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縣令哭笑不得,張口喊門:“表妹,開門。”
等了片刻,門纔開。
李穎臉上毫無倦色,甚至有些異樣的亢奮激越,眼眸熠熠生輝:“表哥,我寫了一份計劃書,你來替我看一看。最好潤潤色改一改。明日我要呈給郡主。”
崔縣令:“……”
“娘!”二郎含糊不清地喊着,小胳膊奮力揮動:“娘抱!”
大郎也往孃親身邊湊。
李穎抿脣一笑,抱過小兒子,摟着大兒子,一邊張口催促:“表哥還磨蹭什麼,快些去。”
崔縣令啞然失笑,邁步去了書桌邊,將李穎辛苦小半日寫的計劃書捧起,仔細看了一遍。
李穎自少聰慧過人,飽讀詩書,不過,李家行事低調,從不允未出嫁的姑娘在外拋頭露面。所以,並未傳出什麼才女的名聲。崔縣令是李穎的親表哥,自小一起長大,自然清楚這一點。
兩人成親後,崔縣令忙起公務來,李穎偶爾還會幫着夫婿寫公文。以李穎的能耐,寫這麼一份計劃書,自然沒什麼問題。唯一要改動的嘛……
“表妹,這幾句是不是不太妥當?”崔縣令伸手指着末尾一段,委婉地提出建議:“你想辦好女學,這份心是好的,要超過男童書院,是不是有些過了?”
“不說別的,就說這規模和入學的學生人數,就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男童收了四十多個,女童只有區區五個。就這五個,也未必能讀幾年。說不定過個一兩年,就都回家去種桑養蠶織布去了。”
崔縣令倒不是故意刺妻子心窩,他也爲此事發愁哪!
李穎輕聲嘆道:“表哥說的是。這是女學面臨的最大問題。不過,事情再難,也得一步一步去做。”
“郡主這般信任我,委我以重任。我自要盡全力,不辜負郡主的厚望。”
崔縣令再次失笑:“我以前從未發現,你竟這般好強!”
李穎微微一笑:“以前也沒這樣的機會給我。”
這倒也是。
出身大族,衣食無憂,自小讀書,這是尋常人家的姑娘過不了的生活。卻也意味着重重的規矩和束縛。
崔縣令憐惜地低語:“表妹聰慧過人,才學出衆。如果是男兒身,去參加科舉,或許更勝過我。”
李穎笑道:“說這些做什麼。老天讓我生爲女兒身,我從未以此自憐自苦過。只是有些遺憾,整日待在內宅相夫教子,不能時時出去走動。今年你張口讓我去女學做夫子,我已經十分高興了。能得郡主讚許,更是意外之喜。”
“我現在全身都是幹勁,恨不得立刻做出一番成就來,讓郡主另眼相看。”
崔縣令笑道:“好好好,我們夫妻共同努力當差做事,讓郡主刮目相看。”
李穎眉眼彎彎,笑了起來。
李氏,李穎。
一字之差,於她而言,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彷彿是在剎那間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那個世界裡,有郡主,有陳舍人,有在軍營裡做軍醫的孫姑娘,有教導軍漢們識字的孔姑娘。現在,又多了一個她。
不是李家姑娘,不是崔氏媳婦,不是大郎二郎的親孃。
而是她李穎。
這種感覺,新奇又美妙。
“娘!”二郎不甘被忽略,努力地搖晃孃親的胳膊;“娘看我。”
李穎回過神來,衝兒子一笑:“走,娘帶你們去用晚膳。”
……
“郡主對李穎似格外親善。”
另一邊的書房裡,用過晚膳的陳舍人閒着無事,來尋郡主說話,張口就提起崔縣令的妻子李穎。
姜韶華笑着嗯一聲:“男子讀書的都不多見,女子讀書識字的,更是少之又少。難得崔縣令心胸寬廣豁達,主動讓妻子來做女學夫子。我自要擡舉重用。”
“孫澤蘭在親衛營裡做軍醫,孔清婉在軍營裡做夫子,你在我身邊做舍人。現在,又多了一個女學夫子李穎。”
“一步一步,慢慢推行。想來,日後南陽郡裡肯讓女兒讀書識字的人家,也會越來越多。”
陳瑾瑜聽得連連點頭,喜笑顏開:“郡主說的是。瞧瞧那個陸大妞,小小年紀,就志向遠大。”
姜韶華也笑了起來:“如果陸家真肯讓大妞一直在女學讀書,等到十四五歲的時候,便讓她進王府當差。”
郡主一言九鼎,說出口的話,當然算數。
一夜無話。
隔日一早,李穎便帶着一字未改的計劃書來了。
陳瑾瑜笑吟吟地迎李穎進書房,將計劃書呈到郡主面前。姜韶華細細看了一遍,待看到最後一段,不由得失笑:“有這份心氣是好的。不過,這目標立得高遠,不是三五年能做成的。”
李穎昨夜沒怎麼睡好,眼下有些淡淡的青影,精神卻出奇地振奮:“郡主說的是,妾身……”
“你是女學夫子兼第一任院長,”姜韶華忽地笑着打斷李穎:“在本郡主面前,自稱臣便可。”
李穎驚愕不已,脫口而出道:“妾身無官無職,怎麼敢這般自稱。”
姜韶華微微一笑:“朝廷沒有女官,南陽郡開了先例,有陳舍人,有孫姑娘做軍醫。再多一個李院長又何妨。”
李穎全身顫了一顫,秀麗的臉孔迅速漾起紅暈,聲音也有些發顫:“妾身……臣謝過郡主大恩。”
姜韶華笑道:“沒有朝廷認可,也沒有吏部公文正式任命。不過,在南陽郡裡,本郡主說了算。以後,你就負責葉縣女學。每個月領一份俸祿。明年崔縣令去王府,你和他一同去。”
李穎壓下心頭翻涌的巨浪,恭敬地行了一禮:“郡主的話,臣記下了。”
姜韶華略一點頭,看完計劃書後,對李穎道:“除去最後一段,其餘都寫得切實可行。這是南陽郡裡第一個女學,到底要怎麼辦纔好,誰也不清楚。我們是摸着石頭過河,不知深淺。”
“不過,事情本就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有這份心,慢慢做便是。總有一天能做成。”
“路途雖遠,行將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