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別尋他徑

反元

“主公,不好了。”第二天一大早,羅貫中突然走進了張陽臥室,把還沒有起來的張陽吵醒了。

張陽一邊穿衣服,一邊和羅貫中問道:“不要慌張,出什麼事了?”

“就在昨天夜裡,趁着夜色,陳友諒的水軍,來了個金蟬脫殼,現在,蹤跡全無,不知道航行到什麼地方去了。”

水軍跑了?張陽知道,這絕對是大事情。

“離開多派船隻,在四處航道里巡視,嚴防他來襲擊我們應天府。”張陽說道。

“是,主公。”羅貫中說着,就要向回走去。

“還有。”張陽突然叫住了他:“朱元璋那邊,可有異動?”

“暫時還沒有。”羅貫中說道。

“除了打探陳友諒水軍動向,同時嚴密注視朱元璋的動作。”張陽說道。

“是,主公。”羅貫中匆匆回去,這次,陳友諒水軍突然消失,讓他感覺非常不好,陳友諒的水軍,沉寂了快兩個月,現在終於出動了,這裡面,一定有什麼陰謀。

羅貫中調動了手下所有的探子,在水路和陸路上打探消息。

一上午過去了,什麼都沒有。

中午的時候,從滁州飛來信鴿,朱元璋的軍隊,正在做戰前準備,看樣子,是要出發打仗。

爲了刺探消息,一個探子靠得過近,結果,被防守嚴密的朱元璋的軍隊,一通箭雨,射成了刺蝟。

其他的探子不敢動作,只能遠遠地從暗處觀察,看着他們離開了滁州,向南進發。

一直到晚上,也沒有別的情況。

大廳內,應天府所有的守將,都已經到了。

現在張陽的軍隊第二營的湯和和第五營的莫天佑,駐紮在江北,湯和守高郵府,莫天佑守揚州東部除了原來的四千人之外,新訓練的兩萬人,給每人各分了一萬人。

而在江南,則集中了張陽的大部分人馬,第一營的士義,守平江,第三營的呂珍守北部的常州丹陽一帶,第六營的趙子雄,守松江嘉興一帶,第七營的徐義,守烏程杭州一帶,張陽的大本營,本來駐紮在杭州,應天府情況緊急所以,大本營和第八營的張天琪,第四營的水軍這些經驗豐富的士兵,都已經集中在了應天府。

除了這些,還有一支強大的機動兵力,由常遇春訓練的五萬新軍。

這五萬新軍,還沒有分到各個營內,獨立編製成新軍。

所以,目前在應天府內的,主要將領大本營的史文炳,張天琪,卞元亨常遇春,還有羅貫中和施耐庵,都已經聚齊在府衙內,緊急商議目前的形勢。

即使是作戰經驗豐富的史文炳張天琪,勇往直前的常遇春,信心滿懷的卞元亨老謀深算的施耐庵,精明的羅貫中,都感覺到,這次的形勢很嚴峻。

打仗,最怕的不是對方人多,而是不知道對方在哪裡,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即使對方數倍於己,也可以用巧妙-的戰術。而最害怕的,就是不知道對方的位置,不知道對方在打什麼目的。

“情況大家都知道了,陳友諒的水軍,已經消失了一整天,在這一整天裡,對方的水軍,如果順流而下,即使到不了我們應天府,也應該出現在附近,但是,現在在應天府周圍,並沒有出現對方的一艘小船。我們現在,就是要想法,把他找出來,看他們究竟藏在什麼地方。”張陽說道。

“除此之外,朱元璋的軍隊已經出動了,一路向南,目標很明確,恐怕就是要渡過長江,再次奪回應天府。”羅貫中補充道。

幾個人都陷入了沉思,陳友諒的水軍,究竟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這可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幾個人都在思考之中,只可惜,幾個大老粗在那裡抓耳撓腮,就是沒有思路。

要是有士信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在,肯定又該大放闕詞了,只可惜,張陽一直都在晾着他,暫時不給他任何職務,希望可以改掉他的壞毛病。

施耐庵凝視着地圖,沉思着,沉思着。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開始,經過了一個白天,對方的水軍,根本不可能隱藏行蹤,既然沒有在長江流域出現,那麼,就一定在其他地方!

這種手繪的地圖,雖然比例不是很準確,但是,大致的方向,還是差不多的。

施耐庵沒有向下遊看,而是目光巡視了上游。

突然,他的眼光直了。

只要向上遊,到達太平之後,接着向東,進入石白湖,再沿着水路向東,穿過陽和宜興直接就能夠進入太湖!

由於主力已經被聚集到了應天府,導致後方兵力出現空擋,在太湖岸邊的平江路和接着向東的杭州,恐怕都會在對方的攻擊範圍之內。

而且,最可怕的是,由於水軍的主力戰船都被調集在這裡,巡視太湖的,只有一條蒸汽機大船,面對着幾百艘高大的敵艦,就算是火力再強大,也無力迴天。

施耐庵的心如同跌入了冰窟窿,趕緊說道:“主公,你看這裡。”

張陽順着施耐庵所指的方向,也看清了所指,頓時,也是一陣心驚。

這簡直就是一條捷徑,從這邊,幾乎是直接走了個直線,就到達太湖了。

如今的太湖,可是張陽的老巢,尤其是建立在平江路邊上的造船廠,是絕對不能出現意外的。

“這,好像不太可能吧!”卞元亨說慨:“這些水路非常難走,小船沒問題,但是陳友諒的大型戰船,通過非常困難。”

“這個不一定,要知道,這段時間以來,由於經常下雨,水位早已經上漲,很有可能,陳友諒的水軍能夠順利地通過。”羅貫中說道。

“對,這段時間以來,連長江水位都上漲了,更不用說那些水流。”史文柄說道。

“那麼,我們首先要確定的,就是陳友諒的水軍,真的在那裡。”張陽平靜地說道。

衆人一想,如果真的陳友諒的水軍走了這條路,那麼,最要緊的,就是確定一下,然後,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

“貫中。”張峰說道:“連夜派人,前去水,每人哪怕準備三匹馬,全部把馬累死了,也要在天亮前給我趕到,如果陳友諒的水軍真的走這條路,那麼,今天晚上,他一定在水南面的石白湖裡休息,發現陳友諒的行蹤之後,立刻飛鴿傳書,回來報信。”

“是,主公,我馬上去安排。”羅貫中說着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諸位,如果陳友諒的水軍,真的走這裡,那麼,未嘗不是我們的一個好機會。”張陽說道。

餘下的衆人擡起頭來,望着張陽。

施耐庵猜出了主公的心思,輕鬆地扇着扇子,等待這張陽的闡述。

“我們的水軍,到目前爲止,只有三十條先進的戰船,和幾百條大型戰船的陳友諒的水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水面上正面打敗他,雖然最終的勝利是我們的,但是,我們一定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樣的話,不利於我們,我們每次打仗的原則,都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張陽說道:“現在,陳友諒的水軍自己走了這麼一條難走的路,他的水軍規模越大,他的劣勢就越大,水路崎嶇,他只能一條條船地一條線航行,而且,沿途有些地方,兩岸還是高山,我們只需要帶着我們的野戰散花炮,在預定的地點伏擊他,比在水面上打仗,要容易得多。”

說完,張陽指了指地圖上的位置,正是離太湖很近的宜興,這裡水道最爲崎嶇,大船隻是行走,就頗爲不易,很容易擱淺,兩岸還都是高山,只要轟上幾炮,保證他的水軍會大亂。

“大家回去之後,整頓所部兵馬,如果真的如我們所料,那麼,我們最大的困難,不是如何消滅陳友諒的水軍,而是如何能夠儘快趕到宜興,長途急行軍,纔是我們最需要的。”張陽說道。

“是,大哥。”所有人答道。

“大哥,還有朱元璋的軍隊呢?”張天琪問道。

“朱元璋?”張陽說道:“我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要不是想着平穩發展,重點建設水軍,滁州早就被我拿下了。他早已經沒有年初的那種氣勢,現在如果他要真的不識趣,我們留在應天府的軍隊,就足能將他消滅得一乾二淨。”

張陽說完,眼睛眯了起來,在這個亂世中,要多學學陳友諒的厚黑學,斬草就要除根,既然打了朱元璋,那就要徹底把他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否則的話,等他東山再起,就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衆人散去,張陽推開窗戶,望着外面的月光,來到這裡幾年,原來的那個有些天真的自己,早已經消失了,自己在逐步地成長,內心也在逐步地變得堅強。

同樣的月光下,一支巨大的船隊,正在石白湖內停泊,做短暫地休息。一個大大的“陳”字的旗幟,在每艘船的桅杆上高高飄揚。糹

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329章 稱帝?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77章 江州第95章 製作槍管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62章 陳友諒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13章 家規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22章 專一第342章 應天府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66章 視察基地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61章 挖戰壕第258章 投降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59章 備戰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22章 專一第100章 交貨第255章 水戰第79章 鍊鐵(三)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296章 彈劾第121章 考覈第126章 第一槍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70章 聯合第351章 逃跑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77章 前奏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18章 回家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391章 遷都第57章 基地開工第256章 戰神炮,射擊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74章 出軍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62章 開戰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64章 運鐵礦石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218章 勸降第388章 愛猷識理達臘的覆沒第301章 兵痞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94章 改進,改進!第78章 鍊鐵(二)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45章 交接官鹽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23章 發兵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
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329章 稱帝?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77章 江州第95章 製作槍管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62章 陳友諒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13章 家規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22章 專一第342章 應天府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66章 視察基地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61章 挖戰壕第258章 投降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59章 備戰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22章 專一第100章 交貨第255章 水戰第79章 鍊鐵(三)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296章 彈劾第121章 考覈第126章 第一槍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70章 聯合第351章 逃跑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77章 前奏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18章 回家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391章 遷都第57章 基地開工第256章 戰神炮,射擊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74章 出軍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62章 開戰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64章 運鐵礦石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218章 勸降第388章 愛猷識理達臘的覆沒第301章 兵痞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94章 改進,改進!第78章 鍊鐵(二)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45章 交接官鹽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23章 發兵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