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烏龍對話

第198章 烏龍對話

聽到這裡康斯坦丁親王知道馬西米連諾一世的目的了,這是想通過自己來遊說恩斯特組建東非的海軍部隊。

康斯坦丁親王來東非之前,恩斯特還真沒有交待過東非海岸線的情況,自己看的一些資料也是關於土地,人口和營收等方面的數據。

不過,馬西米連諾一世既然和恩斯特提到過這件事,恩斯特沒有迴應,估計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康斯坦丁親王並不打算馬上答應下來,先和馬西米連諾一世聊一聊再做考慮。

“原來你擔心的是這件事?”康斯坦丁說道,“東非我不太瞭解,到東非之前我也確實沒想到海岸線的防禦問題,在德意志待久了,我自己都忘了海軍這件事。”

黑興根深居歐洲腹地,連大海的邊都夠不着,不要說海軍,就是漁船,在黑興根都是稀罕貨,隔壁錫格馬林根好歹有條多瑙河經過,貨物運輸少不了船隻,黑興根偏偏沒有什麼大河流過,而且被小山包夾在一塊小平原裡。

哪怕康斯坦丁後來在普魯士軍隊裡待過一段時間,可也只是在陸軍裡做事。

如果不是恩斯特開發東非殖民地,康斯坦丁親王恐怕這輩子也不會和大海有太多交集。

“雖然,現在我不太瞭解東非的一些情況,不過關於海軍我還是有些常識的,歐洲那麼多國家,混跡海洋的也不算少。

可海軍強大的恐怕全世界都屈指可數,海軍這個兵種的具體情況,我不太瞭解,但是誰都知道,現在海軍越來越花錢,光是一艘船隻的建造費用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就是筆天文數字。

這筆錢完全可以拿來組建一支規模不錯的陸軍,而東非的擴張方向也確實更需要陸軍,歐洲那些搞海外殖民的國家,要是有能力在歐陸擴張,我相信他們也會傾向於陸軍建設。

就比如法國海陸兼備,可法國還是更傾向陸軍建設,除了國防需要,還有一點就是他對周邊的一些國家還是有機會的。

雖然有英國和奧地利等國家牽制,但是他們對法國的干涉能力其實很有限,只要法國做好外交事務,那些強國未必不會出賣掉一些小國家的利益。

再說奧地利,奧地利以前也在海外有過嘗試,然後就退縮了,現在精力幾乎全部都投入到大陸方向,也是這個道理。”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奧地利雖然沒有組織海外殖民擴張活動了,但是海軍實力還是不錯的,而且奧地利現在手裡的海岸線天賦還不如東非,重要港口也就一個的裡雅斯特可以挑起大梁。

還有海軍的造艦成本問題,確實很高,可那樣看和誰比!如果東非不追求大海軍,總要有一支小規模艦隊吧!最差也可以弄幾艘小炮艇,也是可以的。”馬西米連諾一世反駁道。

馬西米連諾一世當然知道東非現在的狀況根本撐不起建設一支可觀的海上力量,他也不是沒有分寸的人。

雖然皇帝當的不合格,可自己總算是爲奧地利海軍做出過重大成績,他之所以提議東非搞海軍建設其實也是出於一片好心。

而且有一套成熟的方案,經過他的觀察,東非現在是有能力建一支小海軍的,就像他所說最差也能搞幾艘炮艇玩玩。

“東非的海岸線也並不是說完全不設防,恩斯特弄了許多炮臺,我在蒙巴薩,坦噶和達累斯薩拉姆都見過,做的還不錯,可岸防炮總歸是死物件,只能在陸地上做有限防禦。

萬一有人真的就愛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只考慮打擊東非的海岸城市,東非連主動出擊的機會也沒有,只能任由外國軍艦在印度洋沿岸自由穿梭。

當然,這是極壞的情況,要真是招惹到了大國,東非也只有單方面捱打的份。

可大洋上不單單隻有國家力量,那些商船哪個不是被武裝起來的,只要敢想,瞬間變成海盜也沒問題。

當年桑給巴爾蘇丹國也是從中東的阿曼帝國分裂出來的,在此前桑給巴爾島可不是阿曼帝國的領土。

恩斯特取得東非,也算取了巧,唬住了當時的桑給巴爾蘇丹國,要真靠武力,當時的殖民團隊怎麼也不可能上岸。”

馬西米連諾一世說的不錯,東非殖民地最初那批德意志僱傭兵上岸,是搭乘荷蘭人的商船來的。

桑給巴爾蘇丹國一個不注意,就讓這兩千多人上了岸,而桑給巴爾蘇丹國在達累斯薩拉姆力量相對薄弱,加上是政治中心,打起來不划算,亞爾曼團長態度比較友善,要求也不過分,就讓僱傭兵在內陸建成了第一塊殖民地。

捫心自問,這個套路東非殖民地可以用,其他勢力也自然可以用,現在達累斯薩拉姆還是個自由港,商船可以隨意停靠,這確實是個隱患。

“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東非和桑給巴爾蘇丹國還是有些區別的,桑給巴爾主體在桑給巴爾島,而東非的勢力則深入內陸,即便有外部勢力登岸,可想在東非站住腳跟也不容易,畢竟東非陸上實力很不錯。”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這安全問題只是一方面,我也是考慮到東非未來的發展,才提出這個建議,海軍這個兵種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一步慢步步慢,船隻和裝備倒是其次,人員方面總要先做儲備吧!

弄個規模小點的海軍,總能積累一些海軍人才,東非未來總不可能一直在內陸擴張,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發展海上力量,現在出些錢,未來才能省更多的錢。”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

說到這裡,康斯坦丁親王其實也被說服了,康斯坦丁親王也知道東非未來海軍是少不了的。

不過,恩斯特這小子是怎麼想的,他真的沒有考慮過東非的海軍力量麼!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就是一個信息差的結果,馬西米連諾一世並沒有參與過東非的行政工作,其次東非的大量數據都會最終匯聚到恩斯特手裡,東非政府也未必清楚東非的一些情況。

畢竟政府部門之間情報工作是許多不互通,而且黑興根財團也參與到東非的管理,一部分統計數據最後並不會經過東非政府。

恩斯特當然考慮過東非海軍力量的發展,實際上東非真有一支不太正經的海軍力量。

也就是東非的河湖部隊,尤其是三大湖,大湖,索倫湖和馬拉維湖。

雖然名稱上是河湖部隊,但是這就是恩斯特爲未來海軍打造的班底,三大湖都是巨型湖泊,完全能模擬一部分海上情況,但是說到底河湖部隊也沒有真的進入大海,所以說它不正經。

至於馬西米連一世給恩斯特的建議,主要是他挑的時機不對,當時正值西北戰役,可以說是舉全殖民地之力,武力奪取這麼大一片土地,光是國家就消滅了八個,同時還有漫長的補給線和大規模移民行動同時鋪開,恩斯特自然沒有精力關注海軍建設。

而康斯坦丁還沒有接手東非政務工作,對於東非那支河湖部隊自然也不知道,於是就有了這場烏龍對話。

關於真正意義上的東非海軍組建,恩斯特有相關想法,可總是忙於各項事務就一直擱置到了現在。

(本章完)

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0章 追蹤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141章 學習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6章 戰爭臨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74章 服軟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784章 自己人第418章 學徒第520章 發電廠第290章 長絨棉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63章 年底第80章 農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8章 訂婚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2章 挖牆角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878章 無線電第135章 休整第1185章 速成第103章 “大殺器”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61章 威脅第99章 岸防炮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83章 到達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304章 坎帕拉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259章 同意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239章 兵變第30章 多多馬第882章 出口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581章 “火車頭”第539章 鄰居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31章 居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46章 許可第467章 觀察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92章 菜市場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688章 巡邏兵第230章第758章 331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21章 裁軍第1310章 禍水東引
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0章 追蹤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141章 學習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6章 戰爭臨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74章 服軟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784章 自己人第418章 學徒第520章 發電廠第290章 長絨棉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63章 年底第80章 農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8章 訂婚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2章 挖牆角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878章 無線電第135章 休整第1185章 速成第103章 “大殺器”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61章 威脅第99章 岸防炮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83章 到達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304章 坎帕拉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259章 同意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239章 兵變第30章 多多馬第882章 出口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581章 “火車頭”第539章 鄰居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31章 居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46章 許可第467章 觀察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92章 菜市場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688章 巡邏兵第230章第758章 331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21章 裁軍第1310章 禍水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