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

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

作爲非洲第一“強國”,具體的體現,自然是社會的發展狀態,雖然東非的社會制度看似“一團亂麻”,但是整體社會風貌和整個時代基本上是同步的。

達累斯薩拉姆市。

達累斯薩拉姆市常年位居東非經濟第一,同時是東非最大的綜合性城市,許多數據位列前茅,所以很多新事物都會出現在達累斯薩拉姆市。

1887年,東非第一輛有軌電車也正式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啓航運行,引起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的圍觀。

早在1881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在柏林近郊鋪設的第一條電車軌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有軌電車雛形。

實際上1870年西門子就開始研究有軌電車,1879年柏林世界博覽會上西門子就有了樣車,作爲同行,柏林電力公司自然不甘人後,在1875年就聯合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開始設計了有軌電車。

1883年成功推出了自己的車型,1885年東非政府就擬定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建設有軌電車線路。

直到1887年,東非第一輛有軌電車,終於在達累斯薩拉姆市運營,同時達累斯薩拉姆市把有軌馬車線路改建成電氣化有軌電車線路,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投入商業運營的有軌電車系統(原歷史是美國1888年)。

當然,在此之前奧匈帝國就在塞拉熱窩試運營了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但是因爲技術上的缺憾,薩拉熱窩的有軌電車還需要馬來提供部分動力,所以並不算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有軌電車。

作爲對比,西門子在德國也不是那麼順利了,時間回到1880年,當時準備大幹一場的西門子,計劃在柏林建造一條高架電力城軌鐵路,然而此舉卻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堅決反對,因爲當地居民認爲,修建高架鐵路會讓房地產貶值。

東非就沒有這個問題,首先在於東非政府的話語權更大,這爲有軌電車推行普及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東非道路早就預留了有軌電車的運營空間,所以改造也不會對東非道路交通造成太大困擾,再者說東非也沒有建設高架的想法。

“在1807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條用馬車牽引的客運軌道公交車,並且在歐洲諸多城市得到推廣,有軌電車就是在此基礎上使用電機作爲動力來源,發展而來的新型軌道交通車輛,屬於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

“爲了保證倫敦的通行,每天有成千上萬匹馬運作,這也給倫敦市的衛生問題帶來巨大壓力,當然,這也是諸多城市的通病,我們達累斯薩拉姆市也是如此,大量的糞便和尿液,是清潔工的噩夢,所以更加環保的有軌電車對於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將發揮巨大作用。”

目前城市主流公共交通依然是公共馬車,但是無可置疑的是有軌電車將會取代有軌公共馬車,成爲城市軌道交通的新寵,在這方面最瘋狂的就是前世美國人,修建了七萬多公里的有軌電車線路,比許多國家的鐵路都要長。

東非作爲在電力領域下重注的國家,像有軌電車這種電力和交通產業的重要新產物,自然十分重視。

目前達累斯薩拉姆市有軌電車廠已經投入生產,整個城市的有軌電車線路也徹底改造完成,可以覆蓋兩座主城區。

“這種電車的軌道,在此之前還以爲是城市鐵路的軌道,沒想到就跑這個玩意,不過這種電車,真的能跑起來麼?”有市民問道。

城市內部鐵路在這個時代並不算罕見,就比如倫敦和紐約的很多火車站建在市內,這是從經濟利益上考量,就比如東非的車站一般建在郊區一樣。 對於見慣新鮮事物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來說,有軌電車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按照官方說法,有軌電車靠的是天上架着的電纜供電。

爲此達累斯薩拉姆市中間道路的綠化帶裡還架起了電線杆,爲其提供動力來源。

“汽車買不起,有軌電車的票價卻極其便宜,完全可以來嘗試一下,而且很多人沒有坐過火車,也可以用它來平替一下體驗!”

東非新修了不少鐵路,但是坐過鐵路鐵路的人卻非常少,有軌電車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種缺憾,而且他的價格十分親民,按照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工資水平,完全擔負的起。

在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沒有出現的時代,有軌電車就是最優的選擇,即便是21世紀,有軌電車也是介於公共汽車和輕軌之間的一種常規城市交通方式。

在恩斯特看來,有軌電車的發展潛力是比較巨大的,就算是未來,也不會顯得過時。

而之所以會在前世20世紀中葉,各個國家大量淘汰有軌電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汽車出現,且汽車發展早期沒有所謂的能源危機,所以按照當時人的思維有軌電車完全比不過汽車好用,一個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年代,世界大戰將整個歐洲變成了一片焦土,而軌道交通維護比較麻煩。

後來在能源危機,環保理念和城市交通發展的大趨勢下,有軌電車又在歐洲和遠東帝國重新“死灰復燃”。

有軌電車其實應該屬於“輕軌”的一種,甚至能和高鐵扯上關係,所以發展有軌電車對於技術積累絕對是利大於弊。

東非是一個能源比較“稀缺”的國家,主要就是石油資源上,所以對於東非而言,電力代替部分化石能源很有必要。

目前東非在電力供應問題上是多極化發展,除了核能門檻過高以外,火電,風電,水電,甚至太陽能,潮汐能都是東非重點攻克的項目。

這也是恩斯特對東非電力領域發展的指導方向,同時特斯拉的交流電也在東非試運營,尤其是長距離輸電項目,這些都爲東非電氣化發展鋪平道路。

火電有南部煤礦作爲支撐,也是當前主流發電模式,而水電則是重點攻關項目,東非的水力資源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是電力供應方向最重要的突破點。

尤其是西部剛果盆地區域,水量大,落差大,且全年流量穩定(僅次於撒哈拉沙漠),如果能得到開發,基本上可以解決未來東非大部分電力供應問題。

而其他能源方面,東非是風力比較充裕的地區,太陽能潛力也非常高,是太陽輻射第二多的地區,除了熱帶沙漠以外,面積龐大的高原爲東非提供了巨大潛力。

最後也就是核能,東非鈾礦非常豐富,可惜這種尖端技術,還不是東非目前可以窺視的。

(本章完)

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6章 “老朋友”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77章 “貨物”到港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40章 新品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32章 稻種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69章 籌碼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343章 屯田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43章 70式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53章 送酒第633章 “故”人第332章 稻種第70章 蒙巴薩第556章 氣吐血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607章 迂迴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46章 船隊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492章 靜坐戰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66章 比較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45章 孤兒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31章 居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1章 招人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37章 補丁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673章 象牙第222章 體面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08章 滲透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736章 第九旅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8章 “圈地運動”
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6章 “老朋友”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77章 “貨物”到港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40章 新品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32章 稻種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69章 籌碼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343章 屯田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43章 70式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53章 送酒第633章 “故”人第332章 稻種第70章 蒙巴薩第556章 氣吐血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607章 迂迴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46章 船隊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492章 靜坐戰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66章 比較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45章 孤兒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31章 居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1章 招人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37章 補丁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673章 象牙第222章 體面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08章 滲透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736章 第九旅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8章 “圈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