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

這次閱兵總體上還是有些效果的,恩斯特低估了當今時代人的保守性,在老一代人眼中,東非陸軍禮服太突破傳統性。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軍裝並不難看,甚至很華麗,不過這種華麗一般只有軍官可以凸顯出來,普通士兵的軍裝質量就有些參差不齊。東非陸軍在整體上比較統一,外觀上其實沒有太大突破,甚至因爲改掉歐式軍服特有的高頂帽子,顯得有些不夠巍峨。

換句話說,歐洲的軍裝還保留着冷兵器時代的特點,東非陸軍則向着前世二戰時期過渡,更加註重實用性。如果單獨比較,藝術性上東非差一點,不過東非這套軍禮服非常適合團隊形象出現,主打莊嚴肅穆的壓迫感。

在沉默片刻後,維也納街道兩邊響起了激烈的掌聲,東非陸軍不是奧地利軍隊,自然得不到歡呼聲,但是東非陸軍體現出來的紀律嚴明性,贏得了廣大維也納市民的讚譽。

“東非王國在骨子裡流淌着普魯士那樣好戰的基因,估計這是霍亨索倫家族的傳統!”有市民點評道。

單獨說東非和普魯士一樣好戰是不成立的,因爲東非陸軍裡有黃色面孔,那就連德意志人都不是,所以必須把黑興根王室的影響加上,黑興根王室既然也姓霍亨索倫,那東非軍隊必然也受霍亨索倫的影響。

“呃,你怎麼知道東非王國好戰?就憑一場表演性質的閱兵!”

“這很好推斷,從一些細節上可以看出來,你看東非軍隊的眼神,那種眼神我見過,只有見過血的軍人才能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你不用反駁我,我當年也是參加過王國軍隊的,而且有幸經歷過幾場戰爭,所以對於軍人有很靈敏的嗅覺。”

作爲王國精銳,東非近衛師的士兵都是從各個部隊中挑選出來的,所以經歷過戰爭並不奇怪,土著雖然武器上沒有優勢,但是也能讓東非軍隊長長見識。

“其次,伱看他們的步槍,很明顯不是新的,雖然保養的不錯,甚至翻新過,一看就經歷了多場戰爭。”

這一點很正常,東非的德萊塞步槍生產線已經被拆卸發往遠東,所以只保留了少部分維持運作,所以受閱士兵拿的依然是舊槍,再回東非就該換裝1873毛瑟步槍,加之近衛師高強度的訓練就是不參與戰爭,槍支也會受到極大損耗。

這裡要着重聲明,東非王國陸軍是有一套完整且規模不小,符合時代潮流的軍工體系的,首先是因爲如今時代的兵器還不像前世那樣離譜,技術難度低,武器種類少,所以東非也有能力和技術搞軍工製造。

其次是恩斯特雖然一直聲明東非落後,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但實際上東非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號,識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還有一種所謂半文盲狀態的國民佔比超過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說按照時代標準,東非真正意義上的文盲佔比不超過百四十左右,所以東非並不缺基礎工人儲備,這也爲東非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創造了條件。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受了德意志地區義務教育的紅利,東非真正來自德意志地區(奧匈帝國全境都算德意志地區)的居民佔比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中南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佔據大多數,小部分是匈牙利和斯拉夫人。

在1870年,德意志(德國)的文盲率只有百分之二,所以移民到東非的南德意志人基本上不存在文盲。奧匈帝國水平就差了許多(一戰時仍然高達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奧地利的義務教育水平還是很高的。

至於半文盲,是東非強制推行德語的造成的結果,統一語言就必須給非德意志移民上課,而上課就少不了教授詞彙和語法,所以許多移民不說完全會寫,也能讀懂一些德語文章。

當然,識字率並不代表文化水平高,東非當前最注重的是推廣語言,像數學,物理,化學之類還差的遠。

而且學習這種東西,就是不進而退,即便是德意志居民,接受了完整的義務教育,如果他不去工廠打螺絲或者工地搬磚,那當前農業應用場景並不足以支持他們對知識的消化,看着傳統經驗就足夠了。

所以很多德意志人踏入社會,不出幾個月可能就把那點小學文化拋之腦後了,再加上義務教育內部也是參差不齊的,德意志各個地區經濟水平發展不一,有的地方沒有優秀教師,教學質量堪憂。 同時東非還把奧匈帝國境內移民到東非的各個斯拉夫民族同德意志人劃等號,這也造成東非的識字率並不和德意志人口掛鉤,反而要低於德意志人口水平。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地點,東非是真的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這爲東非軍事工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當前東非最核心區域(熟地),也就是前世東非聯邦區域,光是面積就達到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幾乎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面積的總和。

在資源上,德奧兩國鐵礦和煤炭兩種資源多的離譜,這也是兩國能成世界大國的基礎,鋼鐵和能源象徵着國力。

東非的煤炭,津巴布韋,南非和博茨瓦納加起來才能壓兩國一頭,其他區域的煤炭儲量只能單獨和奧匈帝國比較,不過能和奧匈帝國比較,東非就算贏了。

這也就意味着僅依靠東非東部的資源,東非就可以達到奧匈帝國的工業水平,所以東非在軍工需要的資源開發上毫不吝嗇。

未來,需要更有強度的競爭,只要靠着南非這個前世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就可以做到。

而東非想要控制和開發南方的煤鐵資源,必須等到中央鐵路完工,中央鐵路完工後,東非王國的實力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在閱兵過後,沒有什麼太大的看點,至少恩斯特是沒有什麼興趣,不過卡琳娜還沒有盡興。

“恩斯特哥哥,聽說晚上有燈光秀,你能不能透露一下效果怎麼樣!有沒有宣傳中那麼厲害?”

“嗯,應該比較炫麗吧!”恩斯特有些敷衍的說道。

恩斯特真不知道該怎麼說燈光秀這件事,是自己安排的沒錯,不過主要是爲了打廣告,有這次燈光秀做演示,一次其他城市搞什麼慶典和活動,不整點都沒有排面,這樣黑興根電力公司就能收穫大筆訂單,就和上次搞的不夜城是一個道理。

至於燈光秀有多炫麗,那恩斯特肯定感受不出來,畢竟和前世相比差遠了,所以穿越對於恩斯特來說也減少了不少樂趣。

晚上,八點。

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隨着維也納黑興根電力公司,啓動電源,大街小巷的彩燈和燈箱一起點亮,整個維也納瞬間變得燈紅酒綠,炫麗多彩起來。

“太美麗了,維也納!”

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4章 消息第387章 初交手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74章 服軟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65章 高原省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47章 畜牧業第327章 南下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8章 歷史課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95章 拒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69章 送別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35章 休整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598章 新年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185章 速成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91章 歸途第315章 清倉第1章 穿越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0章 農業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36章 軍售第1324章 預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92章 入籍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69章 籌碼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33章 1919年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726章 深入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992章 入籍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45章 機遇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96章 接見第631章 準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53章 下一站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
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4章 消息第387章 初交手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74章 服軟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65章 高原省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47章 畜牧業第327章 南下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8章 歷史課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95章 拒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69章 送別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35章 休整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598章 新年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185章 速成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91章 歸途第315章 清倉第1章 穿越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0章 農業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36章 軍售第1324章 預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92章 入籍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69章 籌碼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33章 1919年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726章 深入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992章 入籍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45章 機遇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96章 接見第631章 準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53章 下一站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