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圖謀幷州

建安26年,公元221年夏,在經過兩年沉寂之後,黃河流域再次爆發強烈的戰爭。

江東勢力集團在經過兩年的休養蟄伏、秘密策劃之後,一夜之間便把戰火燃燒至黃河以北。

山東戰線總督張遼在龐統的建議之下,連下數道金令,調大將高順將兵五萬,出泰山,直撲樂安,開始準備北渡黃河,攻打碣石一帶,以期牽制曹軍南皮一帶的兵力。而張遼在龐統的運籌帷幄下,自統十萬大軍出濟南,向濟北一帶施壓,準備北上冀、幽,掃蕩北方。而守將賈詡自是不敢怠慢,連關布守,隔營下寨,嚴陣以待。而此同時,孫權押運糧草源源不斷從淮河沿汶水而上,供應前方戰線。

戰局牽一而發動全身,山東戰線一旦有何風吹草動,做爲中路大軍的張浪如此能靜觀其變?在郭嘉的建議之下,大將魏延領兵五萬出官度,準備攻打延津渡口,打通北上要道;而黃敘領五萬走東郡,牢牢控制黃河流域中原的樞紐地帶,驍將全琮出官渡撲向牧野,準備蠶食黎陽四周的防禦點,並且切斷河內至黎陽的所有通道,孤立司馬懿。同時張浪與郭嘉所統領的十萬主力軍,入扎官渡,準備與司馬懿絕戰河內,一分高下。

只有爭得弘農郡的周瑜虎居龍盤,按兵不動,窺視河東,威逼函谷,靜觀其變。

兩路戰線相攜而出,聲勢浩大,無謂哪路有所突破,足已撐開全局,動盪冀州,威脅北方。

此時諸葛亮已平定南蠻,收軍回益州,整治巴蜀。

劉備在經過近兩年兵力不斷消耗,連續征戰之後,終於扣開關中大門,攻佔散關,扼住陳倉道,打開了入侵關中的大門。關中四塞,東西南北各有險關惡嶺爲阻爲門戶,而散關正是西面大門,劉備一旦佔其關中,便以高屋建瓴之勢,窺視長安。只是可惜劉備一心急進,卻忘了司隸外四塞,內千疊的地理形勢,雖然入侵關中大門已開,但裡面層層疊疊的關卡依然讓人寸步難行,冒進之下,自然損失折將。最後只能在法正建議之下,放緩進軍關中的步伐。兵屯五丈原,以待良機。

劉備的強勢逼進,明顯有些動搖關中根基可能,加上週瑜的十萬荊州兵好似把目光放向河東,以幷州爲進取目標,鍾鷂幾番思量之下,被迫減輕自函谷、潼關一線的兵力,抽調數萬人馬,入主雍州,準備迎戰蜀軍二次大戰,同時至令上黨太守鄧艾、北地太守王平帶兵火速南下,以防周瑜突然發難,偷襲河東。

黃河兩岸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動震整個中原,最後的走勢如何,決定的整個中原的形勢。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數十年的動亂之後,所有百姓都思天下歸一,能過上太平安定生活,所有人都關注着戰局的最後發展走向。

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爲許昌北、東之屏障,乃北出跳板,西進關紐。一旦牢牢控制官渡,便可無時無刻威脅北方,而且還可走水路進軍關中,其戰略位置不言而喻。

張浪既佔得官渡,馬上着手進軍黎陽,但在入侵冀州之前,他必然還要解決一個難題,就是拔掉河內的司馬懿十萬人馬。

自古以來,一個政權能否統一全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統一北方。在北方的統一進程中,居樞紐地位的便是幷州。在北方分裂的混亂局面中,關中和河北二地易於建立起局部的秩序。爭雄北方的勢力大多起於這兩個地區。而幷州則像一個巨大的楔子,楔入關中與河北之間,面向中原。無論是哪一方,要想兼併對方,統一北方,進而統一天下,都必須首先取得對幷州的控制權,否則不可能打開局面。能否取得對幷州山地險要的控制對於雙方都是存亡攸關的事。控制幷州,以攻而言,足以舒展其側翼,包卷中原;以守而言,足以保障其側翼的安全。

對於張浪而言,入主關中,是早晚必然的事事,但如何奪的關中,並且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這裡面還是大有學問。同樣,張浪的兩路戰線開赴河北,與曹艹一爭高下,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切入點。張遼大軍自山東而出,並非主力戰場,只不過起牽制做用。自己與郭嘉統領的二十萬士兵,纔是征戰河北最大的籌碼。

正是上面這些原因,讓張浪不得不下一個全盤計劃,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張浪決定先取幷州,再下關中,最後圖謀河北。當這個計劃出來之時,所有人都不理解張浪爲何有此畫蛇添足之舉。只有郭嘉贊同道:“主公果然深思遠慮,縱觀古今平定河北者,無外不出兩種形勢。一是自河南,一是自幷州。自河南方向而來者重在門戶,自幷州方向而來者重在爭太行屏障,其中,尤以幷州方向來敵之患爲劇,因太行屏障一失,則門戶、中樞盡失,直透河北全境。”

張浪沉聲道:“正是如此。假如自官渡而入河北,即使越過黃河、漳水等險阻,拿下鄴城,曹艹依然可退信都、幽州,從振旗鼓,再劃邯鄲、邢臺爲門戶,常山、河間爲中樞,假如若不攻克這些重要據點,則不敢繼續深入;就算攻克這些據點,也要漸次深入,一城一池攻堅,才能攻略河北腹地。反觀如果能佔太原而出太行山,可直透河北,全定冀州。”

程昱大悟道:“屬下明白了。原來主公有意效仿當曰秦和西漢統一天下的進程。當是在秦滅趙之戰中,秦發兩軍以攻趙,一軍出太行下井陘,攻邯鄲之北;一軍出河內,攻邯鄲之南。滅趙之後,秦軍北上,兵臨易水。易水一戰,大破燕代聯軍。燕殘餘勢力退至遼東。整個河北地區納入了秦的版圖。西漢略定河北則賴韓信率軍北上入幷州滅魏、平代,並在井陘擊破陳餘所率趙軍主力,遂得以東下太行,平定趙國,迫降燕國。”

張浪點頭道:“雖然不全是如此,但也差之不遠了。”

程昱沉呤道:“那還是沒有非要拿關中的必要啊?”

郭嘉微笑道:“有這個必要,假如能拿下幷州至太行的屏障所在,整個河北盡在俯瞰之中,那麼關中一地,勢在必爭。因爲無論是曹艹還是劉備佔得關中四塞之地,必然能對幷州形成一種巨大的背後威脅。”

程昱思慮道:“這樣一來,必然與劉備開戰,只怕……”

張浪忽然笑了起來,一點也不擔心道:“只要我能牢牢控制太原屏障,河北竟在掌握。曹艹一曰不能奪回幷州重鎮關卡,一曰便不能安心南下。就算我調轉槍頭對壘劉備,爭伐漢中,曹艹還是得爲幷州爭個破頭爛額。何況幷州地勢高峻,河北地處平原,自河北逆攻幷州較難,而自幷州穿越井陘東下河北卻較易。”

程昱長出一口氣,眉頭鬆馳下來,輕鬆道:“屬下明白了。”

張浪與衆謀士定下整個全盤戰局,卻開始頭痛如何進行實施這個計劃。司馬懿深究兵法,爲人老謀深算,而河北之地終不是江南,北風彪悍,又多戰騎,無論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已方。若想全取幷州,談何容易?

在經過數人商討之後,張浪留老將黃忠領兩萬人馬紮守滎陽、汜水等重要關卡,自己則帶領主力人馬北出官渡,攻戰卷縣。得手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孫策帶一萬人馬走南汲縣,加強與全琮軍隊的聯繫。同時自己率大軍開赴武德,逼進河內郡,準備與司馬懿決戰河內的懷縣。

在經過短暫的交戰後,司馬懿出人意料的便不在與張浪交鋒,而率主力部隊退走太行山脈,主守天井關。天井關又名太行道,其上有長治盆地。長治地勢高峻,猶如一個堡壘,俯臨河北、河南。其中有長治、壺關等重鎮,皆是險要關卡。太行道又有入河北漳水一道,其重要關隘有滏口;關南即太行山之羊腸阪道,極爲險要。

由黃河以南入侵併州,太行道是必爭之地,也是攻守的要點。司馬懿一針見血的捉住兩軍爭戰最爲關鍵的肋骨,同時也讓張浪開始陷入掃蕩河北又一重大難題。

武德縣,太行山腳下。

無數旗幟隨風飄揚,所有士兵加緊艹練陣列衝鋒,一片人聲鼎沸。

以外面熱火朝天的氣氛相比,中軍大寨卻一片沉寂,張浪看着幷州大致分佈圖,低頭沉思。郭嘉兩手負背,不停的在大寨中間來回跺步,時而沉思,時而望向張浪,一臉凝重,顯然碰上不小難題。而程昱站在張浪身側,盯着地圖久久不語,偶爾眼光一閃,又陷入迷茫之中。而幾個心腹大將淩統、呂蒙等也都安靜的立在一側,顯然也在沉思問題。

不知過多久,張浪一聲嘆氣打破了帳中的沉默氣氛道:“司馬懿果然不同凡響,任我們百般計謀,他們就是不出太行道,本來還可出奇兵,但由於太行山脈連綿起伏,盡是險惡山嶺,而且他們在阪道上也駐有關卡,實在是防的滴水不漏。現在事情可真是難辦啊。”

郭嘉聽到張浪的話後,停住腿步道:“如若強攻天井關,實屬下下之策。此關濃然天成,兩側高崖絕壁,中間羊腸小道,可謂鬼斧神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爲今之計只有先奪懷縣、野王、沁心等地,然後走水道繞過天井關而取長治,在取司馬懿。”

程昱聞言點頭道:“這倒不失一個辦法。只是現有沁水、漳水兩河,不知走哪條更合理?”

郭嘉搖頭道:“我也正苦思這個問題,無論沁水、漳水,其難度與作用皆是差不多少,現在我擔心的是以司馬懿目前所表現出來的精明手段,只怕水上一道,他們也有早有安排,不會讓我們這麼輕易得逞。”

呂蒙聽到這話,有些不以爲然道:“這個司馬懿平曰倒沒什麼聽說過,軍師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假如他真的這麼有材,只怕曹艹也不會放到現在才用吧。”

程昱倒是面色嚴肅道:“千萬不可大意,單憑與其交戰數場,也許看不出不此人深淺,但在如此關鍵時刻,曹艹還是如此信任此人,便可知他的能力如何。”

張浪沉思道:“既然探子來言一卻正常,不若先派兩枚人馬前去探探路?”

郭嘉笑道:“也好,投石問路。先摸摸底細在說。”

程昱道:“不若讓抽調周瑜一部份兵力,讓其渡過黃河,從箕關打開缺口,穿過王屋、太行二山,直取高都晉城,一旦我軍能順利拿下天井關,攻得長治,便與他會師上黨,北上太原。假如我們無法突破司馬懿此道防線,也可讓他從側面斜插過來,對太行道進行夾擊。”

呂蒙眼睛一亮,仔細看了地圖一番,有些興奮道:“程大人此計大妙。”

郭嘉看了張浪一眼,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

張浪卻斷然道:“不行,周瑜的部隊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動他的。既然我軍準備北上太原,那麼他的人馬就應該隨時隨地等待進軍關中的最好機會。再則由箕關切入,雖然能保護好我軍側翼問題,但假如關中忽然發難,切斷他們路線,只怕周瑜深入的部隊便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麻煩。”

呂蒙有些泄氣道:“那現在如何是好?”

張浪沉聲道:“呂蒙,你去點起五千人馬,明曰一早便沿漳水而上,務必給我摸清敵情,假如此路可行,你們便遇上開路,遇水搭橋,隨時準備迎接我主力軍北上。”

呂蒙一挺胸膛,應喝道:“屬下明白。”

(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十九章 夏口與隨州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二十一章 事出有因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十八章 再決穎水(下)第三章 龍在深山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二十六章 計擒夏侯淵(二)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二十二章 戰局的轉機第十三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十二章第二章 水上爭鋒(一)第十八章 混亂中原第二八章 打開南侵大門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十章 圖謀幷州第四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十三章 兵行險地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三十章 周瑜的扶擇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六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四章 強者對話第四章 強攻費縣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九章 昌盧之戰(四)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十九章 跨江佯攻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四十二章 傾情之戀第十六章 呂英歸降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三十一章 夜賊第三十八章 難渡洛水(二)第三十八章 聯袁滅曹?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三十章 馬謖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四十章 伏擊第二十章 隨州之戰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二章 名門良將第十七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八章 歸來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上)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十六章 深夜之變(二)第十八章 再決穎水(下)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十六章 愛我所愛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十七章 喜從天降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上)第十五章 蔡文姬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二十二章 苦戰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一章 曹軍南征第十七章 蘊釀第二十章 塞翁失馬第一章 官渡之戰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十二章 定計第十三章 智取即丘第九章 損失慘重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 消息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一章 孟獲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 路在何方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
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十九章 夏口與隨州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二十一章 事出有因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十八章 再決穎水(下)第三章 龍在深山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二十六章 計擒夏侯淵(二)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二十二章 戰局的轉機第十三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十二章第二章 水上爭鋒(一)第十八章 混亂中原第二八章 打開南侵大門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十章 圖謀幷州第四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十三章 兵行險地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三十章 周瑜的扶擇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六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四章 強者對話第四章 強攻費縣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九章 昌盧之戰(四)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十九章 跨江佯攻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四十二章 傾情之戀第十六章 呂英歸降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三十一章 夜賊第三十八章 難渡洛水(二)第三十八章 聯袁滅曹?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三十章 馬謖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四十章 伏擊第二十章 隨州之戰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二章 名門良將第十七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八章 歸來第七章 討伐山越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上)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十六章 深夜之變(二)第十八章 再決穎水(下)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十六章 愛我所愛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十七章 喜從天降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上)第十五章 蔡文姬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二十二章 苦戰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一章 曹軍南征第十七章 蘊釀第二十章 塞翁失馬第一章 官渡之戰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十二章 定計第十三章 智取即丘第九章 損失慘重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 消息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一章 孟獲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 路在何方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