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軍事政變

飛豹出擊sodu

“是啊,陸軍保安司令部雖然不隸屬我們中央情報部,但級別比我們中央情報部低一格,怎麼能和我們中央情報部這個主管此類事件的部門連個打招呼都不打一聲,就突然的介入朴正熙之死的調查呢?”金鐘泌一面踱着步一面想着,如果是崔鬥善這個代總統命令的還好說一時着急亂指揮,如果要是聯合參謀總長丁一權命令這樣做的,那肯定是另有圖謀了。

想到這兒,他緊走了兩步來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拿起來電話:“給我接崔鬥善代總統。”

在電話裡金鐘泌得知,代總統崔鬥善根本就不知道此事。陸軍保安司令部介入朴正熙之死的調查完全是受丁一權和金聖恩指派進行的。

其實,此事誰調查此事無所謂,但有所謂的是怕丁一權這夥手裡掌握軍權的人在這件事上製造事端,栽贓陷害那就十分的可怕了,他可以利用這件事治任何人於死地。

金鐘泌把國內事務處處長樸成誅報告的這兩件事前後一聯繫,他感到後脊樑一陣陣的發冷。如果丁一權這夥軍界的人物要發動政變的話,那自己可不是當不當總統的事情,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項上的這顆人頭的事了。

他真的後悔當初爲什自己沒有在青瓦臺那麼好的條件下,把丁一權和金聖恩這夥人抓起來。然後宣佈他們發動政變,殺了總統,被自己領導的中央情報部一舉粉碎。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還能放虎歸山,讓他們現在威脅自己的安危。看起來自己的心還是不夠狠,手還不夠黑。

總總跡象表明,丁一權和金聖恩這夥人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着軍事政變,而且一旦政變自己首當其衝是他們要除掉的第一個目標。不行,要有所準備,絕不能坐以待斃。金鐘泌想到這兒,走到辦公桌後面,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對樸成誅說:“樸處長,代勞你通知一下各處處長及處級以上的長官馬上到在我辦公室開會。”

看到中央情報部在漢城的處級以上的幹部都到齊了,金鐘泌從椅子上站起來,兩雙支在辦公桌上,殺氣騰騰的說:“現在總統剛剛被人刺殺,在這非常時期,軍方有些人想發動軍事政變。所以我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這事不光關係着韓國的前途,也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死存亡。現在要把防止軍事政變當成目前中央情報部的第一要務,各部門如果發現苗頭,在來不及報告的情況下,可動用一切手段,先斬後奏,邊斬邊奏,予以處之。同時各位同仁做確實的做好自身的護衛工作和各部門的保衛工作。把武器彈藥下發到各部門,中央情報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在國內工作的工作人員要作到槍不離身,沒有特殊的情況不得離開自己的崗位。這一段時間,大家就不要回家了,在各單位集中以防不測。另外財務室把351秘密賬戶裡的資金拿出一部分先給大家支付3個月的工資和補助。以防局勢亂套時,大家的手頭沒錢花......”

大家對於自己的領導在關鍵時刻能想到大家的生活,動用中央情報部特別經費還是心存一份感激的。誰都知道所謂先支付就是給大家了,這樣說只是爲了應付可能的檢查,爲以後的核銷多留出些時間。

會後,金鐘泌又單獨找了一些各部門的處長針對各部門工作重點作了部署。同時也對抓捕丁一權和金聖恩以及他們的親信進行積極的準備。

接到崔鬥善代理總統要求就目前南朝鮮局勢召集緊急“國務會議”的電話後,金鐘泌大喜過望,感到機會來了。可以通過這次會議把丁一權和金聖恩控制起來或者直接擊斃。於是他命令在通往青瓦臺的各個路口上部署了20多狙擊點,派出了30多名中央情報部特勤處的一流的狙擊手,自己帶着50多名特勤處的保鏢,前往青瓦臺總統府參加“國務會議”,並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預案,通過朴正熙的秘書長又在青瓦臺總統府做好了對丁一權和金聖恩抓捕準備。

可是事與願違,丁一權和金聖恩這兩個狡猾的老狐狸可沒有金鐘泌想象的那麼愚蠢,再次給他機會。丁一權以軍務緊急爲藉口拒不參加會議,金聖恩也以身體不適爲由,只派自己的國防部長官助理代表他出席會議。使金鐘泌的這一計劃落空。

金鐘泌的計劃落空了,大權在握的韓隊高層的軍事政變卻在緊鑼密鼓的抓緊進行之中。

在煙霧繚繞的韓國陸軍本部的會議室裡,以聯合參謀總長丁一權爲首的掌握南朝鮮軍權的實力派人物聚在這裡煙抽的嘴發苦,在商討着“軍機大事”。

韓國第一軍軍長張昌國中將在菸灰缸磕了磕菸斗裡的殘餘的煙末,說:“丁總長,現在的學生和市民在的煽動下,已經在全國鬧的不可開交。我們在不能這樣的等下去了,再等整個韓國就會成的天下,我們這些人的人頭就要落地了。”

參謀總長丁一權一直閉着眼睛聽着大家的發言,心裡一直在權衡利弊。此時他睜開眼睛看了一眼張昌國這個今年剛剛40歲的,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曾經的日軍少尉,說:“你說我們在不能這樣的等下去了,我也知道不能等了,可是美軍一撤,我們的軍隊上上下下人心惶惶,這樣的軍隊究竟能有多大的戰鬥力值得懷疑。再者,兵力本來就不足,現在美軍撤走後的空缺還沒完全填補,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北朝鮮的金日成雖然口中把和平喊的震天價響,但事實上,聚集在三八線以北的百萬大軍枕戈待旦,對我們虎視眈眈;國內又鬧出這個樣子,光在漢城就有5、6千武裝暴民,他們之中最少有4、5百名北朝鮮的武裝特工;還有金鐘泌這個當官不要命的中央情報部部長也是野心勃勃窺測總統的這個位置,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手中把握着將近6萬多中央情報部特工人員,也就絕度不能小視的力量。我們要動,兵力從哪來?這麼調動?難道你還沒看出,這一切是的精心設計好的一盤棋嗎?”

去年被免去參謀總長職務,剛剛轉入預備役集團軍司令的金鐘五大將說:“不行,就動員預備役投入平息國內的叛亂。”

“拉到吧沒等預備役動員起來,我們早就上絞刑架了。”張昌國不屑一顧的說道。

“崔鬥善現在是什麼態度?”南朝鮮的海軍參謀長樸武奎若有所思的問道。

丁一權很疑惑的看了看海軍參謀長說:“他現在也沒什麼主意,昨天晚上打電話給我,徵求我的意見說,是不是可以先考慮一下金日成的2.27聲明和北朝鮮當局談一談,最少也可以緩解一下國內動亂的局勢。我告訴他這絕對不行,從美軍開始撤退,軍隊已經很不穩定,如果這時和共黨談判,那怕是一種姿態都會導致亡國。”

對於金日成的3.27聲明,這些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出身堅決和好戰的二鬼子們肯定連考慮都不會考慮,和平統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深知,就是怎麼樣,都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在抗日戰爭和朝鮮戰爭中,對中國和朝鮮人民欠下的一筆筆的血債的戰爭罪犯。他們更明白,他們對中朝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罪不可赦,一但失去手中的權力和槍桿子他們一天也活不下去。

“他的,就是戰死也不能和談什麼和平統一。”這個1944年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然後加入日本“學徒兵”。在日本侵華戰爭中靠積功升爲少尉金鐘五敲着桌子大聲的喊着。

“先殺了這個兔崽子”

“幹掉崔鬥善這個軟蛋”

和北朝鮮搞和平統一在這些人這裡肯定是通不過的,尤其象丁一權這個原名中島一權的親日派堅決的人這裡,對於和談之類的事他從來不感興趣的。他向下按按手,說:大家先不要吵,先說說我們目前應該怎麼辦?”

這些人瞎嚷嚷行,真讓他們拿出點像樣的主意來,到蔫了。但南朝鮮目前的局勢畢竟和自己生死攸關,“蔫”是不行的經過6個多小時的研究,他們終於決定發動政變。

3月3日,上午8時,丁一權宣佈,朴正熙總統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某些患有妄想症自己想當總統的野心家指使人暗殺的,是一起以製造內亂爲目的,以便亂中奪權的殺人事件。爲了儘快的破獲這起重大的政治謀殺案件,調查和逮捕任何參與刺殺朴正熙總統事件有關的人員,制止韓國國內的動亂。韓國武裝部隊將成立韓國全國戒嚴司令部對全國進行軍事管制,待局勢平息後,將解散該司令部將權力還給民衆。

韓國全國戒嚴司令部將設立聯合搜查本部負責,調度和監督韓國的檢察、中央情報部、警察、憲兵、保安司令部等所有情報搜查機關的業務。

鑑於韓國目前所處的混亂局勢,韓國全國戒嚴司令部將派出軍隊將對韓國主要城市和地區進行軍事管制.......

隨後韓國全國戒嚴司令部公佈了緊急戒嚴令,宣佈在韓國全境取消一切政治活動,禁止集會遊行,罷工,關閉韓國境內所有的大中學校園,禁止召開國會,禁止評論時局.......

‘攘外必先安內,‘以丁一權爲首的全國戒嚴司令部,首先對金鐘泌和他所領導的韓國中央情報部這個軍方政變最大的絆腳石下手。

在研究如何解決金鐘泌時,國防部長官金聖恩認爲“金鐘泌手中掌握國家情報系統,手中有武器,而且他又擁有100多萬黨員的民主共和黨黨魁的身份,所以一定要採取智取或秘密暗殺。不能強來,以免造成更大的動亂。”

預備役軍團司令金鐘五接着問道:“這樣當然好,可是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我想以我和丁總長的名義,找崔代總統讓他通知在漢城的軍政官員到陸軍本部參加會議,在會上把金鐘泌一夥一網打盡。”金聖恩煞有介事的說。

“不行,這個招肯定不行,你想想金鐘泌誆我們到青瓦臺總統府開會,我們都不去,現在讓他們到陸軍本部開會,他能來嗎?”丁一權連忙否定道:“他用在我們身上都不好使的招,在他身上怎麼能再用呢?”

“我看別整的那麼複雜,直接用最簡單的辦法出兵把中央情報部給平了算了。”第一軍軍長張昌國的小眼睛中發狼一樣的目光說:“兵貴神速,我們給他來個突然襲擊,出其不意,打他個措手不及。”

丁一權思忖了一會問“由誰來執行呢?”

“由駐守漢城市內龍山的首都師第2團執行吧。他們不用遠距離調動,發動進攻有其突然性。”張昌國回答道。

“不行,”丁一權馬上否決了張昌國的提議:“雖然不用遠距離調動,但這些儀仗隊,只是花瓶,好看不好用,用他們對付老百姓還湊合。”

金聖恩想了想說:“那就用保安軍,他們配備美式最新裝備,反應迅捷,是一柄平滅內亂的利刃。”

“好吧,就這麼定了”丁一權深深的吸了一口煙,把剩下的大半截煙狠狠的碾在菸灰缸中說“雖說保安軍沒有進攻性武器,但對付同樣也沒有進攻性武器的情報部的特工還算是旗鼓相當。”

幾乎就在丁一權宣佈成立韓國全國戒嚴司令部對全國進行軍事管制的同時,2000多名全副武裝的韓國陸軍保安軍乘坐汽車和裝甲車包圍了中央情報部的本部——宮井洞。

中央情報部這些特務們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雙方隨即發生了激烈的狗咬狗的戰鬥。

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60章 停火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95章 草山異夢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66章 中蘇高層平壤會晤第270章 塔城反擊戰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85章 赫魯曉夫的家宴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61章 彭總的憤怒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205章 白宮的反應第148章 “南亞工程”計劃(二)第192章 坎坷的迴歸之路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57章 一戰揚威(二)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259章 制裁蘇聯第224章 撒網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152章 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第26章 戰前會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260章 停火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260章 停火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22章 中國速度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83章 中緬邊界問題徹底解決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2章 跋前疐後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293章 中國能源安全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第一百零八章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
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60章 停火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95章 草山異夢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66章 中蘇高層平壤會晤第270章 塔城反擊戰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85章 赫魯曉夫的家宴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61章 彭總的憤怒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205章 白宮的反應第148章 “南亞工程”計劃(二)第192章 坎坷的迴歸之路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57章 一戰揚威(二)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259章 制裁蘇聯第224章 撒網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152章 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第26章 戰前會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260章 停火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260章 停火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22章 中國速度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83章 中緬邊界問題徹底解決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2章 跋前疐後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293章 中國能源安全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第一百零八章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