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

低矮丘陵雖然地勢和緩,最高的也不過十丈左右,但很多地方還是容不下大戰陣前行。

此刻打頭陣的是平盧軍一部,皆爲步卒,有萬餘人。在上官傾城的安排下,這萬餘人分成百股,每股百人左右,也就是一都,在都頭的帶領下呈扇形進入丘陵地帶。

地勢和緩、林木稀少的坡地丘陵,可以數都聯合行動,地勢狹窄的地帶,哪怕是一都也得分成數隊。

上官傾城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她的部曲無法形成大戰陣,那麼孫儒的兵馬同樣如此。

因爲行軍隊列不再集中於官道,也就不會再被夾擊於狹長地帶,當兩軍將士數量足夠多,能夠覆蓋廣闊地域,那麼彼此在荒野中遭遇,無非是以都爲單位正面碰撞而已。

些許林木、荊棘、亂石等阻礙,有軍中練氣修士清理,也不構成多大麻煩。即便是沒有路的地方,以一都中的修士力量,也足夠迅速開闢出一條可供通行的通道。

這就是上官傾城的“平直推進”戰術。

不過半個時辰,推進的平盧軍前隊,就在和緩丘陵中發現了吳軍行蹤。埋伏在這裡的吳軍雖然多,但也被地形分成一片一片,多的上千人在一處,少的百人聚集。

跟平盧軍相比,他們分佈的相對密集很多,不少根本不適合作戰的地方,也有大量將士擠在一起潛伏,所以他們彼此間的聯繫也相對緊密。

他們一直盯着林中官道。

他們的目標是在得到命令後,衝出丘陵林野,殺向官道上的敵軍。

平盧軍雖然是大舉推行,但一直注意着控制動靜,沒有像出現了獸潮一樣,林木地形的遮蔽,也讓他們行蹤被掩蓋不少,這讓他們成功接近了吳軍。

但兩者相距百餘步時,還是不可能避過吳軍耳目。

而這個距離,已經足夠他們露出猙獰的獠牙,向吳軍發動無畏衝鋒。

“快看,那是什麼?”

“是敵軍......怎麼會有這麼多敵軍?他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敵襲,敵襲!快稟報將軍!”

“他們衝過來了,我們怎麼辦?!”

“......迎戰,迎戰......”

擁擠在一起的吳軍將士在驚駭之餘,展露出精銳本色,各部將校連忙下令隊列調轉方向,擺出防禦陣勢,同時將消息快速上報。

層層疊疊的吳軍部曲,一片片舉起兵刃調整方向,場面像是一波波海浪拂過。

他們的應對已經足夠恰當,但失去前方修士哨探,被敵軍接近到這個距離發起突襲,他們已經失去備戰時機。

平盧軍的衝鋒方式分工明確,都中修士被集結在第一線,他們在快速奔進中,手中兵刃法器快速揮動,擊出一波波靈氣風刃,將擋在面前的荊棘、灌木悉數轟碎、清除。

林野中行進不易,且不說飛禽走獸毒蛇害蟲,僅是荊棘、灌木就足以讓普通甲士行動望而卻步,就更不必說衝鋒。

但有了修士在前面清理障礙,荊棘灌木都成了腳下地毯,留下的僅僅是一棵棵高大林木,雖然大軍依舊無法展開陣型,但也足夠讓以都、隊爲單位的平盧軍將士順利奔進。

看到平盧軍這樣蠻橫的衝鋒方式,陣型、隊列還沒來得及調整過來的吳軍將士,本就驚慌,眼下更是在愕然之餘,不少人都感到頭皮發麻,緊握兵刃的雙手手心沁出汗水。

天下人都知道平盧軍精銳強悍,戰力非凡。

不少有識之士還清楚,平盧軍強悍在哪些方面:除卻甲冑精良、士卒經歷數次大戰洗禮外,最重要的就是軍中修士佔比極高。

朱溫得道門支持,曾經有大批道門弟子衝入軍中擔任軍職,提升宣武軍整體戰力。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冤句縣一戰,朱殷仍然被上官傾城正面擊敗。

沒有道門支持的李曄,經過在平盧多年經營,不僅招募了整個平盧五州的修士爲己用,自身還培養了許多修士,所以軍中修士佔比,比之有道門支持的朱溫都不差。

而吳軍是沒有道門支持的。

面對擁有許多兵家戰將的趙念慈先鋒大軍,他們無法正面迎戰,現在面對平盧軍,情況並沒有本質區別。不同的是,前者是靠戰將帶着兵家戰陣碾壓,後者是靠無數修士身先士卒。

在廣闊的丘陵地帶中,一隊隊平盧軍將士猶如獸羣,一路以鋒刃開路,於紛飛如大雪的荊棘、草木碎屑中,衝到了倉皇結陣的吳軍將士面前。

霎時間,那些之前在林野中逞威的靈氣風刃,現在如萬魚出海般,一波波轟到了河堤般的吳軍羣中。

舉起的大盾應聲碎裂,橫亙的兵刃折成數截,或站或蹲的士卒倒飛零落。一潑潑鮮血揮灑當空,與兵刃甲冑碎屑交相輝映,激起聽不盡的慘叫聲。

河堤亂。

吳軍中的隊正、都頭、指揮使等中下級將校,作爲軍中基石,紅着臉怒吼着魚躍而出,祭出法器迎上來犯之敵。一顆顆火球、一道道風刃、一支支冰箭劃過將士們頭頂。

他們的阻擊起到了作用,衝來的平盧軍修士出現傷亡,不斷有人仆倒在地,間或有人倒飛出去撞到了同袍,鮮血灑了一路。

吳軍軍官都明白,他們必須扼制平盧軍鋒芒。漫山遍野中一批批平盧軍陸續冒頭,水漫金山一樣席捲而來,他們若是不能爲身後同袍贏得穩固陣型的機會,今日所有人便只有覆亡一途。

不過是眨眼間,平盧軍前隊中的修士們,就跟吳軍軍官們在一個個山丘、山谷,甚至是山坡上短兵相接。

修士間的廝殺氣勢驚人,氣爆聲猶如上元節的鞭炮聲,連綿不絕。打歪的、被躲過的術法轟在林木、山石、荒草中,頓時樹斷草滅,流溢的靈氣波浪颳起股股狂風,交戰處一片飛沙走石、羣魔亂舞之象。

爭先恐後越過山丘的平盧軍人羣中,上官傾城站到了一座山頭,按刀向前眺望。

片刻,忠武軍節度使周明瑞在她側後笑道:“吳軍倒也悍勇,怪不得之前會有蕭縣、碭山之勝。”

他話說的輕鬆,像是尋常調笑一樣,但眸底的忌憚之色卻無法完全掩蓋。

吳軍自然不是“倒也悍勇”這麼個堪堪及格的評價。

如果孫儒麾下的吳軍不精銳,之前也無法在蕭縣外戰勝趙念慈的部曲——哪怕趙念慈已經先敗於泗水。她的人馬就算聽到她的敗訊後,因爲軍中無糧而驚慌失措,但彼時蕭縣外的軍中畢竟有二十來名兵家戰將。

毫無疑問,那是孫儒爲吳軍創造的絕佳取勝機會。但機會也分大小、難易,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把握機會的能力。

吳軍若是孱弱無能,又怎麼可能讓趙念慈的部曲無法安然撤走?

天平軍節度使薛威雖然是個大老粗,但畢竟征戰這麼多年,眼光見識還是有的,他凝望着吳軍隊列神色肅穆:“不知諸位聽到沒有,吳軍陣中現在有許多將校,正在慷慨激昂的對身旁將士說些什麼,在下修爲不濟,上官將軍理應聽得更清楚。

“那應該是‘大丈夫殺敵報國,就在此時’‘此戰不勝,淮北一失淮南不保,我等妻兒皆爲人奴’之類的話。你們看聽他們呼喊的吳軍將士,一個個都像是吃了丹藥一樣,眼神堅決行動迅速勇猛,憑空多了許多力量——但他們只是普通士卒,並不能吃丹藥,也沒吃。”

周明瑞剛纔只顧着詆譭趙念慈、奉承上官傾城,並沒有注意觀察吳軍動靜,這下聽了薛威的話,也很快發現了這個奇怪現象。

這讓他覺得意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如果說這樣吶喊的吳軍將校只有三五個,那還說的過去,畢竟軍中總有些將領善於凝聚軍心。但現在放眼一看,幾乎每個數百人聚集的山頭、坡地、平谷中都有一些這樣的將校,這就很耐人尋味。

趙念慈低眉斂目。

她之前跟孫儒交戰的時候,可沒碰到過這種情況。

戰至此時,雙方普通甲士已經大批交鋒,彼此廝殺、混戰在一起。因爲作戰單位大多隻是百人都,所以整個戰場看起來很是混亂,漫山遍野都在激戰、流血。

在倉皇應戰、且戰況跟事先預計完全不同的情況面前,面對天下至銳平盧軍,吳軍並沒有一觸即潰。

在中下級官軍的呼喊和帶頭拼殺下,哪怕他們被平盧軍修士殺得死傷慘重,卻始終前赴後繼,半步也不肯退卻。

雖然身邊已經遍是同袍屍首。

——最早魚躍而出的吳軍軍官們,在越來越多平盧軍衝鋒到位、修士力量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此刻已經死傷殆盡,能夠有機會退回陣中暫時療傷的不過兩三成。

但也正是因爲他們的忘我拼殺,付出生命代價,這才讓大大小小的吳軍隊列,有了調整隊列正經對敵的可能。

如果不然,吳軍已經全面潰敗。

吳軍這種戰力和意志,跟孫儒在碭山初次跟她交鋒是的表現很不一樣。

豈止是很不一樣,簡直天差地別。

這愈發說明,當日孫儒之所以從碭山敗退,從始至終就是一個局!

一個爲了聚殲她麾下二十多萬兵馬的謀略!

趙念慈不禁低下頭,雙拳緊握,牙關死咬。

戰法不同,投入的實力不同,表明在孫儒看來,趙念慈跟上官傾城有極大區別。

上官傾城緩緩開口:“那是儒門士子。”

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十一章 好學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7)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你錯了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章 世子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二十七章 部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十二章 交手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三十二章 逆行流光 箭雨黑潮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十九章 攻城(2)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八十一章 無從實現(三更)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五十九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九十八章 爲你哭過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上)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五十章 像自己的自己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指日可定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七十四章 三方齊聚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七十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
第四十二章 牛魔王的兒子第十一章 好學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7)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你錯了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章 世子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二十七章 部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十二章 交手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三十二章 逆行流光 箭雨黑潮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十九章 攻城(2)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八十一章 無從實現(三更)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五十九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九十八章 爲你哭過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上)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五十章 像自己的自己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指日可定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七十四章 三方齊聚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七十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