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不對,正統的儒家沒有看不起伯夷﹑叔齊,不過我一直很迷惑,難道岳飛、文天祥,和他們兩個是同一類人嗎?”

陸歸延聲音低沉的說道,突然他低着的頭猛地擡了起來,雙手攥住《孫子兵法》發出了一陣狂笑,這可把李富貴嚇得不輕,不會自己唯一的智囊被逼瘋了吧?

“我自幼以聰慧聞於鄉里,四歲能詩,五歲能文,沒想到苦讀了十幾年的四書五經反而是越讀越糊塗,那上面明明只是一些簡單的教條和七拉八扯的類比,可是怎樣纔是對的呢,今天我明白了,這本書我寫了,等寫好了你再看。”

“不要寫得太文了。”

“放心,寫一套文言的,寫一套白話的,怎麼樣。”

李富貴說服了陸歸延可是他沒有說服我,看到他站在船頭志得意滿的樣子讓我有點不爽,就站出來跟他搗蛋一下,“你這套兵家的理論究竟是權宜之計呢還是你真的這麼想?”

“我是真的這麼想,接受不了是嗎?”

“當然了,人心怎麼能只用利益來衡量。”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人心是可以用利益來衡量的,當然不能說決無例外,不過一個針對整個社會的計算能夠涵蓋大部分人就行了。”

“如果有利的就是好事,那你爲什麼要那麼討厭辮子戲,這些戲不是可以促進民族團結嗎?”

“鼠目寸光,我還沒聽說民族團結是可以用奴顏卑膝來獲得的。”

好快地反應,“那你怎麼解釋很多富豪都很喜歡慈善事業。”

“中國人也很喜歡慈善事業嗎?在我看來那些人只是眼光比較長遠而以,這也是大部分中國富豪不喜歡慈善事業的原因。賺錢並不能代表一切利益,賺錢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賺大錢是爲了傳之子孫,往近了說,你有錢了,出門都開車,可你也不希望在井蓋都被人偷走的馬路上開車吧,你也不希望每天因爲高壓線被人盜割而停電吧,你能保證自己吃的黃鱔不是用避孕藥喂出來的嗎,貧富過度不均會造成社會動盪,真正的兵家應該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其實按照計算利益的主體不同可以把人分爲利己主義、集體主義、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而兵家實際上可以爲所有這些人所用,至於側重就要看個人的高尚程度了,但兵家並不強調高尚,兵家之時強調利益的最大化。”

“你似乎想把一切過錯都推到人們目光短淺頭上去。”

“是啊,兵家應該是些眼光長遠的人,我就不明白,中國人性格保守且長於計算,怎麼會眼光這麼短,你看我們回來之前,什麼行當賺錢就一窩蜂得去發展,然後就是供過於求,接下來就是打價格戰,最後都賺不到錢,象醫生收紅包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利益,既然以行醫爲終生職業,這樣做並不符合醫生自己的利益,其實職業道德就是一種有利的道德,唉,可惜,失去以後再重建就沒那麼容易了。我懷疑這種性格和我們歷朝歷代都不注重保護私人利益尤其是長遠利益有關,長遠利益得不到保障纔會養成這種只認現錢的壞習慣。”

“這怎麼說?”

‘我們知道長期投資受政策影響很大,如果上位者在制定政策時不顧及既得利益者,那麼老百姓在作長遠計劃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投資最怕的是不確定,所以大家更願意追逐眼前的利益。‘

“嗯,能不能具體一點。”

“比如說吧,你會不會在行洪區裡花大錢蓋房子,當然不會,你有沒有聽說過股市的推dao重來論,那比行洪還要可怕,爲什麼股民會相信這種傳言,因爲他們認爲雖然政府這會還沒這麼做,但是這種事政府做得出來,在這樣的心態下還有誰會作長線呢?一個處於正常狀態的社會最好不要總是去強調什麼奉獻,去佔老百姓的便宜,老百姓不傻,最好還是多做一些等值交換。”

“照你這麼說只要現在加以保護不就行了?”

“談何容易,這東西已經深深地烙在我們心裡,國民性格的改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當年可靠的東西太少,未來的工資不可靠,退休金不可靠,投資收益不可靠,只有現錢最美好,人們爲什麼一個勁的把錢往銀行裡存,不就是因爲國家銀行用幾十年的時間建立起了信用,而這個時代人們更願意把銀子埋在地低下。”

“這麼說到也有點道理,哎,不對,你這好象是在轉移話題,這樣吧,我也說一個人出來,如果你在他身上也能自圓其說我就服你。”

“哦,誰?”

“吳三桂。”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變聰明瞭,從後人的眼光來看滿清入主中原的確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滿人不論是早期的開疆拓土的yu望還是晚期對關外的控制力都比漢人要強,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是漢人政權的話是保不住那些少數民族地區的,這一點我承認,當然也有人認爲是滿人入關打斷了中國的資本主義進程才使得中國近代積弱,我認爲這種說法有點一廂情願,畢竟除了歐洲還沒有哪個地方是獨立發展出資本主義的,更何況自明以來中國一直以保守著稱。但是是不是因此吳三桂就可以翻案了呢,不是,爲什麼?兵家在計算的時候有些因素是不可以列入計算的,運氣就是其中之一,投降作爲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不被人接受除了因爲其要犧牲巨大的利益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投降實際上是一場賭博,而且勝率完全無法確定,有投降成功的例子,比如說勾踐,但也有失敗的例子比如說章邯,但是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命運都不在你手中了,我曾經說過‘用錯誤的方法打了勝仗比打了敗仗還糟糕’,如果因爲一次運氣好投降以後反而落了好處就把漢奸當英雄看待,從此投降主義盛行,那這個民族就真的裡滅亡不遠了。所以從兵家的觀點來看吳三桂還是漢奸。怎麼樣,這個解釋你還滿意嗎?”

第一百零五章第九十六章第40章 迷信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06章 赤子第103章 徐繼畲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73章 增兵第78章 藝妓風波第30章 醋瓶第一百零六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五十一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六十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六十三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79章 勝海舟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九十八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80章 五方會談第114章 亞洲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九十九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十七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零一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79章 神蹟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四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45章 代議制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9章 勝海舟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180章 兩廣第106章 赤子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二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章 諸世紀II第208章 繼承權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6章 戰廣州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74章 長門決戰第48章 政變第三十三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5章 官與商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04章 勸進重逢作者文海第二十三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十四章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34章 菲律賓第一百四十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1章 蘇區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150章 聯軍第四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3章 印度起義
第一百零五章第九十六章第40章 迷信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06章 赤子第103章 徐繼畲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73章 增兵第78章 藝妓風波第30章 醋瓶第一百零六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五十一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六十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六十三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79章 勝海舟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九十八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80章 五方會談第114章 亞洲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九十九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十七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零一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79章 神蹟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四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45章 代議制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9章 勝海舟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180章 兩廣第106章 赤子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二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章 諸世紀II第208章 繼承權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6章 戰廣州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74章 長門決戰第48章 政變第三十三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5章 官與商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04章 勸進重逢作者文海第二十三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十四章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34章 菲律賓第一百四十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1章 蘇區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150章 聯軍第四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3章 印度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