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新舊交替

雖然李富貴再一次推辭了麒祥送到他面前的皇位,不過這兩份詔書還是給天下極大的震動,一時之間南方各省勸進的摺子如雪片般的涌向了南京,而北方所有的官員都在積極的準備後路。當年李富貴帶頭徹底切斷了北京的漕糧之後北方絕大多數的官員已經把朝廷徹底丟到腦後了,不過他們也並沒有因此產生帶着地盤投奔兩江的打算,因爲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屬於標準的老派官員,對他們來說去李富貴那裡根本就找不到飯碗,所以對他們來說問題倒是變的簡單了,太后和鎮南王誰輸誰贏和他們已經沒有多大的關係了,對他們來說就是撈上一票然後走人。

因爲是最後一錘子買賣所以這些傢伙下起手來毫無顧忌,所以這兩年朝廷除了直隸的銀子收起來還算比較正常外,其他幾個省份能到手的少得可憐,一開始慈禧也的確用強硬的手段來懲罰他們,可是這幫傢伙一看查他們的欽差來了二話不說都是當天晚上就捲包逃走,周圍地區的官員已經達成了默契,總是給這些逃跑的傢伙足夠的照顧,雖然欽差暴跳如雷,可是也無可奈何。最讓朝廷無奈的是派去接任的官員也總是很快就被他周圍的力量給拉下水,即便真有那麼一兩個對朝廷忠心耿耿的也抵不過上下左右那無所不在的力量。

到了慈禧的後期對此已經毫無辦法,所以麒祥的退位詔書一下這些蛀蟲們立刻看到了離開的信號,那些聰明的紛紛攜帶着這段時間搜刮來的金銀細軟掛冠而走,當然還有些貪得無厭的戀棧不去,終於在最後的風暴中倒了大黴。

李富貴沒有接受麒祥的禪讓,可是這並不代表他不準備接受北方的領土,在前段時間加速兼併的時候,山東和河南就有不少地方就在那個時候投入了兩江的懷抱,山東在捻軍的影響下差不多有一大半都改奉南京爲主,而這次北方出現的動盪李富貴當然也不會放過,實際上對那些不告而別的官員朝廷已經不打算再派出繼任者了,所以李富貴很自然的藉口平息那些動盪的局勢派出了一支支的部隊北上,實際上這是李富貴最後一次大規模以實缺封賞他的手下了,北方的議會只是徒有其表,所以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產生自己的官員,對於那些處於混亂的地區當一切都平息下來以後接受南方派來的官員可以說是毫無爭議,而且和那些貪婪成性的前任相比這些人清正廉潔、能力出衆、待人和氣,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老爺免了他們接下來一年的賦稅,至於以後的稅收怎麼交等到議會完全運轉起來再說,在這樣低的起點上李富貴派出來的人幾乎個個都被視爲青天大老爺。

那些派人接管的地區很快就穩定了下來,可是其他的地方立刻跟着就亂了起來,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有兩江的老百姓過着天堂般生活的說法在各處傳播,實際上事情並不是如他們說的那樣美好,不過傳言這個東西總是具有誇大的功能,而且這裡面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事實,所以那些處於水深火熱當中的老百姓對於鎮南王來統治他們是極度渴望的,現在看到附近有些州府搶先得到了這樣的待遇,並且的確立刻就展現出了一幅新氣象,反過頭來再看看自己這裡府縣衙門仍然在惡狠狠的催糧催款,這心頭的怒火就實在是壓不住了。

對於這種暴亂的鎮壓是很輕鬆的,實際上那些暴民都將前來鎮壓他們的富貴軍視爲解放者,而僥倖沒有死在暴亂中的老爺們現在必須應付對他們貪污的指控,實際上想要坐實他們的罪名並不困難,經過了一兩年無法無天的生活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甚至懶得在賬面上做手腳,那些比較聰明的大多數已經逃走了。

這個時候巡回法庭開始高效的對這些蛀蟲進行審判,這些傢伙絕大部分必須在牢獄裡度過他們的下半生,不過最近兩江刑囚的方式有了一些改變,因爲大部分罪犯的量刑都是用銀子來衡量的,所以在可能的範圍內囚犯可以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掙錢來縮短刑期,這些貪污犯很顯然不適合去採石場,或者煤礦,他們當中毫無能力的一般說來城市保潔是他們的歸宿,但是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大部分還是有一技之長的,最起碼書法應該都還過得去,這樣就意味着很多人可以在監獄裡揮毫潑墨,對他們來說這樣人道的刑囚倒是沒有想到,雖然一般來說一天必須書寫十二個小時以上,不過這畢竟比從事重體力勞動要舒服的多。

奕欣雖然不再真正的反對麒祥讓位給李富貴,但是爲了有時間串聯各種力量,他還是拜託文祥想辦法拖延一下禪讓的進程,所以第三道詔書與前兩道詔書之間間隔了兩個多月。利用這段時間奕欣終於又聯絡上了俄國人,亞歷山大二世對於奕欣的計劃非常感興趣,根據中國以往改朝換代的經驗來看漢族的新興政權一般都會先把加強關內的統治當作最重要的任務,而征服關外則往往在後幾代積攢了足夠的實力之後纔會開始進行,這當然給俄國留下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在東北扶植一個滿國出來那實在是太理想了,而且奕欣在蒙古人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不管是廣闊的蒙古草原還是肥沃的東北都變成了中俄之間的緩衝,甚至總的來說還比較親俄,即便是最後只能奪取這其中一半的領土也非常的驚人了。

俄國公使伊凡諾維奇並不像他們的沙皇那樣樂觀,在他看來李富貴的力量已經太強大了,在遠東不管是扶植傀儡還是親自和他對抗都非常危險,雖然不希望俄國在這件事情上陷的太深但是伊凡諾維奇還是同意這是一個好機會,只要處理得當還是能爲俄國帶來很大的利益。

與此同時梵蒂岡也是一團慌亂的準備着庇護九世的中國之旅,在所有的外國人當中可能只有他們因爲李富貴登基而興奮得睡不着覺,中國的皇帝由教皇來加冕這讓所有的教士感到無比的自豪,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中國基督化的象徵。唯一讓他們感到擔心的是教宗大人的身體,雖然庇護九世發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活到李富貴加冕完成,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是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的,幸好自從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到亞洲的航行變的方便了許多,而且教廷還專門爲庇護九世定做了一張按照陀螺儀的原理做出來的牀,在這張牀上不管風浪多大庇護九世都不會感到搖晃,但是上下的顛簸還是無法消除。

至於那個關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冠的無稽之談並沒有什麼人提起,畢竟這個想法太過匪夷所思,所有的人都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可是實際上就這個問題庇護九世已經和李富貴談妥了各種細節,爲此教廷的特使還特別的帶了一位中國助手回梵蒂岡,他在這段時間總是通過這個人和李富貴進行秘密聯繫。

當麒祥終於第三次寫下禪讓詔書之後他也直接把這段時間李鴻藻和文祥搞出來的一整套滿清結束之後的章程拋了出來,這樣並沒有等待李富貴的答覆麒祥自己就從皇位上退了下來,從紫禁城搬了出來住到了醇親王的府上。同時宣佈直隸所有的州府接受鎮南王的統治,而北京改稱北平府,暫時由文祥執掌,總之一切違制的稱號都被取消,那些按照規矩不能被平民使用的東西也一律被封存,這一套做下來實在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至於那些不願意接受滿清就要滅亡的人早在第二道詔書發下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向關外移民了,到了這個時候要走的基本上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在一個殘陽似血的黃昏奕欣帶着對北京城無限的眷戀帶着他的滿府人丁離開了,不管是文祥還是剛從皇位上退下來的載淳都到了十里長亭爲奕欣送行,滿清走到這一步在場的所有人無不唏噓不已,不過雖然瀰漫着傷感可是場面並沒有失控,大家最後灑淚而別。

兩江留在北京的探子把這一場景向上面詳細的作了彙報,李富貴看着北京送來的情報不禁面露微笑,“真是有趣,這樣看起來北京還真是有我一位知音呢,這些安排的實在是合我心意,夕陽給人帶來的只是傷感,如果非要弄一個血流成河來襯托它那反而傷害了它的美好。”

在這個時候兩江的議會正在緊鑼密鼓的討論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這也可能是第一部把利益至上寫入總綱的憲法,爲了引導議會的討論李富貴最近總是待在那裡聽着各路議員操着南腔北調爭得面紅耳赤。關於利益至上入憲李富貴甚至必須親自上陣,因爲這些年兵家雖然在兩江已經逐漸壓倒了儒家,可是在別的地方它的地位就很難說了,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到處充斥着各種思想的時代,也有幾個地方對兵家的宣揚比兩江還要赤裸裸,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能一下子接受這樣一個看似非常偏激的理論。

對於儒家的責難李富貴一般都暗示手下人前去論戰,因爲這些年裡在兩江這樣的辯論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對於那些持儒家觀點他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李富貴的主要精力用在了那些喜歡西方思想,總是把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掛在嘴邊上的議員們身上,因爲議會制度來自西方,在議會裡持這樣觀點的人也不少,而對這些人李富貴一向還是很看重的,所以他不惜花費時間、精力來與他們進行探討,這樣在說服妥協的同時還能加深瞭解。

“自法國大革命開始各種各樣的口號就被喊出來,我想知道如果這些口號互相之間發生了衝突怎麼辦?畢竟這些價值觀念當中沒有一個是絕對存在的,當你們必須爲了公正而限制一定的自由那該怎麼辦?”這是李富貴與所有人辯論的套路,雖然上一次在祁雋藻那裡吃了虧,可是李富貴相信在公衆場合辯論的時候不會再發生那種事情,畢竟百分之百的唯心觀點根本不可能得到大衆的認可。

果然那些人立刻就掉入了李富貴的陷阱,“民主是決定一切的準則,民衆可以決定這個社會自由的程度。”

“民主擔當最高裁決的職責?”李富貴追問了一句。

“是的。”

“我們現在很多議員提出了懲罰滿人的議案,這個議案本身我們不去討論,我們只是假設這樣一種可能,漢人在議院裡佔據絕對多數,所以任何掠奪滿人的提案應該都很容易被通過,這也是民主精神嗎?”

“當然不是,在民主的同時還必須兼顧其他的準則。”

“好像前後矛盾了,這麼說民主並不能成爲絕對準則,或許它佔的分量較大,但是不是絕對的,所以我認爲決定這一切的實際上是利益。”

“您所說的利益無法操作,民主是通過投票來實現的,可是您如何來統計利益呢?”

“還是回到剛纔那個假設,在民主至上的體系裡,漢人可以通過議會強加給滿人沉重的賦稅,而滿人也因爲信奉民主爲最高準則也只能默默接受這樣一個結果。可是在利益至上的體系中,滿人會發現這份民主得出的結果是在歧視他們,同時違背了平等這一準則,他們就可以舉起平等的旗幟來對抗民主,而在這之後實際起作用的是利益,也就是說少數派可能會吃點虧,但是多數派無法隨意的去魚肉他們,至於這其中的程度則必須必須通過計算壓迫所能帶來的利益和反抗造成的損失來決定。”

“按您這麼說民主投票豈不是毫無作用了,最終還是要靠實力威脅。”

“那倒也不是,投票的結果畢竟代表了民意,民意同樣也是一種力量,這個力量的大小決定了民主所能佔據的份額,所以說如果這個國家全是順民的話民主來的的確要難一些。”

李富貴並不打算讓這些人立刻轉變他們的觀念,他只是希望這些人能夠理解兵家,起碼不要以爲抱着一套西方的信條就可以包打天下。在李富貴的提議下議會還開始認真的討論哪些情況下造反是可以被赦免的,在這裡李富貴正式的要求議員們把制衡寫入憲法,既在未來的中國任何兩個實體之間不管他們是什麼關係都不能存在絕對的命令,父子、君臣都是如此,以前一直在強調的單方面的忠孝將被取消,當然李富貴並沒有讓議會討論在哪些情況下兒子可以打老子,他很聰明的繞過了這個程序,只是提出了這麼一個綱領,即便如此也讓一向認爲君權至上的國人感到很是迷惘,實際上到這個時候李富貴還沒有在公開場合表示過稱帝的意向。

同時在這次憲法會議中李富貴還就黨派政治做出了表態,目前的中國可以說到處都是政黨,但是都是一些小黨,而且地域性非常明顯,在議會裡基本上看不出政黨的劃分,對於要求組建更大政黨的要求李富貴做出了他的迴應,“我希望大家不要完全去照搬西方的政治體系,起碼我看不出那些反對黨爲反對而反對有多少道理,如果大家覺得志同道合而想組一個政黨我當然不會反對,但是刻意的弄出一些大的政黨集團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麼意義。”

對於議會中沒有強有力的政黨會造成議會在制約政府時缺乏力量的擔心李富貴做出了這樣的解釋,“中國的議會不是三權分立的產物,而是凌駕於政府之上的機構,所以我不擔心議會無法制約政府,至於現在大家可能覺得議會還非常軟弱那是因爲它畢竟是個新興的產物,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太多的權力,但是我相信在新中國的一切被完全定下來以後議會是會發揮出它的力量的。”

這段演講給李富貴一個啓示,既然議會是中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反過來說中國的一切權力歸屬於議會,那麼這個國家的皇帝是不是應該是議會的首腦呢。這個靈感到是讓他眼睛一亮,這樣一來李富貴在新中國的政治生活無疑將會多出不少新花樣,李富貴並沒有把這些說出來,到目前爲止議會中關於憲法的討論仍然沒有涉及皇帝的問題,大家都在等着李富貴拿出一個框架,畢竟目前這個中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在李富貴面前仍然不敢大聲說話。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0章 醋瓶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28章 陝甘第三十五章第57章 清洗第25章 天津(上)第110章 浙江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七章人己問對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50章 聯軍第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54章 謀議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一百八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九章第206章 競選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九十一章第100章 高考第132章 平局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四十九章第96章 合圍(上)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八十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五十九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63章 禁毒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59章 遠征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一百七十四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徐繼畲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四章
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0章 醋瓶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28章 陝甘第三十五章第57章 清洗第25章 天津(上)第110章 浙江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七章人己問對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50章 聯軍第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54章 謀議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一百八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九章第206章 競選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九十一章第100章 高考第132章 平局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四十九章第96章 合圍(上)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八十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五十九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63章 禁毒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59章 遠征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一百七十四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徐繼畲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