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

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

公孫珣只看了一眼,便知道甄逸基本上是十死無生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少年遊學時的情形又歷歷在目,所謂昔日風采今日枯槁,如此分明的形狀就在眼前,他哪裡還會有什麼多餘心思?原本只是想着趁機解決公孫越的婚事問題, 此時倒是真心多了幾分替對方接手身後事的想法。

實際上,勉強保持住姿態後,燭火之下,公孫珣便上前握住了對方那隻枯瘦如木的手,語氣也平穩了下來:“大隱兄自去吧!世亂如麻,可但有我在,必然有你妻子兒女一份周全。”

“正是此言。”甄逸明顯有些迴光返照的感覺, 居然能掙扎起身。

見到如此情形, 聽到如此對話,原本就在榻下候着的甄氏家人哪裡又會不明白呢?除了原本就候在舍前的張夫人,其餘家人又趕緊去將族中長輩請來,還將甄逸的幾個子女全都抱來候在院中。

“我本俗人,又生而富貴,所以此去並無他願。”甄逸看着公孫珣勉力言道。“唯獨一個,便是妻子兒女,還有這份家業……若託付文琪,不知文琪想如何安排?”

公孫珣握着對方的手許諾正色道:“我嫡長子公孫定,願以甄氏女爲妻。”

“如此甚好。”甄逸眼中光彩更盛了幾分。“但你我子女俱爲幼年,世道又這麼亂,將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公孫珣欲言又止。

便是有,這種級別的對抗,又哪裡是他一個小小兵曹掾能置喙的?

“其實這個也簡單。”戲志才稍一思索便乾脆答道。“若想求速,在本地尋一刺客,直接殺了,他又待如何?若是求穩,何妨催促他進軍……若是他不聽令,便奏免他的太守之職,路上再殺;若是他聽令去前線,便讓他死在亂箭之下!”

“那君妻本人願否?”公孫珣回頭看了一眼就在外間的張夫人,然後不由嘆氣,他實在不想甄逸本人居然已經有了讓妻子改嫁的念頭。

“不錯。”戲忠到底是等‘前輩’說完一句話後纔跟上的。“若論權威,如今君侯持節而來,節杖即天子代表,便是不能無故斬兩千石,卻也足以號令一方;而若是論實力,南面滹沱河處便有數萬大軍,足以碾壓張純和他的郡卒……想殺他,總是有法子的。”

而且再說了,眼前的局勢和優勢都擺在這裡,這種法子和直接派刺客一樣,未免失之於猛烈。倒是那個把對方喊到前線,直接來個慘烈殉國更靠譜一些。

當然了,世事紛亂,十數萬大軍就是三十里外對壘,而甄氏這佔據了半個無極縣的財富偏偏確實讓人心動不已……這纔是張純起了賊膽的根本原因。

言罷,公孫珣將手中燈籠扔入池塘,頭也不回折身向內,而婁圭、戲忠、韓當三人也趕緊躬身相送。

而就在公孫珣將要拿定主意之時,婁子伯卻忽然在旁搖頭:“志才計策確實對路,但總覺的哪裡有些浪費……將軍在中山如此人望根基,爲何不用呢?”

公孫珣緩緩頷首。

換言之,這位張太守是意識到了自己很難在公孫珣介入的情況下有所作爲……無論是謀求甄氏財產還是試圖保有對中山郡卒的控制力,皆是如此……這才一咬牙,準備矇混過去,先拿下甄氏這邊,所謂吃下一口是一口。然而,他萬萬沒想到,身爲五官中郎將的公孫珣纔來到滹沱河兩日而已,便親自持節來此,而且一來到此處就直接入了甄氏宅中。

張純大概也是捨不得好不容易到手的兩千石位子,所以藉着徐盞的話,反而訓斥了自己的鄉人賓客一頓,並順勢留了下來。

韓當且不提,燈籠下,婁圭與戲忠只在院牆下對視一眼,便已經有話要說了。

“阿越嗎?”甄逸思索片刻,這才恍然醒悟過來,然後居然是連連點頭。“阿越也非不行,如此對我妻而言也是好事,但……”

所以說,張純這廝非只是私事有礙,便是公事也讓人惱火……確實可惡!

一念至此,公孫珣自然知道自己此時該幹什麼,他從甄豹手中奪來一個燈籠,便徑直出了院落,稍微一拐,就對着候在院外池塘邊的婁圭、戲忠、韓當劈頭而問:“我欲殺張純,爾等可有計策?”

“那就好,那就好……”甄逸緩緩言道。“如此,文琪且出去吧,我有言說與我妻,還有族中長輩。”

譬如說,歷史上荀攸和鍾繇曾經一起算命,算命的人說荀攸會早死,荀攸本人自然不以爲意,可旁邊的鐘繇卻當場開玩笑,說等荀公達一死便要把他最寵愛的愛妾給立即改嫁出去。

“我妻大概是不願的。”甄逸微微擡眼看了下自己妻子所在的房舍外間,卻是坦誠言道。“但我有遺言,她也一定會聽的……所以,還望文琪日後能好生待她。”

後來,荀公達果然早死,鍾繇居然就以這句話爲根據從荀氏族中索要來了荀攸的後事處置權,一邊幫荀公達打理後事一邊將他屋子裡的女人全數嫁了出去……時人全都稱讚他們二人乃是真性情,更沒見到荀氏族人多嘴。

“非此言也。”甄逸勉力晃動了一下腦袋。“這等事何須你親口保證?我是說若阿越來娶我妻,那張純……”

話說,張純出身漁陽大族,族中兄弟二人俱爲兩千石,倒也算是個世族。但是邊郡世族嘛,德行清望這種東西是扯不上邊的,經學什麼的也是扯不到的,倒是武事上頗有建樹,這種人講究的就是欺軟怕硬和誤判形勢……其實,公孫瓚這人似乎也是這德行。

其中,次子甄儼,長女甄姜,幼女甄宓,乃是嫡出;幼子甄堯,次女甄脫、三女甄容、四女甄道,則是出於兩個妾室。

也是不懂得任人唯賢!

故此而言,徐盞是真覺的冤枉,也是真的對張純感激不盡,更是真的對公孫珣心存怨恨。甚至城外那支郡兵都是他牽手幫着張純聚攏起來的。

如此滿院孤兒寡母,老弱幼衝,燈火之下愈發顯得悽慘。偏偏甄氏唯一的依仗,也就是甄逸的伯父甄舉尚在洛中,而且如今還隱隱有阿附趙忠的惡名,政治地位也不是很穩固,也就難怪張純會有多餘想法了。

“你的子女自然是甄姓長大,將來你家的財產也自然是你二子成婚後來分。”公孫珣趕緊做出保證。

“此亦無需多言。”公孫珣按住對方手言道。“我既然來了,又如何料理不得一個張純?”

但是,當張純身邊的漁陽親信中居然有人建議自家主公主動辭官,連夜掛印而走,以避鋒芒時,徐盞還是忍不住了。畢竟,別的倒也罷了,唯獨這個建議,他徐盞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才當了半年不到的兵曹掾好不好?

“我已有正妻,焉能再委屈君妻?”公孫珣吃一塹長一智,所以這次決定把事情說清楚。“不過阿越因爲守孝三年的緣故,尚未婚配,如今正在滹沱河北大營處,爲護軍司馬,他既是你我兄弟,又是你我同門……不如讓他替你照顧妻子兒女?”

至於說公孫珣爲何棄他不用,倒也不是說他無才……而是此人出身大戶,又容貌出衆,所以自幼便跟自家奴僕沾染上了斷袖之癖!長大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乎,這位中山兵曹掾當即勉力與對方爭辯,極言公孫珣不可能撕破臉皮如何如何……不如且靜觀其變。

平心而論,這種事情在如今也是尋常之事,但是誰讓公孫珣被公孫大娘教成了一個鋼鐵直男呢?所以當日公孫珣原本還想提拔此人擔當重任的,卻在聽聞此事後直接將他發配爲一個管車馬的升斗小吏。

三百白馬騎兵,還有節杖傘蓋、旗幟儀仗,怎麼可能躲得過衆人視線?故此,張純當日便已經在縣寺內心涼涼了。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公孫珣,又擔心會被當衆發難,這纔沒有當時去見對方而已。

然而,隔了一夜而已,第二日一早情形就當即失控了。

“當然,還有一法。”戲忠忽然笑道。“若是君侯想盡力求名,不妨等這此間主人去世,然後直接大會賓客,說此間主人託以後事,請君侯殺張純報仇……然後君侯便明火執仗,當衆攻殺此輩,再向朝廷請罪!屆時最多功過相抵,免職一時,說不定還能戴罪立功,依舊任用呢!”

那麼回到眼前,之前公孫珣來到滹沱河接管本地戰事,一開始這位中山太守其實是被郭勳耍了一下,故意沒告訴他新任節帥來此的。而後來,等他得到消息,原本也準備遣使而去的,卻又被郡中有心人提醒了甄逸和公孫珣的關係,以及公孫珣在中山的根基。

家人無奈,只能回頭去辦。然而,不及數息,便又匆匆而返,而此時張純尚未着衣完畢。

“府君。”家人躬身直言。“五官中郎將遣使上門,催促你即刻發兵往滹沱河大營……此人言辭極厲,說戰事急切,還請府君千萬不要拖延。”

這名郡吏姓徐名盞,乃是中山本地人,現爲兵曹掾,生的俊秀白淨、容貌出衆,跟呂範都有的一比……然而,這位容貌出衆的俊秀之輩,在公孫珣任內卻鬱郁不得志,直到張純到來,方纔成爲郡中顯吏。

“志才你還少說了一條。”婁圭捻鬚冷笑道。“之前四年,君侯爲中山太守三年,而那張純來此勉強半年而已,此地人心甚至於無極城外的郡卒之心,也俱在君侯!故此,想殺此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不過,此人終究是兩千石,總得找個理由行事,而君侯此問大概便是這個意思吧?”

公孫珣不想聽人家夫妻的體己話,便徑直走出堂外,而這時,甄氏族中長輩,還有甄逸的子女也全都到了跟前……而這個時候公孫珣才從甄豹口中得知,原來,昔日曾見過一面的甄逸長子已經夭折,眼前連妻帶妾,所出二子五女,居然全都算是幼衝之齡。

公孫珣再度緩緩點頭,剛要吩咐,卻忽然聽到身後院中哭聲陡然一起,然後不由長嘆一聲,雙目居然也有些泛紅:“我心已亂,更兼要處置大隱兄身後事……此事你們三人去爲吧!只一條,等過幾日我走時,務必要讓張純也老老實實到前線等死!”

“我知道文琪要說什麼。”甄逸手上此時居然也有了幾分力氣。“若讓我妻改嫁,我是願意的,她常山族中也必然是願意的,怕就怕我族中有礙……但既然是文琪過來, 此番便無礙了。”

當然,真要是仔細一想, 倒也尋常……一來,想那張舉留在城內,徘徊不定,此人的心思城外路人都知道,何況是甄氏本家人呢?二來,也是如今風俗如此。

晚風暗拂,哭聲中,蟬鳴蛙叫不斷,婁子伯三人相互感慨了幾句,也直接出門運作去了。

公孫珣嘆了口氣,便抽身而出,而已經將二人對話聽得七七八八的張夫人也是淚眼婆娑,勉力朝着迎面之人微微曲身行禮,這才低頭入內。

而等到這日晚間甄府哭聲一片的時候,這位郡守也是心亂如麻,生怕甄氏家人趁機告狀,於是趕緊召集心腹私下詢問……之前給他出主意的那個郡吏,作爲郡府中少有的親信,此時也被他憤憤然叫來指責不斷。

“君侯。”婁圭迫不及待的應聲道。“君侯想要殺張純,實在是易如反掌。”

“子伯兄有什麼想法嗎?”戲忠昂然反問。

“府君!”這家人惶恐流汗。“那來使說你是故意拖延軍情,要去回報五官中郎將,轉身就已經走了。”

“我並未有他意。”婁圭得意笑言道。“只是想着本來就要調度中山兵馬,而張純來此半年,必然在軍中有所安插,不如趁勢做一番準備……一舉多得之餘也能把事情做得圓潤一些。”

當然,這徐兵曹此時被張純喊來一陣訓斥,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硬挺着捱了一頓訓而已……不然呢?正如婁圭、戲忠之前所言的那般,公孫珣真的大勢所在,節杖、實力、人望,甚至道理都在他手中,張純在對方面前本就沒有什麼反抗餘地好不好?

“來了嗎?”張純坐在榻上,倒也不是毫無心理準備。“讓他們等一等,你再去將徐兵曹速速請來……”

“何事?”張純昨夜本就心事重重,並未睡好,此時一大早就被自己下屬匆匆喊了起來,當然是心驚肉跳,警惕萬分。

歸根到底,這是因爲這年頭的生死觀念格外通脫,又沒有後世禮教大於人性的情形,如此而已。

公孫珣微微一怔,稍一思索,卻發現這似乎也不是不行……不過前提是他準備放棄眼前下曲陽一戰,並暫時歸隱養名。

“正是。”公孫珣提着燈籠,難得惜字如墨。

實際上,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會對公孫珣有所憤懣。

“如何這麼快?”張純茫然不解。

張純心中一涼,哪裡還不知道事情絕無善了?但也只能無言以對,甩手讓家人退下。

然而,衣服剛剛穿完,張純尚在憂心忡忡之時,家人居然又匆忙趕來回報:“府君,那使者走後片刻,縣寺外聚攏了不知道多少郡吏、縣吏,還有城外郡卒軍官,全都穿着孝衣,說要請府君速速上路!”

張純當即大驚失色。

—————我是速速上路的分割線—————

“張純,字叔仁,漁陽人也。光和末,爲中山太守。其人激烈英武,素懷壯志。黃巾起,自以孝衣出征,以示不回,郡中、軍中見之,乃紛紛效也,世稱中山白衣軍。”——《士林雜記》.燕無名氏

(本章完)

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158章 定策(上)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329章第131章 求見第135章 何從第156章 謀斷第97章 處置(中)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95章 當走第22章 借刀第119章 崩壞(上)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69章 獻策第3章 請戰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107章 內堂第338章 丈夫功業本相依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85章 首尾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138章 劫持(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23章 不疑(6.6k)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321章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94章 放火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5章 當走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487章 握手相別去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6章 緱氏縣中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7章 歸家第12章 請賞第106章 郎署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126章 速殺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71章 大饗(下)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173章 請降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397章 一歲終須有一春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76章 撤屯(中)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139章 劫持(下)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34章 何去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120章 崩壞(中)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60章 出奇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97章 一歲終須有一春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58章 驚變第31章 洛陽城外
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158章 定策(上)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329章第131章 求見第135章 何從第156章 謀斷第97章 處置(中)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95章 當走第22章 借刀第119章 崩壞(上)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69章 獻策第3章 請戰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107章 內堂第338章 丈夫功業本相依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85章 首尾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138章 劫持(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23章 不疑(6.6k)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321章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94章 放火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5章 當走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487章 握手相別去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6章 緱氏縣中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7章 歸家第12章 請賞第106章 郎署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126章 速殺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71章 大饗(下)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173章 請降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397章 一歲終須有一春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76章 撤屯(中)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139章 劫持(下)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34章 何去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120章 崩壞(中)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60章 出奇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97章 一歲終須有一春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58章 驚變第31章 洛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