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111三江源

與甘純和蔡葵說了一會話後,範二便將他們留在了衙前小廣場。

到底還是因爲他們裝束整齊,他實是不便將他們領入政府工作人員的辦事機構。

返回衙門之後,範二和甘絛等人各自回房換上出行的衣服。

範二再次回到前院時,卻見此行的嚮導範中規,正在正大廳前的一顆柚子樹下走來走去,彷彿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範中規看到範二出現時,便急步走了過來,有些扭捏地叫了一聲“二公子”。

“你怎麼?咱們什麼時候去三江源?”範二見他神色有異,便盯着他問道。

“甘家大郎他們也要跟着您一起去嗎?”範中規就像沒聽到範二的問題似的,自顧自地問了起來。

範二點點頭,“是啊,他們十個人都跟着我一起。”

範中規皺了皺眉,頹然道,“那我準備的船裝不下這麼多人。”

範二不由啞然失笑,其實在他得知三江源離豫章城只有五六裡地時,便沒想過要坐船而去,畢竟碼頭不在衙門門口,上船下船的實在不便。

最重要的是,範二對水現在還有着天然的恐懼,坐小船前往就算了吧。

得知範中規是爲給自己安排坐船還是坐車發愁時,範二不由笑道,“那咱們就走路好了,反正也沒有多遠。”

範中規點點頭,“倒是是小人考慮不周了,其實現在乘船前往三江源的話,需要拐一個大彎才能進入碧溪湖中,這一個大彎就要多走四五里路;而現在碧溪湖的水位降了下去,咱們可以直接穿湖而過,一來一去,可以省一半的路程呢。”

“那你還猶豫什麼?咱們就坐車了.......”

“聽說二公子還要帶着金枝和小莫一起,要不然小的現在就出去租一輛車?”

“得了,咱還是早點出發吧。”範二想着只是幾里路的事,倒是毫不在意怎麼去,但內心裡是給了這個範中規一個“不靠譜”的評價了。

一時周如海駕車出來,範二便讓金枝和小莫坐了上去,他則與甘絛跟在車後,阿仁和範中規走在車前。

匯合了甘絛、蔡葵等人之後,範二等人便出了郡衙,而後往豫章城的西城門昌門而去。

豫章城有兩個城門,一爲昌門,一爲皋門。

皋門是水門,豫章城的東湖出了水門之外便形成了東水,這條東水以東湖爲源頭,由東向西注入江州最大的河流贛水中。

而贛水的源頭則是彭澤湖,它的流向爲由北向南。

範二的船隊當日便是由彭澤湖進入贛水,再沿着東水逆流,由此進入豫章城的皋門。

這樣的行船路線,算是多繞了一個半個圈子,範二當日所走的冤枉路沒有一百里也有八十里。

而三江源便夾在贛水和東水之間,可要是從豫章城到三江源的話,還是要經過一個碧溪湖。

旱季時,碧溪湖和豫章城的距離有五里多;夏季來臨時,當碧溪湖漲水之後,它與豫章城的距離就不到四里了。

在豫章城和碧溪湖間之間,除了東水之外便再無其他的水流。

範二行走在這條黃泥土路上時,入眼的是兩邊的旱地,以及層巒起伏的土坡,坡上無數的灌木叢已經冒出了新綠。

偶爾有幾隻鳥兒無聲地飛過,它們的嘴裡似乎正銜着準備築巢用的乾草。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範二等人終於到了碧溪湖。

此時的碧溪湖應該算是最弱小的時候,但與豫章城的東湖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江源正好在碧溪湖的西岸,所以範二等人開始沿着湖牀往北走,又繞了兩三裡地纔算是到了他們的目的地。

三江源以三江而聞名,此地的地貌更像是一個盆地。

三江源西面是高山,此地地勢最高,三江由西山而出,在山腳匯於一處後便一直往東流向碧溪湖,其路程大約有五六裡。

南北兩側相距三四里,皆爲層巒起伏的丘陵。

在範寧任職豫章郡守以前,三江源的良田不過一兩千畝而已,方圓十里內也只有東北方位有一個名爲蘆花村的小村莊。

範寧到了豫章之後,一眼便看上了三江源的發展前景,而後就以官田的名義佔據了這裡的兩千畝良田,又以郡守的身份庇護了蘆花村的四十餘戶人家。

從那以後,蘆花村的農夫分到的田就交回了官府,他們所種的田則由範寧來提供;他們只需要交給範寧很少的租金,但他們在農忙時必須先幫範寧搶種搶收。

受到範寧庇護後,這些佃農需要交納的租金,相比於朝廷收的稅可以說是雲泥之別,更重要的是他們連其他苛捐雜稅都可免除了。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他們寧願一無所有,也要選擇讓大族來庇護。

將這些人組織起來之後,三江源一帶就相當於是形成了後世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範寧的統一管理下,他們又開發出了一千多畝良田。

能夠庇護什麼人,能夠庇護多少人,其實是有朝廷定例。

可在這個坑爹的時代,名教尚且無人在乎,更何況朝廷定例?範寧的職權範圍雖只能庇護十戶人家,他卻敢暗度陳倉地將這個數字擴大十倍。

不僅範寧如此,江左的四大家族以下成百上千的家族無不如此。

大族庇護平民,平民就可正大光明地逃稅漏稅了,國庫的稅收理所當然會減少;所以擴大庇護規模的行爲,實際上是挖江左朝廷的牆角,這也皇室最不願意看到舉動之一。

可朝廷的實力實在太弱了,皇室就算看到大族如此動作,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種潛規則在士族間是半公開化的,但若是有人將某個小族這樣的所爲寫成彈劾的話,皇室大概不會錯過殺雞儆猴的機會。

聽說範寧庇護了整個蘆花村的四十餘戶人家之後,範二頓時就有種吃下蒼蠅的錯覺。

這事要是被人捅出去,範寧肯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從蘆花村村民選擇做佃農而不做農夫來看,現在很像“苛政猛於虎”的時代,當然也可能是因爲蘆花村村民很會審時度勢。

當範二等人由碧溪湖拐入蘆花村後,很快就引來了四五個在村邊巡邏的部曲;他們還以爲範二一行是來找事的,直到他們看清了走在前面的範中規。

範中規鄭重其事地將範二介紹給他們,又解釋道,“他們共有四十餘人,駐紮在西面。”

這些部曲多半是蘆花村的青壯,也有從丹陽跟着範寧來此的。

範寧只養四十餘部曲看家護院,並不算過分。

範二想着自己的甘蔗大概還得靠蘆花村的人來種,所以並不敢擺出公子的姿態,反倒是折節下交,與這些部曲天南海北地攀談起來。

範二聊得更多的還是諮詢三江源往年的天氣,又問起了部曲營地的狀況。

範二的甘蔗相當於是他的希望了,他當然不能種下去就了事,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是希望派人來看守的。

這樣的話,原本駐紮在這裡的部曲心理會不會有別的想法呢?或者說,範寧的部曲和範二的人會不會發生矛盾呢?

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投資交給範寧的部曲看守,顯然是最好的結果。

理論上,範二是希望能夠和他們打好關係的。

可是其他人又哪能猜知,範二這樣年紀輕輕就有這複雜的心思?他們只是覺得這個範公子很好相處,特別平易近人。

聊了一陣後,衆人也大抵算是歇息了過來,範中規則提議先去選田,範二自是沒有異議。

其實種植甘蔗的條件並沒有種植水稻這麼苛刻,範二實際上可以選擇,在蘆花村周圍的任何一個地方種植甘蔗。

除了水源這個最大的問題之外,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運輸問題了。

種甘蔗需要將甘蔗種子從蘇園運過來,收甘蔗時,則需要將甘蔗運到加工成蔗糖的地方......

運輸的成本,是每一個買賣人都應該着重考慮的成本之一。

甘純和蔡葵這會低聲討論的,也是如何將甘蔗種子運來這裡播種的細節問題。

範二隻聽了幾句,就笑着說道,“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將種子從蘇園運到碧溪湖沒有問題,從碧溪湖沿着這條江運到上游也不是事兒。”

這條江,就是三江匯於一江的那一條江了。

這條江現在的水面並不算高,範二從吳郡買來的那些中型船,現在想進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載重一兩千斤的小型船隻逆流而上是無任何壓力。

兩人聽了範二的說法之後,都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這也是他們的討論結果。

範中規遂問道,“那二公子的意思是?”

範二笑了笑,一指前方到,“我的意思是,咱們繼續往前走走吧。”

下游交通便利,但秋天的時候卻不一定能保證有充足的水源;上游水源充足,卻因爲地勢落差的原因而無法行舟.......

關鍵是範二等人離開蘆花村已有三四里地了,這一帶根本就不是水田而是旱地啊。

這兒別說種甘蔗了,就算是種麻都夠嗆!

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289贈衣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138土豪出來裝X了,快跑啊!正文_0324陷入膠着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293長刀所向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042公主,請自重!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272王愉的離開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059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402五路大軍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259捫蝨傾談驚四座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173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132點石成冰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127有錢就是任性正文_0198債權轉股權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50納降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238荊州之主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078老丈人看女婿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114獵獸怎如獵人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224種痘得痘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296沈氏兄弟的表現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61《豫章集序》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130開學典禮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248讓子彈飛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38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
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289贈衣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138土豪出來裝X了,快跑啊!正文_0324陷入膠着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293長刀所向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042公主,請自重!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272王愉的離開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059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402五路大軍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259捫蝨傾談驚四座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173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132點石成冰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127有錢就是任性正文_0198債權轉股權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50納降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238荊州之主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078老丈人看女婿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114獵獸怎如獵人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224種痘得痘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296沈氏兄弟的表現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61《豫章集序》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130開學典禮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248讓子彈飛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38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