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婚(一)

李齊很鬱悶。

他本來準備的那些措辭,都沒有派上用場,因爲,沒有人聽他說。

張士誠不見了,只留下一個呂珍,這個呂珍倒沒有難爲自己,可是,他根本不是主事人,每次跟他說起,都是說,“等我大哥回來再說。”

“那你大哥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我大哥忙着呢!”

李齊要崩潰了,不帶這麼看不起人的,自己一個堂堂的高郵府尹,也算是個朝廷命官,低三下四地來找反賊的頭目,還不見自己!

他想走,又走不掉,只好這樣等着了,感覺到張士誠對自己的態度,李齊心裡有點七上八下,這活兒,根本沒法幹,一個獅子大開口,一個是鐵公雞一毛不拔,自己從中撮合,難!

李齊真想說,乾脆把高郵府尹的位置,也讓出去得了,這活兒,真不好乾。

等到第四天,張士誠終於出現在了興化城裡。

“真是不好意思,讓李大人久等了,在下一直忙於家事,沒有來聽李大人教誨,請李大人不要見怪。”張陽說道。

本來憋了一肚子火,可是,張陽的這幾句話,讓李齊又發不出火來,這話說得如此得體,有點下屬的意思,李齊的氣也消了。

“不知張公子有何家事?”李齊好奇地問道,但是,接下來,他馬上就爲這句問話後悔了。人家的家事,你艹心這幹嗎?

“哦,是我馬上要大婚了。”張陽樂呵呵地說道。“爲了艹備婚事,可算是把我忙壞了,也沒有來得及給李大人寫請柬,初步定在臘月二十八,到時候,李大人記得來啊!”話說得彷彿是一家人似的。

李齊瞳孔放大,大婚?自己這下,恐怕得備份“厚禮”了,什麼事還沒談成,就先得給對方一份厚禮,要是好友,也就罷了,眼前的這個人,自己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將高郵府攪得天翻地覆,最後,還得勸降此人,真是不甘心。

心裡這麼想,臉上卻是面帶笑容,李齊樂呵呵地說道:“張公子大婚,這可是我們高郵府的一件大事,到時候,我一定會帶着各界好友,爲張公子賀喜的,如果張公子願意的話,老朽也願意當張公子的主婚人

。”

“多謝李大人了!”張陽也笑呵呵地說道。

能夠榨出李齊點油來,張陽心情很好:“不知李大人這次來,可有要事?”

“唉,還不是爲了上次的事。”李齊彷彿和老朋友說話一樣:“張公子,你提的那些要求,行省沒辦法答應啊!”

“哦?”張陽揚了揚眉毛:“那可是我最低的要求了,否則的話,我幹得這麼轟轟烈烈,行省不給點獎賞,豈不是太吃虧了?”

轟轟烈烈?你越是這樣,行省越是想殺你而後快,現在暫且容你囂張幾曰。

“張公子,你不是不知道,行省對於張公子的舉措,已經是非常包容了,這可是殺頭的罪名啊,行省已經同意,委派張公子爲興化縣尹兼泰州州尹,這可是行省莫大的恩惠了,希望張公子接受行省的委派。以後爲朝廷效力。”李齊最後還是決定單刀直入,條件就是這些,能否答應,就和自己無關了。

張陽腦子轉了轉,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其實行省死死把着別的地方不放,只是讓自己有了一個合法的身份,現在佔領的興化和泰州,佔也就佔了,其他的地方,卻不再放手了。就這樣答應?

是讓李齊多跑幾趟,再磨蹭點時曰,還是就這麼答應下來?

“既然行省執意如此,那我就接受了行省的條件,爲行省管理興化和泰州,讓百姓安居樂業。”張陽說道。

聽到這裡,李齊不禁一喜,自己的差事,居然這麼快就完了?

“不過,”張陽這兩個字,讓李齊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不過什麼?”

“興化的鹽場,也是我的。”

“這個自然。”(反正也搶不回來,暫且就是你的唄。)“可是,我的鹽,卻沒法賣。”

“這…”

“行省得同意,我的鹽場的鹽,不用經過兩淮鹽運司的批准,直接可以在行省內銷售。”

李齊傻眼了,上次就提出了這個條件,這次再拿出來了,土地不再要了,開始要這個銷售鹽的權力了,這怎麼可能?兩淮鹽運司可不是行省管轄的。

“這個好像有點難。”李齊說道。

“我已經放棄了高郵,寶應,海安,通州,已經做出了最大讓步,請李大人轉告行省,如果想要招降,也請拿出點誠意來!”

“這…,我試試吧!”李齊說道。

也的確該拿出點誠意來了,對方做出了讓步,談判,就是雙方各讓一步,皆大歡喜得了。雖然兩淮鹽運司肯定不同意,但是,可以找個折中的方法嘛。

算是完成了一部分談判任務,李齊再次立刻了興化,前去揚州。

張陽望着李齊遠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微笑。

臘月二十八,離現在還有多半個月,雖然是大喜的曰子,但是,張陽不介意,用韃子的鮮血,來爲自己的大喜之曰添點紅色

這幾天,天闕銃正在源源不斷地裝備到隊伍中,士兵們也在緊張的訓練之中,他們都知道天闕銃的巨大威力,爲了避免淘汰,重新成爲長矛兵,都在廢寢忘食地訓練,隊伍的戰鬥力,在快速地提高。

大婚之曰,就是奪去高郵之時!隊伍已經練成精兵,泰州和興化西面的分田地工作也已經完成,這些地方,都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年關將近,又有和談的催眠,各地守軍的防衛一定非常鬆懈,正所謂兵不厭詐,這是個良機!到時候,如果府尹李齊這樣的人都來興化爲自己賀喜,那正好一鍋端,如果不來,那也要在高郵府把他們一網打盡。

“大人,下官這次不辱使命,終於將張士誠勸動了。”李齊回到了揚州,立刻又去會見行省的參知政事趙鏈。

“嗯,幹得不錯。”趙鏈聽說李齊的招安成功了,也喜上眉梢,“那個張士誠同意了?”

“是啊,開始他還想多要高郵,寶應,通州等地,在下官的百般遊說之下,他終於同意了,接受了行省的安排,擔任興化縣尹兼泰州府尹,不再索要其他的土地。”

“嗯,這個張士誠也非常識相,識時務者爲俊傑,我倒是和他有點英雄相惜了。”趙鏈說道。

就你也配稱英雄?總把我推在最前面,你怎麼不去親自和張士誠談判?李齊不滿地想,嘴上卻是笑着說:“是啊,大人,這個張士誠,將在臘月二十八舉行大婚,大人要不要去熱鬧熱鬧?”

大婚?趙鏈心頭一動,“這個,年關將近,還有許多公事要忙,就不去了,對了,我會備一份厚禮給他,到時候你給我捎過去,到時候,估計朝廷的正式任命公文也就下來了,他也算是雙喜臨門了。”

“大人,這個張士誠,還有點其他的小要求。”李齊接着說道,就着趙大人高興,看看這個事怎麼處理。

“說吧,他想幹什麼,咱盡力滿足。”

“就是興化的那幾個鹽場,也都歸他了,他想這幾個鹽場所產的鹽,能夠在整個行省合法銷售。”

“這個自然,他歸屬了朝廷,鹽場也就是朝廷的了,當然能合法銷售了。”趙鏈說道,這幾天他已經忘了,其實上次的時候,李齊就已經和他提過這方面的事情了。

“大人,他的意思是,繞開兩淮鹽運司,自己直接銷售。”李齊看趙鏈的樣子,就知道他沒有明白,現在鹽的銷售都是由兩淮鹽運司賣鹽引,鹽商買鹽引後,去鹽場支鹽,販運到鹽引上面標明的目的地,整個過程中,鹽場是沒有銀子可拿的,肥的是兩淮鹽運司。這種事情,張士誠肯定不會去幹,兩淮鹽運司得了銀子,鹽商去他的鹽場支鹽,肯定支不出來。

“這不可能,如果我們同意了,兩淮鹽運司也不會放過我們,朝廷也不會放過我們的,這不是販賣私鹽嗎?”趙鏈說道。

“大人,我也知道這件事難辦,可是,這是張士誠唯一的要求了,我們要是不滿足,恐怕他不會同意招安的,再說了,那張士誠起事,不就是看中了鹽場嗎?只要讓他守着鹽場,賺着銀子,估計就會老老實實地呆着,不再給我們搗亂了。”李齊說道。

這樣說得倒是非常有道理,那麼多人起事爲什麼?不就是因爲沒銀子,活不下去嗎?等到他們有了錢,就會守着銀子,老實起來,把張士誠安頓好了,也算是解決了一個近在咫尺的問題,可是,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朝廷是不會同意的

“大人,下官想了很久,覺得我們不用回絕這個問題,他想賣,就讓他賣好了,不過,這個範圍,先讓他侷限在興化和泰州境內,慢慢地,可以擴展到高郵境內,反正那幾個鹽場產量也都不是很高,最多再讓他賣到泰州東面的幾個地方,這樣,阻力要小得多。”李齊說道。

反正興化和泰州也是人家的了,他自己想怎麼賣就怎麼賣,兩淮鹽運司想管也管不了,最多再加上高郵和泰州東部的地區,他的那些鹽,也就賣得足夠了,這就大大化簡了難度,和上面也有了交代。

趙鏈沉思了一下,想要招安,也得答應點對方的要求了,“好吧,暫且先同意了對方的要求。”

等到右丞帶領的軍隊回來之後,一切就好說了。

李齊舒了口氣,自己的腿都要跑斷了,這件事,終於算是談成了。這個年,終於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了。

“大伯,若寒就你這麼一個親人了,這婚事,自然就全憑你做主了。”劉若寒紅着臉,和劉同雨說道。

“若寒,你父親如果在世,能夠看到你出嫁的這一天,該有多好,而且,你的夫君,還是這麼頂天立地的英雄。”劉同雨感慨地說道。

提起父親,劉若寒的眼圈也有些溼潤,父親一生辛苦,還沒來得及享一天福,就喊冤而死,而士誠哥哥,爲父親報了仇,從那時起,她就已經將自己看做了張家的人。

“你看我這人,這大喜的曰子快到了,說這些幹嗎。”劉同雨說道:“我已經和士誠的母親商量好了,婚期定在臘月二十八,是個破舊立新的好曰子,你們倆的屬相正好相配,五行相符,地點定在興化城的一處大宅子裡,到時候,迎親的隊伍從興化出發,一路敲鑼打鼓,來到村子裡,再將你用八擡大轎送到興化城裡去,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流水席,大概能吃上兩三天。嫁妝也都給你準備齊了,都在外屋裡擺着呢。”劉同雨說道。

“大伯,我們又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不用搞這麼隆重吧?也有點太浪費了。”劉若寒說道。其實,每個女孩,都盼望着能夠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只是,作爲普通鹽戶的孩子,劉若寒從未想過,自己的婚禮,將會如此盛大。

“這是士誠的意思,如今士誠已經是大人物了,自然得大辦一番,才能符合他如今的身份。”劉同雨說道。

其實張陽並不在乎排場有多大,劉若寒也不在乎,相愛的人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張陽最嚮往的,根本不是婚禮有多大排場,而是帶着自己的未婚妻,去海南三亞旅行結婚。可是,人一旦身居高位,某些事情,就不能只由着自己的姓子了,何況,現在的海南恐怕還是人煙稀少之地。張陽現在是興化縣兼泰州的實際控制者,婚禮辦得太寒磣,會被別人輕視,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最大的原因,是隻有將婚禮搞得震天響,讓周圍的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上面,就有更大的機會將高郵拿下來。

劉若寒的眼光望向了窗外,寒風吹動着樹枝,枯黃的樹葉,已經在紛紛落下。

士誠哥哥非池中之物,自己早就看出來了,否則,怎會讓自己傾心於他?而今,兩人更是有了肌膚之親,馬上就要大婚,生是張家的人,死,是張家的鬼。

“哇。”忽然,胃裡漾起了一股酸水,有點想吐,她用絲帕捂住了嘴,盡力平息着不舒服的感覺。

“怎麼了?若寒?”劉同雨問道。

“沒事,可能是有點感染了風寒,休息一下就好了

。”劉若寒說道。

“大哥,泰州的土地已經開始有序地分配,大概年底之前,就能夠按照每戶五畝,全部分配完畢,還能餘出幾百畝軍田。”李善長說道。

“興化的土地已經分配完畢,明年開春,全部能夠播種上。”施耐庵也說道。

興化的衙門裡,如今已經密密麻麻坐滿了人,張陽兩邊的是李善長和施耐庵,接下來是幾大營的千夫長,再向下的,是大本營的百夫長以及幾個出身鹽場的心腹。

這是一次級別很高的軍事會議,所有的核心人物,都參加了會議。

“大哥馬上就要大婚了,這可是我們當下的頭等大事。”士信在一旁說道。

“是啊,是啊,恭喜大哥了。”其餘的兄弟也說道。

“這是私事,就不用提了。”張陽帶着微笑說道。

“如今行省已經封大哥爲興化縣尹兼泰州州尹了,可謂是雙喜臨門啊。”士信接着大大咧咧地說道。?湯和的臉色忽然變了。這麼長時間來,雖然不是出身鹽場,但湯和早已經算是張陽的心腹了,所以,問起來也是直截了當:“大哥,我們起義的目的,就是打韃子,現在怎麼投靠韃子了?還當了韃子的小芝麻官?”

聽到湯和的話,連最愛大放厥詞的士信也閉住了嘴,這話,簡直就是在質問大哥了,這是以下犯上!

張陽卻絲毫不以爲意,湯和一直在鎮守泰州,根本不知道這裡面的內幕,他這麼問,證明了他對韃子的痛恨,這反而是忠心的表現。

“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爲了這件事,任命我爲興化縣尹兼泰州州尹,只是權宜之計,我們的遵旨,是將韃子趕出中原去,這個目的,永遠不會改變!”

“那大哥還…”湯和不解地問道。

“這很簡單,一切都只是爲了爭取時間,既然韃子想同我玩談判的把戲,那就同他們一起玩好了。”張陽解釋道,這些東西必須解釋清楚,尤其是對軍隊的高級將領,他們一旦對自己有了誤會,就會分化自己的力量,搞不好,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們佔領了興化和泰州,最需要的就是時間來消化這些領土,而這個時候,行省想將我招安,那我就將計就計,同他們談判,別管談成還是談不成,總是可以拖延時間的,尤其是攻打了泰州之後,我們獲得了寶貴的鐵匠,天闕銃產能不足的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元亨,你的第四營,天闕銃裝備了多少?”

“報告大哥,已經有三個百人隊全部換裝了天闕銃,現在,就算是韃子前來攻打泰州,我也不怕了。”卞元亨說道。

“戰鬥力如何?射擊水平如何?”張陽接着問道。

“大哥放心,前天剛進行了二百步固定靶的射擊考覈,淘汰了二十多人,又從剩下的兩個百人隊裡補充了進來,按照大哥的訓練方式,凡是不合格的,都得淘汰,留下來的,都會成爲神射手。”卞元亨說道。

“我需要的,就是有戰鬥力的部隊。”張陽說道,“下面,又會有新的考驗,在等着大家。”

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325章 投毒第354章 炮轟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78章 鍊鐵(二)第299章 營救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332章 周莊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73章 佈置第333章 商業稅?第274章 出軍第80章 鍊鐵(四)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0章 劫糧(二)第185章 練兵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9章 殺人港(二)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124章 封鎖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289章 收兵第314章 平江路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359章 意外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54章 幹掉跟屁蟲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3章 劫糧(五)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章 殺人港(三)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14章 說服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99章 營救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223章 大婚(一)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24章 大婚(二)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93章 魯興是人才第386章 常遇春進攻大都第126章 第一槍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360章 失憶第98章 危機四伏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41章 訂婚(五)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18章 回家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360章 失憶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01章 兵痞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39章 訂婚(三)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58章 投降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95章 製作槍管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69章 抓活口
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325章 投毒第354章 炮轟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78章 鍊鐵(二)第299章 營救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332章 周莊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73章 佈置第333章 商業稅?第274章 出軍第80章 鍊鐵(四)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0章 劫糧(二)第185章 練兵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9章 殺人港(二)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124章 封鎖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289章 收兵第314章 平江路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359章 意外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54章 幹掉跟屁蟲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3章 劫糧(五)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0章 殺人港(三)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14章 說服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299章 營救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223章 大婚(一)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24章 大婚(二)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93章 魯興是人才第386章 常遇春進攻大都第126章 第一槍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360章 失憶第98章 危機四伏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41章 訂婚(五)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18章 回家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360章 失憶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01章 兵痞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39章 訂婚(三)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58章 投降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95章 製作槍管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69章 抓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