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朝南

沈餘憲是蒼白着臉色,巍巍顫顫地回到景泰大街的。他這副樣子,把沈安氏和沈俞氏嚇了一大跳!

這去東宮任職還沒幾天,就這副模樣回來了,難道在東宮發生什麼事情了嗎?沈安氏急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沈俞氏強自鎮定,在想着要不要讓人速去請老太爺回來一趟。

應南圖和沈寧來到沈家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忙亂的場面。他們明日就離開京兆,今日前來,就是爲了向沈華善和沈俞氏等人辭行的,卻沒有想到,沈家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樣。

沈寧見到沈餘憲這副模樣,再想到他前一世在東宮落得終生殘疾的結果,不禁心頭大駭,忍不住顫抖起來。

她想往前一步看看兄長如何,卻發覺自己手軟腳軟,若非應南圖扶着她,她都要站不穩了。

“我沒事……沒發生什麼事……”見到衆人的反應,沈餘憲纔回過神來。

自己怎麼會這個樣子回到家中?衛真那一番話語,還在他心中激盪,他只顧着沉浸其中,卻沒有想到,自己的模樣讓家人嚇了一大跳。

說完此話後,他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臉色雖然還是有些蒼白,但是眼睛熠熠閃亮。

讓人一看就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他真的沒事。

那麼他爲什麼會這樣?應南圖和沈寧對視了一下,壓下了心頭的疑問。當此之際,沈餘憲要做的,就是平復心情,其他的,都是可以容後再說的。

看着衆人的眼神,沈餘憲笑了笑,卻不打算解釋些什麼,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衛真那一番話語,對他內心衝擊影響之大。甚至連他自己,也不能準確地描述出來,又怎麼對他們說呢?

他只能將那些話語,一字一字刻在自己心中,讓自己時時記得,然後時時準繩。現如今,他只能記着。日子有功,這些話語將會隨着時間靜靜發酵,歷久而不衰,到最後。起大用。

沈寧已經外嫁。能夠這麼輕易地回沈家一趟。一是因爲現在應家,沒有人閒着來管她,當然也沒有人管得住她,二是因爲明日就離京了。之前都在忙着打點行囊等事宜,到這一日才得空。

應南圖和沈餘憲在前堂等待着沈華善回來,沈寧則跟着母親沈俞氏和大嫂沈安氏,在後院裡說着話。

說話的,基本都是沈俞氏,那些叮嚀和提點,已經說了無數次,還將會說無數次,沈寧聽着。一點也不覺得厭煩。

這是她歷了一世才重新聽到的叮囑,是她當年在長春冷宮渴求而不可得的,怎麼會覺得厭煩?

直到馬車晃晃悠悠離開京兆城門,沈寧彷彿還聽得見沈俞氏的聲音,讓她天寒多着衣、努力加餐飯。還讓她去了嶺南道之後,要早日懷上孩子云雲。

想到孩子,沈寧不由得看了應南圖一眼,想到他們這一段時日的新婚燕爾,忽然覺得馬車之中,有一種旖旎氣息。

應南圖看着雙頰酡紅的沈寧,眼神黯了黯,越發幽深起來,喉結也有些滑動。可是這是在馬車上……應南圖將手握拳放在嘴邊,掩飾地輕輕咳了咳,試圖揮去身體的燥熱,隨意找了話語來分散主意力。

“常真老頭這些年,越發豁達了。參禪證悟,又導人向善,且濟度衆生。難怪天寧寺香火越來越盛。不知不覺,常真老頭,已經是得道高僧了。”

此時馬車已經出了城門,雖然不是往西郊行去,但應南圖還是想到了早前拜訪的常真禪師。他們是忘年之交,應南圖攜眷離開京兆,自然要去見見他的,順便也點了佛燈,添了香油錢。

“禪師乃得道之人,天寧寺有他這個住持,實是福運。”沈寧笑着說道,她也想起了鬚髮皆白的常真禪師。

常真禪師和沈家的關係很好,又和應南圖是忘年好友,因這兩重關係,沈寧也受到了他的禮遇。

自始至終,沈寧對天寧寺、常真禪師都心懷敬意。且不說在自己婚事上,常真禪師幫了不少忙,單單就是爲了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向善,就應該致敬。

在天寧寺的時候,沈寧還遇到了在其中禮佛的韋老太君。韋老太君,乃是應南圖和沈寧婚事的大恩人,若非有她在其中打點,這個婚禮還不會這麼順利完成。

原本,應南圖和沈寧是想着去韋府親自道謝的,卻已聞,老太君俗事已了,概不見外客,一心禮佛去了。便如此,在天寧寺中見到了韋老太君。

沈寧對韋老太君其實很熟悉,前一世,她爲了取得韋景曜的支持,在天寧寺對韋老太君多有討好,時間長達一年。

只是隔了這一世,沈寧不是和她論佛法精妙了,只是虔真地向她道謝,感激她的援手。

韋老太君只是雙手合十,還了她一個禮,還道:“切勿多禮。世事玄妙難言,卻也有因有果的,我是爲了韋家結一份善緣,已盡了俗任。”

韋老太君笑得慈悲,卻令沈寧怔怔,不明白她此話是否別有深意。

而那邊,常真禪師笑道:“你們此去嶺南,貧僧有一句話相贈:行正即是道。”,說罷,他又“哈哈“大笑起來,那豁達的笑聲,震得松樹上的雪也紛紛落下。

“行正即是道。禪師說得沒有錯……”沈寧從天寧寺的回想中醒過來,感受着馬車轆轆的聲音,他們離京兆,越來越遠了,而嶺南道是越來越近了。

嶺南道靠近西寧道,離京兆很遠,若是走軍道,須十餘日。但是應南圖和沈寧這一行人,並不趕時間,且主要走的是陸路,是以走走停停。有時候甚至走半日,歇半日,這一路上倒似是遊玩了。

他們從京兆出發之時,京兆還下着雪,嚴寒不已。越是往南,就越是暖和,路上所見的景色,也漸漸豐潤明豔起來。從京兆到嶺南,中間的距離真是不短。

他們離開京兆的時候,剛及正月下旬,當他們進入嶺南道時,快到二月中旬了。一晃,就是差不多一個月過去了。

應南圖大多數時日,都是在大永各地遊歷,對於嶺南道,自然是熟悉的。尚未靠近嶺南道,還在贛州邊緣之時,應南圖就開始向沈寧描述嶺南道的風物人情了。

沒想到應南圖平時寡言,描述起這些風物來的時候,竟是十分生動,跟隨沈寧前來嶺南道的秋歌、秋書兩個丫鬟是聽得津津有味,對嶺南道這裡,雖則未成曾到,卻是少了許多生疏。

從京兆方向而來,過了贛州,再行不遠就進入嶺南道了。南嶺,是嶺南道的第一個防線,也是最顯著的標誌,只要到了這裡,就表示,已經到了嶺南道。

沈寧跟隨着應南圖,站在南嶺半山腰之上。二月中旬的天氣,南嶺高寒,恰恰正是梅花盛開的時候。從半山腰一直到頂峰,疏疏落落的梅花遍佈,沈寧嗅到梅花的清香,帶着高山的清冽,只覺得沁人心牌,連半山腰的寒意,似乎也無感了。

南嶺梅花,乃是嶺南道的象徵。當年在京郊莊子避暑之時,沈餘宏曾經盛讚過南嶺的梅花,還感嘆苦寒有梅香,爲人亦是如此,雖步步艱難,卻也步步歡愉。

此刻,沈餘宏說過的話語,浮現在沈寧心頭,也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莊子避暑到現在,已經八年過去了,這期間,沈寧經歷了太多事情,心緒幾度變化錘鍊,對沈餘宏的話語,自然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步步艱難,步步歡愉,鼻端有梅香,身邊有同心之人,可不就是如此嗎?

想到這,沈寧對着應南圖粲然一笑。她就這樣站在疏落梅花之間笑着,那姿態那風骨,和梅花不相上下。這一副畫面,看得應南圖眼神微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有美一人,那人,是他的妻子沈寧。

在南嶺半山腰賞過了梅花之後,應南圖和沈寧繼續行進了。越過了南嶺,就進入了韶縣,也就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因爲,沈則高正是韶縣的主官,應南圖和沈寧前來嶺南道的目的,就是爲了找沈則高。

早前,沈華善就已經給沈則高去了書信,將應南圖和沈寧將來嶺南道的事情告訴了他,當中附有的,當然還有沈華善的種種安排。

所以這幾天,沈則高正焦急等待着,卻是遲遲未見人到來。他不知道,這一對尚算得上新婚的夫婦,正在南嶺賞梅,是以行程才這麼慢。

好不容易,沈則高終於等來了他們一行人,種種歇腳、卸載行裝自然不贅說。

沈寧這一行人到來,沈則高和妻子沈蔡氏是熱烈歡迎的,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去過年了,如今京兆家中來人,怎麼不讓他們感到欣喜?

只是,這欣喜沒能持續多久,就在應南圖和沈寧到達韶縣沒兩天。從京兆而來的報喪,也到達了韶縣。

隨即,韶縣哭聲震天,正如大永各地道州縣一樣,百姓朝着京兆的方向,痛哭叩首。

帝王崩,國失主,天下悲!

ps:

一更!終於到了我知道的地方了……

第359章 何策?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462章 奪職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22章 測帝心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220章 利器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254章 妄動第503章 帝后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408章 全殲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51章 朝南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536章 不逃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169章 情迷第169章 情迷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50章 有病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494章 殺謝第317章 覺醒第147章 毒婦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73章 見太后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6章 太子薨第484章 爭時第360章 首領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42章 三策第49章 真相漸明第531章 緩稱王第2章 破局之策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254章 妄動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552章 路上第302章 狠手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05章 奠第50章 流言四起第433章 動天子第90章 入書房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79章 押俘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68章 心思第176章 國之動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335章 風波現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359章 何策?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55章 水災第176章 國之動第416章 悲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21章 全義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67章 皇家宴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15章 有奸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88章 內情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
第359章 何策?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462章 奪職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22章 測帝心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220章 利器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254章 妄動第503章 帝后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408章 全殲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51章 朝南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536章 不逃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169章 情迷第169章 情迷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50章 有病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494章 殺謝第317章 覺醒第147章 毒婦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73章 見太后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6章 太子薨第484章 爭時第360章 首領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42章 三策第49章 真相漸明第531章 緩稱王第2章 破局之策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254章 妄動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552章 路上第302章 狠手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05章 奠第50章 流言四起第433章 動天子第90章 入書房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79章 押俘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68章 心思第176章 國之動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335章 風波現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359章 何策?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55章 水災第176章 國之動第416章 悲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21章 全義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67章 皇家宴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15章 有奸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88章 內情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