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

孔子聽了子路的敘述,很快就找到了他吃閉門羹的原因,苦笑道,“你進院時,應該先叫門。”

子路奇怪地問道,“先生有所不知,範家只有柴棚和路口,哪來的院門啊?”

孔子說,“你沒見豁口前那半根秫秸?那就是院門。”

子路掉頭再訪範丹,到了範家後,擡手作叩門狀,喊道,“範老先生在家嗎?”話音才落,便有一個童子從草棚走了出來,隨手拿起那秫秸,將他讓進了院子。

子路見到範丹,再次說起借糧之事,後者道,“先別忙,讓我先問你兩個問題,你若答對了就借給你。什麼多來什麼少?什麼喜來什麼惱?”

子路隨口答曰,“星星多來月亮少,娶妻歡喜發喪惱。”範丹搖頭,笑而不語。

子路垂頭喪氣地回去將經過告訴了孔子,孔子嘆道,“你求人借糧,就應從‘借’字和‘還’字上做文章。”

這一次孔子親自上門,範丹也是降階相迎,遂又問起同樣的問題來。

孔子答道,“世上小人多君子少,借時歡喜還時惱。”範丹哈哈大笑,終於肯借糧給儒家了,孔子和他的弟子這才度過了飢謹。

到了第二年,孔子帶着門徒親自登門向範丹道謝並歸還糧食,卻因在路上遭遇了意外而沒能一次性還清;他保證以後一定會還上,就算自己無法親自到來,也會讓子孫、門徒來代勞......

可惜的是,孔子一直沒能兌現這個諾言,而他的門徒和子孫也沒有再次主動登範家門。

孔子向範丹借糧的故事,當然是杜撰出來的,將這些事杜撰出出來編成故事,那些人大概也是爲了抑鬱儒門的弟子罷?

七分真三分假的話,殺傷力還是極爲驚人的。

孔融之死,何嘗不是曹操的造謠?

曹操被封魏公後,便動了稱帝的心思,有一夥人就趁熱打鐵地聯名上書建議他稱帝。

被曹操稱爲“吾之子房”的荀彧正是因爲反對他稱帝而被殺的,孔融也是反對的,所以他就找了藉口殺他,罪名便是不孝。

孔融自幼就有讓梨的美名,曹操的指責是“莫須有”的,他之所以用“不孝”來殺孔融,正是因爲孔融的先祖孔子是主張孝的。

孔融的理論,也被後世稱爲《父母於子女無恩論》,——孔融認爲父母有了孩子是一時情動,談不上恩情。有了生命本身是沒有恩情的,懷孕期間就像東西裝在容器裡,出生就像瓜熟地落,大自然再生的過程一切都是無比的和諧和自然,以至於談什麼恩情就庸俗了。

父母生孩子的第一動力是爲了滿足私慾——他們想有一個可愛的孩子,——所以給予生命本身並沒有恩情可言,並不是孩子主動要求來到這個骯髒窩囊的人世間的。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非常痛苦的,但父母爲了得到可愛的寶寶,就必然要經歷這樣的過程;就像想要得到酬勞就必然付出勞動一樣,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

所以懷胎談不上什麼恩情,孩子應該感謝父母的,不是生育之恩,而是養育之恩。

可父母養孩子只是爲了防老,這難道不能看做是一場交易嗎?那又何談母愛的偉大呢?.......

在以孝治天下的時代,孔融的理論是大膽而一針見血的,因爲後世的許多大師包括胡適、錢鍾書、李敖等都不約而同地爲這個理論點了贊。

胡適曾給剛出世的孩子寫了一首詩,“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但是你既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將來你長大時,莫忘了我怎樣教訓兒子: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孔融的理論不容於世,可要是他晚生一百年的話,結果就大不一樣了。

因爲在他之後的幾十年,已經有人喊出了“禮教豈爲我輩而設”的言論。

孔融生活在現在,又何嘗不能成爲名士、成爲大師呢?

由此可見,百姓們最害怕的亂世,又何嘗不能是思想家們的樂土呢?

將孔融的理論給曹操的,正是被孔融的好基友禰衡,他們和楊修組成了當時極爲有名的“坑貨三人行”;他們相互之間互相吹捧,極盡肉麻之能事,——如孔融稱禰衡是“顏回不死”,禰衡稱孔融是“仲尼復生”。

孔融將禰衡推薦給了漢獻帝,他堅稱,“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獻帝不敢作主,將薦表交給了曹操;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

曹操便令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禰衡藉機擊鼓罵曹,讓曹操欲殺之而後快。

曹操於是派他前往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了他,想不到劉表卻將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佈文告都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後者便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

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終於被黃祖所殺。

禰衡這樣的人,大概是不會給曹操打小報告的;更大的可能是,孔融的理論原本就是曹操提出來的。

在那個時代,除了曹操這麼活泛的腦袋,誰又能想得出這麼先進的論調呢?

只是他並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姓,以待後世那些大師們的膜拜,而是將這理論當成了工具,藉此殺了孔融。

範二編造的一個故事,原本只是想借機搭訕孔儀罷了,可又何嘗不能成爲殺死他的工具呢?

當他將這個故事說完之後,孔儀已經是說不出半句話來,卻早已被氣得手腳哆嗦了。

孔儀對這樣的故事,無論如何是不會相信的,可站在他的立場上,又怎能開口反駁?否則與欠債不還的小人何異?

而被他所期望的殷仲堪,此時也若有所思起來,好一會才悠悠地說道,“聽說你帶了幾萬石糧食到荊州,不知現在還剩多少?”

孔儀聽他問出這樣的一句話,頓時大跌眼鏡。

“難道他已經猜到我此次來天門到底要幹嘛了嗎?”範二聽了殷仲堪之語,第一時間有了這個念頭後,又想到,“時當亂世,誰家不在默默地擴充自己家的部曲,就算自己在收買人心,他也應該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畢竟就算這些人都給他,他也養不活啊.......是了,這好傢伙原來是想借糧食啊。”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範二當即睜着眼睛說瞎話,“明公有所不知啊,我此次帶來的糧食基本上都是我家叔祖父籌集出來借給叔父的,當然我也自備了一些帶來使用,數量上卻不是很多。如果明公實在有需要的話......”

殷仲堪當即接口道,“老夫就知道安彥手中還有糧食,還請你體恤一下荊州的百姓,能夠暫時將這些糧食借給老夫。老夫現在就可以給你保證,這些糧食我們秋收時一定能還上,要是今年再次遭遇災荒,老夫可以給你另外的東西。”

殷仲堪話中的關於歸還日期和物品的保證,引用的顯然是範二剛纔所說的,關於範丹和孔子的典故。

說到最後,他又若有所思地將目光轉向不遠處的,還在緩緩燃燒的鐵爐。

他顯然已經明白,範二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範二和殷仲堪都不是傻子,他見人家話已至此,當然也不能婆婆媽媽的了,所以當即伸出了一隻手掌,“五千石,我保證給明公最少籌集五千石糧食,這個數字只多不少。”

殷仲堪哈哈一笑,當即往前走了兩步,向範二伸出了右手手掌。

兩人對拍了一掌,剛纔所說的便成了事實。

其實,五千石糧食並不算多,這些糧食最多也就夠江陵人吃十天半個月的。

若是將這些糧食拿出來,救濟所有受災的荊州人,平均到每人身上甚至連一斤都分不到!

可這卻像是一針強心劑,可以給積危久困的荊州人以難得的希望。

得到了範二的保證後,殷仲堪剛纔還偏向孔儀的錯誤思想,也就及時得到了糾正,或者說他現在已莫名其妙地偏向了範二。

因爲他剛纔對範二做出的保證,便是從範二杜撰的故事中引申出來的。

範二怎麼會聽不出這一點,孔儀又何嘗是傻子?

做爲江陵的一份子,孔儀對範二幾句話之間就拿出五千石糧食借給殷仲堪的慷慨,還是無話可說的,可他的內心裡又何嘗沒有半點陰謀論?

這種時候拿出糧食資助殷荊州,也不知他圖的是什麼!

借糧給殷仲堪,同時意味着範二在向他站隊,可殷仲堪的隊伍是有那麼好站的嗎?

一直與中樞爭鬥不休的外藩勢力,如今也就剩下殷仲堪、桓玄和楊銓期這三個州了;他們掌握的軍隊數量,就算是合在一起,都已不如京城的衛戍部隊和禁衛軍了。

更何況殷仲堪現在還和楊銓期、桓玄貌合神離?更何況江左最強大的北府軍,現在是明顯靠向朝廷的?

這種時候選擇與殷仲堪結交,顯然是腦子被驢踢了!

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187甘純大戰冉小賤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19你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027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066我見猶憐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406火燒邱小云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230女人也頂半邊天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167王凝之的書法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119小馬過河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423謗佛正文_0190搶糧事件的背後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054總有刁民想害朕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432四軍混戰正文_0165《廬山圖》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321庾楷押寶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116老人範寧的煩惱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207王國寶之死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086別出聲,用心去感受一下正文_0085顧愷之的亂入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054總有刁民想害朕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088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51八方來客聚豫章正文_0242灌鋼法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069第一桶金
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187甘純大戰冉小賤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19你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027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066我見猶憐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406火燒邱小云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230女人也頂半邊天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167王凝之的書法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119小馬過河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423謗佛正文_0190搶糧事件的背後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403後秦的應對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054總有刁民想害朕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432四軍混戰正文_0165《廬山圖》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321庾楷押寶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116老人範寧的煩惱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207王國寶之死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086別出聲,用心去感受一下正文_0085顧愷之的亂入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054總有刁民想害朕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088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51八方來客聚豫章正文_0242灌鋼法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069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