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海軍合作

“接下來兩個星期,海軍要適應這裡的氣候環境,迅速恢復戰鬥力,同時這也可能是東非海軍自成立以來經歷的第一次實戰,所以大家心裡都嚴肅一點,務必認真對待。”

停靠在珠海通商區的東非海軍艦隊,在這裡開始了適應性訓練,雖然東非海域很廣闊,但是像這樣到遠東,並且執行作戰任務,還是第一次。

在珠海附近訓練,實際上東非海軍很不適應,當然,作爲東道主的遠東帝國也很不適應,不過鑑於負責該地區海務的廣東水師實力太差,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遠東海軍序列中,有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水師,其中北洋最出名,同時是遠東帝國的親兒子,這也很好理解,北洋水師負責整個北方海域防務,而遠東帝國的政治中心,京畿重地在渤海之濱,以清政府對南方的提防,北洋水師自然能得到最大的支持。

南洋水師就有些名不副實了,當然,這個名不副實只得是字面意思,南洋水師名字裡有南洋二字,實際上基地在江浙沿海,而這個時代的南洋,在恩斯特眼裡自然是東南亞和東印度羣島海域。

南洋水師的主要裝備爲江南製造局及福州船政局製造,少量購買自英國及德國。無論是噸位、裝備、人員還是實力,南洋水師都與北洋水師相差甚遠,但是實力僅次於北洋水師。

前兩支水師在甲午年之前,一直是遠東水師實力前二,不過要論歷史,福建水師的歷史最早且國產化程度最高,受福建船政局節制。

至於排在最後的廣東水師,實力是最弱的,規模也最小,而且和南洋水師一樣不太出名,此時廣東水師共有艦艇十幾艘,總排水量數千多噸,不足萬噸,而東非一艘頂級鐵甲艦就七千多噸,兩國海軍差距一目瞭然。

這次東非海軍帶隊的“鷓鴣號”排水量不算太高,但是也達到六千八百多,其餘兩艘鐵甲艦排水量也在五千噸以上,光是三艘鐵甲艦噸位就超過了廣東水師所有主力艦之和。

廣東水師在東非這支遠征艦隊面前顯得有些小豆丁,而且廣東水師最先進的主力艦還是風帆戰艦,就是東非這次帶來的炮艇都能讓這些船隻折戟沉沙。

而廣東水師下次得到發展恐怕要等到1882年以後了,現在服役的這些最新主力艦還是1868年之前的老產品。

“羅艦長希望你這次回去後和貴國海軍部門多溝通一下,這次兩國聯合海上軍演期間還望貴國多行方便,我們此次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南琉球羣島而來,並不會行葡萄牙人那樣鳩佔鵲巢的骯髒事。”

東非海軍在遠東帝國海域內休整和訓練,自然不能隨意處置,這畢竟是人家的領海,所以東非就找了藉口,以兩國海軍聯合演義,打擊海盜爲由開進了遠東。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按照東非的辦法,那就是等到南琉球羣島的海港修繕完畢後,未來東非自己的太平洋艦隊基地就可以放在南琉球羣島,現在這南琉球羣島還沒有這個能力,南琉球羣島的海港水平還停留在古代,需要大規模改造,而現在東非連南琉球羣島的陸地設施都還沒有完成。

“格萊士將軍,這話太客氣了,貴國的信譽我們還是相信的,不過在這裡我也交一下底,我們的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貴國同日本之間的衝突,不要牽扯到我國。”

“這一點你們放心,和日本的衝突,我們東非自然全權負責,就算髮生意外,也不會責怪貴國,而今你們能提供便利讓我們在這裡短暫休整停靠,這個情東非就已經承了,我們自然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格萊士向羅義軍保證道。

“哈哈,那就祝伱們這次行動順利。”雖然嘴上這麼說,羅義軍心裡卻不是這麼想,在他看來日本不是東西,這東非也不是什麼好人,不過在這個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的時代,反而把東非襯托的不是那麼讓人厭惡。

如果東非和日本兩敗俱傷那就最好不過!次之也要東非把日本海軍打殘,這纔是羅義軍心裡真實的想法。

日本這個惡鄰的威脅顯然要遠大於東非,東非畢竟離遠東十分遙遠,也就比歐美國家近一些。

這一點從地球儀上就很容易看出來,如果朝着太平洋的一面,那就看不到遠東和美國本土,而對着印度洋,基本上能把遠東和東非大部分地區包括在內,至於歐洲陸地上比東非距離遠東更近,但是海上就比東非差的多。

“羅艦長也不要認爲我說的是空話,這次你們幫助了我國,下回在海軍方面我們可以找補回來,就比如人員訓練和軍艦和武器採購方面,我國都可以幫忙,至少我們和奧匈帝國還有德國海軍交情很不錯。”

“好,如果有這個機會,我希望雙方還能一起合作。”這次羅義軍沒有推辭。

實際上這個機會很快就會到來,歷史上從1880年以後,除了遠東帝國和德國以外,美國,日本之流海軍都會迎來一次大發展。

不過恩斯特不確定這會日本還能不能跟上,因爲東非的出現,很多國家命運發生了改變,就比如日本,當前日本最值錢的產業,那就是生絲產業,雖然發展很不錯,但是絕對比不上原歷史。

因爲東非和德意志商人在遠東的投資,遠東帝國在紡織業領域發展比原歷史強上不少,尤其是晉商和徽商這種大商業團體參與。

遠東帝國政府主要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相對的輕工業,主要是紡織業也就由民間力量發展,而這個時候,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的作用就顯現出來的,那就是麻煩事少,很多遠東商人也跟着在兩處經濟區內投資,而他們向黑興根銀行貸款,這就造成了雙贏的局面。

而吃虧的就是遠東競爭者的日本,東非這些年從遠東撈走的移民有將近千萬規模,而這些過剩人口被分擔,遠東也有更多的精力來發展工業。

就比如土地,人少了,自然更多土地可以拿來投資實業,遠東的紡織業必然和日本這個勞動力同樣廉價的國家形成競爭,而且更有優勢,東非可以爲遠東提供部分原材料和機器,以及資金,甚至可以提供一部分市場。

日本當然也可以向英國借錢發展,但是英國也改變不了日本土地狹小這個天生缺陷,要是把澳大利亞或者加拿大送給日本,說不定憑藉這個時代日本的勤勞和虛心學習,還真有可能逆襲,不過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也只能想一想而已。

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章 戰爭臨近第332章 稻種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3章 土豆種植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15章 狗咬狗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231章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499章 建交熱第356章 鐵路第82章 麪粉廠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290章 長絨棉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4章 動員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215章 交涉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523章 旱情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63章 年底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418章 學徒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43章 70式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83章 到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66章 比較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77章 收尾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59章 誣陷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382章 渡河
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章 戰爭臨近第332章 稻種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3章 土豆種植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15章 狗咬狗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231章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499章 建交熱第356章 鐵路第82章 麪粉廠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290章 長絨棉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4章 動員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215章 交涉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523章 旱情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63章 年底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418章 學徒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43章 70式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83章 到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66章 比較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77章 收尾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59章 誣陷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382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