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70孫恩之亂

就在孫恩率領百餘教徒在上虞縣城將縣令殺死,並發動教衆在城內燒殺劫掠時,很快就有人將這個重大的壞消息帶到了山陰。

山陰正是的會稽國的治所,會稽國內史正是兩年前在江州擔任刺史的王凝之。

王凝之也是五斗米教的信徒,而且是走火入魔那種。

他聽說孫恩帶着教衆在上虞作亂,且有可能會逼近山陰時,卻並不做任何防備,反倒是沐浴更衣,開始大作法事。

然而孫恩的行動並不以王凝之的意志爲轉移,他們還是氣勢洶洶地來了,於是王凝之的屬官也都不淡定了,紛紛請領導請示到底該怎麼辦。

王凝之卻一揮麈尾,淡然道,“爾等不必擔心,我已請了神仙,借來鬼兵把守各處要道,每處都有數萬,何懼盜賊!”

五斗米教中,大約有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的法門,所以王凝之可以隨口道來。

問題是,孫氏也是五斗米教世家,孫恩則是現任的天師,王凝之驅使的鬼兵膽敢阻擋孫天師的嗎?

王凝之的下屬並不都是五斗米教徒,而且也沒有精神分裂者,所以他們對爲他的大言不慚是難以理解的;或者說,他們聽到了王凝之的話後,內心是完全崩潰的。

遭遇到一個如此糊塗的上司,能怎麼辦?

逃吧!

就在王凝之還在巴望着有鬼兵來相助時,他的下屬們已經逃了個七七八八,而孫恩率領的幾千亂軍則毫無阻礙地進入了山陰城。

王凝之意識到自己“請”的鬼兵無效後,這才驚慌失措地組織將士們反抗,可這樣一來卻讓他的四個兒子都成了炮灰。

當他意識到了逃跑纔是上策時,亂軍卻已破了城門,他也被人從車上拽了下來。

王凝之看着幾個五斗米教徒要將自己捆住時,當即毫不客氣地掙扎道,“各位道友這是幹嘛呢?某也是天師道信徒啊!”

孫恩冷冷地盯着他,明知故問道,“你就是王內史?”

“對,我就是!”

“那好,請一定要記住,我最討厭的就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孫恩平靜地說完這句,當即轉頭對押住王凝之的教徒道,“還不拉下去?”

王凝之,卒。

就在王凝之帶着四個兒子到城門口準備做最後抵抗時,謝道韞卻在府內將幾十個女眷集合了起來,已經準備好逃跑了。

當王凝之和四個兒子的死訊傳來後,謝道韞差點就要當場哭倒,可她身邊還有女兒王馥以及三歲的外孫劉濤。

她絕不允許他們落入亂軍手中!

女眷們早已組織好,剩下的就是要悄悄撤出城去了,問題是,亂軍早已從幾個城門涌入了城中。

此時再想要出城,又談何容易?

謝道韞所領的這些女眷纔剛剛出了後門,便與一隊亂軍相遇在一起了,女眷們一下就被他們衝散了。

謝道韞下了車子,高聲指揮女眷們與亂軍戰鬥,她也手持佩劍、連殺數人。

可她們到底還是太勢單力薄了,所以很快就被亂軍團團圍住,她們也因此成了俘虜。

亂軍殺孩子已殺成了習慣,他們見到站在謝道韞身邊的劉濤時,頓時嚷了起來,“先將這孩子殺了!”

謝道韞此時髮髻垂散,滿臉血污,卻掙扎着將劉濤護在身前,對亂軍怒喝道,“他是劉家的後人,跟王家和謝家都沒有關係!你們要殺他,就先殺我好了。”

孫恩此時就在左近,他對謝道韞的才名是早有耳聞的,此時又見她英氣逼人、凜然不懼,遂起了敬佩之心,當即命人將謝道韞等人放了......

謝道韞帶着王馥、劉濤等數人出了城,徑往東山而去。

可她哪裡又能想到,東山的謝家別墅此時早已被搶劫一空?

就在孫恩拿下會稽的同一時刻,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東陽、新安這七個郡也同樣發生了騷亂,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王崇、義興太守魏隱棄郡逃走。

而吳興大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黃門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愔等,則全被殺死。

只用了一天,孫恩就控制了八個郡,這大可看出他的號召力來。

更重要的是,他選擇的時機不錯,而且他給教衆們畫出的大餅也很刺激。

許多人看到孫恩亂軍的形勢,請求加入,僅僅在隨後的幾天之內,孫恩的亂軍就達到了二十餘萬人。

這二十餘萬人一起行動,其破壞力也是異常驚人的。

當郡城和縣城全部被拿下後,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攻擊大戶們的鄔堡和莊園了,這種打砸搶活動對而他們而言,簡直是一種節日的狂歡!

可王謝等家族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就免不了要滴血了,因爲他們的莊園大部分都在三吳地區。

孫恩並沒有趁機建立政權,也沒有任何言行表示要反朝廷*的意思,他之所以花這麼大的力氣策劃着一場動亂,似乎只是爲了讓信徒們參加一場罕見的狂歡而已。

當然,如果能借機報仇或是就此踏上仕途,似乎也是不錯的結果。

這是一場宗教徒的勝利!這是一場低等庶族反抗高門大閥的勝利!

出乎意料的成功,使得孫恩意氣風發,遂得意洋洋地對部屬們笑道,“天下大事已定,從此不用再打仗了,諸位就等着與我一起穿着朝服進京吧!”

想到美好的前景,孫恩還是決定先讓自己習慣一下,於是自稱徵東大將軍,又上表朝廷,將這次起兵的責任全部推到司馬元顯和劉牢之身上,並請朝廷誅殺他們。

孫恩之所以指控他們,其實是有目的的,——指控司馬元顯,是因爲當初孫泰被殺是司馬元顯的命令;指控劉牢之,則是擔心劉牢之領兵來討,因爲孫恩知道劉牢之的厲害,也因此害怕他帶兵來討。

孫恩之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司馬元顯的手上,在得到這個消息的一個時辰前,他還收到了兩個好消息,

一是雍州刺史楊銓期,在襄陽被桓玄的將領馮該殺了;二是殷仲堪和桓玄在江陵城攻殺了四五天之後,現在已是兩敗俱傷,桓玄最後帶着八千敗兵離開了江陵!

這兩個消息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現在正是藩鎮力量最薄弱的時刻,此時正是將他們的兵權收回的最佳時機!

想要讓他們就範,僅僅只要一紙詔書和兩萬兵力而已。

詔書不會是問題,畢竟名義上的君上是個白癡嘛,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詔書都行,玉璽也隨便用......

至於用兵嘛,北府兵肯定是不行的。

因爲劉牢之將他們挫敗之後,很可能會賴在江州和荊州不回來了,要用還是得用禁衛軍。

可要是從京城這四五萬軍中,抽出兩萬人去討伐桓玄和殷仲堪的話,京城的防守就被削弱了,劉牢之會不會趁虛而入呢?

如果能夠從豫州調兵就好了,當初怎會做出,將豫州的幾個郡劃到江州的錯誤決定呢?

這事,還真是一個幸福的煩惱啊!

司馬元顯正絞盡腦汁地,尋找妥善解決長江上游這幾個藩鎮的辦法時,孫恩在三吳作亂的壞消息終於傳到了他的手中。

他得到這個消息後,也就再也不用爲桓玄和殷仲堪的事煩惱了!

相比於解決桓玄和殷仲堪的問題,顯然是解決孫恩在三吳作亂的問題更加重要,因爲近年來只有三吳纔是江左的真正大後方,朝廷能夠控制的只有三吳。

如果失去了三吳的糧食供應,江左可就直接垮了!

相比於三吳,江州、荊州和雍州算個屁啊,他們愛鬧就讓他們鬧去吧!

劉牢之也是在孫恩作亂幾天之後就得到了消息,隨後他一面向朝廷上疏請求前去平亂,一面開始整兵出發。

北府軍由京口出發,直奔吳郡而去。

由字面上的意思看,劉牢之所帥的北府軍,倒與後世的及人民之所需的人民子弟兵差不多了。

其實不然。

劉牢之之所以如此焦急地領兵前往平亂,並不是他有着一副忠肝義膽,而是因爲他得到了一個大好機會,——北府軍發財的機會。

如果以戰鬥力作爲評判標準,北府軍肯定是江左當之無愧的第一軍,可他們的戰鬥精神卻並不如何高尚。

當初謝玄執掌北府軍時,這支勁旅就因搶奪輜重而導致過五橋澤的慘敗。

如今執掌北府軍的領導已經不是有高度文化修養的謝玄,而是勇略過人卻沒多少道德操守的劉牢之了,北府的軍紀自是一代不如一代。

北府軍在駐地京口時,當然是不會騷擾當地百姓的,畢竟當地的很多都是軍戶,沒有兔子會冒死去吃窩邊草。又加之當地民風強悍、民間又沒有多少財物可搶,三來靠近北方強敵,也並非搶掠的良好場地。

可三吳就大不一樣,北府軍就沒幾個是出身三吳的,而且三吳富庶也是天下之名,更何況這兒的民風也甚爲柔弱,搶起來根本沒壓力啊。

在劉牢之眼中,三吳之地就是一隻大肥羊,他彷彿聽到這隻羊的召喚,——人傻、錢多,速來!

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434北奔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131選修課和必修課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滅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283劫倭國濟貧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257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正文_0262孫恩的佈局正文_0095範寧的田產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278東下吳郡正文_0197變臉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210爲了每天的一頓飯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033公主去哪兒了?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225全面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正文_0408碾壓式攻擊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85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237潛入江陵正文_0201梅嶺的戰略性地位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266驚弓之鳥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347鎩羽而歸正文_0014像孩子一樣無助,多麼痛的領悟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227不拋棄、不放棄正文_0365湖口見聞錄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276造反有理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18身無長物的神仙中人正文_0372升旗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255投石車大戰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434北奔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024酒席間的暗戰正文_0058欺詐者雷恩加爾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169後拍賣會時代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010京城來信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114獵獸怎如獵人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165《廬山圖》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453稱帝遷都
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434北奔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417殺入關中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131選修課和必修課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滅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283劫倭國濟貧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257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正文_0262孫恩的佈局正文_0095範寧的田產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278東下吳郡正文_0197變臉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210爲了每天的一頓飯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033公主去哪兒了?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225全面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正文_0408碾壓式攻擊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85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237潛入江陵正文_0201梅嶺的戰略性地位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266驚弓之鳥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347鎩羽而歸正文_0014像孩子一樣無助,多麼痛的領悟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227不拋棄、不放棄正文_0365湖口見聞錄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276造反有理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18身無長物的神仙中人正文_0372升旗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87大車拉女人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255投石車大戰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434北奔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024酒席間的暗戰正文_0058欺詐者雷恩加爾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348征戰南陽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169後拍賣會時代正文_0092士族公敵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010京城來信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114獵獸怎如獵人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165《廬山圖》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453稱帝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