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德國討論

在20世紀初的國家中,東非雖然是少有幾個人口破億的國家之一,但是東非人口規模並不足以讓其他國家感覺恐懼,畢竟歐洲很多國家人口都破千萬,還有俄國這種人口超過一億五千萬的頂級強國。

俄國人口長期維持在歐洲第一的水平,但這並不意味着俄國龐大人口體量能讓其他國家感覺恐懼,畢竟還要考慮工業,國防工業,經濟能力,社會穩定度,動員能力等因素,如果只憑借人口作爲國力依據的話,歐洲其他國家早就投降了。

並且東非人口破億的消息雖然震撼,但是也並非不能接受,在1910年美國人口數據也接近一億,和東非的差距並不算大,而美國的工業實力和經濟水平可比東非強多了,所以與其擔心東非,還不如擔心美國,怎麼看美國都比東非要強大一些。

同時,東非人口數據如此誇張,也完全說的過去,東非作爲移民國家,其大半人口都來自遠東帝國,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東非人口的異常情況。

遠東帝國長期作爲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每年隨便漏一點人口,都可以比擬一箇中小型國家的人口體量了,而東非長期接盤遠東帝國的過剩人口,所以東非人口能夠如此高速增長並不讓人感覺意外。

而且還要考慮歐洲德意志地區的因素,德意志地區經濟也就是近些年才徹底扭轉,在此前一直都是世界主要人口外流區域,所以東非在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帝國加持下,成爲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完全說的過去。

事實上也是如此,恩斯特一直都將人口視爲財富,對於殖民前的非洲更是如此,沒有充足人口,非洲土地的開發難度之大不可想象,所以東非引入大量移民是萊茵皇室開拓非洲的必然舉措。

而東非的成功也給南德意志王國,比利時等國家提供了經驗,在此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會大量引入遠東帝國移民。

雖然美國的華工,尤其是鐵路工人數量不少,但加起來也就幾萬人,而且在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之後,幾乎沒有剩下多少。

事實上美國人從骨子裡就是看不起東亞人的,這一點並不僅僅針對遠東帝國,日本等東亞人口也不例外,就比如前些年美國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了協議,兩國通過利益交換,日本政府約束本國人口進入美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西,巴西對於日本移民就沒有太多阻攔了,這使得日本移民成爲日後巴西重要的族羣之一,這也反映出巴西社會比美國更加包容,也無愧於巴西“人種熔爐”的稱呼,即便對黑人巴西政府態度也算“友善”的。

當然,對於巴西的這種做法,恩斯特不過多評價,反正恩斯特對於日本人的態度還是以“陰謀論”爲主,因爲日本前世幹過太多骯髒的事,完全符合日本民族性格。

至於前世巴西爲什麼沒有遇到特殊情況,在恩斯特看來並非日本政府沒有這種想法,而是因爲戰敗導致日本政府就算有想法也無法實施了,進入20世紀後期,日本人口開始衰退就更是如此了。

而且脫離日本政府管控範圍的巴西日本移民,恐怕也不願意成爲日本政府的爪牙,畢竟他們在巴西生活還是很滋潤的,東亞人的內卷程度向來是最高的,這使得日本移民在巴西這個相對公平的社會中競爭很容易取得優勢。

甚至日本移民成爲巴西總統都有極大可能,而這種情況在美國等國家顯然不太可能發生。

……

在東非政府統計二五計劃數據的時候,德國政府正在就東非人口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

“東非人口差不多是一億一千多萬,幾乎是我國的兩倍,而且東非大部分人口都具有德意志血統,如果能夠將東非拉入我國陣營,對於德國奪取世界權柄是極其有利的。”

任何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都是值得拉攏的,或者說存在利用價值,哪怕前世印度情況那麼糟糕也是如此。

而東非人口數據公佈後,自然引發了德國政府內部很多人的興趣,如果能將東非綁在德國戰車上,德國政府甚至敢和整個歐洲單挑。

“能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麼?”威廉二世倒是沒有發表意見,因爲他對東非公佈數據持有懷疑態度,像東非這種規模的人口增長,實在太誇張了。

帝國首相貝特曼說道:“東非政府應該不至於在這種事情上造假,而且通過我們和東非這些年的經濟合作,也可以看出來東非人口數據具有真實性,比如農產品,工業品,礦產等大宗商品貿易,都對應的上。”

“之前我們對東非人口的預測大概就是五千萬以上,只不過這個預測顯然有着低估了,不過這也解釋了東非近些年來高速增加的貿易量,沒有龐大人口基礎顯然是做不到的。”

威廉二世點點頭說道:“是啊!誰也想不到東非隱藏的這麼深,在此前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公佈過正式的人口數據,不過這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好消息,而且我們對於東非的市場潛力過於低估,這讓我們的損失有些大。”

一億多人口,在此時的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一個超級市場,而且因爲常年和東非打交道,在德國對於東非消費能力認知中,東非可不是那種亞非拉的窮國,至少東非就算普通人也比印度富裕的多。

而印度那種如此貧困的情況下,都能通過龐大體量,支撐英國的霸權,如果德國能夠主導東非,絲毫不比印度差,其他不說,光是東非的面積就不是印度能比的。

貝特曼嘆息道:“我們錯過了對東非的最佳干預時機,如果時間往前推個二三十年,我們能發現東非的潛力,也不至於這麼被動,尤其是南非戰爭之前,但事實證明我們總是對東非評價過低。”

威廉二世也酸溜溜的說道:“如果德國能夠提前轉變發展策略,積極殖民非洲,那今天整個中非和南非就都是我們的了!”

威廉二世作爲堅定的殖民主義者,對於海洋強國的追求是歷代普魯士君主中最高的。

當然,他所暢享的事也不太現實,畢竟普魯士初期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在歐洲,那德國也不可能統一,德國頂多成爲二流國家,依舊被英,法乃至奧匈帝國壓制,而二流國家想和其他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頂多分點列強看不上的殘羹剩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比利時,荷蘭,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英,法等國對他們的殖民地感興趣,那他們也只能乖乖退讓,如今他們殖民地能夠得以保留,很大程度在於其控制的殖民地“沒有”太大價值,或者說列強們出於平衡不太想動手。

就比如比利時的殖民地,如果沒有東非存在,那法國估計也不大可能讓比利時佔據這塊地方,不光殖民地,甚至沒有德國和英國存在,法國連比利時本土都吞掉了。

所以德國前期如果不能統一整合,那不過就是英,法,奧,俄手中的棋子,根本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第606章 後悔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520章 發電廠第39章 利薩海戰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67章 奧拓第967章 奧拓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67章 鐵甲艦第34章 動員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62章 後續第680章 緩衝區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4章 水井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230章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25章 造船業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92章 入籍第840章第1008章 分析第396章 推測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97章 建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46章 許可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68章 餐具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97章 建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77章 放牧第822章 卡賓達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03章 萊茵宮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20章 購艦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4章 電報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1章 煤礦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545章 孤兒第531章 兵城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45章 教育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1章 坦噶港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505章 提速
第606章 後悔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520章 發電廠第39章 利薩海戰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67章 奧拓第967章 奧拓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67章 鐵甲艦第34章 動員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62章 後續第680章 緩衝區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4章 水井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230章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25章 造船業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92章 入籍第840章第1008章 分析第396章 推測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97章 建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46章 許可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68章 餐具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97章 建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77章 放牧第822章 卡賓達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03章 萊茵宮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20章 購艦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4章 電報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1章 煤礦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545章 孤兒第531章 兵城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45章 教育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1章 坦噶港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505章 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