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93爲皇太子建藏書樓

範寧在餘杭成功過一次,所以他更沒法接受在豫章的失敗,所以纔會拿出私有財產,無常資助本地的窮苦人家的孩子來上學。

範寧的急功近利,恰好成爲了士族們攻擊的突破口。

這大概就是範寧被王凝之彈劾的始末吧?

如果說範弘之當年提議給桓溫立惡諡的舉動,得罪的是滿朝文武;那麼,範寧現在倡議的普及教育,無疑會損害全體士族的最根本利益。

上流社會似乎都堅信這樣一條“真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們想要保持對百姓的奴役,不但要把受教育的權利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要杜絕百姓們思考。

士族對百姓保持的壓迫,就像高閥用“淡泊名利的名士風度”對寒門保持壓制一樣。

但範二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纔是正確的斷句方式。——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範二在感情上,有責任幫助範寧擺脫目前的困境,而他們在立場上也算是在同一陣營的。

範寧興辦教育是爲了立功立名,範二也需要提高百姓的文化素養,但他的真正用意是讓百姓通過教育認識到自己的處境。

於公於私,範二都必須幫助範寧,必須讓失學的孩子重新回到學校。

問題是,這個忙該怎麼幫呢?

範二低頭沉思起來,很快就捋清了這個難題的本質。

士族們在感情上的確是不希望百姓子弟接受教育,但他們又不敢將這自私的想法宣之於衆的,所以範寧在餘杭辦學並未受到明面上的攻擊。

至於現在辦學爲什麼會失敗,其根源大概還是因爲錢。

如果百姓已經富裕了,孩子們可以買得起筆墨,他們也不用在乎孩子的勞力。要是這樣,孩子們迴歸學校也就順理成章了。

讓百姓富裕起來,扶貧可以治標,但要治本還是得發展當地的生產力。

無論是扶貧還是發展生產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意味着孩子們還是不能立即回到學校;只要從根本上解決了百姓的生活問題,孩子們終歸是會回到學校的。

範二顯然不會被動地等待百姓們的生活,慢慢變好。

想要讓孩子們立即返回學校,似乎就只有直接給他們塞錢這一條路了,可這樣的舉動會不會太明目張膽了?

除了直接給他們塞錢,還有什麼辦法呢?

思索了一會,範二突覺靈光一閃,隨之咧嘴笑了起來。

“我都被王凝之逼得走投無路了,你還笑得出來?”範寧看着範二一語不發的樣子時,還覺得自己對他有所虧欠,待看到他臉上盪漾出的笑容時,便沒好氣地問道。

“我突然想起兩句詩來。”範二也知自己的得意忘形,遂收斂自己,口中吟道,“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範寧哪有心情管他溼的乾的?只是搖頭道,“都這種時候了,你還有心情做詩?”

“我想到一個辦法,或許可以讓那些失學的孩子重返課堂。”

“你想到了辦法?”範寧也坐直了身子,很快又意識到這小子說話也不是太靠譜,遂又放鬆起來,搖搖頭,“如今的形勢,相當於圍棋中的被斷了大龍,早已是必死無疑的棋了,你卻跟我說有辦法。哈哈.......”

範寧也情不自禁地狂笑起來,笑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最後終於忍不住痛哭起來。

看着一老頭在眼前肆無忌憚地狂笑,又轉而痛哭,範二一陣無語,心中又不由暗歎起來,“這就是魏晉風度啊,笑要笑得忘形,哭要哭得旁若無人。”

看着範寧哭得差不多了,範二終是拿出了手帕遞向他,“表伯尚且對我充滿信心,叔祖父怎麼一點都不信我?”

範寧接過了範二的帕子,口中“哼”了一聲,自然是不屑於聽到王國寶的名字。

儘管王國寶在營救範寧的過程中出了力,但後者對他的成見有增無減。

藍田侯府中,範寧最看好的是王國寶的親弟弟王忱,儘管後者醜得跟狗似的。——苻堅的侄子苻朗曾經這麼評價他們兄弟,“王忱是狗麪人心,王國寶是人面狗心”。

範寧最討厭的便是王國寶的狗心,他這種正經的經學大家又怎麼會看得上兩面三刀的小人呢?

範寧只比王國寶大十歲,但後者生下來就是他的外甥。

就算範寧唾王國寶一臉,後者也不敢有任何脾氣;畢竟這個時代中的舅舅是很有地位的,舅舅比老婆和岳父大人都大!

儘管範寧從主動給王國寶寫信,但最近兩個月他們之間的通信還是有些頻繁的;範寧雖知王國寶對自己有些悔意,卻始終沒有原諒他。

但從王國寶的心中,範寧頓總算是讀到一些範二的壯舉的。

想到此,範寧便來了精神,“你......你真想到了辦法?”

範二點了點頭,分析道,“孩子們不來學校,是因爲他們買不起筆墨,也可能是因爲他們的家長需要他們下地勞作,歸根結底是因爲百姓太窮。”

“這我知道。”範寧並不覺得範二的說法有什麼新意,只要肯動動腦子,任何人都能分析出這些原因。

“想要讓他們富裕起來,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所以咱們現在還是隻能像之前那樣資助他們;當然,要給他們塞錢也不能太明目張膽了,我們能巧力什麼名目呢?”

範寧聽了範二之語,先是老臉一紅,而後又忍不住無奈地搖起頭來。

什麼叫明目張膽?什麼叫巧立名目?這話聽着怎麼這麼不堪入耳呢!

範二不顧範寧臉上滿滿的嫌棄,只是繼續道,“至於立什麼名目,我剛纔倒是想到了一個,準備說出來與你參詳參詳,你看可行不可行......”

“那你倒是說啊。”

“我得先問問,那些孩子們的字寫得怎麼樣?”

“你說呢?那些失學的孩子中,入學最早的已有五年了,最晚的也差不多有一年了。”

範二當即拍板道,“這就行了。咱們給這些孩子提供筆墨紙硯,讓他們抄書,你覺得如何?這麼一來,他們不但能借此練習寫字,還能賺到學雜費。”

範寧見範二說得信誓旦旦,心中雖不想打擊他,卻還是把想法說了出來,“抄什麼書?你準備讓幾個人抄?準備給他們多少錢?”

範二理所當然道,“受衆面當然是所有失學孩子啊,至於多少錢,咱們還得從長計議。你覺得抄一頁紙給他們一文,會不會太少?”

如今書本實行的是豎排,一行字大概有二十個餘個,一頁紙差不多有十四五行,每頁紙中的字數總共有三百字左右。

用毛筆一天能寫兩千字已是不容易了,拼了命那種也就能寫個三千多字,他們一天的收入也就十文八文的。

一個月三百文的收入,這是京城中那些販夫走卒們平均下來半個月的所得,卻遠遠高於他們的在鄉間勞作的家人了,何況他們還只能算是半個勞力?

範二覺得,只要他們寫出來的字能夠讓人辨認清楚,就該值這個價。

範寧卻不以爲然,嘆氣道,“枉你還自認爲自己能給學生們教術算,你就沒想過讓這麼多的人抄書,需要支付出多少錢嗎?而且,你要這麼多書何用!”

範寧曾經無償資助過孩子們來學校上學,而且資助時間最長已達五年之久,但他資助給他們的錢,也不過是每月每年百文而已。

按照範二剛纔的說法,就把筆墨紙硯的費用刨除,自己需要支出的錢也增加了二三十倍。

範寧的術算不如範二,但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傾家蕩產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就算範寧可以忍受,爲了孩子們能上學而傾家蕩產,他也不能忍受浪費。——抄這麼多書到底有什麼用?擦屁股還嫌這紙髒呢!

範二委屈地說道,“我知道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但我沒說這些錢全由你出啊!”

“難道你來出?我可不敢用你的錢!”範寧直接了當地搖頭,他始終以爲範二是爲自己的事業操心,卻不知範二爲的也是自己的大業。

“我若是有幸能爲叔祖父分憂,何樂而不爲?但我也不會出這些錢。”範二說到此,見範寧又要打斷自己,忙又說道,“咱們剛纔不是說巧立名目嗎?你覺得以給皇太子捐一座藏書樓的名義,發動有識之士捐款如何?咱們可以用這些捐款爲皇太子建圖書樓,給孩子們發辛苦費。”

“給皇太子建圖書樓?發動有識之士捐款?”範寧細細地咀嚼起範二的計劃,越琢磨越覺得此事可行。

爲皇太子建藏書樓是名垂青史的好事啊,更重要的是,可以假公濟私地給了孩子們資助,這的確是一舉兩得的妙計啊!

範二又旁敲側擊地提醒道,“如果有人捐書就更好了,就算有書的人不捐出來,咱們也可以借來抄不是?”

範寧笑着頷首道,“行,我看行,這事就這麼定了。”

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279第二套方案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287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153鬱郁不得志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094屁股決定腦袋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315讀書與男女之事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206荊州之變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364乞丐皇帝上任後的三把火正文_0048養晶成功了!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133變速齒輪的槓桿原理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325黎民軍的回擊正文_0394滅蜀歸來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272王愉的離開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376入主京城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059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315讀書與男女之事正文_0420滅亡後秦正文_0218身無長物的神仙中人正文_0102危機意識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371邀請嘉賓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258桓玄必須死!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426西秦來犯正文_0238荊州之主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066我見猶憐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045算盤和十六進制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308火攻正文_0160你吟詩來我做賦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361中國夢
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279第二套方案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287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034完成製糖第一步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153鬱郁不得志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094屁股決定腦袋正文_0370新思路正文_0315讀書與男女之事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206荊州之變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364乞丐皇帝上任後的三把火正文_0048養晶成功了!正文_0310朝中變故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133變速齒輪的槓桿原理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355奪門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325黎民軍的回擊正文_0394滅蜀歸來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013雪橇小王子的傳說之旅正文_0272王愉的離開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267好久不見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376入主京城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059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005戰鬥吧!少年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315讀書與男女之事正文_0420滅亡後秦正文_0218身無長物的神仙中人正文_0102危機意識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371邀請嘉賓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258桓玄必須死!正文_0363柴壁之戰正文_0426西秦來犯正文_0238荊州之主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121臉皮和鬍子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066我見猶憐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045算盤和十六進制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308火攻正文_0160你吟詩來我做賦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場雪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361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