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390兵圍廣固

西晉末年,青州人王彌聚衆暴動,曹嶷投身其下,他因屢戰有功升爲左長史。

永嘉年間,王彌與當時還是前趙大將的劉曜,合兵攻打掌握西晉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但王彌不就後就與劉曜翻臉了,轉而投奔趙開國皇帝石勒。

爲鞏固後方,王彌以曹嶷爲鎮東將軍,命他率五千將士返回青州再行招兵買馬。

卻因爲部將徐邈、高梁等人也各率本部兵馬隨曹嶷而去,以至於王彌的兵力大爲衰弱。

曹嶷離開王彌後,率軍從洛陽出兵經略兗州,又攻陷汶陽關,越過魯中山區,乘勢沿淄河進軍青州,殺齊郡太守徐浮;西晉的青州刺史苟睎棄城逃走,其部衆多投降曹嶷,齊魯之間郡縣望風而投降者,達四十餘城。

曹嶷又西下祝阿、平陰等地,兵力擴大到十餘萬,盡陷齊魯之地各郡縣,自稱青州刺史。

青州原本的首府在臨淄,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的都城。

但臨淄城雖然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臨淄城池太大,且四周平曠、無險可守,而廣縣城又太小而不便屯兵,於是決定重新選址新建一座城池。

這座城池就在臨淄城東南二十里處,也就是廣固城,又將青州、齊郡、臨淄縣三級政府都遷進城裡,廣縣也併入臨淄縣。

廣固城依山傍水,厄制要衝,西靠綿桓的崇山峻嶺,北控廣袤的千里沃野,東瞰山水相連的膠東半島,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政治上更便於施政行令,經濟上更便於交流和開發。

因爲從選址到用料都按軍用標準,所以建成後的廣固城,其方圓不足三裡,看起來更像是一座軍事要塞。卻又因其非常堅固、易守難攻之故,這這座城池的確是亂世中的堡壘,是各方勢力的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除了表明其重要性之外,還意味着這兒要比其他地方暢飲更多的鮮血、目睹更多的殺戮與苦難,尤其是在這個亂世。

自廣固建城以來,這地方已經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攻防戰,小衝突更是不計其數。

第一次大戰發生在晉太寧元年,這也是曹嶷建立廣固城的第十二個年頭。

曹嶷先後聽命於前趙和後趙的胡人政權,但他素來心懷故國,西晉滅亡後,一直想歸順建都建業城的東晉政權。

爲此,他沿濟水建立戍所,割據青州,不聽前趙的命令。

石勒爲了籠絡曹嶷,特別晉封他爲徵東大將軍、青州牧,封琅琊公。

直到晉太寧元年,石勒再也不能容忍曹嶷擁兵自重,於是遣大將石虎統率步騎兵四萬來討。

曹嶷根本就不是石虎對手,所以招架不住後趙大軍的進攻步伐,青州所屬的郡縣在短時間內相繼失守,他也只好退守廣固城中。悲劇的是,曹嶷才退守廣固沒多久,城內就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隨後石虎的大軍包圍了廣固。

此前東萊太守劉巴、長廣太守呂披皆已投敵,曹嶷無法,也只好開門投降,隨後被送到襄國,石勒下令將其殺死。

攻陷廣固之後,一貫以兇殘著稱的石虎,並不因對手屈膝就高擡貴手,破城後竟下達了屠城的命令,廣固城的數萬軍民就此慘遭殺戮,被屠殺者達三萬之衆!

剛剛被後趙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徵哭着勸阻,“既然派我來當青州刺史,就是要治理這兒的百姓,將軍把人都殺光了,我這個刺史該怎麼幹?”

石虎留下男女七百人不殺,劉徵由此做了青州刺史,青州由此被後趙納入版圖。

石虎屠城三十三年後,廣固城下再起烽煙。

晉永和十一年十一月,前燕主慕容俊命太原王慕容恪爲統帥,進攻割據青州的段龕,第二年正月,燕軍大敗段龕軍於淄水,進圍廣固。

面對堅城,慕容恪採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在城外修高牆、挖深塹,斷絕了城中的一切補給,對其他郡縣則以懷柔手段加招降安撫。

與石虎不同的是,慕容恪向來以仁義素著,但戰爭仍然是戰爭,不可能不帶來災難,燕軍圍城至十一月,城中糧食早已吃盡,以至人相食。

瀕臨絕境的段龕傾其全力出城一戰,又敗,最終不得不自縛請降。

慕容恪入城後,沒有再多殺一人,只是在安撫救濟城中百姓後,將其中的屬鮮卑、匈奴、羯等民族的三千餘戶遷往薊城,以削弱當地實力,抑制離心傾向。

如今,又是四十八年年過去,廣固又迎來了一位新的征服者——範逸之。

他又將如何面對這座堅城呢?

八月初八,範二率領的九萬晉軍到達廣固。

廣固城的內城方圓三裡,如同一座軍事堡壘,但廣固城的外城卻與健康城的用木柵欄圍城的外城,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晉軍面對後燕軍羸弱的抵抗能力,只用了兩個時辰就輕鬆攻陷了廣固外城。

慕容超收縮殘部,退保內城。

接下來,範二開始命令將外城的十餘萬百姓清走,並用當年慕容恪的方式,以五萬大軍對廣固城的內城實施了封鎖。

同時,範二親自前往安撫廣固城外城的百姓和俘虜,又派遣毛德祖、檀道濟、蒯恩等人各領兩千將士,開始招降南燕各地守臣,並依據各自能力,量材錄用。

有關範二的傳說,南燕其餘郡縣的各級官員自然是聽說過,即便是沒有聽說過範二以前的戰績,對他在臨朐大敗慕容超和包圍廣固之舉,總還是知道的。

這些官員對範二的能力自是心悅誠服,他們原本就對後燕國沒什麼忠誠,如今又見慕容超大勢已去,自是紛紛投降。

更有許多南燕國人,他們早就不滿慕容超的殘暴統治,竟然自帶武器和糧食,相約前來投奔範二的大軍,這些自幹五幾天之內就來了數萬人。

就連城內的慕容超的兩個親信尚書垣尊和京兆太守垣苗,也翻牆出來投降了範二。

對於會翻牆的智者,範二當然是無限歡迎的,當即將他們任命爲參軍,以他們作爲後來的翻牆者的楷模。

面對已經圍得密不透風的廣固城,範二顯然是穩坐釣魚臺了,他之所以沒有急着攻下這座城池,卻還是爲了一千三百里外的洛陽。

此前範二並沒有料到攻打廣固會這麼順利,但他將廣固包圍起來之後,又靈光一閃地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這個主意的精髓便是圍點打援,他希望通過廣固來奪回洛陽城。

如果看守洛陽的五千後秦軍對廣固救援的話,留守在南陽的沈田子,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消息,進而對洛陽出兵,由此切斷後秦軍的退路......

對於後秦的援軍,範二與慕容超的心情是一樣的,都是希望他們早一點到來。

到了月底時,慕容超派出去的前兩撥使者先後返回了青州,但與慕容鎮和慕容惠所料一致的是,他們並沒有帶回來一個援兵。

後燕國尚書張綱等人剛剛進入泰山郡,就讓遍佈各地的晉軍偵查兵逮了個正着。

張綱等七八個使團人員被關入俘虜營後,很快便聽說了廣固陷入了重圍,而投降的垣氏兄弟已經當上了範二參軍之事。

他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帶着部衆對看管的晉軍表達了投降之意。

範二當即命人將張綱召集了起來,詳細地詢問起他這一次的長安之行,後者既已決定了投降,也沒有做任何隱瞞,“劉勃勃在半個月前大破秦軍,秦國的援軍應該是來不了了。”

聽到這樣的消息,範二有些失望,但經過與他的一番交談,倒是有了意外之喜。

這位張綱可不是那種尸位素餐的官僚,而是南燕國首屈一指的的技術型人才,他最擅長的便是製造各種各樣的軍械。

經過與他一番詳談之後,範二當即任命其爲製造局的大匠師,並決定第一時間將他送到尋陽,讓他與王綿、祖昌等人一起研發火炮等新勢武器。

當然,在他離開以前,讓他將出使後秦失敗的消息宣告出去,以便讓慕容超等還在掙扎的南燕人多一點負能量也是好的。

張綱沒有任何扭捏,當即騎着高頭大馬,用晉軍中特製的擴音器朝着廣固城大喊,“秦國的叛徒劉勃勃此時正與秦軍作戰,姚興再也不可能派救兵來了!”

城上的南燕將士聽到張綱之語,無不爲之色變。

慕容超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將自己自閉了起來,一連三天都不願意見人。

當他再次出現在慕容鎮和慕容惠等重臣面前時,終於將向範二投降的決定宣佈了下去。

聽到這樣的決定,有的人絕望而哭,有的人卻是暗自點頭,畢竟形勢在晉軍包圍廣固的那一刻,便已經註定了。

南燕的國土,除了廣固城之外,其餘全都改弦更張。

慕容超還有什麼翻盤的機會?

就算是後秦軍將晉軍趕走,他們難道就會輕易退出嗎?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既然燕國已註定滅亡,長痛倒不如短痛,早一日向晉軍投降也可少受些驚嚇。

再者說了,給誰打工不是打工?

抱着各種各樣的心思,廣固城內高層的意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向晉軍投降!

正文_0286蘭苦寺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334風箏戰術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257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正文_0314疊被鋪牀正文_0176強借!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105安貧樂道的素食動物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70慕容垂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346炸彈的初次亮相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304勢均力敵的戰鬥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099炒顏料吃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217試試旁邊那棵歪脖子樹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383上中下三策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279第二套方案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036點石成金正文_0127有錢就是任性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148囫圇吞棗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343水戰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202三江源的收穫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185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382第一次北伐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
正文_0286蘭苦寺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334風箏戰術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257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正文_0314疊被鋪牀正文_0176強借!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105安貧樂道的素食動物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70慕容垂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346炸彈的初次亮相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304勢均力敵的戰鬥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099炒顏料吃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217試試旁邊那棵歪脖子樹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383上中下三策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279第二套方案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036點石成金正文_0127有錢就是任性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148囫圇吞棗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264鄂州孟氏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343水戰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202三江源的收穫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185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382第一次北伐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