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64鄂州孟氏

在範二的呵斥下,幾個士卒躬身閃到了一邊,但還是對武昌郡郡守虎視眈眈的。

武昌郡郡守何嘗看不透範二的做作?

但他卻只是慢條斯理地整了一下衣服,不卑不亢地對範二道,“在下孟龍符,足下是......?”

“孟龍符?”範二喃喃自語了一番,很快又追問起來,“孟府君應該是本地人吧?龍山落帽的孟長史可是令尊?”

落山落帽的孟長史便是孟嘉,他正是孟龍符的父親。

孟龍符想不到眼前這少年,竟一口道出了有關自己先父的掌故,卻也暗暗鬆了口氣,——他對自己應該真的是沒有惡意吧?

但他深夜將自己綁架,又是爲什麼呢?

他一口就道出了自己父親的事,莫非是想圖謀自己什麼?

範二之所以記得孟龍符之父孟嘉的掌故,一是因爲李白的一首詩,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爲陶淵明。

李白的詩名爲《九日龍山飲》,正好便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帽落,舞愛月留人。”

孟嘉娶了陶侃的第十女,又將他的四女兒嫁給了陶淵明的父親。

也就是說,孟嘉是陶淵明的外祖父。

這麼論下來的話,孟龍符就是陶淵明的舅舅了。

孟嘉襟懷淡泊、語言簡默、很有肚量,他二十歲時便受到了同一輩人的敬佩;同樣出身於武昌的郭遜以清高的節操而聞名,他當時的名聲尚在孟嘉之上,但他卻常讚歎孟嘉溫文儒雅、平易曠達,認爲自己不如孟嘉。

徵西將軍庾亮出鎮武昌時,徵召孟嘉爲其所部廬陵郡的從事。有一次庾亮召見孟嘉,問他下面風俗好壞,後者回答說,“我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時當問問隨從的小吏。”

庾亮聽了這樣的回答,只好用麈尾捂嘴而笑。

孟嘉對自己的不作爲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轉身就遞上了辭職報告,回家後卻絲毫不將這事放在心上,該樂還是繼續樂。

他後來被舉爲秀才,先任荊州刺史庾翼的功曹,再任江州別駕、巴丘縣令,又被下一任荊州刺史桓溫任命爲參軍。

因爲孟嘉爲人和氣、正派,桓溫非常看重他。

恰逢重陽佳節,桓溫在龍山舉行宴會,幕僚屬官全都穿着戎裝參加,孟嘉也同樣在列。

突然,一陣風將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他卻全不知覺。桓溫示意左右不要聲張,想看看孟嘉有什麼舉動,後者卻繼續談笑風生,絲毫不覺。

等到孟嘉離開去廁所時,桓溫才讓人將帽子還他,並讓孫盛寫文章嘲笑他,放在他的座位上。

孟嘉鎮定自若地將帽子戴正,又無比從容地拿起桌上的短文看了一遍,隨後便請左右取來紙筆,一蹴而就地寫下了一篇爲自己落帽失禮辯護的文章。

桓溫和滿座賓朋傳閱後,無不擊節讚歎。

孟嘉喜歡酣飲,但酒喝多也不亂,桓溫曾問他,“你爲什麼這麼喜歡喝酒呢?酒有什麼好的嗎?”孟嘉笑着回答,“明公您只是沒得到酒中的意趣罷了。”

桓溫又問,“爲什麼聽起來絃樂不如管樂,管樂不如歌喉聲樂呢?”孟嘉回答,“那是因爲逐漸接近自然的緣故。”

他的回答,受到了當時滿座之人的讚歎。

中散大夫羅含爲孟嘉賦詩說,“孟嘉善飲酒,不失其本意。”

孟嘉,是一個超然於物外的名士。

無獨有偶的是,陶淵明和孟嘉都有腿疾、走路不穩,卻不知前者是否被後者遺傳的?

範二當初想將陶淵明收爲帳下,所以特意查了他的家世。

又因爲他們的腿疾以及李白的詩讓,使得範二對孟嘉的生平印象深刻,所以聽孟龍符一報名字,他便理所當然地想到鄂州孟氏,從而想起了孟嘉。

事實上,鄂州孟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他們的始祖孟子,從孟子到孟嘉,已經經歷了二十二代。

但孟氏遷到鄂州,卻是從孟子的第十九代孫孟宗開始的。

孟宗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名人,他字恭武,一字子恭,曾經是吳國的鹽池司馬、豫章太守以及司空,他的事蹟也出現在《二十四孝》中,有關他的典故名爲“哭竹生筍”。

孟宗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年老且病重。

有一年冬天,他的母親得了重病,感覺吃什麼都沒胃口,所以想要喝竹筍做的鮮湯。

可冬天哪來的竹筍呢?

孟宗因爲得不到竹筍而在竹林中抱竹痛哭,對沒能滿足母親的要求而深深自責,隨後他的的純孝就感動了天地,很快他身前的地面就裂開了縫,地上長出了幾支竹筍。

孟宗高興地將這些竹筍帶回家,做出了他母親想要的羹湯,他的母親吃完湯,身上的病竟莫名其妙地痊癒了。

這個故事有着濃濃的神話色彩,幾乎與“囊螢映雪”和“臥冰求鯉”等故事的畫風如出一轍,其中都有些不科學的地方,就連魯迅先生看到這幾個故事時都只能無語。

之所以有這樣的故事傳世,大概是因爲這個社會的確需要宣傳“孝心”,國家需要這樣的故事來維護綱常吧?

至於事情的真相,到底又是什麼呢?

如果孟宗之母不知冬天可以挖冬筍,那她要求孟宗做出筍湯,難道不是無理取鬧的表現嗎?若是他知道冬筍的秘密,孟宗可以得到冬筍也就不足爲奇了!

總之,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但孟家的故事並不只有這一個。

早在春秋時期,孟氏始祖孟子的身上就發生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母三遷”說的是,孟子之母爲了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幾次三番地搬家,卻每次都被萬惡的城管強拆.....

範二想到此,竟不由暗暗鄙視起自己的惡趣來。

孟龍符也是胡思亂想了一番,終於忍不住說道,“想不到足下對寒家這麼瞭解,卻不知爲何而來?”

範二聽孟龍符語氣不善,只得沉聲解釋道,“差點忘了自我介紹了,我叫範逸之,是豫章太守的從孫、天門太守的侄子。因爲之前在豫章與陶元亮有一面之緣,所以才知道令尊的名諱,也纔對鄂州孟氏有了一些瞭解。”

孟龍符倒似乎鬆了口氣,又有些意外地說道,“你就是範逸之啊?我對你的聲名也是久仰了,可你們......”

“此事一言難盡啊,要不孟府君先換件衣服,待會咱們再接着聊?”

“衣服倒沒有換的必要了,按理說足下遠來是客,我應當將你們迎到客廳纔是,只是我......”

“是我反客爲主,那咱們就到裡面敘話?”範二笑了笑,便向孟龍符擺了擺手。

範二帶着王鎮惡、冉小賤跟在孟龍符身後進了書房,落座之後便開門見山地問道,“孟府君對桓南郡用兵荊州怎麼看?”

桓南郡就是桓玄,範二一開口問的便是桓玄攻打荊州的事,孟龍符自是聞絃歌而知雅意,頓時就推測到了範二的來意。

他沉思了片刻,便搖頭說道,“原本我還以爲桓公是去營救洛陽的,想不到他竟爲了一己之私而對殷荊州用兵,這不是一場義戰!”

義戰?

範二聽到這兩個字時竟不由一愣,“春秋無義戰”這話是他的先祖孟子的斷語啊。

春秋時候都沒有義戰,何況現在呢?

從古至今,戰爭的名義無論多麼大義,其本質還是相差彷彿的,春秋時代是爲了征服,再往後就無不是爲了搶地盤、搶糧食、搶人口了。

光是爲了正義而戰的,戰爭不會打得太長久,一如漢武帝爲了復仇而戰一樣。

這樣註定是要被人罵爲窮兵黷武的!

桓玄出兵吞併殷仲堪並沒有錯,錯的是,他遇到了範二。

範二聽孟龍符說起“義戰”時,竟無言以對了,好半晌才繼續道,“去年的六月,我們前往天門抗洪救災,後來又遭遇了天花瘟疫,澧西下轄的幾個鄉一萬多人只剩下兩千人。我與顧參軍等人一百多人進入瘟疫區之後,因爲擔心傳染到外面的人而不敢出來,便索性在裡面定居了下來。後來山中的野人也下來求藥,我們救下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許多野人發現由大片土地可以種植時而無人敢來收稅後,也跟着住了下來.......我們平日無事,便組織人在一起舞槍弄棒的,倒也愜意。”

孟龍符對範二所言不置可否,只是有些煩躁地看着他,心中吶喊道,“你到底想說什麼嘛!”

範二卻自顧自地繼續道,“正好與我們一起進入瘟疫區的有幾十個江陵人,他們的家人當時都在荊州城中,所以非常擔心,家叔也有些擔心桓南郡會禍害到天門。隨後,我爲了給荊州城解圍,就臨時湊了一千人趕到江陵,在城外的江中設伏......”

孟龍符扶額了一下,儘管範二此刻已坐在他面前,但他還是不敢相信地說道,“你帶一千人設伏?我記得桓公是帶着三萬大軍前往荊州的!就算經過數次戰鬥之後,他的大軍也超過兩萬人!”

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09豈曰無衣?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321庾楷押寶正文_0426西秦來犯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405復國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110不差錢正文_0339贏得最輕鬆的偷襲戰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324陷入膠着正文_0056《詠雪憶範寧》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408碾壓式攻擊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105安貧樂道的素食動物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042公主,請自重!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149範二的術算課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滅正文_0027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正文_0169後拍賣會時代正文_0141潁川陳氏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258桓玄必須死!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22葛真人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130開學典禮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389大敗慕容超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236十年磨一劍正文_0011還有誰可救範寧?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209豈曰無衣?正文_0135術算世家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294驅狼逐虎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96錢莊大計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236十年磨一劍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248讓子彈飛
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09豈曰無衣?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321庾楷押寶正文_0426西秦來犯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302位面之子劉寄奴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405復國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110不差錢正文_0339贏得最輕鬆的偷襲戰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324陷入膠着正文_0056《詠雪憶範寧》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408碾壓式攻擊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105安貧樂道的素食動物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042公主,請自重!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149範二的術算課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滅正文_0027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正文_0169後拍賣會時代正文_0141潁川陳氏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258桓玄必須死!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22葛真人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006贈劍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130開學典禮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389大敗慕容超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236十年磨一劍正文_0011還有誰可救範寧?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209豈曰無衣?正文_0135術算世家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294驅狼逐虎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96錢莊大計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261土斷正文_0236十年磨一劍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248讓子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