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

宣武四州,除汴州外,宋、亳、潁三州自北向南分佈,東跟武寧節度使的徐、宿、濠等州相鄰,西跟忠武節度使的陳州相接,其中位置最南的潁州,南部邊界即是淮河。

從汴州出發進入武寧境內,水路就有兩條,一是順泗水而下,經過宋州直達徐州;二是順汴河(運河)而下,經過亳州抵達宿州。

宋、亳兩州接壤,州城相距不到百里。

李曄率軍從汴州出發,進駐於宋州;擊敗蜀軍後的各軍精騎從忠武東奔,眼下正陸續到了亳州——兩人麾下在中原活動的大軍,主力會在宋、亳一線完成集結。

李茂貞在宋州跟李曄碰頭後的次日,召集雙方主要官將不到十人,召開了軍議。

“大戰之前,根據探聽的情報,我們判斷吳軍在攻佔徐州後,會分兵兩路。一路北上攻打袞州,向青州方向進軍,謀求攻佔平盧全境;一路西行,通過宋、亳兩州進入宣武——得此二州後,與蜀軍匯合北上攻佔汴州,最後跟佔據平盧西下的大軍完成會師。”

“等到那時,吳軍跟佔據許州忠武、洛陽東都的蜀軍地盤連成一片,就會擁有中原八九成的州縣。本王雖然名義上可以進佔鄭州河陽、滑州義成,但此二人在汴州會師、擊敗安王舊部後,勢必聯手來攻打河陽和義成,驅逐本王兵馬,從而完成對中原的徹底瓜分。”

大帳中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李茂貞手持一根長杆,一邊說着上面的話,一邊在地圖上點出相應地點,最後畫了個圈。

他看向帳中的人,語氣不變繼續道:“爲此,我們制定的戰略是:其一,先集中大軍精銳擊敗實力相對弱小、又離開本鎮過遠的蜀軍,然後揮師東進,在宋、亳一線伏擊西進吳軍,與其決戰。”

“其二,用魏博、成德、靜海、天平等鎮兵馬,配合青州方面的平盧軍一部,在袞州伏擊北上吳軍,力求擊敗,保底也得拖住對方。”

“其三,在西、北大戰時,命令一部精騎迂回奔襲,突入武寧南部的泗州,並攻佔州縣,進而控制淮河要津,切斷吳軍糧道與後援。”

“如果各方戰事順利,我們最後將在武寧境內,將吳軍徹底圍殲,不使其走掉一兵一卒!”

說到這,李茂貞收了長杆,回到輿圖前的小案後坐了下來,端起茶碗飲了口茶潤桑。

帳中的人分作兩部分,李曄跟李茂貞的座位在矮臺上,相對而設;兩人的部將數人,則在帳中分作兩排而坐。

——參與軍議的人之所以少,還是因爲李曄現世的情況至今仍是隻有極少數人知道的秘辛,而且這個秘辛保持得越久,也就越有利於後面的戰事。

除卻李曄和李茂貞的一些心腹,以及各鎮節度使,下面的官將百姓,現在也都只是認爲李茂貞跟安王舊部達成了某種盟約。

李茂貞稍作停歇的時候,李曄接過話頭,“因爲孤王跟岐王的聯合出人預料,行動隱蔽、周密、果斷,原本戰事進展十分順利,我們也成功擊敗了蜀軍。但是到了眼下,情況有所變化,簡單說就是——吳軍已經開始收縮戰線!”

“西進吳軍,前兩日本已進入宋、亳兩州境內,即將如蜀軍一樣,魯莽無知踏入我們設好的埋伏中,卻突然在一夜之間後撤數十里,並且紮下堅固營寨,擺出嚴防死守之勢!西進吳軍如此,北上吳軍的情況也差不多。”

頓了頓,李曄看了衆人一眼,神色肅然:“吳軍舉動如此反常,讓我們不得不思量,他們很可能已經察覺到了我方行動,故而改變了原本的進軍策略。”

此言一出,在座的將領們神色都有些變化,劉大正、趙炳坤這些人眼中,則是有了沉思之意。

李茂貞放下茶碗,輕笑一聲:“能成功伏擊吳軍,像對付王建那頭肥豬一樣,輕鬆解決掉他們自然最好。若是他們沒有那麼愚蠢,提早察覺到了異常,並且有所防備,那也不過是正面較量而已,我們何懼?”

李曄跟李茂貞聯合起來,能控制的節度使超過了二十個,出動的兵馬也是一百多萬。如今蜀軍已經敗退,他們大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吳軍,僅兵力優勢就足以讓他們毫無顧忌的正面強攻。

停了片刻,李茂貞撇嘴補充道:“要是連王建那蠢豬都已經敗了,高駢還沒發現異常,那他和儒門也就根本不配談逐鹿中原。”

話說完,李茂貞端起茶碗,又在嘴邊停住,繼續補充:“雖然他們一直都不配。”

李曄沒有評論這話。李茂貞和高駢互相看不起,這是衆所皆知的事,而且已經到了不加掩飾的地步,早在崑崙之役的時候他們就沒少拌嘴。

按照之前跟李茂貞的交流,李曄說起下面的戰事安排:“既然吳軍已經有所防備,開始收縮戰線,那我們也就不必再遮遮掩掩,跟他們來什麼晝伏夜行、隱蔽奔襲了。接下來,我們調集所有軍力,集中於武寧西、北兩面,先壓縮他們的活動範圍,等兵馬到齊,便跟對方正面會戰,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

劉大正、趙炳坤等人聽到這話,無不點頭贊同,而且眸中戰意炙熱。

無論何時何地,能夠用優勢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正面擊垮敵軍,那都是將軍們最喜歡做的事。

見衆人沒有意見提出,李茂貞又開始補充:“吳軍顯然已經察覺到異常,但他們到底知道多少我們的情況,我等卻沒底,而他們知道多少會直接決定他們往下的戰事安排。此事極爲緊要,幻音坊和青衣衙門的修士,要發動一切力量,深入武寧境內打探清楚。與此同時,必須不遺餘力拔除我們周圍的吳軍修士哨探!”

他這個安排,主要還是防備對方知道安王重新出現了。

這是目前李茂貞最注意的問題。

因爲一旦高駢知道安王重新出現——對方當然不可能深入瞭解到安王是假的,那麼高駢和儒門就有很大可能心生畏懼,甚至是就此撤軍回淮南也不是不可能。

李茂貞當然不能接受這個局面。

他的目標始終是爭奪整個天下,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解決掉一個個強勁對手。高駢佔據包括一部分江南在內的淮南大片地盤,若是兵力不損的退了回去,李茂貞日後要渡過被嚴密設防的淮河、長江,軍事上無疑會有巨大困難。

趁此機會,將吳軍主力聚殲於淮北,爲日後攻打淮南掃除障礙、鋪平道路,這是李茂貞並須爭取的結果。

李曄不着痕跡瞄了李茂貞一眼,心中暗道:“李茂貞這廝想的還挺多。”

想得多並非壞事,只不過有時候在某些方面思慮過於深入,就容易忽略其它方面的問題。

數日後,徐州,節度使府邸內,高駢正在跟郭璞、張仲生、鍾繇等人緊鑼密鼓的討論最新軍情。

首先說話的是郭璞,他通報了最新探報:“近日來,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批敵軍開赴到宋、亳一線,甚至連潁州都出現了許多兵馬,這些地方的州縣大小城池,已經被各鎮軍隊塞滿!之前滯留在潼關的李茂貞部曲,也離開潼關急速向宋、亳方向進軍。不僅如此,北面的沂州、袞州境內,也不斷有敵方援軍趕來!”

隨着探報的深入講述,郭璞神色愈發肅殺。

最後他總結道:“一言以蔽之,李茂貞正調集他和安王舊部的所有兵馬,還有原屬朱溫的藩鎮軍隊,向徐州合圍!這完全是決戰之勢!因爲兵馬實在太多,所以哪怕其大軍尚未完全集結,但其先鋒已經離開宋、亳二州,開始向武寧境內進發,不日就會跟我們的西進大軍碰上!”

高駢沉面不語。

張仲生道:“我們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實際兵馬只有七十多萬,而今面對近三倍之敵,局勢的確不妙。但自古以來,沙場征戰,兵馬多寡並不直接決定勝負,最重要的還是靠策略和奮戰。”

高駢仍舊沒有說話。

鍾繇一拍大腿,大聲嚷道:“李茂貞不過是個白臉小廝,娘們兒唧唧的,難成大器,怕他作甚?就算他有千萬大軍,我淮南驍勇在吳王率領下,殺他也跟屠狗一樣!”

對於鍾繇的咋呼,郭璞和張仲生直接選擇了無視。

倒是高駢,終於開口,他波瀾不驚道:“我軍渡河北征,最重要的是保障後方糧道,故而宿、泗二州絕對不容有失,諸位誰能爲孤王守此二地?”

鍾繇一聽是守後方,等着別人來打,缺乏進攻主動性,便沒有爭取的意思,不過他還是說道:“李茂貞也好,安王舊部也罷,都是北方兵馬,不熟水戰,淮河、泗水有我們的水師精銳把守,他們只要敢來,那就是送死。末將覺得,只要派遣一名穩重將領,即可守好宿、泗二州。”

高駢點點頭,“說的不錯。楊將軍,你去吧。”

屋中一名面容堅毅的武將聞聲出列,抱拳道:“末將領命!”

這名楊姓將軍,叫作楊行密!

高駢接着道:“賊軍先鋒既然已經從宋、亳出發,我們不能不迎戰。我們淮南水師既然精銳,那就不能只作防守之用,泗水、汴河都是好戰場。誰願意去迎戰賊軍先鋒?”

不等鍾繇說話,一名身材高大的武將應聲出列,抱拳道:“末將願往!”

見是此人請命,高駢臉上有了笑容:“孫將軍願往,自然是再好不過。”

“末將領命!”

這名身材高大的將軍,名爲孫儒!

郭璞和張仲生見高駢輕描淡寫間,就已經安排好了軍事,心頭大感安定。

也是在這時,他們纔回想起來,高駢曾經戰功赫赫,跟李峴、張議潮齊名。

論兵家之道、沙場征戰,只要高駢不犯糊塗,當世誰敢說比他更強?

安排完軍事,高駢安坐的動作沒變,右手拇指摩擦着食指,平靜道:“李茂貞吞併了安王兵馬,還能讓朱溫舊部也爲其所用,所以聲勢浩大,我們得想個法子從內部瓦解他們。朱溫從崑崙離開之後就沒了消息,如今在作甚?去找找,孤王這裡有份大業要送給他。”

郭璞眼前一亮,連忙道:“卑職這就派人去找!”

高駢微微頷首。

張仲生看着高坐主位、不動如山的高駢,內心忽然涌現出一股難以言狀的情緒。

他暗暗想道:“吳王本就是兵家奇才,黃巢之亂時雖然舉止不當,但畢竟根本尚在,如今二度奮發,未來可期......如果僅是兵家才能也就罷了,如今吳王有我儒門輔佐,受我儒門薰陶,智慧謀略更上層樓,這豈非正是如日中天之象?”

念及於此,張仲生低下眉頭,心中暗歎一聲,“昔日安王尚在凡間時,是那般光芒萬丈,天下羣雄與之一比,大部分都猶如草芥一般。而今安王不在了,天下英雄,還有誰能跟這樣的吳王爭鋒?”

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十章 得定州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九十章 有禮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七章 找上門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九章 風雲起曹州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零一章 偶遇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六十章 王(上)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七章 找上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與能耐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九章 大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四十三章 水復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二章 別裝了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十二章 鋤奸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平凡之路(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上)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四十三章 關我屁事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四章 我沒騙你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二十章 攻城(3)【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
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十章 得定州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九十章 有禮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七章 找上門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九章 風雲起曹州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零一章 偶遇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六十章 王(上)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七章 找上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與能耐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九章 大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四十三章 水復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二章 別裝了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十二章 鋤奸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平凡之路(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上)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四十三章 關我屁事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四章 我沒騙你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二十章 攻城(3)【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