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混亂西非

在確定了思維特前往柏林後,東非很快準備好相關事宜,並且和東道主德國政府打好招呼,同時錫格馬林根的利奧波德王子也代表錫格馬林根加入這次會議。

柏林會議召開時間在1884年的四月份,比歷史上要早大半年,主要還是東非等一衆國家帶來的變數。

現在整個南非和東非,基本上被瓜分殆盡,只剩下一個西非,所以其他國家自然擔心連這最後一塊肉也吃不上。

柏林會議很快就變成了菜市場,畢竟這次只要寥寥幾筆就能確定一大塊土地的歸屬,在利益面前,沒有人能淡定自如,爭得面紅耳赤也不覺得丟臉,和拿到手裡的實惠相比,臉面值幾個錢。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次柏林會議上主要競爭對手並非是德法這兩個生死之敵,而是德法聯合對抗英國人。

法國在西北非洲擁有優勢,但是在西非並不是如此,尤其是英國人加入在西非的殖民力度之後。

首先就是黃金海岸這個非洲傳統意義上最富庶的殖民地,被英國人牢牢控制,然後是前世非洲第一經濟大國,前世尼日利亞的沿海,英國人也佔有優勢。

現在的尼日利亞叫做索科託哈里發國,這個帝國的面積就超過百萬,而且佔據整個西非最肥沃的耕地和擁有龐大的人口,唯一缺點就是索科託哈里發國已經分裂出一大堆諸侯國,不過這對索科託哈里發國中央政府來說是缺點,對於殖民者來說就是助攻,更加方便殖民統治。

當然,索科託哈里發國沿海其實只有很小的一塊麪積分別是奧約帝國和伊傑布王國。

前世奧約帝國是非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國家之一,巔峰時期統治過達荷美王國,多哥和尼日利亞大部分地區。

伊傑布王國則是西非沿海貿易比較繁榮的國家,因此在前世1892年左右被英國人攻破。

而這兩個國家僅僅是索科託哈里發國的兩個附屬國,在索科託哈里發國的西南沿海。

而索科託哈里發國東南部並不屬於索科託哈里發國,而是貝寧王國,等一衆獨立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貝寧王國並不是前世非洲的貝寧共和國前身,而貝寧共和國的前身是達荷美王國。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殖民者對西非國家歷史的破壞性,如果歷史能得到有序傳承,那就不會出現達荷美王國變成貝寧共和國這個失誤。

現在的貝寧王國和達荷美王國根本上就是兩個東西,被索科託哈里發國分割開來,當然,達荷美王國後來演變成貝寧共和國的重要原因就是貝寧王國本身名氣在非洲很大,是非洲有名的文明古國。

這一點就和歐洲一堆國家爭奪羅馬帝國的頭銜是一樣的,而達荷美王國發展而來的貝寧共和國,就和德意志歷史上的神聖羅馬帝國差不多一個意思。

而英國人新晉殖民地並不是上述國家,是在貝寧西部的邦尼王國,邦尼王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沿海國家,在內陸沒有多少土地,但是海岸線錯綜複雜,曲折蜿蜒。

這也是英國人先佔領邦尼王國的原因,符合英國海洋國家殖民的特點,畢竟在非洲,優良港口是比較缺乏的。

索科託哈里發國的諸侯國還有貝寧獨立國家,如果再加上部落,整個前世尼日利亞國土內,光是政治實體就能達到上百個之多,稍微有點歷史的古國就有十幾個之多。而這只是前世尼日利亞一地,要知道前世西非國家本來就多,那還是殖民者整合過後的結果,所以這個時代西非更是亂成一鍋粥。

而且西非現在還有從東非逃亡而來的很多土著政權,進一步加劇了當地的複雜形勢。

說道這一點上,東非還和這些跑到西非的土著政權做着軍火生意,不過目前看來,他們對西非的整體影響並沒有體現出來,而且未來也沒有機會了,畢竟列強也不是吃素的。

“德國和法國看似爭吵的很激烈,實際上處處都在排擠英國,尤其是兩國盯上的目標明顯在會議前經過溝通。”思維特對着東非的參會代表團成員們說道

“英國代表的臉都快氣綠了,不過這也是活該,英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殖民大國,現在全世界只剩下西非這麼一大塊‘無主之地’,英國人還想吃獨食,自然會受到排擠。”

而造成英國下場和德法兩國搶食的根本原因還是東非的崛起,使得英國無法像前世那樣,搞什麼所謂“兩C計劃”,兩C計劃基本上將大半個非洲都控制在英國人手中,從埃及到南非,加上英國在西非勢力也不小,所以前世英國人才是真正非洲霸主。

不過英國人二戰後沒有守住自己的勢力範圍,加上美蘇的聯合打壓,殖民地紛紛獨立,纔有了後來非洲霸主法蘭西的誕生。 Wωω¸ттkan¸℃ O

當然這也和法國的地理位置有關,西非和北非距離法國本土距離不遠,加上冷戰時期,法國的統戰價值明顯高於英國,所以法屬非洲能保持的比較完整,直到21世紀都沒有崩塌。

“先讓三個國家吵,這次我們的目的,除了保證東非在非洲地區的相關權益外,如果能獲得一些額外利益,那是最好的。”想到恩斯特的叮囑,思維特對下屬們說道。

雖然大概率不可能實現,但是事在人爲,現在西非還沒有表現出他的潛力,可前世西非應該算是世界上少有的天選之地。

尤其是尼日利亞地區,煤,鐵,石油,耕地,人口等等各項指標都不差,完全可以支撐一個世界大國的發展。

也就是恩斯特選擇了在東非開拓基業,要是在西非搞殖民,那恩斯特也會首選尼日利亞地區。

實際上,選擇西非的好處比東非要明顯的多,那就是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源,西非全部都能自給自足,而東非缺乏石油這種化石能源。

而且東非本身礦產資源稟賦非常差,爲了解決資源問題,東非一路向南非擴張,直到吞併馬塔貝萊高原後,才徹底得到解決,但是這樣也只能滿足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需求。

這也是恩斯特把下一個目標放在安哥拉的重要原因,安哥拉對東非來說最主要的資源有兩個,一個是石油,一個是水力。

這兩個都分佈在剛果河河口附近,其中剛果河下游的瀑布羣蘊藏的水力資源是世界上獨一檔的存在。

而石油產地距離剛果河河口也不遠,最後就是安哥拉的港口,是東非打通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43章 屯田第65章 電燈第591章 歸途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61章 威脅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49章 熱度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73章 象牙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56章 平衡第431章 居所第57章 探險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72章 備戰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84章 消息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300章 掠奪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364章 燃燒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68章 插曲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68章 阿拉斯加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5章 羅恩羅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735章 廓爾喀第617章 行動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63章 年底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381章 國禮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3章 野望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13章 野望第600章 嘗試第713章 不畏戰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749章 南下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地圖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14章 伊林加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560章 記者會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04章 調停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524章 幸福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4章 貿易第752章 軟柿子第299章 預判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595章 鼓動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
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43章 屯田第65章 電燈第591章 歸途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61章 威脅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49章 熱度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73章 象牙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56章 平衡第431章 居所第57章 探險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72章 備戰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84章 消息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300章 掠奪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364章 燃燒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68章 插曲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68章 阿拉斯加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5章 羅恩羅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735章 廓爾喀第617章 行動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63章 年底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381章 國禮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3章 野望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13章 野望第600章 嘗試第713章 不畏戰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749章 南下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地圖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14章 伊林加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560章 記者會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04章 調停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524章 幸福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4章 貿易第752章 軟柿子第299章 預判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595章 鼓動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