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離朝

“知罪?你且說說,何罪之有?“聽了沈華善的話語,景興帝怒極反笑,這樣問道。他放在御椅扶手上的手,因爲發怒而握成拳。

他沒有想到,一向拎得清的沈華善,竟然會在宣政殿上說這一番話語。他還曾有從龍之功,還曾是自己的太子詹事,還是父皇留給自己的顧命大臣,沈華善這樣的角色,不應該是任何時候都站在自己這邊的嗎?

自己給了他無上的尊榮,相應地,他必須要對自己盡忠!只要是自己所想所做的,他都應該認爲是對的,而且要一力支持,這樣才符合他的存在!如今,他竟然會對自己這麼嚴厲指責,這尤其讓景興帝不能接受!

他覺得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就像……就像自己豢養的狗突然反咬了自己一口那樣。

這纔是景興帝憤怒的原因!

如果不是顧念着沈華善曾扶持自己登上太子之位,他連話都懶得說,直接讓人將他拉下去杖殺了。如今他倒想聽一聽,沈華善說這些話的緣由。

是因爲他認爲獻俘禮不合適,還是因爲沈家這些年太過勢盛了,以致他有了不臣之心?想到這個可能,景興帝的眼神眯了眯,有殺意一閃而過。

生殺予奪,此乃天授君權,他不介意,讓沈華善深刻認識到這一點。

景興帝眼中一閃而過的殺意,宣政殿上不少朝臣都捕捉到了。

卞之和覺得自己的雙手在微微顫抖,沒有想到皇上的怒意,還要超出他所意料的範圍。這一件獻俘禮的小事,就有這樣的效果,這令他喜出外望。

國子祭酒衛復禮見到景興帝的殺意,想到自己的嫡長孫衛真說的那一番話語,一向喜歡臧否人物的嫡長孫。竟然大逆至連皇上都敢點評:“恐皇上有虐……”,如今看來,似乎也說對了。

衛復禮皺着眉。心裡快速想着:有什麼辦法可以改當下的局面,既要保住沈華善。又要讓皇上有臺階可下。他得好好想一想。

國子監君君復樂看到景興帝的殺意,想到的,是熒惑守心的星象,也想到,自己看中的衣鉢傳人沈餘樂。沈華善,是自己的好友,又是自己衣鉢傳人的祖父。有這些因由在。君復樂出列了。

“啓稟皇上,沈大人一時情急。請皇上息怒。臣有喜要奏報,臣夜觀星象,見大永上空。帝星閃亮,此乃大永之福。萬望皇上順星象天意而行,以厚德重仁爲歸,饒了沈大人之罪……”

司天臺乃是大永最神秘的官衙所在,傳說司天監能通鬼神。是以君復樂雖只是三品官,在朝中的地位,卻和中書令韋景曜不相上下,不管是崩天的長泰帝,還是登位的景興帝。都對君復樂厚遇非常。

君復樂的本事,景興帝也知道,此刻他爲沈華善求情,又說的是這樣的星象,讓景興帝的憤怒平復了一些。

這時,衛復禮也出列了,他也是爲沈華善求情:“請皇上息怒,請皇上息怒……請皇上饒了沈大人一時情急之罪。”

沈華善跪伏在地上,沒有看見景興帝眼中的殺意,只得見君復樂和衛復禮的話語,他的目光,又掠過旁邊跪着的江成海和古文瀾等人,一時百感交集。這些人,是自己的同僚、知交、姻親、晚輩,都爲了自己說的一番話,在爲自己求情,在爲自己搭臺階,讓自己能順利下來。

這些事情,本是以前自己做慣了,何以今日會這樣失去分寸,心神大慟地跪伏在這裡呢?死守正道,守的,是道,而不是路。正道直行,真的是行不通嗎?

就算是行不通,沈華善此刻也只能跪伏在這裡。景興帝的詢問,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何罪之有?他的罪,是什麼呢?是今天跪在這裡說的一番話語,還是當初定下扶持十二皇子的族策?

他之罪……可能贖救?守正之心,匡正之道,是什麼呢?

宣政殿上靜默不已,跪伏着的沈華善,還有爲沈華善求情的君復樂等人,都在等待着景興帝的決定。

是治罪,還是息怒?

景興帝看着底下跪伏着的沈華善,心中也在想這個問題。息怒,怎麼息怒?沈華善說的這一番指責,簡直是大逆不道,若是自己息怒,何以御下?治罪?應該定下什麼罪纔是合適的?

景興帝身後隨伺着的內侍首領唐密,低着頭看着自己的腳尖,心裡卻是焦急不已。他看不到景興帝的神色,但卻感受到了那一絲殺意。到底,要不要冒一次險?

景興帝長久地沉默,心裡仍是在思考着,底下的朝臣還在等候着旨意,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皇上……太后娘娘還在壽寧宮等着您。”唐密的腳尖輕輕移了移,悄聲地說道。

他這話也沒有假。早朝之前,景興帝就和他說過,下朝之後,去壽寧宮給容太后請安的。如今早朝的時間越拖越長,他這個內侍首領,的確是要提醒皇上這一點的。

母后……聽到唐密的話語,景興帝想到了壽寧宮中的容太后。

與景興帝對沈家的猜疑不同,容太后似乎十分信任沈家。她曾多次在景興帝前面爲沈華善說好話,道沈家有從龍之功,又對皇上忠心耿耿,是可信得用之人。景興帝在容太后面前應諾着,心裡卻是不以爲然的。

若是朕將沈華善治罪,母后會說什麼?定會有說賢君納諫那一番話語吧。可是若不將沈華善治罪,難泄心頭之怒!

“既是魘着了,那麼就靜養着吧。傳朕旨意,送侍郎大人出宮,令尚藥局太醫爲侍郎大人診病,若是魘症好了,再來稟朕……”

什麼時候病好了,是朕說了算!在此之前,沈華善就榮養着吧!

景興帝這個旨意一下,他身後的唐密,腳尖就退了退。他已經盡力了。冒險連壽寧宮中的容太后都擡了出來,卻還是這樣的結果。榮養,沒有杖責。沒有下獄,或者。這已經算好了吧。

卞之和聽到這個旨意,眼神瞬間亮了起來。這個結果,令他十分滿意。雖然預料中的杖責沒有出現,但是榮養,而且什麼時候病好還不知道,全憑皇上的心意。就算他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就算他是將來的中書令。一旦不在朝廷,就等於是廢了!

江成海和君復樂的心情有些敗壞,卻也知道,帝王的心意已決。榮養。起碼還留着一條性命,只待皇上的憤怒散去,再想辦法了,事情還不算十分糟糕。

沈華善聽到這個結果,不知道爲什麼。心裡竟然一點想法都沒有。

沈華善因爲獻俘禮一事,在宣政殿上當衆指責景興帝,觸怒了景興帝。這個事情,以景興帝令沈華善離朝靜養而告一段落。沈華善在金吾衛的護送下,返回了景泰大街養病。尚藥局的太醫奉上命,則是日日給沈華善問診看病。

雖然有尚藥局的太醫問診看病,但是沈華善的身體似乎沒有多少起色,於是景興帝體恤沈華善,讓他一直在府中榮養,他的官職,還保留着,道是什麼時候病好了,什麼時候再回中書省辦公。

這是京外官做知道的版本,至於京朝朝堂,則沒有朝官對此事有任何評論,大家彷彿也默認着這一個說法。總之,沈華善因病,一下子就從中書省退下來了。

景泰大街的沈宅內,沈寧拿過了一旁的藥碗,輕輕吹了吹,然後將它遞給了沈華善,輕聲地說道:“祖父,藥可以喝了。”

沈華善半躺着,接過了沈寧遞過來的藥碗,一口氣把它喝了下去,覺得藥味的苦澀在嘴巴里,久久不曾散去。

沈寧看着沈華善斑白的鬚髮,感到眼睛有些酸澀。其實京外官所知道的版本,也沒有全錯,沈華善雖然是奉上命“榮養”,卻真的是病了。只有偶有咳嗽精神不濟,這是小病,但尚藥局奉御孫伯揚暗中開了好幾帖藥,他仍是不見好。

獻俘禮的事情,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沈華善的精神仍不是不見好。沈寧知道,祖父這是心病。她堅持回到沈家這裡侍疾,爲的,也是勸慰祖父。

“獻俘禮……已經結束了吧?”感受着嘴裡的苦澀,沈華善這樣問道。

“嗯。三天前在含元殿前……趙嘉及兩千俘虜已經……”沈寧沒有將話語說完,但是沈華善已經知道她想要表達的意思。

“果然,還是如此啊。”沈華善聽了沈寧的話語,只說了這麼一句。朝局的發展,並不會因爲他離朝靜養就會停止,皇上想要做的事情,也不會因爲他的阻止,而有什麼不同。

自己因爲阻止獻俘禮而離朝靜養,可是獻俘禮仍然舉行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什麼意義?

“寧兒,祖父是否錯了?”沈華善忽然這樣問道。這段日子,他一直在想着那個早朝之上的事情,他在想着,若果不是因爲阻止獻俘禮,他此刻定是站在宣政殿上,繼續參知政事,和之前的幾十年一樣。

然後……然後是什麼呢?

“祖父沒有錯。有些事情,就算做了沒有什麼效果,甚至還有可能會惹禍上身,但還是要做的。就像當初外祖父做的一樣。祖父不是曾在鑑華堂說過的嗎?吾所爲,乃吾心所向。”沈寧笑着勸慰沈華善。

就算沒有獻俘禮一事,祖父也必定有一日會站到皇上對面去的,從那兩條族令就可以知道。

如今,時間只是提前罷了。

ps:

三更!變態,是不需要理由的,人心如此,秉性如此,沒有什麼改變的地方。我也快變態了。

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519章 清醒第386章 靜養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67章 趕緊走!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398章 天象現第455章 援兵到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458章 關聯第211章 露端倪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513章 時到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414章 檄文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69章 情迷第62章 姑姑用意第487章 祥瑞現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04章 運籌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02章 出事了!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64章 氣數盡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464章 氣數盡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329章 世仇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35章 風波現第417章 高唱第305章 奠第239章 大換血第554章 合作第543章 死後第4章 晚梅有香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82章 考第之危第274章 登場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07章 嬌客第536章 不逃第515章 清君側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248章 兩難第329章 世仇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32章 草場案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525章 攻心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99章 密謀第141章 廷杖(一)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99章 人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53章 出西燕記第327章 變數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528章 下一步第173章 先機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0章 臨近過年第219章 圍絕第335章 風波現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84章 死守其道
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519章 清醒第386章 靜養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67章 趕緊走!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398章 天象現第455章 援兵到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458章 關聯第211章 露端倪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513章 時到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414章 檄文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69章 情迷第62章 姑姑用意第487章 祥瑞現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04章 運籌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02章 出事了!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64章 氣數盡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464章 氣數盡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329章 世仇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35章 風波現第417章 高唱第305章 奠第239章 大換血第554章 合作第543章 死後第4章 晚梅有香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82章 考第之危第274章 登場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07章 嬌客第536章 不逃第515章 清君側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248章 兩難第329章 世仇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32章 草場案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525章 攻心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99章 密謀第141章 廷杖(一)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99章 人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53章 出西燕記第327章 變數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528章 下一步第173章 先機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0章 臨近過年第219章 圍絕第335章 風波現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84章 死守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