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

馬超大爲震驚,說:“你難道不是想保韓遂嗎?怎麼還希望吾征伐他呢?”

成公英垂淚道:“韓遂此去西域,不是要化西域爲華夏嗎?”

“是啊!怎麼了?以韓遂之智謀,加上他麾下兩萬精銳鐵騎,再加上還有足足二十萬敦煌百姓爲他的後備軍,國家多、人口少、而力量弱小的西域諸國,肯定不是他之敵手。完成化西域爲華夏之業,對於他來說並非很難。”

成公英說:“既然西域將會變成華夏之地,那就必須一統。只要韓遂完成了他之使命,那就足夠了,換言之,他也就沒用了。屆時作爲漢地的一部分的西域,必須統一!”

賈詡淡淡地說:“所以說,在足下眼裡,華夏族羣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就算是韓遂,在華夏族羣的利益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用少主將來征伐韓遂、用韓遂之死作爲代價,換來華夏族羣擴大分佈範圍,也是可以容忍的。”

成公英淡定地說:“難道不是嗎?在下也是華夏之人,是束髮右衽之人,當然對華夏人羣擴張勢力樂見其成。屬下死忠於韓遂,但屬下更死忠於華夏、死忠於漢,屬下知道誰更重要。但韓遂終究是屬下舊主。故而少主在征伐韓遂時,屬下不想參與。”

馬超點點頭,說:“好,這個條件吾準了。另外,作爲對足下效忠於吾之獎勵,吾會立刻放韓遂走,也不會派兵對之防備掣肘。韓文約可以自行而去,收集敦煌全郡百姓,一併西行。”

“屬下替韓遂,謝過少主。”

看着拜倒於地的成公英,馬超愉快地長舒一口氣,隨着韓遂不得不退往西域發展,整個河西,也就是敦煌、張掖、酒泉、居延,重新併入涼州之下,涼州再次一統了,他的地盤再次擴大了。

會議散去,馬超與賈詡兩人又去巡營。此時,他已經再派使者去接洽韓遂,韓遂正在命令部曲收拾行裝,緩緩地向西行去。但馬超仍然有些不放心,想着多個心眼也無妨,就命令由馬岱率領一萬騎盯着韓遂的部曲,目送韓遂部曲西行。

馬超與賈詡從幕府走向轅門,轅門正對着,就是那一片韓遂部曲駐紮的沙漠。

遠處,瀰漫着腐臭味的駱駝長城,韓遂軍士兵正在搬開。其餘的士兵們各自有序地收起營帳,打包好糧食,再一次飼餵戰馬,收拾戰場上堪用的兵器,一副忙碌之象。

馬超與賈詡看了許久,馬超突然想到,韓遂軍急忙逃出祿福城,肯定帶的糧食、輜重不夠多;而經過昨夜這一場惡戰之後,韓遂軍士兵估計也沒有過多的兵器甲冑。就依靠這場惡戰之後的實力,馬超覺得,韓遂日後要攻入西域,過程一定十分艱難。而他,總不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馬超便問賈詡:“文和,你覺得韓遂還會反悔,趁我軍放他走,回過頭來再攻擊我軍嗎?”

賈詡胸有成竹,說:“第一,韓遂軍損失慘重,若其果真反戈一擊,亦難以擊敗處在上風的我軍;第二,韓遂軍士氣低迷,此非用兵之利;第三,少主開出的條件也並非太過於苛刻,韓遂還不至於反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成公英捏在少主手裡。”

馬超完全明白了,笑道:“原來吾只道你之所以逼迫韓遂交出成公伯英,是因爲想在削弱韓遂之同時,增益於吾;卻沒有想到,你這一層心思,將成公英作爲人質,韓遂必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乖乖地往西域諸國而去。”

賈詡笑道:“方纔成公英所說,他爲韓遂設計,屢屢不能成功,深爲羞愧。屬下可不想如他這般,因爲設計不精,而無地自容啊。”

馬超道:“那吾就放心了。”

馬超找來幾名負責軍需的長史,吩咐他們分出一部分軍糧和軍器,交給韓遂。

馬超突然想到,西域諸國,鄯善、精絕、于寘、拘彌、莎車、小宛、溫宿、龜茲、焉耆、車師、疏勒、皮山等國,大多數都是深處沙漠包圍的綠洲,沙子多的是……

馬超於是又叫來徹裡吉,命他交給韓遂一百副具裝鎧。全軍一共纔有五百副具裝鎧,一次就交出去一百副,讓徹裡吉很不高興。但也拗不過馬超,仍然是派人交給韓遂了。

五百具裝鎧,這可是全軍唯一的具裝鎧,突然交出一百副拱手讓人,其實馬超心裡更不好受,心在滴血一般。馬超可是記得清清楚楚,曹操在《軍策令》裡說:“ 袁本初 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 本初 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見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

坐擁青、幽、並、冀四州的河北霸主袁紹,也才只有三百副;坐用兗、豫、徐、司四州的中原霸主曹操更慘,連十副具裝鎧都沒有。要不是因爲涼州戰爭頻繁,使東漢一百多年來將最主要的軍事力量集中放在涼州,他也不可能得到具裝鎧五百副。具裝鎧打造不容易,費工費時,很難如同尋常的刀劍那般,隨便一鍛造就差不多。今天他一撒手就一百副具裝鎧,他還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能再次湊齊五百副具裝鎧。

看着士卒們吃力地把具裝鎧擡上馬車,一輛輛地拉運到韓遂軍那裡去,馬超肉疼不已,而徹裡吉是快要哭出來了。

馬超對賈詡說:“文和,你說吾都這般加強韓遂的力量了,他應該能完成西域奇謀吧?”

賈詡笑道:“少主爲何還有疑慮?”

馬超道:“畢竟西域大大小小的國家有三四十個,人口多的有數萬,少的也有數千,實力終究還是有的。再說西域方圓八千里,不比中原小多少啊!”

賈詡笑道:“區區數十萬人,連個郡都不如,不過是地域廣闊罷了。再說,西域怎麼可能有比少主更厲害的人,作爲韓遂的敵手?少主應該對韓遂有些信心。少主可是連甲騎具裝都給他一百人了,他要是還不能拿下西域,那他還是少主所熟悉的那個九曲黃河嗎?”

馬超這才舒開緊蹙的眉頭,說:“也對!是吾太過小心緊張了。”

馬超又仔細想想西域的歷史,感嘆道:“西域以前可是設置過都護府呢!張騫、班超、陳湯等人,爲了控制西域,付出衆多努力和犧牲,才擊敗匈奴,換來西域款漢。我朝也曾經在西域之車師、焉耆等地屯田駐兵,設置宜和都尉、戍己校尉,西域似乎距離爲漢吞併,近在咫尺。而今西域卻脫離漢朝,自爲其政。若不能奪下西域,將此憂患重任交給後人處理,後人定然不恥吾輩多矣!若不是現在吾並無餘力征伐西域,又有皇甫嵩在側,吾早已自行率軍攻伐西域,置西域爲漢境,何用韓遂?”

賈詡道:“少主放心,韓遂並非尋常平庸之輩。只要他效仿楊阜針對休屠人之法,除掉西域男子,只留下女子,再加以敦煌漢民,不出十年,西域必定化爲漢地,從此之後再也不可能分割出去。”

馬超想到,他這次可是暗中將敦煌郡的所有百姓都出賣給了韓遂,有些良心不安,說:“將敦煌郡百姓交給韓遂利用,真的合適嗎?韓遂爲了逼迫敦煌郡百姓遠離故土,跋涉到異國他鄉,必定會採取殘暴手段。這樣不是過於殘忍了吧?”

賈詡笑道:“成大功者不拘小節。少主這可不是將敦煌郡百姓交給韓遂利用,而是交給整個華夏族羣利用。少主你想想看,我等華夏,擴張如此不易,如今大漢方圓萬里,那都是數千年來一點點蠶食而得。比如,涼州在數百年前還是匈奴的領地,若不是霍嫖姚,涼州現在怎麼可能是漢人之地盤,而羌氐都難以動搖呢?

如今卻有一個能使華夏陡然擴展方圓八千里之機會,我等豈能放過?而且這個機會,只有使用韓遂,方能抓住和利用。少主短時間內無力開拓西域,而韓遂卻窮途殘兵,用他去開拓西域,此乃最爲省力之策也。

再者,開拓西域必須要用漢人,不然西域就永遠不可能成爲漢境。百姓安居樂業,若不用強行遷徙之法,不可能調離百姓前去充塞西域。少主又有愛民如子之美名,不可輕易毀掉,逼迫百姓充塞西域之事,只有韓遂來做才最好。韓遂本就是叛賊,名譽不佳,他逼迫百姓西遷入西域,於他之名譽,並無損傷。等他完全佔領西域,史書反而會給他拓地有功之美名。所以,少主驅使韓遂,韓遂驅使敦煌郡二十萬百姓,方纔是少主之最佳選擇,對於華夏族羣,也可實現利益最大化也。故而屬下認爲,少主不必良心不安。”

馬超也知道要幹大事,是得狠下心,手還得黑一點,就說:“好,聽你的,吾不再惴惴不安就是了!”

賈詡笑道:“少主根據時機,能善能惡,不爲善所拘束,不爲惡所驅使,而能自如變化,此正是立於不敗之地也。”

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約定達成第四百零七章 反將一軍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絕理由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一百四十章 尚書檯裡的對弈第一百一十四章 韓遂靈機一動第三十一章 戰後回顧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零五章 驚現王司徒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九十三章 父子官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二百八十三章 退往河南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二百八十七章 爭吵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三百零二章 如何抉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四百零六章 貢物第六十一章 鼓聲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頓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八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四十三章 中計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三十二章 翌日再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二百九十章 伏擊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郡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鈞的改造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延第三計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十五章 揮軍衝殺第三百零七章 朝爭(中)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四十章 陽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
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約定達成第四百零七章 反將一軍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絕理由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一百四十章 尚書檯裡的對弈第一百一十四章 韓遂靈機一動第三十一章 戰後回顧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零五章 驚現王司徒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九十三章 父子官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二百八十三章 退往河南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二百八十七章 爭吵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三百零二章 如何抉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四百零六章 貢物第六十一章 鼓聲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頓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八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四十三章 中計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三十二章 翌日再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二百九十章 伏擊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郡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鈞的改造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延第三計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十五章 揮軍衝殺第三百零七章 朝爭(中)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四十章 陽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