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親三

認親(三)

暮春時節的陽光最爲舒適,溫暖又不急燥,能照進浩氣堂的最深處。

站在門口,裡面的目光齊刷刷的看了出來,岑三娘腿軟的想扶牆——不是吧?滿屋子的人都要自己挨個兒去行跪禮行福禮?

尹媽媽得了太夫人示意,微笑着站在岑三娘身後。杜燕綏也認不全所有的族親,還得靠尹媽媽出言指點。

“跟我來。”杜燕綏率先擡腿進去。

岑三娘把頭一埋,溫婉斯文的跟在他身後,小媳婦麼,昂首挺胸雄糾糾氣昂昂的像什麼話。

早晨才請了安,這會兒還面善來着。拜主位的杜太夫人,順溜極了,茶剛舉起,杜太夫人就接了過去,爽朗的笑道:“老婆子等了這麼多年,早就等不及喝這杯茶了。起吧!”

尹媽媽正要伸手去扶,杜燕綏已攙着她的胳膊將她扶了起來,臉上堆着諂媚討好的笑,像小孩似的和杜老夫人打趣:“祖母,三娘送了雙親手做的鞋啊?”

廢話。阿秋托盤裡可不正是一雙鞋。唐朝的鞋又稱爲履。女子的鞋和後世的繡鞋不同。一種鞋尖向上高高翹起,有點像大臣們上朝用的朝芴,又稱重臺履。大概就是鞋前面多了塊方型或花形的擋板,穿曳地長裙時,鞋頭是露在裙子外的,可防止踩着裙子摔倒。

岑三娘女紅不好,自然是做不來鞋的。整雙鞋,她只畫了要繡的花樣子,有美工底子,畫繡樣她還是極不錯的。

她送太夫人的鞋,鞋尖高翹,前方沒有朝芴那種方片狀的履子,頂端綴着顆珍珠。鞋底納得偏薄,用了棗紅色的緞子做鞋面,上面繡着福祿壽喜,鞋口用了萬字不斷頭的回頭紋。精緻美麗。

一雙鞋罷了,還不是她一針一線做的,杜燕綏你刻意提起,想幹嘛?岑三娘心虛,生怕有人問起自己女紅。

杜老夫人把鞋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看,嘖嘖讚歎:“哎喲,這鞋尖收的真巧,我一個老太婆,哪裡穿得了這般精巧的鞋。你們瞧瞧……若不是這深棗色老身瞧着喜歡,這雙鞋可還真不好意思穿。”

老太太這麼一說,坐在前面的女眷哪肯敗她的興,瞧鞋尖上綴着的指頭大的明珠,再看岑三娘那身金線繡花的衣飾打扮,想着她是賜婚,家底定然豐厚,迎奉的人就多了。

前面的人能瞟上幾眼,後面的女眷伸長了脖子也看不見。

杜老夫人乾脆讓身邊侍候的丫頭端了鞋,巡場一圈。

聽着四周的讚語,岑三娘半低着頭滿臉羞色。她心想,千萬別跟風向我討鞋子穿。這鞋可是李府繡房的繡娘做的。她帶來的阿秋夏初可沒這手藝。方媽媽做幾道菜還行,做鞋,還不如讓她把鞋底吃了。

“時間過得真快呀……”耳邊突然想起杜燕綏蚊子般的感慨聲。

岑三娘飛速的擡眼瞥去。正巧看到杜燕綏衝她眨了眨眼睛,她一怔,差點笑出聲來。看雙鞋就花了這麼長時間,等到午時,可沒有留認親的人吃飯的傳統,餓着肚子,後面自然就草草了事了。

終於,有人耐不住性子,猛咳了聲道:“三弟妹,堂上尚有衆多族親。若再拖下去,恐明日都認不完了。”

杜太夫人見好就收:“哎喲,二叔啊,您身子骨差,不敢讓您久候。燕綏,帶你媳婦去給你娘敬茶吧。”

杜二夫人張氏坐在杜太夫人下首。主座右方一個胡發皆白的瘦削老頭氣得吹鬍子瞪眼,冷哼了聲,不語了。

岑三娘知道,他就是唯一身份能和杜太夫人比肩的二房老太爺了。

:..

作者題外話:晚上再看吧レレ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