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

神念交感只是一瞬,孟青鱗在與朱瞻埈神念交匯的瞬間,便已經瞭解到了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知道了朱瞻埈已經度過天劫,如今只是在藉助機緣突破更高層次之後,她便知道朱瞻埈這裡並不需要她多費什麼功夫。

與之相對應的反而是倭國的事情接下來的收尾,需要她認真對待。

這位曾經的龍宮將軍也不拖沓,即刻向青玉衛和錦衣衛傳達了新的命令,讓他們對幕府軍掌控的城市內的神靈進行全面的清理。

與此同時,她也調來了自己的水軍,向着幕府軍的領地發起了全面進攻。

以倭國的軍備當然不存在能夠抵擋明軍全面進攻的可能性,之前如果不是有着倭國神靈在幕後支持,幕府軍也不可能抵抗明軍進攻這麼久。

現在倭國的神靈幾乎被朱瞻埈一鍋端了,負責進攻的又是孟青鱗的水軍和青玉衛,這打起來自然也就只能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往往三五百人就能攻佔一座幕府軍的城砦或者城堡,一兩百人就能攆着幾千幕府軍滿山跑,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已經毫無懸念可言。

以至於孟青鱗乾脆將所有的軍隊全都以千戶爲單位分散開來,讓他們分兵去打。

這在正常情況下犯了兵家大忌的做法,在此時反倒是意外的合適。

分兵之後的鄭藩軍隊甚至比起了速度,幾支軍隊如同狂飆一樣的在進攻,似乎是要比試一下誰先攻入幕府軍的首府所在,能夠抓住那位幕府軍的所謂徵夷大將軍。

然而鄭藩的軍隊在狂突猛進,卻嚇壞了幕府軍對面的寧藩和遼東三王的軍隊。

按照原本的劃分,這倭國的地盤朱瞻埈是說好了只要九州島的,現在幕府軍盤踞的最後一塊地盤本州島,本就是留給寧王和遼東三王攻取,能打下來多少地就能有多大的地盤。

只不過幕府軍負隅頑抗,寧王在得到了石見銀山之後便沒了攻伐的慾望,派兵繼續進攻也僅僅只是配合遼東三王而已。

至於遼東三王,雖然他們一直想要徹底消滅幕府軍,但進攻的進展緩慢,卻也一直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果。

然而即便如此,遼東三王也早已經將幕府軍的地盤視作了自家的盤中之物,拿下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也正因如此,遼東三王纔會在長時間的進攻無果之後,選擇趁着藩王朝見的機會從倭國抽身回國,他們覺得這仗是一時半會打不完的。

與其留在倭國這種窮地方苦熬,不如回大明本土放鬆一下再回來繼續打。

所以遼東三王和寧王都回了遼東,打算在那邊的王府休息一段時間再進京朝見,而倭國這邊的戰事則交給了各自手下的將領負責。

當年朱元璋對這些兒子們是沒得說的,無論是給他們蓋的王府還是留在身邊的人才,都是能夠給予的最高規格。

雖然這麼多年過去,有些當年的人才老的老死的死,但即便如此,按照一位藩王應有的待遇,他們手下的文武屬官也足以負擔一地封地的運轉和對外作戰。中國歷史上的漢高祖和明太祖的經歷都已經證明,一縣之才便足以一統天下。

所以換一種方式說朱元璋留給兒子們的班底足夠他們每一個人去爭天下也是沒毛病的。

因此,對於離開的四個藩王來說,他們對倭國的戰局還是很放心的,就算打不下來,也不至於被幕府軍反推。

但他們卻並沒有考慮過,萬一朱瞻埈或者朱高燧突然進兵是個什麼結果。

畢竟,朱瞻埈和朱高燧在抵達倭國之後,都只是按照約定攻取了各自的領地,之後便沒有再用兵。

這讓寧王和遼東三王覺得這兩位是知情趣的,不會覬覦本州島上的倭國領土。

說到底,六大藩王攻打倭國爲的就只是倭國的金銀,至於土地?是大明的土地不夠肥沃,還是各家的王府住的不夠舒服?要跑這麼大老遠來倭國這麼個吃糠咽菜的地方過苦日子?

朱高燧那是屬於跟着朱高熾造反失敗被流放,所以即便北陸屬於苦寒之地也只有忍着受着,朱瞻埈作爲徵倭的發起人,則需要坐鎮九州島避免出問題。

而且與遼東三王不同,朱瞻埈的封地和朱高燧的封地都是挖出了金礦的,還是大礦!

在遼東三王看來,朱瞻埈和朱高燧守着金礦就已經夠吃一輩子了,又何必跑來和幕府軍打生打死呢?

這打下來的地盤基本上就是雞肋,種不了多少糧食,領民還經常叛亂,要不是多多少少還算是找到了一些金銀礦脈,他們真不覺得這些地有什麼好要的。

而這樣的認知也就造成了當孟青鱗率軍猛攻幕府軍的時候,遼東三王留下的將領和文官都在以爲鄭藩這是來搶地盤了。

雖然說這些地盤在遼東三王看來就是雞肋,但再怎麼雞肋的地盤那也是地盤啊!

就算土地貧瘠、領民刁頑,但至少這地方能挖出金子來,誰能保證打下來的地盤裡,沒有大礦呢?

朱瞻埈封地上的那個大金礦,不就是他打下九州島之後才發現的嗎?

本着這樣的想法,遼東三王早已經將幕府軍的地盤視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現在有人要搶,他們當然不幹!

於是乎遼東三王留下的將領也趕忙帶着各自的軍隊對幕府軍發起了攻擊,誓要趕在鄭藩的軍隊把所有地盤搶走之前,先咬下一塊肉來!

而文官那邊,則趕忙向鄭藩派出了信使,質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要知道六王征討倭國,可是有盟約在先,大家事先劃分好了地盤的,鄭藩之前一直都遵守着盟約,並沒有做出爭搶地盤的舉動,突然這麼幹他們當然要派信使質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面對三王派來的信使,孟青鱗並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直接便說明了情況,並表示鄭藩的軍隊就是來清繳那些倭國神靈的,至於地盤?鄭藩打下來之後,會移交給三王的。

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6章 皇帝封賞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270章 龍女第214章 恢復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48章 種水稻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2章 朱家麒麟子355.第352章 誅神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請假條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289章 虛無僧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53章 義烏兵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254章 4k二合一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70章 氣運羅盤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4章 皇帝遇刺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9章 死馬肉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181章 最窮藩王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283章 大地輪迴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21章 都家班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61章 徐妙雲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97章 真龍之血請假條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45章 出征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87章 坤載復魂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98章 國運加持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93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41章 絕天地通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55章 修建碼頭第75章 鴛鴦陣改第12章 乾元壯髓膏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238章 順天府第242章第187章 坤載復魂331.第328章 借兵第290章 神社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212章 策馬揚鞭請假條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148章 種水稻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23章 招降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96章 準備“化龍”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2章 朱家麒麟子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276章 親迎禮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83章 疲兵之策
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6章 皇帝封賞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270章 龍女第214章 恢復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48章 種水稻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2章 朱家麒麟子355.第352章 誅神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請假條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289章 虛無僧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53章 義烏兵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254章 4k二合一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70章 氣運羅盤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4章 皇帝遇刺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9章 死馬肉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181章 最窮藩王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283章 大地輪迴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21章 都家班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61章 徐妙雲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97章 真龍之血請假條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45章 出征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87章 坤載復魂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98章 國運加持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93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41章 絕天地通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55章 修建碼頭第75章 鴛鴦陣改第12章 乾元壯髓膏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238章 順天府第242章第187章 坤載復魂331.第328章 借兵第290章 神社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212章 策馬揚鞭請假條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148章 種水稻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23章 招降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96章 準備“化龍”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2章 朱家麒麟子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276章 親迎禮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83章 疲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