇武,大魏之所以滅亡,是因爲想把自己變成漢人!”

李彝昌鄭重的點頭:“我記住了!我們要再現拓跋氏的輝煌,就得憑藉手中刀弓!”

李思諫對李彝昌的反應很滿意,“這就是我們這回聯合契丹人的原因。他們也是馬背上的豪傑,只有跟他們爲伍,我們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到了這個時候,今天的教育便算是成功了,可以結束。

李思諫拍了拍李彝昌的肩膀,“去騎馬吧,拓跋氏的族人必須要善騎射。等你修煉有成,成爲党項人的英雄時,我已經聯合契丹攻滅了大唐。到時候,拓跋氏真正的榮耀,還需要你來建立!”

李彝昌聽說可以騎馬,高興的行禮過後,就跑出了帳篷。

李思諫回到自己的書房,站在一副軍事輿圖前,負手細觀。

這裡有党項人即將開展的作戰計劃。

李思諫望着面前的輿圖,眼中閃爍着神聖的光芒,就像是看到了党項人雄霸天下的場景。他沉浸於這樣美好的幻想中,久久不願回神。

直到,淒厲的號角聲突兀響起。

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六十章 王(上)第八章 這麼在乎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十章 南下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七十五章 一掌一劍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三章 道觀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三十七章 接我一劍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不要忘記(二更)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六章 震懾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五章 禍害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十三章 初戰(2)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一百章 梵音起 大雪落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四十九章 進階(一萬字)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清楚了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十四章 先鋒戰冤句(下)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一章 名將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五章 安王好風流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十一章 親信第一百零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二十六章 老闆娘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一百二十四章 進展與大戰
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六十章 王(上)第八章 這麼在乎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十章 南下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七十五章 一掌一劍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三章 道觀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三十七章 接我一劍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不要忘記(二更)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六章 震懾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五章 禍害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十三章 初戰(2)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一百章 梵音起 大雪落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四十九章 進階(一萬字)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清楚了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十四章 先鋒戰冤句(下)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一章 名將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五章 安王好風流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十一章 親信第一百零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二十六章 老闆娘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一百二十四章 進展與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