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

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

白馬城前,城中父老備酒相迎,而公孫珣只是讓呂範替自己受了酒水,並聊做安慰,本人卻帶着漢軍諸將魚貫入城去了。

路過城門時,無論是誰, 軍中將領也好,那些出迎又回城的地方豪強也罷,都會忍不住擡頭看一看城門上懸掛着的那個黃巾小帥人頭,併爲之震動感慨。

平心而論,官軍精銳八百,夜間突然到來,然後懸索爬牆、開城突襲, 而敵人又只有一兩千分散駐紮的新成之軍, 得勝倒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這一戰的突然性太過強烈了,無論是漢軍還是黃巾軍,又或者是白馬城本地的豪強百姓,全都沒有想到官軍順河而下後的第一戰居然會是白馬!

不得不說,公孫珣略施小計,然後極具表演性質的拿下首勝,倒是讓軍中那些貴族子弟出身的北軍軍官們徹底服了氣,也極大震懾到了本地豪強。

“將軍真乃神人也!”說這話的是乃是曹操,不過他所言的對象卻非是公孫珣,而是早早立在城門內的相候關羽關雲長。

講實話,曹孟德這個人,優點非常突出。

比如他很聰明,又善於學習,然後本身受過很好的精英貴族子弟教育, 行政、文學、武藝沒有哪個是差的,其中文學水平簡直是天賦級的,而行軍打仗也只是目前經驗不足, 沒怎麼練過手而已, 後來也是天賦級的;

然後他爲人還很有幽默感,做事也不顧小節,還很簡樸,更重要的是敢於不計出身、形象與人交往,堪稱能‘得人’;

最後,得益於他那位宦官祖父,此人還有着充足的政治資本與家族資本,無論如何大漢朝的核心政治圈都不少他一張門票。

這種人,亂世一旦開啓,簡直是天然的英雄模板……或者說,他本人的確影響到了後世對亂世英雄認知概念,許子將那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絕非虛妄。

然而,另一個無可否認的事情是,曹操本人卻應該是有些自卑的。

饒是曹操知道對方是在拍馬,但此時聞言也不由眯起眼睛大笑:“說的好,我弟元讓年少殺人,號稱剛烈,如何攻不下如此可笑之輩駐守的一個小鄉?!”

畢竟,公孫珣自己都坦言了,這個搭配就是爲了按照派系分潤功勞……而區區一個韋鄉,終究只是一鄉,那舊城也就是一土圍子而已,他夏侯惇逃亡之時又不是沒來過,既如此,給崔司馬分派猛將,給自己一個小白臉又何妨?!

“你說你家與燕縣王氏是世交,能在燕縣境內調度人手,獲取內應?”

前者是家世,中者是容貌,後者是身材……一切都是氣度與風采。

“那此人是何等人物啊?”公孫珣明知故問。

“一鄉而已,也不用孟德兄一個兩千石去親自督軍。”公孫珣沉吟片刻,卻是忽然看向了堂中侍立一人。“夏侯裨將……夏侯元讓何在?!”

夏侯惇看了一眼那個閃身上前,並對自己微微一笑的小白臉,倒是無話可說。

衆人看着董昭那矮胖身材倒是不由失笑。

但是,這種隱瞞其實也無所謂了……那幾家豪強本就只求不計前嫌,哪裡還會要功勞?至於王氏,自然請他們去尋崔司馬好了!

不過,聽了半晌後,侍立在一旁的婁子伯卻忽然失笑,引得衆人紛紛側目:“諸位,白馬城落入我手,周邊黃巾賊據點無外乎是西側燕縣、東側濮陽、南側韋鄉,卻被你們說了一遍。而若是照你們這種分派,先引一兩千兵馬去打燕縣,再分八百騎兵去攻韋鄉,然後還要君侯盡起剩下的‘大軍’去打濮陽……濮陽乃是東郡首府,我聽說那裡城高糧足,還引濮水爲護城河,卜已更是聚兵兩萬精兵在彼處,如此動作,莫不是失心瘋了嗎?”

Wωω★ t t k a n★ C〇

這程仲德居然讓人假扮黃巾軍,打着旗號從西面身後過來,然後那些大戶豪強便在逃亡的吏民中大喊,說賊人從西面來了,然後裹挾着山上的老百姓一窩蜂的往東面城中而去!

所以,真要細究起來,曹操和袁紹關係好,跟公孫珣關係,甚至於此刻對關羽一見鍾情都是有原因的。

那王度稀裡糊塗,便被程立和薛房領着一羣莫名其妙的返身的老百姓給活活從城中趕了出去!而等到前者醒悟過來,聚攏黃巾軍再來攻城的時候,城中程立卻已經找到了翻牆而走的聞人縣令,打起朝廷的旗號,安撫了人心,這東阿已然是攻不下了!

自己不也在趁機擺出和顏悅色的樣子來,借勢安撫那些北軍將校嗎?

總之,白馬一戰,漢軍士氣大振,更重要的是公孫珣此時纔將這股來源複雜的驕兵悍將給勉力鎮住了,算是擰成了一股繩。

“是!”這崔司馬趕緊大略解釋道。“不瞞君候,燕縣王氏家中成名的二王,小點的那個做東郡上計吏然後選入朝中爲郎時,正是家父爲郎署副丞。故此,二王雖然都不在家中,可我一句話,卻必然能讓王氏傾力相助,說不定還能借王氏在燕縣的威勢說服城中不少從賊的豪強反戈一擊……”

然而,相互身爲軍中袍澤,一個軍中副將和一個曲軍侯,一起稱讚另一個剛剛立了功的假司馬,又有什麼可質疑的呢?

回到眼前,從城門到縣寺的路上,曹孟德一直對關羽大加讚賞,而隨行衆將也紛紛上前與關韓二人稱賀,而到最後衆人散去時,韓當固然是回到了呂範、婁圭等人的行列,可關羽卻一直被曹操和劉備圍着稱讚個不停,倒是讓公孫珣產生了一種怪異至極的感覺。

被點到名的其餘四人也是面露喜色,紛紛上前謝恩。

於是,他就聯絡起了包括本地大戶薛房在內的很多人,勸大家返身奪城!

然而,天下承平已久,驟然遇到黃巾起事,這些大戶豪強或許還有些能力和想法,可那些本地的吏民百姓卻根本沒這個膽氣,只一窩蜂的說城在東面,裡面有賊,所以應該往西跑,而且要逃的越遠越好……程立當時便感慨了一句‘愚民不可以共商大事’,然後便做出了一個很騷的操作!

董昭乃是濟陰人,濟陰就在東郡南邊挨着,此時也有城池陷落的……實際上,夏侯惇和劉備下午便動身去攻打的韋鄉就是在陳留、東郡、濟陰三郡的交界處。鄰郡中的人才,董公仁知道一些倒是尋常……何況,在另一個時空裡,這二人在史書中根本就是同傳!

原來,東阿縣中的打着黃巾旗號作亂的首領不是別人,居然就是東阿縣丞王度,而縣令聞人生(複姓聞人,單名生)又是個軟蛋,一聽說城中有人作亂,居然就能直接翻牆逃跑。故此一夜之間,東阿便被黃巾軍佔領了。

“君侯,從幽州來到河內,我等也許久未曾打仗,不如也請分派我三人八百人馬,必然將韋鄉拿下!”

“不瞞諸位貴人!”那薛姓豪族最後言道。“那王度後來逃往濮陽,見到了賊帥卜已,卜賊此人無知無能,不懂得賞罰有度,非但沒有懲處那王度,反而安撫於他,又讓他領着三千蛾賊,去守韋鄉……如此可笑無能之輩爲守將,想來朝廷大軍必然能一戰而取韋鄉的!”

到此爲止,其實基本上跟大部分黃巾軍起事時失落的縣城是一個套路。

夏侯惇恍然大悟,看了一眼當即頷首的曹操後卻也是不由面露喜色,便趕緊上前拱手行禮:“請君侯吩咐!”

“將軍,我家與燕縣王氏頗有交往,請讓我領兵爲先鋒去取燕縣,必然能引動王氏襄助,以成內應!”

等到忙完這些,便已經是一整日過去了。

如此妥當,又有計策,倒也愈發讓人無話可說了。

“東阿縣沒有落入賊手?”公孫珣大感意外。“東郡幾乎全境淪陷,如何東阿縣獨免?”

“至於韋鄉……”公孫珣若有所思。

當然了,曹操永遠不會知道,在另一個時空裡,他本人居然會成爲風采與氣度的代名詞!可見,英雄不英雄,跟這三樣東西還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

“白馬城既然在我們手中。”公孫珣笑道。“韋鄉和燕縣便被隔絕在了黃巾賊大部之外,倒是可以嘗試一取……這樣好了,你本部七百人,加上你北軍同僚劉司馬那裡五百人,還有魏越、張飛、褚燕三位曲軍侯各兩百人……累計一千八百精銳戰騎,你做主將,其餘四人爲你副手,歸你調度,待會軍議散了,便去取燕縣試一試。”

“既如此,”一直沒出聲的公孫珣突然開口,卻是直接了當的點起了人。“崔司馬!”

衆人反應過來,也是紛紛尷尬失笑。

此言一出,僅剩下的那兩個北軍出身的司馬不由眉飛色舞,各自對視一眼,便來到堂中俯身行禮。

席中衆人自然恭維不及,紛紛討趣,便是公孫珣都沒說什麼。

“他這人很早便在周邊聞名,其人是公認的有膽識有謀略。”董公仁扔掉笑話,繼續言道。“不過,此人性格極惡,不善與人交往,如我未記錯的話,他今年應該已經四十四歲了,卻還是屈居於縣吏……倒是戰亂一至,顯出能耐來了。”

“敢問,程仲德是如何一日便奪回城池的呢?”那邊董昭已經忍不住朝這個薛姓大戶追問了起來。

三日後,燕縣先來捷報,那崔司馬筆生蓮花,說是自己如何如何善戰,又如何如何善謀,一戰而取下了燕縣縣城!

“屬下在!”之前那名求戰的崔姓北軍司馬當即大喜,然後向前行禮。

就這樣,軍議停止,衆人各自去忙,而公孫珣卻引着呂範、婁圭、董昭、公孫越等人去接手俘虜,處置從賊官吏,並尋查本地未曾從賊的吏員、大戶,從中選拔人物,以求重新建立秩序。

果然,甫一到白馬縣寺大堂上安坐下來,軍中諸人便紛紛請戰了:

“關、韓二位司馬如此強橫,可喜可賀,然屬下自歸君侯麾下,寸功未立,實在羞愧……”

衆人紛紛感嘆,而公孫珣卻尤其驚愕……畢竟,四十四歲,這都標準的老朽了,該抱孫子了,誰能想到這麼一位老人家,日後還能繼續橫行亂世數十載呢?

既然如此,接下來正該藉着這股氣勢再有所動作纔對!

“不瞞將軍!”被問到那名當地薛姓豪族趕緊避席行禮,恭敬解釋道。“彼處在黃巾賊初起之時其實是一度落入賊手的,當時縣令都翻牆逃了,但只是隔了一日而已,便被一名縣吏聯合我們東郡薛氏在東阿的同族一起奪了回來!然後一直堅守至此!”

滿堂俱是掛印配綬之人,這個薛姓豪族巴結還來不及,當然不敢隱瞞。再加上他家的親戚也曾參與其中,也確實知道一些內情,一時間倒是描繪的繪聲繪色。

“好了!”公孫珣言至於此,卻又忽然正色起來。“所有人,都不許截斷賊軍信使。去韋鄉和燕縣的兩路人馬,還要大張旗鼓……子經(牽招)、子張(楊開),你二人也不要閒着,明日一早便要去濮陽方向仔細偵查。若是卜已不知好歹,離開濮陽堅城出兵來複白馬,或是去援護燕縣、韋鄉,所有人便不要戀戰,即刻回軍,咱們借用騎兵之鋒利,說不定就能決戰於白馬城下,讓東郡黃巾一舉覆滅!”

然而,打臉之聲說到便到。

“回稟君候。”董昭搖頭道。“其人身長八尺有餘,美鬚髯,而且清瘦……與我倒是相得益彰。”

“將軍,白馬陡然易手,濮陽必然震動,不如全軍速發濮陽,或許能一戰而擒滅卜賊!”

包括曹操在內,衆人此時復又恍然起來……如此看來,眼前安排還有圍城打援,或者說故意空虛白馬城從而引蛇出洞的意思。

當然,公孫珣從褚燕派來的偵騎那裡知道的清清楚楚,還是人家燕縣世族王氏起到了巨大作用……躲在城外莊子裡的王氏之人見到崔司馬後,那王氏族長親自連夜入了燕縣縣城,說動了數家之前投奔黃巾軍的豪強。隔日一戰,這幾家豪強先是鼓動當地小帥領兵出城迎戰,卻又在對方出門之後直接在城內封了城門!城外黃巾軍慌亂不堪,前後失措,這還不算,居然又有人從那小帥身邊發動,突然取下了他的首級!等到迎面官軍鐵騎隆隆而至之時,賊軍自然不戰而降!

“孟德兄。”公孫珣不由失笑。“我直言好了,我雖是幽州人,又引三千本州兵至此,但既然爲一軍主將,卻要一碗水端平……幽州兵馬之前在孟津已然立功,雲長和義公昨夜更是在此地領着那八百人建立奇功,此時正該以其餘諸部曲爲主,也是要讓剛剛入伍的河內騎士們與北軍軍官們見見血的意思。”

當然了,笑歸笑,還是要繼續軍議並討論出兵方向的……既然突然拿下白馬,又怎麼可能不趁着敵軍反應不及繼續出兵呢?

來東郡是幹嗎的?!

“回稟都尉。”薛姓豪族當即言道。“此人姓程名立,字仲德,乃是東阿本地人!”

公孫珣不由眼皮一跳。

衆人冷靜下來,也都紛紛頷首。

然後他們又去查看和接收了白馬城中黃巾軍的庫存……看到其中有頗多錢財布帛後,又拿出來一些,分別賞賜給了昨日立功的八百人以及關、韓二人。還遣人往黃河邊屯駐的審配、王修處送了不少,好讓他們賞賜和撫慰河中辛苦行船的民夫和船員,以及在野外露營的審配別部。

此時,那些縣中豪強大戶又來請見,說是要設宴款待,此時既然已經安排妥當,公孫珣自然不無不可,就喊上了曹操,帶着公孫越、呂範、董昭、婁圭、關羽、韓當等在城中之人一起去赴宴,也有打探東郡具體情形之意。

“居然有如此豪傑之士嗎?”曹操忍不住追問道。“此人叫做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昔日在頓丘任職時的故人!”

也不耽誤自己建功嘛!

一念至此,夏侯惇居然還朝着劉玄德微微拱手致意。

“必然不負將軍託付!”崔司馬大喜過望。“請將軍靜候捷報便是!”

“韋鄉雖然有城,卻不過一鄉!”曹操聞言忽然起身。“不如讓關司馬隨我去,依然是還是昨夜那八百兵,必然能下!”

“元讓爲主,統帥兩位司馬去取韋鄉。”公孫珣如此言道。“我再讓我弟玄德引他的那一曲人馬作爲你後應……如何?”

此言一出,莫說公孫珣等人俱皆驚愕,便是一直沒對這些豪強大戶有好臉色的關羽也跟着好奇了起來。

這主要來自於兩點,一個是出身,畢竟曹氏宦官發跡路線天然讓士人有些看不起,而另一個就是個人形象了……曹操身材容貌短小!

曹阿瞞曹阿瞞,阿瞞可不是說曹操小時候狡猾,實際上,瞞字本身就是閉上眼睛的意思,就是根據曹操從小眯眯眼這個特徵得來的,而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的官場與貴族圈子裡本身是一種原罪。

但是,所謂亂世出英雄,平日裡大家覺得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真到出亂子的時候纔是檢驗水平的時候……當時程立在鄉下公幹,聽到消息匆忙趕回,在半路上的渠丘山上遇到了很多逃亡的吏民,以及不少當地的大戶人家,就停在此處,然後派人去偵查城中情況。結果就發現王度也是倉促起事,城中很空虛。於是乎程立就覺得,既然渠丘山上聚攏着這麼多人手,未必就不能反攻奪回縣城吧?!而且奪回之後,仗着城中的吏民與積蓄,也未必就不能固守下去吧?

“原來是他嗎?”曹操一時疑惑未得,那邊的矮胖子董昭倒是有所醒悟了。“我聽過此人名聲。”

公孫珣坐在堂中上首,任由這些人說來說去,倒是一時沒有表態。

“濮陽是不能主動去打的。”曹操也得了一把椅子坐在公孫珣左手側,倒是趁機有所言語。“我曾在頓丘爲令,故此上任、離任時都去過郡治濮陽,正如子伯所言,那裡城牆高大堅固,又引濮水成護城河。而如今卜已又在彼處深藏糧草,聚兵兩萬……我軍俱是騎兵,若是不能將其調動出來,怕真是要等後援到來,方能成事。”

然而,就在白馬城中的衆人興高采烈,以爲東郡黃巾不堪一擊之時,夏侯惇卻狼狽遣人來報……那個被無能之輩王度把守的韋鄉實在難以攻克,他固請援軍前往!

而且,按照信使描述,這一路的漢軍主將夏侯惇本人居然因爲試圖親自上陣攀爬城牆,被城中黃巾軍守將王度從高處一箭射中……傷了肩膀!這還不算,那無能之輩王度居然還就敢趁勢引兵出城反擊,將受傷的夏侯惇與失去指揮的漢軍一路追殺出十餘里!

雖說大家都是騎兵,跑得快,並沒有因此產生什麼傷筋動骨的損失……但在後軍壓陣的劉備卻因此肋骨上捱了一刀,也是難堪!

—————我是完整的分割線—————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剛烈氣聞。黃巾亂起,曹操借勢亦起,惇常爲裨將,從征伐。其以悍勇,多持兵戈,親臨陣前衝鋒陷城,故創痕不止。”——《舊燕書》.卷二十七.世家第二

PS:感謝臺妹的盟主和指神的萬賞……真心感激不盡。還有書友羣,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我承認我錯了……碼字途中我看比賽去了……而且還輸了……難怪,更對不住大家!傷心!

(本章完)

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98章 摒除萬般事(上)第178章 定論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80章 贈刀(8k)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132章 伺機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82章 雞湯(下)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97章 處置(中)第54章 見識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142章 雷雨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378章第51章 當走第35章 夜涼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123章 更勝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261章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329章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230章 歃血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44章 醫無閭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1章 楔子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137章 直下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142章 雷雨第157章 親厚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6章 存問風俗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112章 洶洶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26章 緱氏縣中第128章 爺們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15章 熊孩子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61章 中軍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89章 移鎮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
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98章 摒除萬般事(上)第178章 定論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80章 贈刀(8k)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132章 伺機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82章 雞湯(下)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97章 處置(中)第54章 見識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142章 雷雨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378章第51章 當走第35章 夜涼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123章 更勝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261章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329章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230章 歃血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44章 醫無閭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1章 楔子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137章 直下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142章 雷雨第157章 親厚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6章 存問風俗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112章 洶洶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26章 緱氏縣中第128章 爺們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444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續)第15章 熊孩子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61章 中軍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89章 移鎮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