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夜訪

第115章 夜訪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很少有人活着的時候就被直接定論爲‘一代名臣’,並引申出各種典故、各種逸聞、各種神異之類之類的。

但毫無疑問,橋玄是個例外。

畢竟,這位公認的後漢名臣成名太早了!

當初在太原官寺裡,公孫珣跟董卓兩個人拎着一把斷了的破刀在那裡互相吹捧, 然後還拿人家橋玄的事蹟當榜樣……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呢?答案是快四十年前的事情。

而且說句實在話,人家橋玄四十年前搬倒一任兩千石的時候,只是一個縣中小吏,而公孫珣當初則是一個千石司馬,難度和水平差的真不是一點半點。

還有當初劉寬剛剛拜爲太尉,公孫珣跟陽球在太尉府上相互吹捧的時候, 說什麼要把不接受徵召的人綁到官寺前面……這其實也是有典故的,而且還是和橋玄有關係。

大概在二十年前吧, 橋玄當漢陽太守, 徵召一個人爲吏,結果對方擺出了一副名士架子,稱疾不去。於是橋玄就直接告訴他,你敢不來,我就按照鼓勵寡婦再嫁的行政命令,把你那快五十歲的老孃給嫁出去!嚇得一郡的人紛紛過來求情,這才作罷……講真,這還不如殺了對方呢!

除此之外,這位橋公身上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是可以寫入志怪小說的……

不過,拋開這些不說,對於官場人物來說,橋玄身上最讓人服氣的正是那‘百折不撓’四個字。

這四個字,此時還稱不上是成語, 也沒有因爲記載在什麼碑文和史書上而成爲典故,但自從某個人無意間說出來以後, 確實成爲了當世人們對橋玄的一個公論……因爲這位橋公在年輕時,曾多次宦海沉浮,一次主動棄官,一次被下獄爲城旦,一次又被免職爲庶民,所謂三起三落,卻不曾失過半點志氣。

當然了,公孫珣不知道的是,真正讓百折不撓這四個字徹底和橋玄綁定,並流傳後世的,其實是一件尚未來得及發生的事情……

袁逢繼續用餐,而袁紹卻是根本不敢再言了。

“就喊我的名字!”公孫珣冷笑道。“隨便一箭射過去,便喊遼西公孫珣來爲國誅賊!喊完就逃回去!而若是那王甫驚慌閉門倒也罷了,若是遣人來追,便讓夫人出來應付。”

此言一出,莫說袁紹當即色變,便是之前一直低頭吃飯,正襟危坐的三兄弟之首袁基,也是微微一怔,然後才繼續低頭進餐。

不過,就在此時,前面忽然有家人來報,說是司徒楊賜之子、袁逢之婿,議郎楊彪陪同妻子來訪岳家!

“也只能如此了。”袁逢有些不耐的揮了下手道。“正月初一也不讓人吃口安生飯。”

“不算失言。”橋玄不以爲然道,說話間已經扶着門框踏入了二門。“我當年比你大七八歲的時候,在河南尹那裡當屬吏,去彙報工作,那河南尹樑不疑讓我站着彙報文書,我當時就把文書扔地上辭職不幹了……跟我相比,你這種背地裡罵個人的潑婦行徑,又算個什麼事?當面罵,袁逢難道就會殺了你?”

袁紹冷眼看了看自己的這個異母弟弟,卻是懶得理會對方。

“是!”公孫珣無可奈何,只能硬着頭皮躬身答應。

“給我記住了,你交往的那些人裡面,除了一個廣陵陳珪算是年長穩重一些且有些水準,其餘都不可恃,全部與我斷交!”

“袁術。”

“喏!”雖然依舊不明所以,但韓當還是趕緊應下,然後上馬便回家做準備。

“父親。”一直沒開口的袁基微微低頭道。“讓妹妹去見母親,文先也是晚輩,我去應付好了。”

來到門外,之前去宮外接公孫珣,然後一路跟過來的韓當、魏越還有其餘兩名侍從便趕緊圍了上來。

“不過,這閹宦和外戚終究是劉氏的家奴和親戚,一身權勢都來於劉氏,所以他們之間折騰出來一百種花樣也沒什麼可說的。唯獨,”橋玄話到此處忽然微微嘆氣,冬日間的白氣登時瀰漫在了他的臉上。“唯獨這袁氏,說實話,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和宦官聯手的公族首領,也不知道袁逢這小子到底想幹嗎……”

“父親。”袁紹長呼了一口氣,然後低下頭來,儼然是在催促自己父親繼續剛纔的話。

袁逢聞言不由嘆氣,便再度放下了陶碗:“哪有大年初一晚上來訪問岳家的?楊文先這是替他父親來問罪了……也好,讓文先來總是不願意撕破臉的意思,只是少不了一番詰問。”

袁本初愈發不解:“恕小人無知。”

“既然如此,我且帶你去見識一下大漢第一高門的風範。”公孫珣如此說着,居然立即上馬,絲毫不停,徑直往一處地方去了。

“叔父大人怎麼能與宦官相爲表裡呢?”一身素麻的袁紹正在與自己的口中的叔父,也就是他真正的‘大人’,言辭激烈的說着什麼。“我輩是公族,公族是士人領袖,而且我們袁氏出身汝南,更是黨人的天然領袖,當日黨錮中與那中常侍袁赦相交,便已經引得宛洛汝潁的士人們心懷不滿……”

“劉寬和盧植的學生,宰了夏育、田晏後又在銅駝街拔刀逼退了段熲的那個?”袁逢不由蹙眉問道。“什麼白馬中郎,尚書檯餵雞廚?”

“回去換衣服,現在就與我去王甫家中驚擾一番。”

“越只覺得一山更比一山高,實在是不知道哪個纔算是真正的高門大戶。”魏越趕緊俯首。“邊鄙小子,丟了中郎的臉。”

“喏!”

“噗嗤!”一旁的袁紹直接笑出聲來。

“要我說。”就在這時,一旁一個容貌遠遜袁紹的年輕人卻不由嗤笑插嘴道。“父親大人不知道,堂兄這是以己度人呢……他可是天下楷模,凡事要爲天下着想,不然也不會在孝中從城外草菴中偷偷跑回來,如此慷慨激揚的勸諫我們了……大年初一,母親都被他嚇走了。不過,他卻不曉得,父親身爲一族之長,只能爲我們家族着想,天下是不敢考慮的。”

“這是橋公的孫子?”公孫珣親自趕車把橋玄送到對方府邸前的時候,一個裹着厚重外套坐在門前燈下,大概才八九歲所謂總角之齡的小男孩便興奮的迎了出來。

袁逢扭頭看了眼小婢出身的袁紹,愈發感慨:“你還有有臉嘲諷你兄長?你知不知道你兄長的綽號是天下楷模袁本初,而你卻是個路中餓鬼袁公路……天底下還有比這個更丟臉的嗎?”

公孫珣無言以對。

“那好,現在起來吧。”袁逢復又笑道。“順便去柴房取一把斧頭來……”

袁基微微一低頭,雖然面色上顯得有些爲難……但終於還是不敢違逆父親,便拱手趨步而走。

“我當年也出任過度遼將軍,總攬北疆軍事,現如今卻垂垂老朽,說話都顯得精力不濟,”橋玄邊走邊說道。“所以也沒幾個人願意來我這裡。不過有意思的是,偶爾來些客人,卻都是些像你這個年紀的年輕人……”

“那是因爲楊氏只是天下名門第二。”袁逢忽然嗤笑道。“我們袁氏卻是第一……”

“那自然也是來興師問罪的。”袁逢愈發無奈。“你替我一併擋了!”

而魏越也當即大喜,趕緊與兩名侍從打馬跟上。

“父親。”等一兄一弟全都離開了,袁紹不禁再度開口,卻是換了一副口氣和稱呼。“我實在是不曉得,父親大人爲何要如此做?且不說弄的我被黨人子弟紛紛質疑,便是公族之中不也人人疑我袁氏嗎?”

袁術張口欲言,卻也只能瑟瑟發抖的躬身一拜,轉身去尋斧頭去了。

而這邊,橋玄低頭繼續摩挲着自己幼子的腦袋,笑着叮囑了幾句,便將手中笏板交給對方,並推了一把,說是外面冷,讓他先行入內喊家僕備飯,然後才繼續扶着公孫珣的手腕往門內走去。

“袁公路!”袁逢忽然放下吃的正香的面片,然後面色不變。“去門口跪下,你家大人我問你一件事情!”

公孫珣不由頭皮發麻,這話茬他根本不敢再接。

“義公。”公孫珣以手拭去額頭上實際早已經乾透的虛汗,便直接在橋府門前將自己的心腹喊了過來。“你與我直言,洛中這些高門大戶的守衛水準如何?”

“你親自動手,把自己那些香車剁碎,寶馬斬首。”袁逢輕描淡寫的重新端起了陶碗。“然後明日去市中買一輛最簡單的車子回來……去吧,我就在此處等你。”

公孫珣心中微動,不由直言道:“橋公,剛剛確實是我失言了,若你有所見教,還請直言。”

“回稟大人。”袁基小心答覆道。“家人又來報,尚書郎公孫珣突然來訪,說是要請見大人!”

“小人在!”袁術趕緊答應。

“喏!”袁術渾身發抖,答應的格外利索。

韓噹噹即醒悟,也是趕緊低聲答道:“白日間很難,而想要潛入內室殺人更難,畢竟這些人家中不乏精勇之士,層層防護……但若只是偷偷潛入,然後在外院突施冷箭驚擾一番,卻也是容易。”

剛剛起身的袁術不知所措,便是袁紹也有些蹙眉不解。

“公孫珣是個遼西邊郡武人。”袁紹忽然頭也不回的笑道,也不知道是在跟誰說話。“我只曉得子遠、元圖、仲治都與我說此人乃是一把利刃,極善殺人,卻不曉得他還有張利口,極善罵人?”

頭上裹着孝布的袁紹微微頷首,然後又忍不住搖了搖頭:“話雖如此,小人還是不知道大人爲何要行此事?公族與宦官,實在是聞所未聞……大人,我們袁氏乃是公族魁首,士人領袖,不需要像許氏那般靠阿附宦官才能獲得高位吧?你看楊氏就從來對宦官不假辭色……”

而袁術只能趕緊叩首。

袁基便立即起身漱口淨面,去迎接自己妹夫了。

“本初啊!”袁逢長嘆一聲,剛要說話卻又戛然而止,原來,自己嫡長子袁基再度回來了。“何事?”

“你不必驚慌。”橋玄繼續立在二門上隨意言道。“我這只是見慣瞭如此事情,所以閉上眼睛也能猜到,不是什麼人老成精,更不是有什麼密探校事之類的……”

“是!”袁術趕緊離開飯案,後退數步到了內堂的門框處,然後跪地俯首。

公孫珣不禁再度打量了一下這位垂垂老矣的大漢名臣,也是暗自佩服。

公孫珣本還想問問對方和自己老師劉寬的關係,還有對方是否如自己母親所言,和曹孟德有深切關係,以及自己和曹孟德相比如何,甚至還想把電光火石之間想到的主動策略說出來讓對方參詳一二……但是,千言萬語,終究只能是無可奈何,唯有再拜而走了。

“對了,你這小子,之前說什麼‘此事尚有可爲’,又說什麼‘心中已有定計’……給我說實話,是不是心裡想着,天子這個年紀,必然要清洗朝堂。所以曹節、王甫也好,洛中舊貴也罷,遲早要統統失勢。然後,你就可以從容窺的機會,躲到天子爪牙身後,殺一兩個閹宦,從而名揚天下?”

“請四世三公,少年高位的袁術與你家大人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路中惡鬼袁公路’?”袁逢一臉好奇的問道。“這些年,你到底在洛陽郊外踩壞了多少青苗?在洛陽城內又驚嚇過多少路人,怎麼就得了這麼一個混號?”

“然而,還是那句話,若是坐等天變,你這種行徑又有什麼可以稱道的呢?”橋玄繼續說道。“就算是博得些許虛名,也不過是讓那些庸碌小人佩服,你以爲天底下的英雄,真看不出來你是個投機取巧之輩,還是個百折不撓之人嗎?”

“本來以我的年紀,不該再過問這些事情。”橋玄絲毫沒有理會對方的賠罪,而是停下腳步自顧自的攏起袖子言道。“再說了,我從順帝年間就入仕,前後經歷五朝,見的多了,也就對這些宦官、外戚之類的事情沒什麼想法了……宦官與外戚聯手主導朝政架空成年皇帝你見過嗎?被毒死的小皇帝你見過嗎?”

話到這裡,不待對方開口,這位當世名臣卻是連連揮手:“我家中人口很少,便是正月初一也只是做了少許的飯,你這人年輕,飯量怕是很大,就不留你了,自去吧!”

“正是。”袁基繼續低聲答道。“而且,此人這些日子與御史臺王允、田豐來往甚密,而田豐便是今日在殿外公然辭官,讓父親與叔父爲難的那個冀州茂才。”

“喏!”袁基當即告辭。

身後立即就有家人答應。

“記住了。”公孫珣忽然又拽着對方的胳膊叮囑道。“喊我的名字!”

“你能不能在這些高門大戶中從容進出?”公孫珣低聲詢問道。

話說,人家橋玄雖然出身不錯,而且早三四十年就是兩千石了,但家中卻是簡簡單單,僕人都沒幾個,傢俱物件更是少的可憐,配合着所謂官修的偌大府邸,着實顯得冷清。

“非也。”橋玄先是在車下顫巍巍的攬住了小男孩子,然後才失笑解釋道。“這是我的幼子……真要是孫子,怎麼會這麼寵溺呢?”

“你也不必銘感於心。”橋玄微微拂袖,不以爲意道。“我也只是想看看讓劉文繞那小子看重,還準備託付家人的弟子,到底是個什麼人物……我這番話,也只是替你那個無能的老師教訓的而已!”

公孫珣心中自然知道橋玄此人不至於對自己有什麼惡念,再加上田豐的離去讓他萬分憤恨,所以此時聽完這番話既是恍然若失,又是醍醐灌頂,便趕緊俯首拜謝:“橋公的教誨,珣銘感在心……”

“少君何意?”韓當一時摸不着頭腦。

公孫珣復又想起之前的田豐,不由昂頭長嘆一口氣:“橋公所言甚是……”

公孫珣愈發無言以對。

“遲早會告訴你們的!”袁逢微微一笑,卻又再次仰頭看向了內堂門框處。“怎麼又來了?”

“我也覺得甚是!”橋玄攏着袖子嘲諷道。“你明明身懷利刃,後有退路,卻只是在開始時朝着段熲這個沒了志氣的死老虎亮了一把刀子,然後就整日行一些陰謀詭計,私下串聯之舉……有什麼意思?你也是打過仗的人,難道不知道,這政事如戰事,政爭如戰爭,關鍵時刻還是要看一股血勇之氣和堂皇向前之陣的嗎?!對上這羣長於婦人之手的膏粱世家,你不主動打過去,居然坐等什麼戰機,也難怪來京三月卻一事無成!”

“魏越。”公孫珣復又招呼了一聲。

“聽到了沒有?”袁逢聞言詰問道。“楊彪那小子也好,這個什麼尚書檯餵雞廚也罷,說的再難聽你都與我以禮相待,讓他們說便是,說完了不就行了?做了錯事還不許人說嗎?是你不曉得宦官是混蛋還是我不曉得?再說了,人家只是說說而已,還真能當着兒子的面罵親爹?忍着!”

袁紹聞言怒極而笑,卻又只能跌坐回去。

公孫珣滿臉通紅,便趕緊撒手,然後後退一步,再度躬身謝罪。

袁術愈發磕頭不止。

隨即,袁逢再度看向了自己的庶子,卻是三子中容貌、能耐、名聲都最好的那個袁紹袁本初。

“本初。”袁逢微微蹙眉道。“這件事情也是事出偶然,天曉得一日間南宮就出了那麼多災異,而且真真切切,衆目所睹,所以我來不及對你有所安排。這樣吧,等這件事情過去了,你便找個機會讓自己心腹公開與宦官鬧上一場,讓天下人知道你袁本初還是那個天下楷模,然後便趁機回汝南老家去。那裡是黨人根基所在,你就在那裡守孝養望,順便放心結交黨人、抨擊宦官,這樣斷然就不會再被洛中局勢所困擾了。”

韓當目瞪口呆。

“你來洛中已經數日了,可曾見識過真正的高門大戶?”公孫珣戲謔問道。

“父親。”袁基瞥了眼自己的庶弟,然後低聲回覆道。“那公孫珣言辭激烈,文先爲情勢所迫,也是跟着言出不遜,兒子實在抵擋不住……”

“中郎!”魏越趕緊上前拱手。

“那是你族叔,怎麼能直呼其名呢?”一直低頭喝着面片粥的袁逢淡然擡頭,教訓了一下自己的庶子。“沒想到這麥飯磨成粉後如此柔軟,上了年紀就是喜歡這東西……讓人去河北那邊多買點來,順便讓家人學着自己磨一磨。”

然而,公孫珣不曉得是,自己要去的地方,雖然是大年初一的晚間,此時已經是有些氣氛不佳了。

袁逢當即嘆了一口氣,這三兄弟……也真心夠自己喝一壺的,而公族、士人的反應,也實在是比預料中來的更快更激烈。

看來,自己需要主動作出某種姿態來平息輿論了。

—————我是文武雙全的分割線—————

“珣嘗於朔夜私入中常侍王甫室,甫覺之,乃呼喝賓客圍堵。珣遂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於垣上發矢落數賓客,復喝曰:‘凡旦夕,珣當爲天下殺此賊!’其才武絕人,甫莫之能害,乃大恐不敢動也。”——《漢末英雄志》.王粲

PS:推書,《海賊之妖刀降臨》,老友新書

還有書友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76章 撤屯(中)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64章 臨陣(下)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69章 大饗(上)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62章 臨陣(上)第39章 虛驚第108章 中臺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167章 祭旗第119章 崩壞(上)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161章 秋獵(下)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306章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47章 軟紙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90章 出塞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69章 大饗(上)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2章 盧龍塞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154章 張儉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171章 長驅第146章 盛意(下)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75章 撤屯(上)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28章 洛陽城中第138章 劫持(上)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42章 雷雨第51章 當走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76章 撤屯(中)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77章 背德第156章 謀斷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
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76章 撤屯(中)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64章 臨陣(下)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69章 大饗(上)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62章 臨陣(上)第39章 虛驚第108章 中臺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167章 祭旗第119章 崩壞(上)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161章 秋獵(下)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306章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47章 軟紙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90章 出塞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69章 大饗(上)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2章 盧龍塞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154章 張儉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171章 長驅第146章 盛意(下)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75章 撤屯(上)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28章 洛陽城中第138章 劫持(上)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42章 雷雨第51章 當走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76章 撤屯(中)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77章 背德第156章 謀斷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