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楊光所帶領的這些飛豹突擊隊的隊員們在追索海外文物這個戰線上,作爲一支奪寶奇兵,他們人員精幹、訓練有素,擔負追索流失在海外重要文物的任務,對一些重要的文物目標他們以各種特殊方式,悄然無聲但卓有成效的予以收回。他們在英、美、法、德這些國家不動聲色的對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情況進行調查:以文物交流,看貨,驗證文物等各種各樣的方式,象一羣出色的魔術師一樣的實施調包。

當然,他們這些特種兵的手段遠遠不至這些,爲了達到收回文物的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在西方各國各大博物館、貴族宅邸、大莊園內時常於夜色中出沒一些象幽靈一樣的身影,使原本這些平靜之地一時之間鬼影幢幢,怪事不斷,這些地方的文物會在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守衛人員不是失蹤就是莫名其妙的死亡。飛豹突擊隊第q分隊把那些無法仿製的中國文物留下,其餘的通過黑道的文物走私集團和盜竊集團,把這些盜來的文物在世界各地文物黑市上拋出,所得“贓款”通過洗白後流到山南特區總部的秘密賬號上,當然有一部分作爲他們在海外的從事這種特殊行動的活動經費冖楊光他們在對中國流失在海外文物進行調查和追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有關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歷史,被西方國家的政府有意遮掩着,圖書館很少有關與這方面記載的書籍,即使有”也是慶祝“勝利”、自我吹噓的文章。西方國家的老百姓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歷史事件的真相。

歷史絕不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逝,更何況是這麼慘烈的歷史。在楊光他們進行“具間追索”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在通過一系列手段進行着“官方追索”行動。

1960年10月6日”在火燒圓明園事件發生100週年這天,中國外交部在國家新聞發佈中心舉行了有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參加的,中國政府關於追索1840年以來被國外劫掠文物的中外記者招待會。

“誰應對火燒圓明園這場震驚世界的大劫難負責?誰應對1900年8月那場發生在北京舉世罕見的燒殺掠的後果負責?一百年了,你們沒有一個參與此事件的政府公開承認和承擔自己的罪責。”中國外交部部長陳毅面對300多名中外記者和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駐中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們大聲的質問道。

“外長先生,那是一場令人十分遺憾的戰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接過麥克後站起來說:“據我所瞭解的歷史來看,巴夏禮事件是誘發火燒圓明園的直接原因”如果當時清朝咸豐皇帝不出爾反爾的撕毀天津條約,又十分蠻橫的把因拒絕行跪禮的英國前去與清政府談判的英國外交使臣巴夏禮和其隨行人員扣押,並把他押解到圓明園就不會發生後來燒燬清朝皇帝所住的地方圓明園的事件,因此當時清朝皇帝對此事應負有主要責任。”

“你所說的完全是強盜的邏輯,所謂巴夏禮事件只不過是狼要吃小羊的一個藉口而已。”李大爲以十分強硬的態度回擊了英國泰晤士報這個記者的說法:“如果按你的這個邏輯,我明天是不是可以帶領解放軍的印度洋艦隊到你們倫敦,要求你們英國政府允許中國向英國出口可以帶來巨大利潤的毒品呢?要求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呢?如果你們不同意,我是不是就可以把你們的白金漢宮給燒了呢。”

李大爲停頓了一下注視着這個泰晤士報的記者說:“100年前,西方列巔對中國人的態度是:這幫只會低眉折腰、忍氣吞聲的東亞病夫,不搶白不搶,殺了也白殺。你們這些火燒圓明園者的後代在一百年後的今天,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呢”

“剛纔的那位泰晤士報的記者先生”居然認爲火燒圓明園只是燒燬了清朝皇帝所住的地方而已。這僅僅是清朝皇帝的個人住所而已嗎!”陳毅外長十分憤怒的說:“恰恰相反,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圓明園是中國歷史遺產的一部分,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偉大創造力的結晶,它承載着中國極爲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們根本無法忘記圓明園的毀滅。這些窮兇極惡的縱火者們極大傷害的是中華民族的情感”它給中國人民心裡帶來了極大的創傷。

沒有比焚掠圓明園這一行爲更讓中國人民對西方的帝國主義者恨之入骨的了!”

“陳外長,我是法新社的記者,我剛,才特別的注意到了在你的講話中提到了,誰應對圓明園這場震世界的大劫難負責?,這個問題。我曾經看過一篇由當年參加過法國遠征軍少校寫過的回憶錄”他說,中國也有人蔘與了搶劫活動”他在回憶錄中這樣的描述了當時的情況:令人震驚的是,在洗劫圓明園的隊伍中,居然出現了大批的中國人的身影。從天津開始,他們就一直跟在我們法軍行軍隊伍的後面,他們象一夥強盜一樣,哄搶着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我們曾試圖用武力把他們趕走可是他們就象一羣逐臭的蒼蠅一樣,我們走到哪兒他們就跟到哪兒。當快到北京時,人數越來越多,他們掠奪、偷盜,甚至破壞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損壞的東西——能搶的就搶,帶不走的就毀掉。他們對此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對此這些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對此事負有一定的責任呢?”

事實上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尚有少數宮殿和樓臺殘留下來”另有某些huā園、石橋、雕像和裝飾柱,並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壞。可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裡,有些不爭氣的中國人自己也幹起了破壞的勾當。一些當地人”甚至包括監守自盜的看守人員,不停地從園中取材用以燒火,蓋房子,拿來換錢,有些完好或尚能修復的建築就這樣徹底被毀了。

“不能否定可能有這種情況的發生,畢竟這裡還也存在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但首先肯定的是英法聯軍殺害或趕走了圓明園的管理者,才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1860年10月6日以前15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的一切是完好的,有序的。”陳毅外長義正詞嚴的說道:“我想在這裡我們有比要重溫一下,法國作家雨果1861年說過的一段話:,我們,歐洲人,總認爲自己是文明人;在我們眼裡,中國人”是野蠻人。然而,文明卻竟是這樣對待野蠻的。在將來交付歷史審判的時候,有一個強盜就會被人們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做英吉利。不過”我要在這裡提出這樣的抗議,而且我還要感謝您使我有機會提出我的抗悔”做強盜勾當的總是政府,至於各國的人民,則從來沒有做過強盜——法蘭西帝國侵吞了一半寶物,現在,她居然無恥到這樣的地步”還以所有者的身份把夏宮的這些美輪美奐的古代文物拿出來公開展覽。我相信,總有這樣的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濁洗刷乾淨了的法蘭西”將會把自己的贓物交還給被劫奪的中國。我暫且就這樣證明:這次搶劫就是這兩個掠奪者乾的。,法新社的記者先生,我想羽年前雨果先生就已經回答了你今天的這個問題。”

“你好!陳外長”我是法國費加羅根報的記者賽克齊,我很贊成大文豪雨果說法,然而英、法兩國在圓明園劫難中各自所應當承擔責任的問題上。我認爲,英國人是罪魁禍首,法國人可以算隨從。從那次侵華戰爭中的目的上看,英國是爲了向中國傾銷鴉片,而法國人來中國只是爲傳教而已:從出動軍隊的規模上看英國人有12000多人蔘加,還哼哼騎兵,而我們法國只有8000人,沒有騎兵,而且法國人曾經極力的反對過縱火焚燒圓明園,是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和英軍司令格蘭特下令,英隊放火焚燒的圓明園。所有我想了解中國政府在處理這個事件時,對英法兩國是否會區別對待。

李大爲指出:“賽克齊先生,你這顯然是在爲法國開脫罪責。事實上搶劫圓明園就是法國人先動手的:法軍參戰人數雖少,可戰後同樣得到不少於英國一分一毫的800萬兩賠款;法軍統帥蒙託邦還妄想永遠佔據舟山羣島。我想當年參與洗劫圓明園的人的後代必須應該直面這段歷史,拿出決心和勇氣,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事件承擔歷史的責任。首先無條件的返還從中國掠奪去的文物。對損壞的中國國家財產作出應有的賠償。

“德國法蘭克福報記者,塞巴斯蒂安,我想請問李大爲副外長,大家知道任何案件都有一個時效限期限定,中國依據什麼要求返還在100年前的戰爭中被流失的文物?現在很多文物的擁有者是通過合法手段購得的,你對此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還有就是以前是否有追索戰爭中被掠奪文物的先例?”

“首先我糾正一下你所提問題中的一個用詞,我剛纔說的是返還從中國掠奪去的文物,而不是流失的文物,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不能故意模糊了。”李大爲略作思考後說:“最早涉及戰爭期間文化遺產保護責任的國際公約是海牙公約。作爲1899年海牙第二公約附件和1907年海牙第四公約附件的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第56條都艉定:,市政當局的財產,包括宗教、慈善、教育藝術和科學機構的財產,即使是國家所有,也應作爲私有財產對待。對這些機構、歷史性建築物、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任何沒收、毀滅和故意的損害均應予以禁止並受法律追究。,也就是說”這兩個公約都禁止在戰爭期間搶掠文化財產”而不論這些財產屬於私人所有還是國家所有,並且搶掠財產的行爲應受法律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無軍事上的必要,非法和恣意地廣泛破壞和侵佔財產應屬於戰爭罪。它和一般民事、刑事案件不同”戰爭中掠取的贓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不當得利,也不受刑法中的時效限制,不管時間跨度有多大,原所有人都用有無限期的追索權。一切戰爭罪犯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必須受到法律制裁,其掠奪的財產不管藏在哪裡都必須追回。當然在本案中有關罪犯早已死去,但其贓物必須予以追回。如果我們不予以追回的話,無疑是自動的放棄我們應有的權利”承認火燒圓明園的帝國主義強盜罪行的合法性,繼續加深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創傷”。

李大爲停了一會接着說:“對於你的第二個問題,1840年以來西方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侵略戰爭從中國掠奪走的的文物。來源是劫掠所得,全屬非法,那麼無論中間經過多少次轉手,都不能改變它們作爲贓物的性質,所以不管是怎麼得到的都必須歸還。對於你的第三個以前是否有追索戰爭中被掠奪文物的先例這個問題。我想你作爲德國人應該知道”二戰後,一些國家根據相關法律和協議歸還了部分文物,如1945-1949年美國佔領當局向西德地方政府歸還了原屬於德國的藝術品,50年代末蘇聯政府也向民主德國政府歸還了部分原屬於德國的藝術品。”

李大爲以很富有煽動性的語氣說:“事實上,文物被掠奪並不是中國一個國家遭受的厄運”自口世紀以後的殖民時期,被殖民化國家的文物幾乎是無一例外地遭到殖民者的掠奪。比如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就是由法國考古隊在伊朗的蘇薩發現並運走的,現存放於盧浮宮博物館。在北非和西亞,拿破崙東征的結果使大量的埃及古物被盜往法國。1800年,英國駐土耳其公使甚至策劃了把帕臺農神廟和希臘神話的雕塑品運往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是該民族人民在歷史發展進程的客觀真實的記錄,是這個民族人民的智慧的結晶”也是其繼承者的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因此,要求“歸還”或“償還”被掠走的本民族文物是每個獲得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的呼聲。因此我們強烈要求西方各國政府把你們博物館和公私收藏的全部非法掠奪來的其他民族的文物歸還給原屬國。通過返還被你們無理錄奪的文物來重建原屬國破損的文化遺產,這已經是當前國際社會應該承認和接受的道義原則。”

我是美聯社記者大衛:我想知道中國政府將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實現各國首先無條件的返還從中國掠奪去的文物。

對損壞的中國國家財產作出應有的賠償呢?

“我們首先希望各國的政府和人民清楚”這些非法手段掠奪的中國文物是中國的國家財產,事關中國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人民強烈要求自己的中央政府對此有所作爲,對於1840年以來各國通過各種非法手段所獲取的中國文物必須予以返還,對損壞的中國國家財產作出應有的賠償,這是6億中國人民的呼聲。在此也要煩勞各位,通過把中國人民這一正義的呼聲傳達出去。讓你們所在各國的人民知道事實的真相,使他們充分的意識到,如果繼續的佔有這些掠奪來的中國文物就是窩藏贓物,就是對過去那些在中國犯有滔天罪行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爲的縱容,同時也是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極爲不友好態度。我們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我剛纔說過,不過我願意再重申一遍,一切戰爭罪犯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必須受到法律制裁,其掠奪的財產不管藏在哪裡都必須追回。這一點是沒有任何折扣的。

當然,我們也會同各國政府進行積極的外交方面的磋商,爭取通過政府間的交涉,友好的協商,使得相關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如果通過友好協商不能解決,中國將保留通過其它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權利,以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通過國際社會盡快的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國際法,儘快的解決返還文物中產生的糾紛。

第241章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317章 591工程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45章 中國星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364章 軍事政變第55章 總理視察三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28章 狙擊教員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36章 基地戀情一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28章 狙擊教員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一十章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317章 591工程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125章 飛兵突襲明陽山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7章 591工程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5章 赴京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8章 主席的決心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30章 不宣而戰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359章 “狼”論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36章 南線戰事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236章 將星隕落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76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四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317章 591工程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25章 善後處理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339章 陷阱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343章 MZD號出擊(2)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43章 全面反擊第83章 特種兵學校2
第241章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317章 591工程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45章 中國星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364章 軍事政變第55章 總理視察三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28章 狙擊教員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36章 基地戀情一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28章 狙擊教員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一十章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317章 591工程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125章 飛兵突襲明陽山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7章 591工程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5章 赴京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8章 主席的決心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30章 不宣而戰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359章 “狼”論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36章 南線戰事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236章 將星隕落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76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四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317章 591工程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25章 善後處理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339章 陷阱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343章 MZD號出擊(2)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43章 全面反擊第83章 特種兵學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