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民心所歸

謝同甫已經倒地身死,沈則敬神色冷峻,俞正道和沈則思等人,一時靜默。

“謝同甫已死,西寧道卻還在,西寧道的戰局還在。沈家,已經站了出來。在皇上旨意到來之前,你要收攏西寧道民心。”

俞正道想要做的,自始至終只有一件事,就是助沈則敬贏得西寧道的民望,爲沈則敬立下起勢的基礎。

碧雲驄已現世,昆州之戰已勝利,西寧衛已歸彭瑾,沈家名揚西寧道和大永。這接連的幾步異常重要,因這幾步,讓沈家在西寧道這裡,既有民間賢名,又有了軍中實力。

昆州之戰後,沈家,或者說沈則敬在西寧道的影響,沒有任何一個家族或人能與之比肩。

這是個良好的開局,又是個危險的處境。一家一人能在一道有絕對的影響,朝廷和皇上,怎麼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況且西寧道這裡,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胡氏弩,還有嶺南衛提前出兵,還有趙鈺罡和謝同甫被刺殺。這些,若是君上想要問罪,實在太容易了。

俞正道十分肯定,當西寧道這裡的情況上報至京兆時,等待沈家的,必不會是守疆護土的功勳,而是景興帝深深的忌憚!

可以對抗帝王忌憚的,就只有民望民心而已!帝王之威,都是民間百姓堆積出來,這一點,俞正道深信不疑。

所以他要才說,要在景興帝旨意到來之前。收攏西寧道這裡的民望民心。

“是了,西寧道還在,皇上的旨意未來。西寧道的天,還沒有變。”沈則敬點點頭,完全知道俞正道說的是什麼意思。

沈家,開闢了西寧商路,又守住了昆州。沈家在西寧道這裡,花費了無數家財,盡用了家族子弟的力量。纔有如今的西寧道。

西寧道是大永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沈家的!

不管接下來會面對什麼,沈則敬都絕對不會將它讓出去。

那麼,就守住西寧道,收攏這裡的民心民望!

在這樣的基調之下。西寧道這裡以沈則敬爲首的沈家人,包括沈家的姻親故舊,全部都動了起來。

沈則思和彭瑾,在西寧道各地,豎起了徵兵的旗幟,名義當然是補充安西都護府和西寧衛的兵力不足。

安西都護府的五萬府兵。全數被西燕敵軍殺害;還有西寧衛近三萬士兵,在戰亂和內訌中折損。這樣一來。西寧道這裡的兵力空缺,就十分嚴重了。

沈則思和彭瑾有關征兵的消息一散佈,就引起了西寧道的轟動,大部分的青壯百姓,都涌往了昆州。

因爲,沈則思和彭瑾開出的徵兵條件,實在是太優渥了!凡被選中入伍者。不但包吃包住,還提供俸祿。而且包辦身後家族的三禮四儀,甚至有安置家眷等特殊需要,安西都護府和西寧衛也可以儘量滿足。

這樣的條件,對於很多窮苦的百姓來說,就是絕佳出路。而且在軍中搏殺,還可以加錢升官;更重要的是,西燕敵軍被殲滅了三十萬,近十年二十年都不會有入侵的可能,不管怎麼算,這都是有利的。

說白了,沈則思和彭瑾,就是要用錢財造就新的安西都護府和西寧衛!

徵兵的旗幟,豎起的第三天,就有將近二十萬青壯前來報名。

昆州這裡的青壯百姓,就不用說了,他們還跟隨西寧衛守城,心中自然有滾滾熱血,南州、倚邦、桂州等地,百姓也如潮水一樣涌起來。

經過一輪剔除選擇,沈則思和彭瑾,挑出了十二萬彪悍的青壯百姓,作爲西寧道新的兵力。這新兵力中,還有不少是金盤洗手的盜匪。

沈則思和彭瑾,將這十二萬兵力迅速融入原來的八萬西寧衛當中。隨後,經過數次的打散、分編,這二十萬兵力已經不分新舊。

通過這一次徵兵,新的安西都護府和西寧衛,出現在西寧道。統領這二十萬兵力的,正是沈則思和彭瑾!

若是在平時,沈則思和彭瑾的徵兵之舉,絕對不能成事。但是如今的西寧道,是戰後格局,一切都不能以尋常論,再加上謝同甫和趙鈺罡身死,也沒有人對徵兵加以阻攔。

就這樣,短短數天,沈則思和彭瑾,就完成了西寧道兵力的重新洗牌。這個進程,直讓嶺南衛大將軍袁煥目瞪口呆,不知該如何反應。

在沈則思和彭瑾徵兵的時候,應南圖和沈餘同等人也沒有閒着,在西寧道各州,開始傳揚文鎮、昆州兩戰情況。

如流處對於引導輿論風向,已經是熟練得不能再熟練的了。在短短時間之內,文鎮、昆州兩戰的細節,就在西寧道各州的大街小巷流傳。

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碧雲驄現世和青林火攻之事。沈則敬的威勢、智慧和擔當,伴隨着這兩件事的傳揚,直刻在西寧道百姓的腦海中。

沈則敬主政昆州兩年時間,早就在昆州百姓乃至西寧道百姓心目中,立下了一個明晰的印象:一個好官!

昆州在他的帶領下,越發強盛和富裕,百姓也越加和樂。原先西寧道的官員和百姓都覺得,沈則敬是個提筆文官,是個爲百姓着想的好文官。

可是沈則敬騎着碧雲驄出現,還定下火攻的策略,還力戰守住了昆州。原來沈則敬,在軍事武略上也有過人之處。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這就是沈則敬在西寧道官員和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除了沈則敬之外,還有另一個沈家子弟,也成爲了西寧道百姓談論的熱點,那就是沈餘宏,在文鎮中犧牲的沈餘宏。

大永的傳臚、軍中的英烈、沈則敬的兒子,這幾種身份交織在一起,使得西寧道百姓對沈餘宏的死感到無比惋惜,也爲此感到悲痛。

死亡,有時候是充滿力量的。

沈則敬、沈餘宏,這兩個人都是吳越沈家子弟,當然還有勇猛衝鋒的沈則思、觀測星象的沈餘樂,也爲西寧道百姓津津樂道。

沈家,成爲了西寧道官員和百姓仰望的所在。

除了宣揚沈則敬、沈餘宏等人的功績之外,應南圖還帶着如流處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公佈謝同甫和趙鈺罡的罪狀!

趙鈺罡和謝同甫通敵叛國,作爲西燕的奸細,利用西寧衛先鋒軍打開了文鎮的城門,致使五萬安西府兵無一人生還,這樣的罪名,足夠他們死十次!

一張張勾結的密信文書,被張貼在昆州府衙之前;來往勾結的路徑過程,被一一陳列在圖畫之中;毒殺前大將軍、通敵叛國等一條條罪名,全都是有實證的、

就算朝堂最後定罪的旨意沒有下來,但是憤怒的忠勇之士,趁着昆州動亂期間,將這兩個千古罪人繩之於法。

有對比,纔會有鑑別。在趙鈺罡、謝同甫這兩個叛國之人的對比之下,西寧道的官員和百姓,才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力戰而死的蕭若元、沈餘宏是多麼值得尊敬;也才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們能在戰爭中倖存,是多得沈則敬等人的功勞。

除了徵兵、傳揚、告罪之外,沈家人還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文鎮舉行公祭,爲安西五萬府兵祭奠!

公祭的時日,正正就是文鎮被破七日,也是五萬安西英烈的頭七。這個日子,是值得西寧道官員百姓記住的。

在公祭之前,從文鎮到昆州,都張起了長長的白旛;青林的殘枝上,也都掛滿了白花白紙;每個縣衙、每個商號、每個大家族,也都掛起了白燈籠,爲安西府兵祭奠。

安西府兵,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昆州,昆州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喪事。百姓人家掛起的白幡和白燈籠,不只是因爲公祭,更是因爲家中有喪。

文鎮和昆州,一片縞素連桂州、南州兩州,也是全城哀悼。

到了公祭那一日,二十萬西寧道士兵,全部披麻戴孝,從昆州城步行至文鎮,爲在哪裡犧牲的英烈燃上青香,叩下響頭。

沈則敬一身素白,他騎着的碧雲驄,也都掛着白幡,帶領着二十萬西寧兵力,在文鎮跪了下來。

一城縞素、哭聲震天,二十萬西寧士兵,還有近五十萬披麻戴孝的西寧道百姓,這樣的人數,這樣的場面,只要身處其中,就可以感受到濃烈得化不開的傷悲,也可以感受到活着的幸運。

有死之悲,有生之幸,這就是文鎮公祭。

這是昆州和西寧道的大祭奠,所領頭的人,就是沈則敬,他帶領着西寧道百姓同哭!與西寧道百姓一起,同悲!

這一場公祭的意義,讓西寧道的士兵和百姓,都知道了能夠活着,是多麼大的福分!他們之所以能活着,是因爲這些人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是這些人守護着他們的家園!

而守護力量的代表,當然就是連碧雲驄都歸順的沈則敬!祥瑞所歸,民心當然也所歸。

二十萬士兵和五十萬百姓,叩頭之後,都望向了沈則敬和碧雲驄,目光是前所未有的感激和崇敬。

沈則敬及沈家的威望,在這一次公祭中到達一個高峰。

ps:三更!其實我今天是打算四更的,晚上出了點狀況,只能堪堪三更了。感謝書友140402135454417、老顏、小齊丫的粉紅,感謝安奈兒_tb的打賞,感謝愛彥吉的打賞和評價!謝謝大家!

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88章 奇策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19章 返回京兆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51章 朝南第467章 趕緊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8章 關聯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0章 神兵第314章 垂死第341章 毒殺子第425章 不由己第394章 復起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73章 太子妃第408章 全殲第391章 帝爲棋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53章 離間第142章 廷杖(二)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22章 人才儲備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122章 測帝心第96章 鑑華堂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367章 皇家宴第186章 貴人謀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59章 何策?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529章 改制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117章 紅袖死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25章 互市之爭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68章 心思第417章 高唱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511章 將亡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68章 結果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147章 毒婦第405章 償恩第256章 殺伐第481章 城破第321章 順平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483章 天有哭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47章 本心第339章 不慈第349章 新勢力第216章 錯了!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85章 離朝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27章 變數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76章 誰的人第404章 運籌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373章 見太后第329章 世仇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448章 帝有疑第527章 基石第527章 基石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65章 舊情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章 前因後情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03章 後方百鬼
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88章 奇策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19章 返回京兆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51章 朝南第467章 趕緊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8章 關聯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0章 神兵第314章 垂死第341章 毒殺子第425章 不由己第394章 復起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73章 太子妃第408章 全殲第391章 帝爲棋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53章 離間第142章 廷杖(二)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22章 人才儲備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122章 測帝心第96章 鑑華堂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367章 皇家宴第186章 貴人謀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59章 何策?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529章 改制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117章 紅袖死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25章 互市之爭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68章 心思第417章 高唱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511章 將亡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68章 結果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147章 毒婦第405章 償恩第256章 殺伐第481章 城破第321章 順平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483章 天有哭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47章 本心第339章 不慈第349章 新勢力第216章 錯了!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85章 離朝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27章 變數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76章 誰的人第404章 運籌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373章 見太后第329章 世仇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448章 帝有疑第527章 基石第527章 基石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65章 舊情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章 前因後情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03章 後方百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