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

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

時間轉眼來到1894年,過去三年時間東非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開發頗有成效,僅莫桑比克一地就遷徙人口273萬人,不至於像以前一樣荒涼。

除了本土人口不斷向內陸和偏遠地區開拓以外,在之前三年外國移民人口也達到一個小高潮,不過還是不能和前三十年移民規模相比。

而且本次外國移民,主力以意大利人和華人爲主,在德意志地區人口招攬進一步加大難度。

一個是德國和奧地利等德意志國家經濟飛速發展,遍數世界上德意志國家這幾年就沒有一個發展較差的,包括以乍得爲核心,進行殖民擴張行動的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雖然條件差,但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發展十分可觀。

當然,吸納外國移民只是權宜之計,爲儘快開發莫桑比克,安哥拉,奧蘭治等地提供條件,東非本土人口增長迅速,如果不借助外國移民羣體,也只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東非依舊能將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開發到如今這個程度。

美國的西進運動和東非西進運動幾乎同時開展,仔細推算美國要出東非早十幾年時間,到九十年代美國整體已經基本上結束,而東非對安哥拉的開發才進入起步階段,除此外東非北部和南部尚有大量亟待開發區域。

而且東非對非洲內陸的征服是伴隨大規模戰爭行爲同時推動的,美國國土擴張早在19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就已經完成。

在19世紀四十年代,俄勒岡,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等地併入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包括東部,除了佛羅里達地區以外,在19世紀初就併入美國。

以這些後來併入美國領土的地區來看,美國實際上完成版圖整體定型也僅比東非早了五十年時間,東非中東部區域開發幾乎是和美國西進運動同時開啓。

等到美國西進運動結束,而東非對國土的開發,才進入高潮部分,唯一改變的地方在於東非已經不再依賴外國移民開發國內區域,現在的外國移民對東非開發而言只能算作錦上添花。

實際上也是如此,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初具規模之後,1893年東非再次收緊移民規模,至於沒有趕上末班車的移民,東非則直接利用資源向錫格馬林根,喀麥隆,比屬剛果等地區輸送。

……

膠州。

“今年東非已經不再大規模批發簽證,想要大規模移民東非只能嚴格按照規則辦事。”

隨着東非關閉移民通道,很多聞訊而來的人非常失望。

“大人,你們東非可不能不管我們啊!我們都是響應之前的號召,不遠千里來投奔你們的,家產都變賣了,就爲了一張出國船票,如果不去東非,我們就只能露宿街頭了。”

領事館外烏泱泱的人羣,發出抗議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過去幾十年積累的口碑,已經擴散到遠東帝國內陸,尤其是東非放開本國同德意志,遠東帝國的郵政系統之後。

那些移民東非的人,可以通過電報,信件等方式和母國的親人取得聯繫,甚至部分人可以出國探親。

這就使得東非的情況更加真實的體現出來,東非生活條件在世界各國中只算中上游水準,但是一比較此時尚且比較貧困的遠東帝國,那確實是一塊福地,同樣的條件放在歐洲就不那麼吸引人。

現在歐洲移民可以選擇到美國,到阿根廷,最後纔會考慮東非,還有那些有殖民地的國家,本國人可以優先選擇本國殖民地。

當然,這些改變不了遠東帝國移民前往東非的熱情,最主要的是東非本身有大量華人移民羣體,且不像美國,阿根廷一樣排外。

這也可以解釋日本人爲什麼熱衷於移民巴西,巴西在人口政策上比東非更加包容,各個膚色都能找到,而東非對黑人過於不友好。

“安靜,這裡是領事館,不是你們鬧事和吵架的地方,東非的移民政策自然以本國發展需求爲標準,我也知道有些人嚮往東非,但是你們畢竟來晚了一步,如果能早來兩天,恐怕也不是這個情況。”

“不過有些人也不需要擔心,我們東非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不變的,有興趣的可以參加我們組織的考試,當然,這一點很難。”

“當然,東非去不了,你們也可以選擇東非周邊國家,這就主要看你們能不能接受了,如果有意的話,我們倒是可以直接給你們頒發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簽證。”

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在遠東的移民渠道一直被東非託管,所以東非可以直接頒發錫格馬林根簽證,這一點和海地一樣,只不過東非和海地那是爲了奴隸貿易而合作的產物。

“錫格馬林根在哪裡?條件怎麼樣?”

大家對東非比較瞭解,可錫格馬林根那就完全是陌生的名稱了。

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倒是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講述了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真實情況。

“還有沙漠啊!那地方能好麼?缺水可是一個大問題……”

“咳咳,你們不要小看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雖然環境是稍微差了一點,但是人口少,競爭壓力也小,而且地盤足夠大,比伱們遠東帝國三四個省都大,就說山東,在你們看來不小了吧!人家錫格馬林根足足抵得上八個山東大,而且缺水也只是部分地區,那還有不缺水的地方呢!很多河流和湖泊周圍都是無人居住的。”

“再者說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們華人多,那裡有幾十萬人,可都是你們的老鄉,所以去錫格馬林根發展絕對比去美國等地方要好的多,至少不用當二等公民,二等公民是什麼,那就是不把你們當自己人對待。”

當然,任憑東非工作人員解釋,大家也不敢輕易決定,畢竟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光是名字的複雜程度就讓很多人腦細胞死亡。

東非在遠東兩個稱呼,東非和黑興根好歹沒有超過三個字的,而錫格馬林根王室就太複雜了。

這個時候領事館工作人員直接放話:“你們當然可以猶豫和仔細考慮,畢竟前往萬里之外的地方是一個重要決策,但是能早去還是早一點好,就像以前東非招募人口,那也是不限量的,但現在就是一證難求了。”

“多的不說,錫格馬林根至少還需要上百萬名額,你們不要看多,實際上也就是幾年的事,等幾年後恐怕就要像我們東非一樣限額了。”

果然,在這種“稀缺性”的催促下,很多人一咬牙還是選擇先上船再說,至於是不是“賊船”,反正也來不及考慮了,畢竟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的。

東非幫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賣票,那是兩國合作需要,而遠東帝國移民羣體也可以選擇去德屬喀麥隆,多哥蘭或者比利時殖民地。

當然,東非肯定不會推薦他們去比利時殖民地,雖然因爲東非的原因,比利時政府對比屬剛果的華人移民稍微“仁慈”一些,那也就是美國黑人的地位。

而且比利時和德國都有使館在遠東帝國,移民這種事東非肯定不能隨便插手。

第822章 卡賓達第304章 調停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10章 小丑第953章 新家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71章 “萊茵”市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79章 黃金葉第330章 跑路第136章 道路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862章 後續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0章 農業第640章 工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351章 過往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22章 會面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61章 k001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61章 分贓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82章 渡河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49章 野心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942章 宣戰第821章 裁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62章 後續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79章 黃金葉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60章 衝突第617章 行動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73章 籌備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865章 高原省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9章 岸防炮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563章 熱心腸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87章 太特城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
第822章 卡賓達第304章 調停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10章 小丑第953章 新家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71章 “萊茵”市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79章 黃金葉第330章 跑路第136章 道路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862章 後續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0章 農業第640章 工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351章 過往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22章 會面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61章 k001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61章 分贓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82章 渡河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49章 野心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942章 宣戰第821章 裁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62章 後續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79章 黃金葉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60章 衝突第617章 行動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73章 籌備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865章 高原省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9章 岸防炮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563章 熱心腸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87章 太特城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