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追兵(二)

臨近酉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支疲於逃亡的隊伍終究在一處不知名的山腳下停了下來,倒不是他們自信擺脫了追兵,只不過趕了四個多時辰的路程後,隊伍中的朝官們早已精疲力盡,尤其是楊彪等朝中年邁老臣。

在歇息的時候,之前見過幾次的中侍楊琦給陳驀帶來了兩個幹饃饃。

“王劍師……”

陳驀有些意外,因爲他很清楚,劉協等人在從弘農倉皇出逃的時候,根本沒有攜帶足夠的乾糧,而百官們隨身攜帶的幾許口糧,哪裡足夠這百餘人分着吃,正因爲如此,陳驀在歇息的時候故意離開那些朝官很遠,免得討人謙。

其實,按理來說,像楊彪等老臣倒也不至於吝嗇到一點吃的都不分給陳驀,畢竟[雒陽劍師王越]眼下可以看成是那些朝官的定心丸,說到底,還是陳驀自己不願意承情,他並不希望自己與劉協以及那些朝官靠地太近,尤其是劉協……

“楊中侍好意王某心領,王某不餓,這些還是……”

陳驀本想婉言拒絕,卻沒想到中侍楊琦硬是將那兩個幹饃饃塞到陳驀手中,隨即低聲說道,“是陛下託我帶給王劍師的……此乃陛下心意!”

順着楊琦的目光,陳驀轉頭望了一眼遠處因爲疲倦而伏在一位近侍腿上歇息的劉協,神色有些複雜,而當他反應過來時,楊琦卻早已走遠了。

“嘁!”

陳驀暗自撇了撇嘴,望了一眼手中的兩個幹饃饃,放在嘴裡咬了一大口咀嚼着,說到底,他其實也餓了,畢竟從早晨起,他幾乎沒有吃過任何東西。

短短几個眨眼的工夫,那兩個饃饃便被陳驀消滅乾淨,但是要知道,武人的飯量一般都大,區區兩個饃饃,如何能填飽陳驀的肚子?

更讓陳驀感覺鬱悶的是,當他吃了這兩個饃饃後,腹中飢餓的感覺竟然愈發強烈起來。

皺了皺眉,陳驀望了一眼左右,見沒有人注意自己,便站起身走到遠處的林中,將食指放入口中,吹了一聲口哨。

不多時,就見到一匹黑馬從林中奔了出來,正是陳驀的愛馬黑風。

“好夥計!”見愛馬親暱地用腦袋蹭着自己的身體,陳驀伸手撫了撫愛馬的馬鬃,隨即在馬腹旁的皮囊中,翻出一個布包,布包裡還有一些肉脯與米餅,那是唐馨兒之前爲他準備的乾糧。

陳驀狠狠咬了一口肉脯,甚至沒來得及咀嚼幾下就嚥了下去,連番幾次,他腹中如同火燒般的飢餓感這才漸漸退去。

就才這時,林中刮來一陣微風,陳驀好似察覺到了什麼,扭頭望了一眼身後,隨即伸手拍了拍愛馬的馬臀。

“去!”

通人性的黑馬甩開馬蹄奔入林中,轉眼消失了蹤影,而陳驀則拿着那一小包乾糧走出林中,望着林外的一條小溪,只見在那一條小溪旁,賈詡默默地站着,出神地望着腳下的溪水。

陳驀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當他走到距離賈詡還有幾步遠時,賈詡似乎察覺到了,回頭望了一眼陳驀,待望見陳驀手中的小布包時,眼中露出幾許驚訝,隨即釋然笑道,“怪不得詡總感覺好似有什麼跟着我等……馬通人性,乃寶駒也,看來陳將軍有一匹寶駒啊,難怪屢屢沙場建功!”

“王某隻是一介武夫,不曾上過戰場!”陳驀淡淡回了一句,雖說他很清楚賈詡早已看破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但是他依然不想親口承認。

“要麼?”陳驀從小布包中取出一塊肉脯,在賈詡面前晃了晃。

“呵呵,感激不盡!”謝了一聲,賈詡很小心接過了陳驀遞來的肉脯,但是卻沒有吃,而是又從懷中掏出一塊手絹,小心包好,放入懷中。

“要留給那個小子?”咬着肉脯的陳驀淡淡說道。

只見賈詡愣了愣,隨即眼中浮現出幾分複雜的神色,苦笑說道,“雖說約定期限已滿,但詡此刻仍是陛下近侍,身爲近侍,自當心憂我主……”說着,他微微嘆了口氣,搖頭說道,“說是一國之君,然陛下也不過是個年僅一十又三的孩童,自受困於郭汜、李傕以來,不得自由,哪怕是寢食亦不得保障,身爲人君,竟淪落至此等地步,實叫人可嘆可憐……”

陳驀默默地望着賈詡,隨即撕下一大塊肉放入口中咀嚼,淡淡說道,“你不是很痛恨大漢麼?”

回頭望了一眼陳驀,賈詡輕笑着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詡曾經時常詛咒,恨不得大漢就此覆滅……只不過,這份仇恨詡並不想牽連到陛下,他還只是一個孩子……”

“爲什麼?爲什麼那般痛恨朝廷?”

在陳驀疑惑的目光下,賈詡苦澀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個香囊般的東西,手指捏着上面的細線,懸掛在自己眼前,望向它的目光中充斥着痛苦與迷惘。

陳驀愣了愣,因爲他不止一次看到賈詡在無人的時候取出那個東西獨自擺弄。

“那是什麼?”

“是在下的母親留下的護符……”賈詡微微一笑,然而在陳驀眼中,卻是笑地那般的辛酸。

陳驀很識趣地沒有追問究竟。

也不知過了多久,只見賈詡長長嘆了口氣,竟顧自說了起來。

“距今差不多二十年了,當時詡還只不過是一個八、九歲的孩童,懵懂幼稚,世代居住於武威,據家譜記載,祖輩中有一人任武威太守,一人任兗州刺史,只是此後家業漸漸凋零,不過好在家父曾擔任輕騎將軍,是故,衣食住行,倒也不爲生活所迫……

只可惜好景不長,先帝……也就是眼下陛下生父靈帝,寵信官宦外戚,爲一己之死欲,巧立名目,抽取重稅,致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西涼等地,連年乾旱,又兼氐人、羌人屢屢反叛,南下搶掠,燒殺搶奪,無惡不做。

武威郡太守率軍平叛,卻不想反而被氐人、羌人等外族擊潰,損兵折將、狼狽而回,就連家父,亦不得安然迴歸……

戰敗之後,太守曾幾番向京畿求援,卻不想當時雒陽正值黨錮之禍,大批賢良忠臣被捕被殺,以至於朝中奸邪當道,只曉得對天子百般獻媚,日日醉生夢死,卻絲毫不顧西北兵戈大禍。

兩個月後,因援兵不至,武威郡一度被外族攻陷,以至於數十萬軍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而期間,詡家中一百三十六口人,亦遭此劫難,就連家母亦不得脫身,爲保護詡慘遭屠戳……

當事後太尉段熲得知此事,火速率軍趕來平亂世,武威郡早已如同畫中地獄一般,百里荒蕪、遍地餓殍,更有甚者,盜賊四起,竟掠人以爲食……”

“咕……吃人?”正咀嚼着肉脯的陳驀聞言表情微變,隱隱感覺腹內有點翻騰。

似乎是注意到了陳驀的異樣,賈詡轉過頭來,歉意地望了陳驀一眼,隨即苦笑說道,“比起當時,眼下的少許飢餓又算得上什麼呢?”

勉強嚥下口中咀嚼了良久的肉脯,陳驀疑惑說道,“照你所言,比起大漢,你不是更應該痛恨那些氐人、羌人麼?”

賈詡聞言嘆了口氣,搖頭說道,“氐人、羌人之所以反叛,也只是因爲糧食,再者,他們本就是外族,遭我漢人看輕,恨與不恨,又有何區別?至於朝廷……哼!二月求援,八月朝廷方纔發兵,王劍師可知道這半年武威是何等景象?”

“……”陳驀默然不語。

“詡曾經也一度被虜,被當成那所謂的[口糧],記得當時,被關押的牢中還有數百孩童,如詡那般大小,幼稚無知……大概每過三五日吧,牢中就會少一些孩童,然後,又有一些孩童被虜來,關押其中……”

“你……逃出來了?”

“嘿!”只見賈詡眼中露出幾分異樣的神色,陰深深地說道,“啊,當日我見牢籠外守衛極少,便將真實情況告知那些孩童,蠱惑他們逃走,然而趁營中大亂時,悄悄遁走……”

“呃?”陳驀一聽頓時目瞪口呆,隨即望着賈詡露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或許是察覺到了陳驀眼中那幾分異樣,賈詡自嘲一笑,冷冷說道,“厭惡也好,鄙夷也罷,哪怕是萬夫所指,我賈詡亦要好好活下去,爲我家門一百三十六口人,爲生我養我最終又因保護我而慘死的家母……”

深深望着賈詡眼中的仇恨,陳驀暗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日後有什麼打算麼?殺了劉協之後!”

不知爲何,當聽到[殺死劉協]四個字,賈詡的眼神略微有些不自然。

“誰知道呢,或許是尋一處山村隱姓埋名,不問世事;或許投身於諸侯,再添天下幾分戰亂……”說到這裡,賈詡邪邪一笑,頗有幾分想要報復世間的意味。

“當真?”陳驀懷疑地望了一眼賈詡,不知怎麼,他並不認爲賈詡是一個會故意挑起戰亂的人物。

足足與陳驀對視了半響,賈詡忽然笑了,戲謔說道,“似詡這般膽小怕事之輩,豈會輕易將自己置於是非之中?詡痛恨大漢是真,至於報復嘛……看天意吧!”說到這裡,他長長嘆了口氣,隨即好似想到了什麼,蹲下身從溪灘拾起幾枚石子,將其逐一擺放在一塊平滑的是石頭上。

“你在做什麼?”陳驀一臉疑惑地望着賈詡的舉動。

“卜卦而已!”

“卜卦?”

望着陳驀錯愕的目光,賈詡輕笑一聲,神秘兮兮地說道,“雖說只是粗略翻閱《奇門遁甲》三兩篇,不過對於其中卜卦篇章,在下卻頗爲自負……”

“哦?”

“說到底不過是爲了提前預知危及,好及時逃脫罷了!”

陳驀一臉古怪地咧了咧嘴,有些好奇地走到賈詡身旁,望着那平滑的石頭上所擺放的八粒石子,詫異問道,“就用這個?”

只見賈詡輕笑着搖搖頭,凝聲說道,“此乃[八門算天卦地之術],以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卜算禍吉,精於此術者,能便知天下事物,趨吉避凶,逢凶化吉,不在話下!”

望了望那八粒普普通通的石子,又望了眼賈詡,陳驀古怪說道,“這就是奇門遁甲?”

賈詡搖了搖頭,一邊在陳驀古怪的目光下波動着石板上的石子,一邊凝聲說道,“所謂奇門遁甲,實則是由《奇》、《門》、《遁甲》三篇組成,《奇》篇保羅萬象、高深莫測,我無緣觀之;《門》篇內述精妙陣法,能困敵、惑敵、殺敵,佈下一陣能抵十萬精兵,只是征戰非我所喜,是故不曾選擇此篇學習;詡選擇的,是《遁甲》之篇!”

“遁甲?”

賈詡回頭望了一眼陳驀,輕笑着說道,“也就是王劍師所說的妖術!”

見賈詡不願細說,陳驀便沒有追問,只是默默地看着賈詡波動那八粒石子。

也不知過了多久,賈詡好似是察覺到了什麼,眼眉一挑。

“怎得?”陳驀疑惑問道。

只見賈詡一抹石板上的石子,站起身來望了一眼弘農方向,面色凝重。

“還有半個時辰……追兵乃至!”

第31章 不浮於水的辛秘第23章 衝突二第11章 被顛覆的認識第25章 死裡逃生第44章 刺董!(二)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58章 迴歸?第28章 黃巾的墮落(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5章 趕赴長社第115章 陸吾第22章 斷後(二)第105章 血肉之洪流第28章 黃巾的墮落(二)116章 信任第23章 衝突二第12章 顧慮(二)第15章 夜襲第30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二第28章 黃巾之名(四)第13章 蓄謀第25章 黃巾之名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151章 落幕140章 離間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117章 信任?(二)第126章 隱藏的(二)第35章 襄陽之戰第34章 曹劉之盟第151章 落幕第37章 藏匿(二)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69章 遲來的責任第十四章第41章 暗流第58章 迴歸?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17章 追兵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44章 獵虎於丘(五)第61章 倉促第16章 部署(二)第2章 改變第110章 敗後第12章 顧慮(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1章 禍不單行(三)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34章 曹劉之盟第12章 貪狼與飛廉第99章 風雨下的徐州第46章 局勢第68章 逆境第24章 斷後(四)第27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五)第73章 謀定第16章 潰敗第16章 部署(二)第50章 賭局(三)第24章 斷後(四)第75章 營救(二)第36章 威震白馬(二)第148章 車輪戰(三)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16章 部署(二)第70章 動搖的心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22章 衝突第74章 營救第60章 御駕之爭(三)第71章 人心(二)第51章 至此天下無黃巾第71章 反戈?(二)第52章 瑣碎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11章 顧慮第17章 猙第110章 敗後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38章 藏匿(三)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17章 部署(三)第31章 黃巾之名(七)第36章 藏匿第3章 首戰第9章 惡氣第112章 疏途(二)第61章 倉促第15章 夜襲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29章 黃巾的墮落(三)第31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第46章 最後的黃巾(二)第6章 許田見聞
第31章 不浮於水的辛秘第23章 衝突二第11章 被顛覆的認識第25章 死裡逃生第44章 刺董!(二)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58章 迴歸?第28章 黃巾的墮落(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5章 趕赴長社第115章 陸吾第22章 斷後(二)第105章 血肉之洪流第28章 黃巾的墮落(二)116章 信任第23章 衝突二第12章 顧慮(二)第15章 夜襲第30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二第28章 黃巾之名(四)第13章 蓄謀第25章 黃巾之名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151章 落幕140章 離間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117章 信任?(二)第126章 隱藏的(二)第35章 襄陽之戰第34章 曹劉之盟第151章 落幕第37章 藏匿(二)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69章 遲來的責任第十四章第41章 暗流第58章 迴歸?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17章 追兵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44章 獵虎於丘(五)第61章 倉促第16章 部署(二)第2章 改變第110章 敗後第12章 顧慮(二)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1章 禍不單行(三)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34章 曹劉之盟第12章 貪狼與飛廉第99章 風雨下的徐州第46章 局勢第68章 逆境第24章 斷後(四)第27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五)第73章 謀定第16章 潰敗第16章 部署(二)第50章 賭局(三)第24章 斷後(四)第75章 營救(二)第36章 威震白馬(二)第148章 車輪戰(三)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16章 部署(二)第70章 動搖的心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22章 衝突第74章 營救第60章 御駕之爭(三)第71章 人心(二)第51章 至此天下無黃巾第71章 反戈?(二)第52章 瑣碎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11章 顧慮第17章 猙第110章 敗後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38章 藏匿(三)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17章 部署(三)第31章 黃巾之名(七)第36章 藏匿第3章 首戰第9章 惡氣第112章 疏途(二)第61章 倉促第15章 夜襲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29章 黃巾的墮落(三)第31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第46章 最後的黃巾(二)第6章 許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