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海陸之爭

“很抱歉,卡得公使,我的級別太低,可做不出這樣的承諾,而且先島諸島可不是幾座島嶼那麼簡單,事關宮古海峽的安危和海疆問題,所以我現在不能給你答覆,而是要向政府報告。”日本外交官說道。

就如卡得所言,日本確實可以先不拿到南琉球羣島,因爲之前日本就沒有宣誓過主權,而是和遠東帝國相互妥協,搞了個不倫不類的二分法。

這就讓日本在心理上認爲琉球羣島是可以用來交易的,而不是一口咬定就是本國領土。

所以,日本外交官對卡得的提議還是比較心動的,但是現在事情鬧大了,並不是很容易解決的,難不成真的爲了南琉球羣島和東非打一仗!

要是東非真的是弱國也就罷了,可東非偏偏是給人印象不好惹的強國形象,畢竟東非之前和英國,葡萄牙的矛盾衝突那麼嚴重,日本換位思考,自己絕對做不到像東非那樣泰然自若。

當然,東非背後有德國,尤其是奧匈帝國撐腰,這是個無法迴避的重要因素,這也是讓日本人羨慕嫉妒恨的地方,這種雞犬升天的成就感確實可遇不可求。

德意志三大國就像三兄弟一樣,當然,只有德國比較正統,不過也只是比較正統,畢竟普魯士原本並不是德意志的一部分,奧匈帝國德意志人不足百分之三十,而東非也很過分,就算全部白人都算做德意志人,那也只有百分之五十,不過考慮東非全面德意志化,且超過七成以上的適齡人口通婚的原因,東非自稱德意志國家比奧匈帝國更有說服力。

東非更像之前的奧地利帝國,奧地利人主導下的奧地利帝國參與神羅事務毫無違和感,東非現在差不多也是這個情況,而且東非已經切斷了未來民族獨立的隱患。

總而言之,三個德意志國家本質上都不能代表德意志,大家都是混雜了其他民族,東非最過分,直接雜交了人種,但是現在大家都以德意志自居,而維繫三國關係的就是文化和貴族羣體。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貴族羣體,統治者的關係纔是維護東非保持德意志文化的主要原因,就比如之前美國第一大族羣是德裔,但是美國確是地地道道的英語國家。

“那好吧,不過我希望貴國政府能趕快給出答覆,畢竟我個人時間也是寶貴的,不想在這種事情上浪費口舌。”卡得說道。

在卡得看來,日本完全不用爲了南琉球羣島和東非拼個你死我活,就算東非不插手,那不是還有遠東麼?怎麼也輪不到日本人來佔這個便宜。

畢竟這個時候,遠東帝國在遠東這塊區域說話還是好使的,而日本前世能成爲列強,主要還是看兩次戰爭,一次是甲午海戰,一次是日俄戰爭。

現在日本雖然在遠東地區上竄下跳,對琉球羣島,朝鮮半島,遠東帝國圖謀不軌,但是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戰績。

而東非則不然,和東非交手過的國家很多都亡國了,也許有人會說非洲人戰鬥力不行,但是東非能佔領這麼大面積的國土,戰爭組織能力絕對符合人們對德意志人的刻板印象。

加上東非擊敗了同爲白人政權的德蘭士瓦共和國,葡萄牙王國,所以東非的實力在其他國家眼裡至少算是軍事強國。

所以說東非國民對於日本有心理上的優越感,這跟這個時代歐洲文明中心論影響脫不開關係,加上日本本身十分慕強,還有“脫亞入歐”的理想,日本對所有西方國家自帶強者濾鏡,日本面對東非或者說是所有白人國家,心理還是比較盲目的,就和後世西方很多人人無腦傲慢相信美式自由民主一樣。

自由是自由,但是沒錢絕對沒有自由,民主則是蘇聯垮臺後美國肩而任之,蘇聯確實很民主,這一點在制度上確實如此,只不過人是有私慾和盲從性的,以至於蘇式民主難以爲繼,除非蘇聯全員聖人,大公無私,很顯然這不可能。而19世紀是白人的時代,白人就是放屁都是香的,而工業時代大煙囪裡的黑煙,日本人都忍不住多吸幾口,所以東非這種國家,尤其是和兩個世界列強有重要聯繫的國家,不說因爲實力受人尊敬,至少在海外不會受到排擠。

所以在日本官員眼中卡得公使是極其傲慢的,但是這種傲慢日本人並不覺得的是無禮,反而是理所應當的,這是對自身實力自信的表現。

“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和東非真的發生衝突,希望接下來兩國各退一步,尋求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擱置爭議。”

卡得:“最好如此。”

很快,日本政府就南琉球羣島,也就是日本口中的先島諸島展開討論。

“先島諸島絕對不能讓出去,東非不是遠東帝國,如果我們如今讓給東非,那未來想拿回來可不容易。”

“榮田正二,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現在的情況是敵強我弱,我們必須正視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而且先島諸島不值得我們拿國運來賭。”

“山本議員說的對,東非海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強大海軍,而我們集中全國之力恐怕也未必能取勝,用帝國海軍的命運就爲了先島諸島的所有權,太不值當。”海軍部門的人說道。

日本海軍並不想和東非海軍死磕,因爲東非海軍紙面數據非常強,對於戰勝東非海軍日本海軍沒有信心。

而且贏了又能怎麼樣?這纔是日本海軍最重視的問題,即便日本能夠取勝,但百分之百的概率是慘勝,而東非海軍大部分力量在印度洋,現在南琉球羣島的東非海軍即是被殲滅,也不能對東非造成太大損失。

東非海軍抗壓能力強,而日本海軍卻不這樣,因爲日本海軍是有競爭對手的,那就是日本陸軍,如果日本海軍遭受巨大損失,那陸軍那羣“馬鹿”豈不是未來十幾年都要騎在自己頭上拉屎,這纔是日本海軍最不能接受的。

陸軍部門發言人看穿了海軍的心思,挑釁道:“看來有些人只知道拿着帝國納稅人的錢,享受咖啡和西餐,卻無法保證帝國的利益,我看海軍的經費還不如交給我們管理,使得其用在正途上。”

“鶴尾一郎,伱這是污衊,帝國海軍的經費少的可憐,你看看我們的艦船,比東非落後了兩代,這纔是造成如今帝國無法在先島諸島應對東非的原因,難道和高燒森田一樣用漁船和東非消耗?而且離開我們海軍,你們陸軍也就只會窩裡橫,開疆拓土還是要看我們海軍,所以在我看來,你們陸軍纔是最無用的部門,應該縮減軍費,也能給帝國多供應幾艘軍艦。”

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390章 勸離第128章 打探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47章 開飯第574章 服軟第168章 餐具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0章 教育第27章 地圖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22章 體面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700章 龍騎兵第197章 建議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64章 肉類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94章 假情報第1章 穿越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肉類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600章 嘗試第204章 “流放”?“潤”!第701章 城市化第137章 補丁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67章 觀察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402章 妥協第749章 南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2章 麪粉廠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70章 投降!第345章 援助團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23章 誘拐第381章 國禮第379章 黃金葉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斐迪南大公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505章 提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章 日常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351章 過往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58章 方針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8章 訂婚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46章 災情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90章 勸離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
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390章 勸離第128章 打探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47章 開飯第574章 服軟第168章 餐具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0章 教育第27章 地圖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22章 體面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700章 龍騎兵第197章 建議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64章 肉類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94章 假情報第1章 穿越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肉類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600章 嘗試第204章 “流放”?“潤”!第701章 城市化第137章 補丁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67章 觀察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402章 妥協第749章 南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2章 麪粉廠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70章 投降!第345章 援助團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23章 誘拐第381章 國禮第379章 黃金葉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斐迪南大公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505章 提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章 日常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351章 過往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58章 方針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8章 訂婚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46章 災情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90章 勸離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