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帥沒有去北京開闢新市場,而是離開鑫源公司的消息被確認下來後,於永貴迅速地組織了各科室負責人和現有業務人員召開了一次厂部擴大會議。他身爲副總經理已不得不採取行動了,鑫源公司的業務已陷入困境,這種困境就好比內亂剛剛平息後的太平天國時的情景,“國中無人,朝中無將”。
鑫源公司的業務骨幹先後走了六人,分別是王忠臣、蘇中將、宋子明、韓擋、於忠、於孝等。
王忠臣素以成熟穩重服人,他做業務老練而精明,是個十分難得的人才,也是唯一有資格與樊帥平起平坐的業務。蘇中將爲人聰明機敏,做業務頗有魄力,精於算計,他出差時在客戶那裡吃住是常事,卻不招人討厭。宋子明心胸開闊,擅長交際,業務能力很強。韓擋是個談笑風聲的人,爲人豪爽,無論他管理哪片市場,他都可以獨擋一面。於孝是諸多業務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於永貴一手提拔起來的,小夥子很有勇氣,做業務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於忠對公司最忠心,公司在建廠時就有他,可現在他也走了。
然後就是樊帥的離開,樊帥畢竟是衆業務之中學歷最高,最有素質的一個,他又是很有點子和新思維的業務主管,他的離開更使於永貴這個從未做過銷售的人迷失了方向。
他們都是鑫源公司裡的精英,他們爲什麼要走?鑫源公司太令他們失望了。他們大都有家有業,有父母靠他們來撫養,而鑫源公司半年才發一次工資,平均每月的工資還達不到800元,有的甚至不到500元,他們何以養家何以餬口?他們都相信憑各自的能力到哪裡都能生活。他們選擇了離開鑫源公司,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前程。可是他們走得並不情願,有些依依不捨,有誰能夠面對自己曾經爲之付出極大心血的公司瀟灑的離去呢?
於永貴組織召開的這次會議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之前,他曾與林玉竹閒談了一次,兩人談得十分投機,林玉竹就把自己上大學時學的部分知識不自覺的說出來了。
林玉竹重點講了三點內容:第一點“企業應從粗放型往集約型方向發展”。他說,鑫源公司正處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管理既不科學也不規範,從供應至生產再到銷售各個環節帶來的成本費用太大。科學的經營方式是集約型,由副總經理控制生產至銷售中的各個環節的流程與市場運作,從具體的操作上儘可能的減少損失。
第二點“企業應以人爲本”。他說,他們的公司管理不規範,當經理的一個人忙個不停,什麼事情都要管一管,甚至連一個職工請假的事情都要過問一下,這樣不僅很累,而且工作效率很低。公司應該建立權責明確、各管一攤兒的制度。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吳清水管理辦公室,周天宇管理生產,於總只需對各部門提出要求和指示就可以了。哪個部門出了問題追究哪部門領導的責任。領導如果信任他,可由他來負責供應。
第三點“企業應以銷售爲目的”他說,他們的公司供應無計劃,得不到業務反饋的信息;生產太盲目,庫房缺什麼就生產什麼,是爲生產而生產;市場營銷更不到位,簡直是庫房有什麼就賣什麼,業務就像一盤散沙,各自爲政。科學管理下的企業應該是以贏利爲目的,“以銷定產”,企業重心應放在銷售上。公司的發展出路在於銷售,而不是供應,從供應上下力度只能是增加企業負債,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只有公司的產品賣出品牌,有更高的市場價值,纔會有更大的利潤用於企業發展的投入。銷售又與市場密不可分,要用營銷的理念去做市場,不能怕業務掙錢,要把業務工資按提成制定。這樣的銷售纔會長遠。
於永貴組織召開的這次會議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次會議作出了三個重要決定。一是業務劃分兩大區域,分別有兩個區域經理負責兩大市場。這兩個區域經理又是由公開貼出的《競選區域經理通知》揭起者擔任,他們的工資按銷售額取提成。於永貴制定的這個銷售提成利潤空間很大,比起蕭勁鬆的“定額銷售方案”要容易得多。二是生產車間實施效率工資與保底工資相結合。給車間主任規定生產指標,完成每星期指標纔有保底工資,效率工資指的是在此基礎上計件提取的工資。三是供應暫時由許滿義配合林玉竹管理。於永貴則主抓銷售,言外之意他是副總經理兼銷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