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改制

(月初了,求求粉紅!謝謝大家呀~)

“沈老,招討司已敗,下一步該怎麼走?”

袁煥直接問道,他不是純粹的財迷,自然也知道,招討司敗北之後,西寧衛和嶺南衛是怎樣一種尷尬的狀態。

繼續舉着“誅左氏,清君側”大旗,直入京兆,將左良哲咔嚓掉,還是怎麼樣?

在袁煥的想法中,守護在京兆的七萬金吾衛士兵,根本就不夠看。

若是沈則思知道袁煥此刻怎麼想,定會冒出一身冷汗。金吾衛中,雖然多是家世好的子弟,但那作戰能力,也不是兒戲的。不然七萬金吾衛守護國都,大永皇朝怎麼會開這個玩笑?

可是,接下來,他還是被伯父沈華善話語,嚇出一身冷汗。雖然沈則思知道,這事遲早都會提上臺面的,但沈華善說得,實在太直接了!

“我意將西寧衛和嶺南衛和並,精挑三萬人爲虎賁軍,由退之帶着,直接聽令於敬兒;以三萬人爲弓弩軍,由則思主理;另外再徵集七萬士兵,以爲神策左右軍,各統領十萬人,以袁煥、彭瑾爲左右大將軍。加上西寧道、嶺南道留守的士兵,共計三十萬人,統稱禁衛軍。不知諸位怎麼看?”

沈華善也不掖着藏着,直接將下一步的計劃說了出來。西寧、嶺南兩衛既已經打敗招討司,站在了大永皇朝的對立面,那麼西寧衛、嶺南衛這兩個名號,定然不能再用了。

沈家對軍隊的調整,勢在必行!經過西寧道、嶺南道這三大站,原來的兩衛士兵,已經摺損了很大一部分;再徵兵七八萬,那麼大永皇朝對軍隊的影響,就幾可消盡了。

以西寧商路、胡氏安和堂和千秋錢莊的財力支持,沈華善相信,禁衛軍隊開出的優渥條件。這七八萬士兵很快就能徵齊了。

改軍隊名號,只是第一步。只要這三十萬士兵不再是西寧衛、嶺南衛,在以後的戰役中,就自成一方。不用再畏懼大永皇朝會用攻心之戰了。

沈華善這話說完,就看着袁煥和朱敦實兩個人,就連沈則敬等人的目光,都是盯着袁煥。

是了,在場衆人之中,只有袁煥非沈家的姻親故舊。雖然袁煥已經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但那是在“誅左氏、清君側”的大義之旗下。

如今,沈家走得更進了一步,袁煥會怎麼想?這一次,沈家對袁煥的要求。和當初袁煥在面上呼應沈家起兵不一樣了。

虎賁軍,古書有言“王出將虎賁士居前後”,那是上古帝王專用護衛名稱,和現在金吾衛的地位差不多,都是爲了保護皇族而存在。

如今沈華善想重建虎賁軍。沈家改制建朝?之心,已經很明顯了。

一旦袁煥認同了這一次兵力的調整,那麼就表示袁煥願意帶着十餘萬嶺南衛投靠沈家,聽令於沈家了。

朱敦實一向對沈華善這個師兄信服,對於沈華善的打算,他向來沒有二話的。

一時間,房間內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袁煥。如果袁煥不答應,那麼西寧衛和嶺南衛必分道揚鑣,也必有一死戰了。

“軍隊調整,改名號,只是第一步吧?沈老打算做什麼?”

在這麼多目光注視之下,袁煥也不緊張。反而這樣問道。他沒有直接問沈家是不是造反,沒有必要再問了。

“是的,只是第一步。軍隊改號,自然戎服等等都會改變;接下來的一步,我打算改錢幣。安和堂與千秋錢莊的掌櫃們,已經在設計、鑄造新的錢幣了。江老弟已經從劍南道趕來。”

沈華善笑了笑,也不怕將下一步說出來。這沒有什麼不可說的。大永前戶部尚書江成海已經趕來嶺南道,這也不是不可以讓袁煥知道。

先軍隊,而後錢幣,負責爲沈家制定以後步驟的俞正道和沈寧兩個人,幾乎是日夜苦思量,才定下這妥妥的兩步。

“那麼……新朝和大永,又有什麼不同?”袁煥問道,聲音聽不出喜怒。

同樣是一個皇朝,沈家與上官皇族,又有什麼不同?低低在下的,仍是普通的士兵和百姓。

“大將軍認爲,我們在場諸位,與京兆那位,又有什麼不同?”

這一次,是沈則敬笑了笑。和沈華善極爲相似的臉孔,有着自信和堅毅。

有什麼不同?袁煥當然知道是不同的。單憑沈家起兵,幾乎不損一兵一卒,就收歸了西寧、嶺南兩道。

可以說,這種局面是沈家多年謀劃的結果,但說得高大上一點,何嘗不是民心所向天命所歸?袁煥並不知道這些玄幻之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順着己心、順着民心而爲。

“大將軍,天命所歸也無他,惟太平爾!”

俞正楷自從母親俞老太、弟弟兒子過世之後,就沒有再說話過。如今他額頭上繫着白帶,終於說了這第一句話。

戰爭的殘酷,他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了。對軍隊、錢幣的更改,無非是爲了下一步走得更順而已。

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都是爲了“太平”二字,都是爲了讓普通人活得像個人而已!

“那麼,袁某,甘爲犬馬,願爲前驅!”袁煥站了起來,一抱拳這樣說道。這個決定,是他來去江邊上,就思度良多的,這一刻,終於定下了。

聽得袁煥這麼說,沈華善和沈則敬都鬆了一口氣。其實,帶領十萬士兵的,不是非袁煥不可,但是良將難得,一國棟纔要傾力培養,況共同浴血死戰過來的,沈家真的不願意失去這樣一個人才。

就這樣,改制的指令,通過了在場十二人的一致認同。兩個讓西寧、嶺南兩道普通士兵和百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決定,定下了!

軍隊,改!名號、戎服、常服等,統統改掉,凡是在這兩道的士兵,稱之爲禁衛軍;

錢幣,改!重鑄銅錢、銀子、銀錠、銀票的樣式。上印太平通寶四字,西寧、嶺南兩道的交易、流通,皆用太平通寶……

對於軍隊名號、戎服的改變調整,是立即就可以進行的事情。

當這個命令在西寧、嶺南兩衛執行的時候。遭到了這兩衛士兵的抗議和不解。作爲每一個士兵,都知道名號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如今說改就改,他們一下子接受不了。

譁變倒不至於,但騷動在所難免。

面對士兵們的騷動,除了用“菩薩心腸、霹靂手段”這個辦法外,也無計可施了。

沈則思、彭瑾、袁煥三個人,召集了這兩衛的中層兵將,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威之以勢,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士兵們的騷動。

幸得有八萬新士兵、願意投誠的三萬招討司俘虜,在這個時候補充進西寧、嶺南道兩衛。因有新士兵加入,改號、改服趁着這個機會,改制事宜一步一步地推進。

正如沈華善先前計劃的一樣,精挑細選的三萬人。成了虎賁營,直接聽令於沈則敬;弓弩士兵、熟悉弩牀操作的三萬人,則組成了弓弩軍,負責操作沈家兵器司製作出產的兵器;還有士兵各十萬人,由袁煥和彭瑾帶領,成了神策左軍和右軍。

這樣的軍隊架構,並不成熟它只是一個雛形。針對現有的三十萬兵力,而做出的安排。在沈華善和俞正道的構想中,這個架構,隨着兵力的增多,必定會延伸、拓展。

沈家敢對兵力調整,當然不是毫無準備的。在定下改制的半個月之後。第一批軍中戎服就發到了虎賁軍和神策左軍那裡。

錚亮的鎧甲,明顯加強的防護,穿在虎賁軍士兵身上,顯得威風凜凜。握着沈家兵器司最新研製出來的長刀,士兵們的氣勢。和以往似乎也不一樣了。

袁煥摸着身上的鎧甲,感受到它們的涼意,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鎧甲全用甲片編制,對豸紋飾也刻在了上面。這鎧甲看着厚重,披上身卻頗爲輕便,

將這一身鎧甲穿在身上,袁煥又再一次清晰地意識到:如今不是嶺南衛,而是神策左軍!

當江成海和楊簡銳風塵僕僕地趕到嶺南道,見到這些新戎服時,真的是嚇了一大跳,這……看着就很有威嚴啊。

戎服的功能,什麼防護、象徵、識別這些,江成海和楊簡銳這兩個文官,一點都不懂。

他們只是覺得,穿着新戎服的士兵們,看起來威勢十足,尤其是十萬神策左軍集結的時候,彷彿天地都要震一下。(其實是這兩個文官,都很少看到十萬士兵集結的場面,長知識了~)

他們少不得要感嘆一句:果然是人靠衣裝!

這第一批戎服,只夠用在虎賁軍和神策左軍,其餘的士兵暫且還用舊戎服。沒有對比就沒有鑑別,當這兩種戎服在一起對比時,高下立見了。

面對着神策右軍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神策左軍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走路都覺得腳底生風。

神策右軍乃彭瑾帶領的,當然可以稍微延遲一點。縱如此,還是有不少中郎將前去打聽第二批戎服何時到達了。

第一步軍隊的改制,似乎沒有引起多大的反彈,這讓沈華善等人鬆了一口氣。

隨着江成海和楊簡銳兩個人的到來,第二步關於錢幣的改換,也開始了。

卻沒有想到,這第二步要比第一步難得多了。

ps:

二更!感謝小金和飛兒的粉紅票,感謝sunflower889的香囊。沒編輯推薦,日子有點難捱,請小夥伴們給力點擊、推薦~~謝謝大家啊~

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8章 說親之機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88章 內情第56章 再遇應南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14章 花朝節第455章 援兵到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84章 爭時第538章 偷天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21章 順平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262章 潛行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64章 埋伏第211章 露端倪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99章 密謀第449章 沈家動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219章 圍絕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386章 靜養第446章 驚變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260章 有戲看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459章 產子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515章 清君側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7章 簡在帝心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07章 嬌客第252章 移勢第550章 有病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216章 錯了!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06章 平步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34章 喜事多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232章 草場案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244章 沈餘憲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550章 有病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35章 明白人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22章 歸心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225章 未定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20章 如流處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544章 暗殺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20章 利器第494章 殺謝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339章 不慈第248章 兩難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55章 私產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58章 兵器司!
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8章 說親之機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88章 內情第56章 再遇應南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14章 花朝節第455章 援兵到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84章 爭時第538章 偷天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21章 順平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262章 潛行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64章 埋伏第211章 露端倪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99章 密謀第449章 沈家動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219章 圍絕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386章 靜養第446章 驚變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260章 有戲看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459章 產子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515章 清君側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7章 簡在帝心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07章 嬌客第252章 移勢第550章 有病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216章 錯了!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06章 平步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34章 喜事多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232章 草場案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244章 沈餘憲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550章 有病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35章 明白人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22章 歸心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225章 未定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20章 如流處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544章 暗殺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20章 利器第494章 殺謝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339章 不慈第248章 兩難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55章 私產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58章 兵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