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逆轉

bookmark

清晨,無數支騎兵小隊拿着佈告衝出大興城城門,向各州縣奔去。

與此同時,大興城各處城門前都貼上了佈告,‘燕山路第一號雍王令’,無數人站在佈告前觀望。

消息如鐵火雷爆炸一樣,瞬間傳遍全城,雍王下令三年內免除燕山府的一切稅賦,當然,鹽和酒是不會降價,它屬於官府專賣,是一種比較隱蔽的稅。

在雍王國的領地內,所有鹽價都是每斤一百二十文,這是全國統一的價格,甚至連常平店的粗鹽也取消,它的存在衝擊着鹽稅,鹽稅已經是雍王國的第一大財政收入。

支撐着京兆以及各地官府的運轉,更是支撐着西軍六十萬大軍每月一百八十萬貫的軍費開支。

打擊私鹽已是各地鹽鐵署的首要任務,懲處也極其嚴厲,幾乎所有私下煮鹽和販運私鹽的鹽商都是全家抄斬,店鋪賣私鹽也要處斬,家人流放河西。

扯遠了,燕山路免稅三年的通告在各州各縣都公佈了免稅三年的雍王令,在整個燕山路大地掀起了極大的熱潮,農民和商人歡天喜地,底層百姓更是敲鑼打鼓歡慶。

這道雍王令一出,立刻扭轉了燕山路對西軍的牴觸態度,百姓臉上有笑容,開始有漢人百姓慰勞巡邏的西軍士兵了。

免稅是爭取民心最厲害的一招,底層百姓一半的收入都要交稅,農民一半的收成也要上繳,現在突然免稅,等於收入翻了一倍,底層百姓怎麼能不歡天喜地,除了豪門世家外,民心開始逆轉。

至於鹽稅,以前燕山路每斤鹽要三百文,現在直接降爲每斤一百二十文,還有販賣粗布、粗糧的常平店出現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稅賦和物價的全面降低,讓無數生活困苦的底層百姓看到了生機,也讓燕山路底層百姓深刻感受到了西軍和女真軍的區別。

當陳慶率大軍離去時,數十萬百姓沿途跪拜,由衷感激西軍給他們帶來的希望。

此時燕山路已經由呂青山帶來的大批官員接管,除了刺史和長史是由陳慶任命外,其他州衙中層官員和縣衙官員都由吏部司任命,雖然牛皋出任燕山路經略使,但他不能幹政,不光是牛皋,所有地區都是軍政分家,涇渭分明。

陳慶則離開了燕山府,率領十萬大軍返回了京兆。

中午時分,臨安的百姓都在悠閒地吃飯、喝茶,很多人都不時望着街頭,這個時候,賣報郎們應該都出現了。

當年報紙興起時,羣雄並起,臨安城先後出現了十幾家報紙,幾年過去了,目前只剩下三家報紙稱雄,老大自然是《京報》,時政新聞,縱論天下,一直就雄踞各報榜首,其他報紙只能仰其鼻息。

第二家是《吳越商報》,由一批江南士族聯手創辦的報紙,主要以刊登各種商業信息爲主,深受商人和牙人們的歡迎,第三家是《軼聞報》,這是一家專門刊登各種風流韻事的小報,雖然很低俗,卻深受臨安百姓的歡迎。

有趣的是,很多讀者三家報紙全買,每天的報錢就有幾十文,

這時,大街上傳來了賣報郎清脆的喊聲,“特大喜訊,西軍收復燕山路!”

酒客和茶客們紛紛起身向門口跑去,迅速將賣報郎圍住,只片刻,賣報郎手中的報紙被一搶而空。

頭版頭條便是“王師春夜入燕山”,這個消息着實讓所有人震撼了,要知道,一個多月前還在刊登‘豐州血戰草原狼’,講述雍王率領二十萬西軍大戰八萬草原遊牧騎兵的新聞,這才一個多月,西軍便奪取了燕山路,圓了大宋王朝百年之夢。

這個消息讓全城百姓震驚,也讓無數人欣喜若狂,這不光是收復失地的喜悅,而是漢人的軍隊開始反攻了。

全城開始敲鑼打鼓,歡慶勝利,這是繼去年收復河北路後的又一次全民狂喜,整個臨安城儼如過節一般,勝利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心頭。

但對於很多深諳時局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的卻是更深層次的東西,金國真的衰落了,他們不僅守不住河北路、山東路這樣的外圍地盤,就算燕山路這種涉及切身利益的地盤都守不住了。

收復燕山府這樣的大事,朝廷卻出乎意料保持沉默,就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或者是收復燕山府和他們無關。

連天子趙構也保持沉默,也沒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及此事,唯恐引發他的滔天怒火。

入夜,西瓦子的一家小酒館內,三名官員正坐在一起喝酒,一名官員是刑部員外郎沈江南,另一人是大理寺主薄陸振興,還有一人是太常寺主簿範鈞。

沈江南喝了口酒道;“我今天收到一封信,是徐宏志寫來的,他剛被任命爲易州長史,帶着妻兒去易州上任了。”

陸振興驚訝道:“他混得不錯,居然出任長史,這是從前的通判,可是從六品啊!我記得他之前在臨安只是八品小官吧!”

沈江南淡淡道:“徐宏志資歷足夠了,只是他不擅長鑽營,一直提升機會,在京兆就不看這些,進士出身,資歷足夠,那就可以出任相應的官職,京兆這種新朝廷,還沒有結黨成派,基本上都是唯纔是舉,機會很多,是出身寒門官員的福音。”

“現在朝官走掉一半了吧!”

“應該有了,前些天張浚上書天子,要求增加進士錄取人數,就提到了朝官增減情況,說現在朝官人數不足三年前一半,影響到了朝廷的正常運走。”

沈江南瞥了一眼一直喝悶酒的範鈞道:“武良兄好像有心事?”

範鈞搖搖頭,“我沒有心事,我就在想這次西軍奪取燕山路,金國居然這麼容易被擊敗,這還是我們心目中那個強大的金國嗎?”

陸振興笑道:“應該是西軍更強大才對吧!”

“西軍強大應該只是一方面!”

沈江南緩緩道:“關鍵還是金國衰落,它的國力跟不上了,女真就兩百萬人,這二十年死了多少青壯,它們還能有多少兵源?還有生鐵,據說西軍奪下大名府後,倉庫里居然沒有生鐵,我估計燕山府也一樣,關係到軍事強大的兵源和生鐵都沒有了,金國小國寡民的弱點就暴露出來,現在看來,它被滅國只是遲早問題。”

“有這麼嚴重?”陸振興不敢相信道。

範鈞笑道:“其實江南說得沒錯,丟失燕山路對金國意義重大,它們從此得不到漢人先進的技術,也沒有優良的武器工匠,這其實是遼國和金國強大的重要原因,沒有燕山府的工匠,恐怕他們連投石機都造不出來。”

這時,掌櫃跑來緊張道:“梅花衛又來了!”

“呸!這些狗的鼻子還真靈。”

店鋪裡走進幾名梅花衛士兵,三人的話題變了。

“煙雨閣李嫣嫣不行,燕子樓的阿美才能算是花魁,至少才藝比李嫣嫣高明得多。”

“胡扯!李嫣嫣的點茶可是天下一絕,怎麼比不上阿美,阿美就是琴彈得比較好而已。”

“你纔是胡扯,阿美琴棋書畫哪樣不精?”

幾名梅花衛士兵瞥了一眼他們,轉身走了。

沈江南嘆了口氣,“別的都還好,這種監視百官的下作手段,我真受不了,假如明天我去了京兆,你們千萬不要奇怪。”

陸振興和範鈞對望一眼,他們都知道,沈家做出了決定。

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1311章 崔家第1391章 獵鷹(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824章 激戰(上)第1162章 危戚第1386章 拉攏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六百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269章 民怒第1054章 狙擊第898章 赤塘(上)第988章 再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008章 太行(中)第1079章 偷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1139章 會主第962章 底線第768章 黃蘆第812章 奇貨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399章 丹灞第1082章 交換第1107章 義助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1135章 平江第991章 分歧第1178章 滅患第971章 穿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943章 吹風第1085章 戰敗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880章 架空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1264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984章 驅逐第十六章 鵲起第1066章 澄清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036章 官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1367章 大興(一)第957章 廷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070章 棉貴第1496章 緊急第1404章 再臨(下)第1232章 毒蛇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1364章 居庸第1309章 激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318章 追殺(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斃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953章 方案第1296章 軍議第1482章 遭遇第一百七十三章 渭河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爾第1407章 述職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1485章 計劃第1171章 和解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中)第978章 開導第1039章 掘財第1034章 破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1047章 凱旋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議
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1311章 崔家第1391章 獵鷹(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824章 激戰(上)第1162章 危戚第1386章 拉攏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六百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269章 民怒第1054章 狙擊第898章 赤塘(上)第988章 再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008章 太行(中)第1079章 偷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1139章 會主第962章 底線第768章 黃蘆第812章 奇貨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399章 丹灞第1082章 交換第1107章 義助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1135章 平江第991章 分歧第1178章 滅患第971章 穿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943章 吹風第1085章 戰敗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880章 架空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1264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984章 驅逐第十六章 鵲起第1066章 澄清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036章 官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1367章 大興(一)第957章 廷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070章 棉貴第1496章 緊急第1404章 再臨(下)第1232章 毒蛇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1364章 居庸第1309章 激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318章 追殺(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斃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953章 方案第1296章 軍議第1482章 遭遇第一百七十三章 渭河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爾第1407章 述職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1485章 計劃第1171章 和解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中)第978章 開導第1039章 掘財第1034章 破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1047章 凱旋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