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亞洲

在確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之後大家都對目前的狀況表示滿意,李富貴打算利用這幾年的時間把新體制給確定下來,軍部的傢伙現在總是在吵吵鬧鬧,有一些少壯派已經開始叫囂着武力統一亞洲,對他們來說戰爭的殘酷從來沒有見識過,倒是帶來一道一道的光環,在這種一帆風順的情況下的確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自大的情緒。

李富貴前一段時間通過紅沙會與安南的幾個天地會建立了聯繫,天地會的衆位首領對於接受祖國的幫助建立一些私人武裝的想法反應積極。安南自從因爲西班牙主教被殺而經歷了法國西班牙聯軍的入侵後政權一直不太穩定,各地經常有小型的起義出現,正是這個時候一隊中國僱傭軍出現在肆德皇帝的視野內,這支軍隊人數很少,但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最難得的是他們的出身相當的正統,都是跟紅苗正的天朝子民,也沒有做過什麼作奸犯科的事情,流落到東南亞完全是因爲一些個人感情問題,肆德曾經看過李富貴給王彥朝的私信,以他來看那的確是李富貴的親筆,要知道一封通篇都是李富貴親筆的信件非常罕見,這從側面證明了王彥朝的身價。從信上來看李富貴和王彥朝曾經同時愛上一個女人,不過最後王彥朝主動退出了,這樣兩人仍然保持着真摯的友誼,也因此王彥朝遠走他鄉。這樣的經歷讓人放心,一個能夠放棄天朝高位的人未必會看上南方叢林裡一個小小的王座,另外如果能夠藉助這層關係得到李富貴的保護那麼自己的位子經更加穩固了,在這個時候大清的各個屬國還對清朝抱有一定的幻想。

實際上散佈在東南亞的好幾支華籍僱傭軍都拿女人作爲他們離開祖國的藉口,以至於後來人們認爲當時的兩江一定出現了一位能夠媲美海倫的美女,把富貴軍上上下下的軍官全都給迷住了,等到美人找到了歸宿之後其他人就立下了廷達俄瑞斯誓言,然後遠走他鄉,這個東方版的特洛伊後來還真的被搬上銀幕,當然裡面的故事已經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當年那個陰謀的一絲痕跡。

肆德藉助這支僱傭軍獲得了喘息的時機,不過中國人從此在安南也越來越活躍,尤其是在北部出現了多支以中國人爲主的武裝,不過他們並不反抗越南的政府,一般來說劃地爲守自己玩自己的,肆德曾經想除掉這些地方武裝,可是王彥朝拒絕向同胞開戰,而安南的政府軍則在北部被打得落花流水,後來經過王彥朝的調解這些人大部分接受了越南政府的招安。實際上富貴軍在東南亞各國的活動基本上都採取了這麼一個模式,李富貴甚至應王彥朝所請出動海軍幫助過越南,這讓肆德在鄰居面前很有面子。

現在李富貴覺得南方的力量應該可以進一步統合了,法國人這段時間在東南亞的活動太過頻繁,已經是時候給他們一些苦頭吃了,按照李富貴的計劃可以再弄出個什麼事件引導法國人進入越南,在此之後給他們來一次狠的,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地利,必須把法國人引入預先設定的戰場,否則戰役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根據王彥朝的建議只要在河內殺掉幾個法國人,法軍爲了報復一定會攻取這座城市,而中國人在這附近的力量就可以投入到打擊侵略者的行動當中,李富貴覺得這個計劃應該可行,準備在與天地會的整合完成後就着手實施。

這些年在東南亞針對西方人的起義此起彼伏,雖然規模卻越來越小,可是殺傷力卻越來越大,那種聚集了成千上萬的農民衝擊帝國主義侵略者要塞的景象基本上看不到了,而各種超限戰的手段逐漸出現,其中荷蘭和西班牙是受害最嚴重的兩個國家,他們的人數又少軍力又弱,在這樣的打擊下總是顧此失彼,最糟糕的是中國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的屠殺了,李富貴對於東南亞的中國僑民的態度非常明確,他這個萬國總理衙門甚至開始爲華僑發放護照,並且設立了駐馬尼拉和雅加達的辦事處,這在東南亞華人圈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些海外棄民第一次看到了祖國對他們的關心。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法國仍然繼續加大對東南亞的侵略,李富貴現在並不打算阻止這種侵略,他只是要增加這種侵略的難度,這樣那兩個傢伙就會發現即便在東南亞也不能把李富貴甩開,到時候西班牙和荷蘭就可能成爲談判中出賣的對象。

東南亞的情況十分複雜,相對來說東亞就明朗多了,宣揚亞洲人民團結起來的學派受到了暗中的資助,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學者已經開始提倡東亞一體化了,在那個時代由於中國在歷史上的影響以及大多數人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主權觀念這種說法並不算聳人聽聞。遣清使裡就很有幾個持這種觀點,日本人對於力量的感覺非常靈敏,他們在兩江很快就發現了中國的強大,由於上海給與他們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所以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很自然的認爲中國其他的地方也是這個樣子,結合中國被英法聯軍打敗的事實這些人發現自己無法理解這場戰爭,唯一的解釋就是西方已經強大到一個不可想象的地步了,這讓他們十分的驚懼,由此不少人都傾向於東亞三國合併的主張。

對於日本學生們能夠這樣通情達理李富貴感到十分的欣慰,所以當容閎來報告說那些日本人正在絕食抗議的時候他好半天也沒轉過這個彎。

“絕食?他們幹什麼要絕食?我們的學生欺負他們了嗎?那幫小日本挺能打的,不是那麼好欺負的吧?”

容閎搖了搖頭,“不是,要是本地學生欺負了日本人我也就不用來找大人了,我們對留學生的態度一向是非常友善的,我也知道將來需要他們建立中國與各國之間的橋樑,每次有什麼矛盾我們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那是爲什麼?你們冒犯了他們的民族傳統了嗎?對了,我想起來了,好向日本人也是不吃豬的,你們是不是犯了他們的一些禁忌?”李富貴覺得有些奇怪,按說日本人的這種習慣並不是很有名,以他們的民族性格應該不會在這方面大做文章纔是。

“也不是因爲這個,實際上我們在這方面一直很注意,食堂裡的魚類供應也一直很充足,很多漢族學生都反映魚吃得太多了,當然這也不是爲了照顧日本人,你也知道食堂的用魚比率是有規定的,軍隊裡也是這樣。他們絕食的真正原因據他們說是因爲學校對他們太好了,所以纔要絕食抗議,希望我們對他們更嚴厲、苛刻,這和我們的方針相悖,所以我纔要來請示。”容閎說這話的時候自己也覺得缺乏邏輯所以趕忙接着解釋了起來,“那些日本人來了沒多久就開始向校方提出申請,說食堂裡用的上等大米他們實在不配食用,希望能夠換一些粗糙的糧食,而且魚吃得也太多,一個人一天有時候能吃上一斤魚,這樣奢侈的生活會妨礙他們的求學,消磨他們的意志,當時校長並沒有把這當作一回事,認爲只是日本人的客氣之詞,您也知道日本人一向喜歡客氣。可是後來他們又抱怨說老師從來都不打他們,根本就沒有一個師傅的樣子,希望我們不要客氣,一定要用最嚴厲的方法來教育他們,那次校長嘉勉了他們幾句把他們打發走了,後來又零零星星的提出過幾次,校方已經習慣把這些當作日本人得怪僻,就沒有再理會,沒想到他們現在居然鬧出這樣的事來。”

“這樣啊?”李富貴啞然失笑,“那就按他們的要求辦吧,你們這些學者都太善良了,估計沒辦法滿足我們鄰居們的要求,要不然我調一位典獄長過去給你們做做培訓。”

“這樣真的好嗎?別的學生會怎麼看?”

“這是他們自找的,別的學生當然會知道這一點,到中國來別的不敢說,想要吃苦絕對是沒有問題。”

日本留學生的小插曲讓李富貴的心情變得非常愉快,這段時間日本的情況很不錯,計劃經濟在初期的威力已經慢慢顯現,他們現在已經能夠給與兩江很大的支持,好幾個財團都開始把一些小零件的生產轉移到日本去,日本人的確是天生的匠人,在這種互補的關係下雙方都表現得很滿意。在李富貴的幫助下勝海舟升得很快,已經隱隱有接掌幕政的徵兆,他派系裡的鐵舟、泥舟以及阪本龍馬都坐在了裝握實權的位子上,這使得幕府改革的效率頗高。

而強藩這邊雖然元氣還未恢復,但是以高衫晉作、伊藤博文爲首的一批年輕長州藩士卻已經成長了起來,毛利慶親給了他們足夠的信任,學習西方來進行的藩政改革也很有成效。

伊藤博文這個名字讓李富貴的眼睛大大的跳動了一番,他沒有想到伊藤博文居然是在長州,早知道的話應該給長州更猛烈的打擊。不過這些強藩對目前的中日關係仍然有着微妙的影響,他們的存在可以推動日本的幕府繼續向中國靠攏,同時如果將來再有一場大戰的話,自己到時候倒是有充分的理由介入這個島國。要知道李富貴並沒有把他和肯特的默契當作一回事,畢竟強藩想要倒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到時候的東亞形勢還真的很不好說。

肯特最近找過一次李富貴,是爲了走私嗎啡的事情,他向李富貴抱怨英國每年都會查獲很多從中國輸入的嗎啡。

“什麼是嗎啡?”李富貴故意裝作不懂。

“是一種毒品。”肯特沒有多做解釋,因爲他覺得就這個問題向李富貴提出抗議有些不好意思。

李富貴立刻裝做一幅大吃一驚的樣子,“這幫該死的混蛋,竟敢向英國走私毒品,來毒害我們大英帝國的朋友,我一定嚴厲徹查此事,”肯特覺得臉有些發燒,如果不是知道李富貴對英國的善意他甚至要以爲這是在譏諷他了,“公使先生,您應該知道我一向反對毒品貿易,在中國如果有人種植鴉片我也是堅決打擊的,不過這個嗎啡我們以前沒聽說過,可能有些傢伙鑽了空子,偷偷的種了起來,您看,那玩意我們又不認識。”

“嗎啡不是從地裡種出來的。”雖然不願意談到嗎啡的製取過程,但是肯特還是必須糾正李富貴的錯誤認識。

“噢?那難道是樹上結的?”李富貴還在裝糊塗。

“嗎啡是從鴉片中提取出來的。”

“原來是這樣,可是中國不出產鴉片啊?”

“這一點我們當然也知道,那麼大的量相信是通過進口鴉片提煉的。”

“你們英國人真奇怪,鴉片是你們種的,嗎啡是你們要的,爲什麼非要到中國來繞一個圈呢?”

“我們相信英國的鴉片商人對此並不知情,否則他們的確沒有必要多此一舉,我們相信一定是中國國內有人在利用這一進一出賺錢。”

李富貴嘆了一口氣,“當年我要嚴厲的控制鴉片經銷渠道你們還不太高興,現在看到用處了吧,放心吧,我這就追蹤那些鴉片的去向,但是我並不認爲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爲什麼?”肯特始終認爲李富貴不會爲這件事出力,所以他已經準備了一些好處和威脅,李富貴的態度比他想象的要好,如果只是推託那商量的餘地就大多了。

“自從實行鴉片專賣以來,中國國內的鴉片價格上漲了三倍,而且經手的都是一些大鴉片商。他們用這麼貴的鴉片去做嗎啡真的划算嗎?”

因爲對中國鴉片市場的不瞭解,英國國內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當他們發現嗎啡的源頭是中國之後就直接把壓力加在了肯特的身上,肯特就直接來找李富貴,倒還真沒想到這個問題。“上漲了三倍,那與海外的價格相比是多少倍呢?”

“好像有六倍,他們都有經營鴉片的牌照,直接把鴉片放到市場上就能大把大把的賺銀子,如果是您您會那麼麻煩進口機器,提煉鴉片然後再冒很大的風險把那些嗎啡一層一層的再賣回去嗎?”

肯特明白自己找錯了方向,“那您覺得這些嗎啡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要我猜的話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轉口,您知道中國的海關不太完善,如果那些毒品販子想要迷惑你們的警察,他可以利用中國做一個週轉。”

肯特搖了搖頭,“我們也想到有這種可能,仔細的調查過,基本上排除了這種可能,除非他們是從陸路進入中國。”

“從陸路進入中國也沒什麼了不起,俄國人就能做到,在中亞有足夠的土地種植鴉片,我建議你們去調查一下他們。不過如果真的不是從海外轉口的話那就多半是西南出來的了,就我所知在雲南以及西康已經有一些地方開始種植鴉片了,具體的規模我還不知道,可以查一查他們。”

“這很有可能,我們也追蹤到一條線路是從西藏進入印度的,這次就拜託大人了,請一定嚴厲的打擊他們。”

“這沒問題,不過效果我不敢保證。”

“爲什麼?”

“按你所說,嗎啡是提純的產物,體積應該不會很大吧?”

“嗎啡的體積很小 ,只要一麻袋那它的價值就非常高了。”

李富貴點了點頭,“這樣小宗的貨物以中國目前的警察和海關很難截獲。”

“我們不是讓你去查嗎啡,您可以把西南的鴉片給剷除。”

“公使先生,您讓我爲難了,您真的認爲我可以剷除西南部的土煙嗎?首先光禁土煙不禁洋菸我就做不到,更何況那些地方太遙遠了。”

“那大人認爲能怎麼做呢?”

“除非朝廷下令禁菸,但是朝廷絕不可能下達只禁土煙的詔令,公使先生,您不認爲鴉片貿易做到頭了嗎?現在中英每年的貿易很大,鴉片只佔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副作用又那麼大,對中國和英國都有傷害,而且中國土煙的種植正在逐漸的擴大,就算不禁你們將來恐怕也賣不了多少。”

“如果調查證明那些嗎啡的確來自中國西南,我想我可以請求政府停止鴉片貿易,我想現在你我都需要時間,我先告辭。”

看着肯特離去李富貴嘆了口氣,“禁菸,那個肯特要是知道禁菸以後我每年損失的銀子他或許就不會這麼猶豫了,這次的犧牲真是不小。”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54章 謀議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一百零六章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五十二章第22章 皇權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27章 遠行第126章 西北第二十七章第19章 額爾金第四十八章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章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11章 李府第45章 交易(下)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31章 侵略者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一百零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七章第53章 捻子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36章 死士第八十章第92章 胡林翼第四十三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六十七章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34章 醋缸第三十四章第九十五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96章 合圍(上)第137章 輸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四十六章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二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30章 醋瓶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150章 聯軍第40章 迷信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10章 浙江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八十七章人物表第31章 侵略者第27章 遠行第九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111章 李府第56章 出洋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七十九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八十章第63章 禁毒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第154章 謀議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一百零六章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五十二章第22章 皇權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27章 遠行第126章 西北第二十七章第19章 額爾金第四十八章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章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11章 李府第45章 交易(下)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31章 侵略者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一百零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七章第53章 捻子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36章 死士第八十章第92章 胡林翼第四十三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六十七章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34章 醋缸第三十四章第九十五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96章 合圍(上)第137章 輸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四十六章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二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30章 醋瓶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150章 聯軍第40章 迷信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10章 浙江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八十七章人物表第31章 侵略者第27章 遠行第九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111章 李府第56章 出洋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七十九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八十章第63章 禁毒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