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07王國寶之死

楊銓期出自弘農楊氏,是“關西孔子”楊震的後代。

楊震與其子楊秉及曾孫楊彪均爲漢朝太尉,後世稱爲“四世三公”。

楊彪娶的是袁術之女,他有一個著名的兒子名爲楊修,這個楊修就是中學課文《楊修之死》中的楊修。

楊修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爲楊囂和楊榮,楊囂之子楊淮便是楊銓期的曾祖父,楊銓期的祖父和父親則分別爲楊林和楊亮。

從楊震到楊準,七代都有名望德行。

楊佺期的祖父楊林從小也有才能和名望,卻因爲遭逢動亂死於胡人之手;楊銓期之父楊亮年輕時效命於氐族的姚襄,在桓溫大敗姚襄之後,才歸降了桓溫。

入晉以來,晉武帝司馬炎將弘農楊氏另一支的楊文宗之女楊豔立爲皇后,楊豔病危時,又將同族楊駿之女楊芷推薦給武帝,武帝遂立楊芷爲後。作爲皇家外戚的楊駿、楊珧、楊濟兄弟三人,在晉武帝期間一世三公、一門兩後,時稱“西晉三楊”。

晉惠帝時,皇后賈南風爲奪取權力廢楊太后;又密旨夷滅三族,株連千餘,時人莫不磋嘆。僥倖逃掉的楊氏族人,全都跑到了北方。

楊佺期沉毅果敢勇猛,而其兄楊廣及弟楊思平等都強悍粗暴,他自認爲楊家的門第,尚在江南兩大頂級豪門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之上。

有人用他的門第和王殉相比,他還惱恨不滿。

可惜楊家因爲過江太晚,又曾出仕僞朝,江左各大士族都不買楊家的帳,無論是結婚還是選官都覺得楊家的門第太低,因此而常常排斥他們。

像桓玄這樣的人,甚至認爲弘農楊氏是寒門!

楊佺期常激憤得咬牙切齒,爲了找機會光大門楣,他參與了淝水之戰後的北伐,並屢建戰功;儘管依舊沒能讓別人認可楊家的門第,但他們對楊銓期的領兵作戰能力,還是心裡有數的。

楊銓期因戰功進號爲龍驤將軍,後改任爲新野太守,兼任建威司馬,隨後又升任堂邑太守,都督石頭城的軍事,卻因爲身體多病的緣故離職。

殷仲堪出任荊州刺史後,便以之爲行軍司馬,如今將江績罷免後又提拔他爲南郡相,顯然是想對其示之以恩,希望他爲自己賣命了。

將楊銓期提拔之後,殷仲堪很快就接到了王恭的來信,他展開信只看了幾行便欣喜若狂起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王恭此刻的心情,一如楊銓期一樣,他們同樣將王國寶視爲眼中釘,所以不出意外地想到了“舉兵清君側”這幾個字。

殷中堪第一時間回覆了王恭的信使,表示自己一定會響應王恭,由荊州出兵!

一來一回之間,王恭得到殷中堪的答覆時,已是十一月中的事了。

此時的北方早已下了好幾場雪,北魏國主拓跋珪也從平城轉戰到了後燕的國都中山,他已經指揮着士卒對中山城發起了好幾次衝擊,可惜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的一邊。

無奈之下,拓跋珪只好感嘆道,“中山城非常堅固,慕容寶一定不肯出城來與我們決戰。我們急切攻打會損兵折將,長期圍困又要花費大量的糧草,不如先去奪取鄴城、信都,得手之後再來想辦法對付它。”

拓跋珪採用避開後燕都城,重點進攻其它戰略要點的戰術,從中山退兵向南開進,軍於魯口。

這個時代還沒有電話,王恭所知的北方的局勢,還停留在兩個多月前。

就算知道後燕被北魏壓着打,他又能如何呢?

先不說王恭有沒有意願在這麼冷的天氣裡北伐,就算是他向朝堂提出北伐又能如何?現在掌權的司馬道子,又怎麼可能放任王恭動刀兵呢?

十一月二十日,王恭正式向朝廷上表,請求入朝清君側,他甚至連北伐的幌子都懶得用了。

“後將軍國寶得以姻戚頻登顯列,不能感恩效力,以報時施,而專寵肆威,將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闔叩扉,欲矯遺詔。賴皇太后聰明,相王神武,故逆謀不果。又割東宮見兵以爲己府,讒疾二昆甚於仇敵。與其從弟緒同黨兇狡,共相扇動。此不忠不義之明白也。以臣忠誠,必亡身殉國,是以譖臣非一。賴先帝明鑑,浸潤不行。昔趙鞅興甲,誅君側之惡,臣雖駑劣,敢忘斯義!”

王恭隨後任命劉牢之爲府司馬,率東晉最精銳的北府兵自京口進逼建康,京都由此震動、內外戒嚴。

王國寶聽說王恭帶兵前來,頓時不知所措起來。他本來已派兵到竹裡守衛,可這些士卒卻藉口天氣寒冷,紛紛潛逃回家了。

王緒勸王國寶殺掉王恭的同黨王珣和車胤,然後挾持司馬德宗,與司馬道子出兵討伐京口。

雖說王恭是針對王國寶去的,但他在某種程度上變相地打擊了皇權,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包括有野心的桓玄,不得志的王珣等人。

所以王緒出主意,讓他假借司馬道子的命令,殺掉王珣、車胤,以除時望,鞏固已方人心,然後再挾天子和相王調兵討伐二藩。

王國寶不得已同意了這個計劃,可等王珣、車胤二人到了以後卻又不敢動手了,還傻呼呼地向二人諮詢起來。

王珣和車胤是當之無愧的效忠先帝的人,他們此時被王國寶請來哪還不知他所想?此時聽了王國寶的諮詢,自然是大跌眼鏡,也只好裝傻充愣起來,“王孝伯和殷仲堪跟你也沒什麼深仇大恨,所爭的不過權位罷了,你放棄權位不就沒事了?”

王國寶有點不自信,“莫非把我當成曹爽?”

王珣是想讓王國寶交出權力免禍,曹爽卻是因爲交出兵權,而被司馬懿殺死的。

王珣見他起了疑心,連忙說,“你這是什麼話呀!你哪有曹爽那麼重的罪過,王恭又哪裡是宣帝那樣的人呢?”

車胤也在一邊趁人打鐵道,“當初桓公何等威武?當日他圍困壽陽,也是很長時間才攻克的。如果朝廷現在派兵去攻王恭,他一定會退回京口堅守。倘若京口一時無法攻下,上游的殷仲堪又帶兵乘虛而來,你又準備怎樣辦呢?”

王國寶聽了王珣和車胤的分析,嚇得臉色大變,驚慌之下便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解除一切官職;可奏章剛送上去他就後悔了,隨後又讓人弄了一道詔書,讓自己官復原職。

王國寶猶豫不決,司馬道子也像是無頭的蒼蠅一般,王珣卻在此時成了香餑餑。

司馬道子也將王珣召到了東府城,開門見山地問道,“王恭和殷仲堪一起造反這件事,你應該知道吧?”

王珣卻裝模作樣地回答道,“朝廷內外的事,我一件都不曾參與,他們造不造反的,我又能從哪得到呢?”

司馬道子聽了這個回答,便知王珣不會出面調解雙方的糾紛了。

司馬道子的愛好倒是挺多的,清談服散、貪花愛柳、飲酒泡妞什麼都可來得,只可惜他的性子還是太怯弱了些,他對王恭和殷仲堪的聯軍,自然是不敢纓其鋒芒的。

既不能和,又不敢打,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犧牲王國寶同志了。

反正王恭指名道姓是要王國寶的嘛,以此棄車保帥,似乎也適逢其會呢!

司馬道子將一切罪過都推到了王國寶身上,隨即派驃騎諮議參軍譙王司馬尚之,前去逮捕了他,而後以皇帝的名義下詔,——賜王國寶自盡,斬王緒於建康街頭。

司馬道子派使者前去面見王恭,對自己的過失表示深深的歉意。

既已失去了起兵的理由,王恭便只得帶兵返歸京口。

殷仲堪雖然響應王恭,但他的膽子與司馬道子也差不多,並不敢真正出兵;等聽說王國寶被殺了,這才威風凜凜地揮師東下。

司馬道子再次寫信道歉勸阻,殷仲堪算是賺足了面子,遂班師。

這場中樞與藩鎮間的準軍事對抗,是以司馬道子擢升王珣爲尚書令、王國寶爲尚書左僕射且領東宮衛率爲導火線的,最後卻以司馬道子的妥協而告終。

對於這樣的結果,年近十五歲的司馬元顯,以實際行動對他的父親表示了不滿。

若是放在後世,司馬元顯的年紀最多不過是一個初三的學生,但他因爲出身好而官拜侍中,並且從豫章回京後就成了親,馬上也是要當父親的人了。

此時此刻,他向司馬道子進言,“若是讓王恭和殷仲堪繼續做大,以後咱們就無法收拾了!這次咱們還能用王國寶的腦袋來丟車保帥,下次又能拿誰的呢?所以一定要做好萬全之備。”

司馬道子眼見兒子雄心勃勃,便拜他爲徵虜將軍,又將中央警衛部隊和徐州的文武官員都配給了他。

除了司馬元顯之外,司馬道子最信任的人便是負責逮捕王國寶的司馬尚之,以及他的兄弟司馬休之。司馬尚之是晉元帝司馬睿叔父司馬承的曾孫,他和司馬休之是當時皇室中最優秀的人物。

他向司馬道子提出建議,“如今各地藩鎮強大,而中央弱小,宰相權輕,相王應該挑選最親近的人,在外邊建立起忠於自己的藩鎮。”

司馬道子深以爲然,隨後做出第一個重大措施,——任命王國寶的二哥王愉爲江州刺史,防備荊州的殷仲堪。

早在王國寶被賜自盡前,他的兩個兄長侍中王愷和驃騎將軍府司馬王愉,便向朝廷提交了辭職信。

在王國寶自盡後,他的母親範蓋則與他的次子王綿,一起乘船離開了京城。

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420滅亡後秦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43尾隨而至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447三山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419定城伏擊戰正文_0319碟中諜正文_0425涼州的局勢正文_0118真正的吃貨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14像孩子一樣無助,多麼痛的領悟正文_0063上門求辱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419定城伏擊戰正文_0110不差錢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207王國寶之死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383上中下三策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189衛隊長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410扶余清慧的報復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283劫倭國濟貧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332亂糟糟的涼州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307鯊魚和鯨魚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427對陣北涼軍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389大敗慕容超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097冉小賤和田小雞正文_0256小人的巔峰造極之境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149範二的術算課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206荊州之變
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420滅亡後秦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43尾隨而至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447三山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327西蜀王國正文_0419定城伏擊戰正文_0319碟中諜正文_0425涼州的局勢正文_0118真正的吃貨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014像孩子一樣無助,多麼痛的領悟正文_0063上門求辱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419定城伏擊戰正文_0110不差錢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207王國寶之死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383上中下三策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189衛隊長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326調兵遣將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410扶余清慧的報復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283劫倭國濟貧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332亂糟糟的涼州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307鯊魚和鯨魚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詩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427對陣北涼軍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020一劍殺馬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389大敗慕容超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097冉小賤和田小雞正文_0256小人的巔峰造極之境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149範二的術算課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206荊州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