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

兩難

皇帝終於開懷大笑:“你小子板着臉以爲朕就瞧不出來了?既然心裡有愧,又憐惜她,乾脆娶回家算了。”

杜燕綏腦中浮現出岑三孃的身影,想着她的身世,心裡陣陣難過:“馮忠逃了,沒準兒哪天會去找她。皇上是想讓臣留她在身邊張網以待?”

“父皇后來封了建成皇叔爲隱太子,還從宗族裡給他過繼了香火。朕是皇帝,一個小小的馮忠還輪不着朕爲他費心思。”皇帝搖了搖頭,難得的認真:“燕綏,你伯父遷涉進我皇兄謀反一案被斬。你父親因此被貶,客死他鄉。但你別忘了,你祖父是杜如晦,凌宵閣裡的功臣。你接了天策劍,先帝肯用你,朕更不會疑你。”

杜如晦自先帝爲秦王成立天策府時,便隨侍左右。房謀杜斷名聲遠揚。下場呢?伯父牽涉進太子承乾謀反一案,全家被斬。父親貶往邊窮之地鬱鬱而終。房玄齡之子,駙馬房遺愛與公主一家同樣因謀反的罪名被殺。

父親過世後,他揹着先帝賜給祖父的天策劍進了京。也許是那把劍讓先帝顧念起祖父,給了他一個選擇。從此,他跟隨在滕王身邊做眼線。

一年又一年過去,先帝過世,今上登基,他仍隨侍在滕王身邊。很多時候杜燕綏都絕望的想,如果再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也許這一生他都會是滕王信任的侍衛空青。不能堂堂正正的讓世人知道,他是杜如晦的子孫。

意外讓他遇到了岑三娘。

他照規定一月一次密信送出,提到了袁天罡,提到了岑三娘。

皇帝也許是不樂意看到滕王身邊有人替他消災解難,也許是顧忌着袁天罡的話,畢竟滕王和廢太子承乾要好。那時她墜江想逃離。他就順水推舟放過了她。

當年師傅用另一枝一模一樣的釵在他肩頭烙下了印記。製出了一色隱衛們識別身份的荷包。那麼多年過去了,他感到絕望的時候,沒想到岑三娘認出了他的荷包,提到了那枝釵。

杜燕綏知道。自己拿到了改變命運的鑰匙。

如果岑三娘知道那時他拼命保護的,是杜氏一門的榮辱,她還會走近他嗎?

皇帝卻想讓自己娶她。杜燕綏的心越發沉重了。當年玄武門之變,祖父是出了大力的。自己祖父助先帝殺了她的外祖父。岑三娘將來知道,她又如何看他?

“李宗義給朕上了密摺。他想着襄武郡王的爵位想瘋了。瞧瞧吧。”皇帝將一本密摺扔在了几上。

作者題外話:我才吃過飯回家,晚一點再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