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交易(下)

李富貴接待的正主是醇郡王奕譞的管家,李富貴對這位車管家的接待規格要遠遠高過李鴻藻,雙方見面之後也沒有與李鴻藻見面的那麼多虛頭,兩人只是稍微客套一下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討價還價起來。

李富貴倒也不算貪心,他開出的價錢是兩江總督以及一大筆軍費,車管家雖然只是個傳話的人,實際上他的主子也只是幕前的傀儡,可是他在這場交易中還是具有很大的能量的,所以李富貴對他也是很下了些功夫。

"車總管可要體諒我們這些做外臣的,難啊,想辦成點事真是不容易,辦砸了當然不行,辦好了也不行,兄弟我也是夾在裡面左右爲難,就說這次救援北京吧。我可是聽說北方戰局不利就帶上人馬巴巴的向北趕,可你說我落什麼好了,要是我在北京怎麼着也不會讓萬歲爺栽在洋鬼子手裡,你說是不是。現在皇上也死了,洋人就是在鬧又能鬧出個多大的天,我要不是怕人家說我畏懼洋人,我早就退回江蘇去了,你去打聽一下誰願意現在到北京去趕這趟渾水。"

"我們王爺也知道前一陣子皇上猜忌李大人是冤枉了大人,可這都是肅順他們進的讒言,先帝對咱們這幾位王爺都不是很放心,唯獨對那個肅順是言聽計從,恭親王多能耐的一個人,就是他三言兩語的給打發回上書房讀書去了,要不是大人您手裡一直拿着軍權,肅順恐怕早就對您下手了。"

面對這個問題李富貴倒是需要裝一下傻,"有這回事?我沒的罪過肅順啊?"

"肅順最恨大人和洋人來往,六王爺也是因爲有些熱心洋務才得罪的肅順。"

"這個王八蛋他也太蠻不講理了吧。最近是聽說這位肅中堂在北京的風頭好勁啊。難道你家王爺是想我進京…"李富貴右手作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大人若是肯親自動手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如果大人不願意關係也不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挑頭對付肅順,大人如果能夠不理他的僞詔,直接帶兵進京,他根本不能把您怎麼樣,那個時候肅順的聲威只要一掉到地上他還有什麼?到那個時候一樁樁、一件件,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我相信不用大人動手。"

"即便不用我動手,這事總是要我挑頭來做,您還砍我的價錢,總管也太不厚道了。"

"不是我不厚道,這兩江總督我不用去問我們家王爺也能應承下來,您這麼大的功勞按說就是進軍機也不是不行,可是朝廷現在實實在在的是沒有錢,您這二百萬兩的軍費也太嚇人了一些,不是不想給,千真萬確是沒有。"

李富貴哈哈一笑,"你們王爺請我北上主要還是想讓我居中調停促成和談,至於肅順下臺只是連帶的作用,是不是?"

"的確如此。"

"這次洋人興師動衆遠涉重洋而來,咱們又把人家的使臣分了屍,所以這個談判不用談我也知道這筆銀子可賠的是老鼻子了。回去讓你們王爺做好準備,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開捐了,到時候你們這些京官那都是大把大把的撈銀子,就從縫裡露一點給我也就是了。"

這話說得車管家心頭倒是一動,"雖說如此可是二百萬兩也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咱們大清國恐怕就沒有哪一次批過這麼多的糧餉。"

"是啊,可我們大清國也沒有哪一次京師都快要被人打下來了。"

聽到這話車管家嘆了一口氣,"也罷,我只是個傳話的,王爺答應不答應我可不敢說,這數字實在太大,我想我們王爺也做不了主。"

李富貴與額爾金也是連續的通着氣,額爾金看到北京已經在望,李富貴這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心裡的石頭終於算是落了地,最近被民團繞的亂作一團的情緒也漸漸的平復。

李富貴看到額爾金開出的談判草案不覺嚇了一跳,別的倒還罷了,唯獨這軍費一項實在讓李富貴有些無法忍受,英法兩國各要求一千二百萬兩白銀,現在中國本來就銀根緊張,如果在這樣大規模的抽走現銀對市場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這個數目也太大了一些,我想我們的朝廷是拿不出來的,您還是給我一個誠實價,好不好。"

"這個數目是我們經過計算得出的,並沒有什麼虛頭在裡面,實實在在是不能再讓了,實際上我們相信這些錢作爲贖取廣州、天津的費用也就差不多了。"布爾布隆這次是主動要求到李富貴這裡來作信使的,這主要是因爲葛羅對戰局總是放不下心來,所以兩個人一商量覺得最好還是再與李富貴通通氣。

"實在是沒有錢,要不然跟各位打個商量,我們就先把天津到塘沽一線的城市先贖回來,南方的那些地方既然英法兩國朋友喜歡多住一段時間也沒關係,要不然乾脆連廣州也租借了去,抵了這次軍費,您看怎麼樣?"

布爾布隆呆了一下,這一番言論不管從哪一方的角度上看都太過無恥,這個帝國主義侵略者發現很難消化,他有些難以相信有人當賣國賊能當到這種地步,再者說英法聯軍要廣州做什麼,現在廣州城外盡是太平軍。

租借廣州的建議被拒絕了之後,李富貴又提出了一攬子方案,包括開闢更多的商埠、給與教士更廣泛的自由、更積極的組織勞工出國等等,總之一句話李富貴就是不想掏錢。這一方面是因爲中國的市場經濟需要白銀,另一方面李富貴心裡又這樣一個計算,就目前清政府與外國人開仗那無疑是怎麼打怎麼輸,如果連軍費都替這幫鬼子出了,那這樣的戰爭對外國人來說可以算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這樣那下次怎麼能保證他們不再來呢?所以軍費上面他咬得很死。不過這個計算又給他帶來一些迷惑,從歷史上看英國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就沒有再發動什麼侵華戰爭,難道英國人看不出這種戰爭能帶來的好處嗎?李富貴從來沒有輕視這幫呆頭呆腦的傢伙,實際上他們雖然死板但是以一個島國遏制歐洲大陸幾百年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個想法讓李富貴對以後如何結盟感到了一絲猶豫,本來以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的身份無論如何都應該先削弱他們的力量,可是從歷史記載來看他們的胃口似乎已經被填飽,反而是法國還對中國的西南流口水,再加上這傢伙比較弱而且將來還有一場大難,看來先對付法國要更加誘人一些。

法國對這次戰爭的經濟收益的確不是非常重視,這些傢伙一向是財大氣粗,倒是李富貴提出的一些建議看起來更加誘人,比如說李富貴就建議法國租借廉州府的冠頭角一帶,"我可是看在大家是好朋友的分上才提醒你的,要有一塊自己的基地來慢慢經營,你看英國人就很有遠見,現在他們在整個遠東的行動一直都是圍繞着香港展開的,再看看你們東一榔頭西一棒錘,一點計劃性都沒有。"

布爾布隆受到李富貴的啓發,也覺得現在他們對華政策太過凌亂,如果說放棄這一筆錢來換取更多地在華特權應該是一筆好買賣,於是起身告辭急急忙忙的去找葛羅商量去了。

李富貴知道法國在越南現在擴張的很快,他的印度遠征軍現在已經開始向東南亞滲透,目前李富貴的眼光還放在荷蘭這樣的小國身上,不過要是以十年爲單位來看的話,法國導師更有滲透的價值。別的不說,二索畢竟只是兩個學生,李富貴可從來沒指望他們能像主席那樣天生就會打仗,所以軍事上的幫手將來肯定要派,這些人通過越南進入法國混個國籍既容易又隱蔽。李富貴現在已經開始注意這些秘密工作的隱蔽性了,說起來金三角與越南、印度都很近,要是能夠控制這塊地方那毒品的反傾銷也就有些眉目了,也不知道現在撣邦是哪一位將軍的天下,弄些武器運進去交個朋友也不錯。

“想滲透我們的廣西。”李富貴冷冷的哼了一聲,“再過十幾年能在越南保住個落腳點就算你們有本事了。”

葛羅在看到李富貴列出的一攬子談判條件之後也是大感興趣,“這個廉州府的冠頭角究竟怎麼樣,是不是適合做據點呢?”

“這個我在海上問了一些水手,他們都說這一帶的確是深水良港。如果好好開發相信不會比香港差。”

“這倒是很有意思,其他這幾項看起來也很誘人,這些領域如果真的能夠放開,那點銀子的賠償倒的確不算什麼。不過我不太明白,李富貴能從這樣一個條款中得到什麼呢?”

“李富貴這個人嗜錢如命,我懷疑他不會這麼簡單的幫我們爭取這些好處,至於到底想要什麼他沒說,我也沒問,畢竟還不到時候。”

“我們可以先按這個調子來,李富貴無非就是要錢,這個好辦。”

額爾金對於盟友突然變了調子感到有些不解,根據新提出的建議法國人的胃口明顯大了不少,可是在不久以前這兩個傢伙還勸自己謹慎從事,不要把中國政府逼的太緊。

“你們真的認爲清政府可以答應這些條件嗎?”額爾金輕輕敲打着手中的那張紙,這上面的每個字對中國來說都有千鈞之重。

“不同意可以談嘛,您不是相信將由我們的朋友來主持這場談判嗎?”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如果條件太過苛刻也會讓我們的朋友爲難的,是不是?”

“我相信李先生會有辦法解決好這個問題的。”

額爾金看到葛羅堅持也就了地做下這個順水人情,只是英國方面各條款肯定也需要作相應的修改,一想到能夠統一立場獲取更大的利益他也不免心中竊喜。“很好,那我就把條件加以修改,然後再和李富貴商量一下。”

李富貴這裡拿到談判條件的終稿之後仔細地審閱了兩遍,看起來沒有什麼會造成終生傷害的東西,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內地市場的開放和修建鐵路的權利,恐怕英國人又在做着大規模傾銷他們那些棉布的主意了,“大英帝國的商品的確應該更容易的進入中國內陸,不過這些工作一直是我們幫助完成的,現在突然提出直接在內陸設立通商口岸,是不是英國朋友對我門提供的服務不太滿意?”

“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巴夏禮趕忙解釋道,“將軍閣下的商行在推廣洋貨上的確不遺餘力,不過目前中國的市場終究受制於官府,我們只是希望能夠在條約上把中國內陸的開放規定下來,到時候大人的商行不管在運輸還是販賣上都可以做到名正言順,而不必像現在這樣踩着線做事。至於大人總代理的利益我們一定會繼續保證,條約的簽訂肯定不會影響大人的利益。”

“這樣我就放心了,不過您不覺得這樣一份條約朝廷很難接受嗎?”

“這就需要大人從中斡旋了,”

“實在是很難啊...”李富貴露出一幅愁容,“說句實話,這樣一份條約如果從我的手裡簽出來那我真的可以說是千夫所指了。”

巴夏禮笑了一下,他來中國這麼多年了對中國人的性格算是摸得很清楚了,“我們當然不會讓大人白乾,按照行規中間人可以拿到一成的佣金,可是考慮到你們朝廷恐怕不會同意列出這樣的開銷,所以我們願意代其支付,也就是說大人您可以得到兩成的好處。”

“如果按照老的條款軍費的兩成就是四百八十萬兩,其他條款的價值還在軍費之上,現在這一份雖然賠款被壓低了,但是如果綜合估算起來只高不低,這樣吧,咱們都是老朋友了,一口價,一千萬。”

巴夏禮知道這種討價還價自己恐怕很難敵得過李富貴,幸好這個價錢仍在他們的底線之內,而且還將由清政府支付。“唉,李將軍實在是太會要價了,沒辦法,誰讓您救了我的命呢,一千萬就一千萬吧。”

“還有個事情要和你們特使說清楚,這佣金歸佣金,可是談判桌上這齣戲還是要唱好,到時候你們不妨再把價錢開得高一些,我來狠狠地砍上一刀,另外這裡有些地方還是需要斟酌一下,比如說這個大使駐京和各位入京交換條約到時候能不能砍掉?”

巴夏禮簡直奇怪的要命,上次談判清政府的談判代表也是在這兩條上大做文章,這次李富貴不約而同的也提出這樣的想法,雖然在中國已經呆了很多年但他還是不能理解這兩條究竟礙着中國人什麼事了,這本是兩條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爲什麼到了中國就被視爲洪水猛獸呢?

“爲什麼?”巴夏禮搖着頭問道,“我在廣東多年,知道中英兩國多次爭端實際上都和地方官員欺上瞞下有關,如果我們的公使駐紮在北京,那麼有什麼交涉就可以面對面地進行,這對你們實際上也有好處啊。”

實際上李富貴對此也不理解,按照他的推算清廷這樣反感直接和洋人打交道一方面可能是因爲夜郎自大,另一方面未嘗沒有鴕鳥政策的想法,或許他們還覺得能拖一天是一天,就不想當面鑼對面鼓的講清楚,“沒辦法,現在北京是幾個顧名大臣主政,如果我一進京估計他們就要被幹掉,倒是有清政府就會有兩個老孃們執掌了,這些女人都迷信的不得了,先皇被你們弄死了,現在剩下一個幾歲的娃娃,那些人都怕你們的煞氣衝了小皇帝,那可是她們的心肝寶貝。”

“李大人,您不會也這麼迷信吧?”巴夏禮在廣東這麼多年,這些民間的說法他倒是很知道一些,尤其是那些關於洋人的說法。

“我是不信啊,我還準備把我那個這麼一點點大的兒子送到歐洲去施洗呢,可是我不信有什麼用啊,你也知道在中國幼兒的死亡率相當的高,即便是皇族也不例外,如果我一力主張把你們放進北京,到時候小皇帝犯個頭疼腦熱的話,她們不能拿你們怎麼樣可是卻會和我拼命的。”

“那怎麼辦,我們不可能繼續像以前對葉名琛一樣整天糾纏在中國的官場遊戲中。”

“說到葉名琛我倒有個主意,葉名琛原先好像兼任五口通商大臣,是不是?”

“是啊,這個混蛋坐了這個位子以後有什麼事都把脖子一縮,真是太討厭了。”

“他是膽子小,如果這次條約簽訂之後恐怕就得換一個官職來管理與各國的事務了,你覺得這個通商大臣如果由兩江總督來兼任是不是好一些?”

“兩江總督,那個楊大人?我看他未必能比葉名琛好到哪裡去,”巴夏禮看着似笑非笑的李富貴突然恍然大悟,“這麼說李大人要高升了,我在這裡賀喜總督大人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34章 醋缸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45章 代議制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60章 安集延第二十五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81章 密議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98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64章 新風氣第一百七十二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九十六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九十九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51章 平衡第一百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15章 國策第62章 羅馬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一百零六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十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06章 競選第101章 遣清使第43章 決戰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90章 過年第一百五十九章關於湖南人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50章 聯軍第四十六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201章 海戰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十三章第132章 平局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七十三章第90章 科舉第203章 太平洋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128章 陝甘第1章 刺殺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45章 交易(下)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45章 交易(下)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60章 安集延第九章第25章 天津(上)第125章 新海軍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4章 容閎第四十九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92章 胡林翼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八章
第34章 醋缸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45章 代議制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60章 安集延第二十五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81章 密議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98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64章 新風氣第一百七十二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九十六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九十九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51章 平衡第一百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15章 國策第62章 羅馬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一百零六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十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06章 競選第101章 遣清使第43章 決戰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90章 過年第一百五十九章關於湖南人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50章 聯軍第四十六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201章 海戰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十三章第132章 平局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七十三章第90章 科舉第203章 太平洋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128章 陝甘第1章 刺殺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45章 交易(下)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45章 交易(下)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60章 安集延第九章第25章 天津(上)第125章 新海軍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4章 容閎第四十九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92章 胡林翼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