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

俞謹之離開京兆之後,門下侍中申科上書請求將給事中的人選補上,稱現在只有三名給事中是與定製不符,而且他還附上了人選的名單。

長泰帝自然是不想再往給事中添人了,事實上,他是準備撤了給事中一職。因此,他將申科的上書留中不發。

不料申科也是倔上了,又上了一道書,說的還是給事中的事情。

長泰帝也頗爲惱恨:這申科一向極識時務的,怎麼在這個事情上就拎不清了呢,真是胡鬧!

原本他還想申斥申科一頓的,給事中詹成向長泰帝建議了:“皇上,何必爲了這等小事君臣生隙?就算補多一人進來也無妨,有微臣三人在給事中,給事中絕對翻不起任何風浪。”

長泰帝一想,也是這麼一回事,便準了申科的請求,擢了刑部員外郎姚鵬就任門下給事中一職。

申科是因爲堅守了自己的職責,長泰帝是因爲詹成那一番話語,帝臣兩人對這個結果都比較滿意。

俞謹之在國子監說了那一番言論,使得長泰帝對和俞謹之關係最密切的沈家心生不喜,認爲沈家這是助紂爲虐,便想着沈家這塊磨刀石,是要好好打磨打磨了!

在朝堂上,長泰帝也藉故對沈華善和沈則敬申斥了兩次,就連國子監的沈則儒,也受了池魚之殃,連普通教員的課程都要他兼任了,把他累得夠嗆。

長泰帝這是因爲俞謹之的事在遷怒沈家,這是沈家衆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是大部分官員都知道的事情。

韋景曜是沈華善的主官,又感念俞謹之那一番話,明裡暗裡也幫沈家說了幾句好話,讓長泰帝的怒氣消了不少。

又因爲二皇子府的皇長孫快滿月了,長泰帝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吩咐禮部和宗正寺隆重籌備皇長孫的滿月宴。宿在德妃那裡的次數也多了,和德妃兩人滿心歡喜地等待着皇長孫滿月宴的到來。

沈家這段時日低調了不少,沈華善和沈則敬被長泰帝申斥後,倒不覺得有什麼低落或難受之類的情緒。

在俞謹之講學之前,這些情況他們就已經預料到了,甚至他們想的情況更嚴重一些。因有了韋景曜的周旋和皇長孫的喜事,長泰帝只是申斥了沈家幾次。這樣的結果,已經算好的了!

“皇上的怒氣雖暫時平息下來了。但這始終是個不穩定的因素,也不知道皇上何時又會想起這事。當前這種局面,我留在京兆也無多大裨益,所以我打算暫時離開京兆,所謂眼不見爲淨,兩三年的時間,想必皇上就會完全不記得此事了。”

沈則敬對沈華善說道,說出了他想外出爲官的打算。

“再說了,我在吏部已經滿四年了,往上升吏部侍郎之職的可能不大。留在吏部的意義不大了,謀求外放,累積經驗多加歷練也是不錯的選擇。”沈則敬繼續說道。

在參加完五皇子的婚禮後,沈則敬就有外放任職的打算了。他在吏部已經滿四年了,下一次考課還有兩年多的時間。他不可能再等兩年。

如今又有了俞謹之的事,沈則敬認爲這個時候離開吏部外放是最好的選擇,

“此話也有道理,爲父也是這麼想的。以你的資歷,可以謀個從四品上州別駕的位置,這不是問題;如果能謀個下州刺史的位置就更好了,這個就麻煩了!要做的功夫很多,皇上現在正對沈家有意見,估計不能成事,還是穩妥起見,先謀個別駕吧。”對於沈則敬的安排,沈華善也早有考慮了。

他也認爲沈則敬的想法是很正確的,現在離開京兆,是最合適的時候。

除了沈則敬提到的這兩點原因,沈華善還多了一點考慮,就是遠離了京兆,就可以暫時遠離奪嫡的中心。

跳出局外,可以看得更清楚更長遠,他傾向沈則敬離開京兆。

定下了沈則敬外放任職的基調,沈華善和沈則敬就開始爲此事謀劃了。外放任職,自然是吏部管轄的事情,沈則敬本身就在吏部任職,事情就好辦了許多。

在前吏部侍郎周陽煦出事之後,沈靜華就被破格提拔,接任了吏部侍郎一職,沈則敬第一個就去找了他,沈靜華對沈則敬也頗爲照顧,應承會作一個下州刺史的安排,這令沈則敬喜出望外。

沈華善這邊,也在皇長孫滿月宴的第二天,向長泰帝稟告了沈則敬欲外放任職的請求,道是犬子惹了皇上不喜,心中有愧,故申請離開京兆,又道犬子資歷尚淺,還要不斷歷練才能更好盡忠爲皇上辦事等等。

不得不說沈華善選的時機很好,長泰帝的心思還在想着昨日見到的白白胖胖的皇長孫,皇長孫身體健康樣貌又俊,這令長泰帝看到了國祚綿長的美好將來,對於沈華善的請求也爽快地答應了。

“卿之所奏,朕知道了,朕會考慮,待吏部安排呈送上來,朕自有定斷。”長泰帝所言如是。

沈則敬自然跪下謝恩,心裡也在想着:看來皇上的心情很好,敬兒此事或許能定下了。

待下朝之後,沈華善去了吏部尚書溫珪章的府邸。溫宅也在景泰大街,和沈家離得也不遠。

早前,沈華善就往溫府遞了拜帖,溫珪章收下了拜帖,所以沈華善今日纔會上門。

紫宸殿內,長泰帝看着吏部呈送上來的調動安排,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關於沈則敬的調動情況,將沈則敬由吏部郎中調至平州任刺史。

平州是位於隴右道屬下的一個下州,地處偏遠,轄境不大,人口也不足二萬戶。這不是個肥缺,可見沈家也充分考慮到長泰帝現時對沈家的喜惡,所謀不大。

“平州刺史?這沈家,也不算糊塗到底。”長泰帝自言自語道,隨伺的張盛則恭恭敬敬地彎腰站着,並不敢說話。

“張盛,你說,朕該不該放沈則敬去平州?”長泰帝沉思了片刻,這樣問張盛。也不知道是真想知道答案,還是隨意問問。

“皇上聖明燭照,自有決斷。這朝堂事,奴才不敢多言。不過奴才想,平州道艱偏遠,是斷比不上京兆富庶繁華的。”張盛小意回答道。

他跟在長泰帝身邊這麼多年,張盛對上意揣測上。早已諳習。皇上既然這麼說了,就表示不想讓沈則敬去平州了。他當然會順着長泰帝的心意這麼說。

“說得好,平州又怎麼比得上京兆呢。我得看一看,京兆有沒有什麼位置適合沈家的。”聽了張盛的話語,長泰帝微笑地點點頭。

吏部的調動安排已經呈上去好幾天了,沈家還沒有等到長泰帝明確的旨意,沈華善和沈則敬都有些着急,正想通過沈靜華去探探皇上口風時,卻接到了京兆尹羅士敬致仕的消息。

據沈家所知,現在離羅士敬致仕之年還有兩三年,這太令人意外了!

一聽到這個消息。沈華善和沈則敬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

在長泰三十六年初,沈家用了三十萬兩向京兆尹羅士敬買了個人情,這個人情羅士敬還沒兌現呢,現在他就要致仕了!

一旦他從京兆尹這個位置退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就少了。這個人情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了,沈家還想將這個事情用在奪嫡之上的,如今打算都落空了。

更讓他們臉色奇怪的事情還在後頭,在長泰帝接受羅士敬致仕的請求之後,沈則敬的任命也下來了。沈則敬並沒有外放任職,而是從吏部調到了京兆府,任京兆少尹一職!

原京兆少尹章翦因爲在周陽煦案中在廬江立下大功,外放至青州任刺史一職,而京兆官員所關注的京兆尹這個位置,則由秦州刺史褚時秀擔任。

褚時秀出身御史臺,爲人剛正不阿,他在這個位置上定會秉公辦事。上官承佑和上官長治雖不甘心這個位置旁落,但想着也沒讓對手得了好處,兩系人馬對褚時秀任職的反應倒很平靜。

竟然不是平州刺史而是京兆少尹,對於這個任命,沈家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是失望?不是,平州刺史雖然比京兆少尹官職高了一等,但論重要性,絕對比不上京兆少尹,京官當然要比外官要好得多!

是欣喜?也不是,京兆少尹是京兆府的二把手,上面有京兆尹壓着,比京兆少尹職高的京官更多如遊鯽。

總的來說,京兆少尹作爲京兆三輔之一的京兆尹副手,這個位置在不少朝官看來是個肥缺,這也正是沈家不解的地方。

按理說,因爲俞謹之的事,皇上遷怒沈家,應該是貶斥沈華善、沈則敬纔是,怎麼還會將沈則敬升任到這個險要位置上呢?皇上對於沈家是怎麼樣的一個看法?

沈則敬想不通,沈華善也想不通,不明白長泰帝此舉是爲何,是皇上要重用沈家的信號?還是容妃娘娘從中起了作用?

從宮中反饋回來的消息是,容妃並沒有爲沈則敬說過好話,這麼說來,沈則敬升任京兆少尹和容妃無關了。

俞正道對此倒有些頭緒,他從沈餘宏那裡弄來了京兆動態的彙報,再想想二皇子府和五皇子府的局面,也就確定了答案。

“妹婿不必憂慮,皇上屬意的儲君人選定是十二皇子無疑!皇上這是要藉助沈家之力扶十二皇子上位,這樣一來,妹婿升任京兆少尹就可以解釋了。”俞正道笑意盈盈地對沈則敬說道。

這下沈家押對了寶,大可放心了!

“哦?這是怎麼說?”沈則敬有些迷糊,不明白這位舅兄爲何會這樣說。

“且聽我一一道來……”俞正道開始爲沈則敬解惑,聽得沈則敬也頻頻點頭:原來如此啊。

ps:

四更!

第540章 神兵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95章 春闈今史第64章 變化之前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11章 將亡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章 喜事多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21章 順平第314章 垂死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44章 暗殺第383章 獻俘禮第396章 道不同第488章 奇策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367章 皇家宴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64章 變化之前第339章 不慈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385章 離朝第146章 太子薨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83章 天有哭第186章 貴人謀第156章 背家譜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60章 首領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26 謎團迭起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42 舊仇第286章 局勢第352章 山陵崩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31章 緩稱王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543章 死後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252章 移勢第503章 帝后第202章 出事了!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49章 沈家動第226 謎團迭起第425章 不由己第558章 噩耗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57章 賑災之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294章 割血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60章 致太平番外二淳德盛世第556章 得了!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558章 噩耗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29章 布謀北疆第184章 愛情第186章 貴人謀第517章 株連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05章 奠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73章 西燕入侵
第540章 神兵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95章 春闈今史第64章 變化之前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11章 將亡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章 喜事多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21章 順平第314章 垂死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44章 暗殺第383章 獻俘禮第396章 道不同第488章 奇策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367章 皇家宴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64章 變化之前第339章 不慈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385章 離朝第146章 太子薨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83章 天有哭第186章 貴人謀第156章 背家譜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60章 首領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26 謎團迭起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42 舊仇第286章 局勢第352章 山陵崩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31章 緩稱王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543章 死後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252章 移勢第503章 帝后第202章 出事了!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49章 沈家動第226 謎團迭起第425章 不由己第558章 噩耗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57章 賑災之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294章 割血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60章 致太平番外二淳德盛世第556章 得了!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558章 噩耗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29章 布謀北疆第184章 愛情第186章 貴人謀第517章 株連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05章 奠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73章 西燕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